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收官模拟贵州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收官模拟贵州卷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红薯和HIV的遗传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红薯细胞中的淀粉等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红薯细胞中的钙、铁、锌属于微量元素,但具有重要作用
D.经过“三蒸三晒”过程,红薯细胞会失去大量的自由水
2.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Mg2+、Ca2+、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的情况刚好相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Ca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Ca2+、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和Ca2+的吸收
3.为了参加重要滑雪比赛,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明显提升,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 )
A.消耗葡萄糖的量不变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强度均有提高
C.所消耗ATP的量不变
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减少
4.某二倍体动物的毛色有白色、灰色、棕色和黄色4种,由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D1和D2控制,毛色与相关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任何基因型中两个基因均正常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个体有D1D1、D2D2两种基因型
B.基因型为DD1和基因型为DD2的个体杂交,理论上F1中白色个体占1/3
C.基因D、D1和D2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白色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不一定为白色
5.猕猴为某岛屿中重要的动物类群,近40年调查发现猕猴种群最初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目前岛屿各区域均有分布,并呈现出镶嵌分布。根据已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猕猴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近40年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上升趋势
B.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猕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因素
C.该岛屿猕猴在各个区域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会导致其环境容纳量降低,而猕猴的遗传多样性维持不变
6.骨关节炎(OA)与软骨退行性变有关。SOX9是软骨细胞产生软骨基质所必需的转录因子,且软骨细胞中SOX9基因的表达量受DNA甲基化的调节。科学家发现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的SOX9基因的DNA甲基化比例分别为0.63%和17.8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OX9基因甲基化改变了基因的碱基序列
B.SOX9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修饰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转录
C.降低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比例可以治疗OA
D.甲基化后的基因进行复制时碱基配对方式不变
7.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HA和NA等蛋白,HA有18种亚型,NA有11种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表面存在多种抗原分子
B.不同的甲型流感病毒可能携带同种抗原分子
C.食用未全熟肉蛋类食物可能感染动物流感病毒
D.接种一次流感病毒疫苗可常年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8.研究发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通路之一的线粒体途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aX基因可能是促细胞凋亡基因
B.已知细胞色素c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则其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细胞凋亡时,线粒体外膜的通过性可能发生了改变
D.细胞凋亡时DNA被切割,细胞解体,细胞内容物流出导致炎症产生
9.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借由自然景象托物言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柳絮的轻与葵花的鲜艳,均有利于植物的繁衍
B.“葵花向日倾”现象的生物学原理与植物顶端优势一致
C.在太空中将植物横放,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
D.柳絮飞扬与葵花盛开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说明环境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0.空调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设置的温度过低,人容易患“空调病”,患者往往表现出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症状。研究表明,夏季时空调温度设置为26℃左右既节能又健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天气,当人进入空调房后,凉爽感觉在大脑皮层中形成
B.寒冷会刺激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使下丘脑兴奋并分泌激素
C.炎热天气,当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D.“空调病”的发生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11.Jubert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Y不含致病基因),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为1/10000,图a为某Jubert综合征家系图,Ⅲ-3是该家系中Jubert综合征先证者,b是利用电泳技术对该家系部分成员相关基因检测图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3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I-2或I-1
C.II-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2/101
D.若II-3再次怀孕,可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12.如图为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甲和染色体乙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发生联会
B.基因1与2为相同基因,基因1与3或4互为等位基因
C.基因5和6分离发生的时间与基因6和7分离发生的时间相同
D.基因5、8所在的片段断裂重连时发生交换,发生在间期染色体复制时
13.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或学说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不完全归纳法: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B.建构模型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C.对照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D.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最先分离出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4.我国南方某地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1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稻田中养殖的鱼全部位于第二营养级
B.鱼的粪便提供了有机肥,水稻可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
C.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协调原理
D.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生态足迹
15.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过程①、②都属于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菌种的数量
B.过程③可以用化学药物进行灭菌处理,防止培养基中掺杂其他微生物
C.青霉菌在罐内发酵是中心环节,该发酵过程高耗氧,要严格监控溶解氧
D.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过滤和沉淀,分离出的菌体可再投入发酵罐使用
16.为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遗传给孩子,医生去除女性捐赠者的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的细胞核取而代之,最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这样诞生的孩子将会继承一位父亲和两位母亲的遗传基因,这就是“三亲婴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女性线粒体上的致病基因会遗传给女儿,不会遗传给儿子
B.培育三亲婴儿过程中用到了核移植技术,但不属于无性繁殖
C.捐献者卵母细胞去掉的细胞核实际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D.三亲婴儿的培育用到了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研究小组利用图1装置,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该小组又以某种盆栽番茄为材料,设置“常温+常态CO2浓度”(对照)“常温+高CO2浓度”“高温+常态CO2浓度”“高温+高CO2浓度”共4组进行实验,检测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图2为实验25天时测得相关的物质含量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注:CO2缓冲液有吸收和释放CO2的作用,可维持瓶内一定的CO2浓度。
(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图1装置测定的是番茄幼苗的____________(填“总光合作用速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
(2)若黑暗条件下,每小时液滴左移了3个刻度单位,某一光照强度下,每小时液滴右移了8个刻度单位。假设液滴每移动1个刻度单位,植物幼苗体内的葡萄糖量增加或减少1g,该光照强度条件下,白天光照12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为_______g。
(3)一定的光照强度下,观察到图示装置的液滴右移,若再适当升高温度,则图示装置液滴右移的速率将变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果实的甜度就越高。依据图2实验结果,提高番茄果实甜度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2实验结果分析,在高CO2浓度条件下,高温不利于番茄光合作用的进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底播型海洋牧场,顾名思义就是在浅海滩涂,根据贝类的生活习性开展贝类底播增殖。就像种地一样,去“种海”。对于怎样“种海”山东省滨州市采取贝类底播轮养轮捕方式,在育苗室中将贝类苗种培养到8000~10000粒/斤,通过养殖船,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播撒到不同深度海域(文蛤较深海域、四角蛤较浅海域、毛蚶介于四角蛤和文蛤之间)。文蛤生长3年、四角蛤生长1年、毛蚶生长2年后达到捕获规格。一般每年5月、10月向海里播撒苗种,3~11月为收获期。底播型海洋牧场让“沧海”真正变“桑田”。同时滤食性贝类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富集特性,可消耗海水中过剩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海水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贝类资源枯竭,“种海”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_,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的_______率。“种海”前应明确目标水域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和_________,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播种数量。
(3)“种海”前应研究各种贝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从协同进化的角度分析,各种贝类在该群落中能占据相对稳定生态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底播型海洋牧场既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又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19.(13分)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在小麦中首次发现的显性雄性不育突变体,其不育性状由位于小麦4号染色体上的单基因M控制。
(1)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因此在杂交育种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太谷核不育小麦与野生型杂交时,具体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后代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1∶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简化雄性不育的筛选工作,研究人员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材料,培育了基因M与显性矮秆基因N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双杂合小麦品种,命名为“矮败”。“矮败”小麦与野生型杂交,后代矮秆全为不育,高秆全为可育;但偶尔也会出现矮秆可育和高秆不育个体,对该现象的最可能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日,科学家成功的将拟南芥植株的一个可育基因R导入“矮败”小麦幼胚细胞中,使其表现为矮秆雄性可育。经初步鉴定,导入的可育基因R所在染色体与4号染色体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三种位置关系,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思路:让导入R基因的植株进行自交,并统计自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关系。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R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R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R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20.(9分)睡眠调节的昼夜节律及睡眠剥夺(SD,即严重缺乏睡眠时间)对机体的影响是当下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1)已知松果体在暗信号刺激下分泌的褪黑素比光信号下多5—10倍,且人体的主生物钟存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据图分析,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入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2)研究发现小鼠长时间睡眠剥夺,脑中内源性促睡眠物质前列腺素D2(PGD2)分泌量显著增加,释放到血液中可刺激机体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________、________迅速增加,激活_________________免疫。若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死亡。
(3)研究者对健康小鼠进行慢性SD(CSD)干预后,检测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注: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μU/mL)×空腹血糖(mml/L)/22.5
CSD干预后,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_________________(填“明显提高”“基本不变”或“明显下降”),因此CSD干预后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填“明显提高”“基本不变”或“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胰岛B细胞损伤
B.胰岛素分泌障碍
C.胰岛紊受体表达下降
D.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E.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21.(11分)人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由NGF基因表达的在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和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猪的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神经生长因子,部分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GFP基因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标记基因;目的基因是指NGF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利用PCR技术扩增NGF基因。PCR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一次PCR一般要经历30次循环,每次循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图中载体除复制原点外,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_____的酶切位点。
(2)科学家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会同时使用HindⅢ、BamHⅠ分别切割含有NGF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其目的是获得______________,以便目的基因和载体可以正确连接在一起。
(3)已知HindⅢ和BamHⅠ在载体上的切割位点非常接近。为确定基因表达载体是否构建成功,用HindⅢ、BamHⅠ对基因表达载体双酶切处理后进行电泳。若未构建成功,请在图中将酶切结果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
(4)为检测人神经因子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人神经生长因子作为蛋白质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人神经退化及损伤类疾病。为避免生产的药物中混入的猪内源神经生长因子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请尝试提出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技术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红薯细胞是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是DNA,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DNA和R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A正确;
B、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B正确;
C、钙是大量元素,锌、铁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
D、细胞中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自由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因此,“三蒸三晒”过程中红薯细胞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D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Ca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A错误;
B、Ca2+、必须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
C、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
D、降低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则对Mg2+和Ca2+的吸收也会造成影响,D正确。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C、滑雪过程中,受训川者耗能增多,消耗ATP的量增多,故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增多,AC错误;
B、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体题图可知,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受训者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由此可知,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但据无法推知有氧呼吸也增强,B错误;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无氧呼吸,而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减少,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根据题意,在某兔子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D、D1、D2)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任何基因型中两个基因均正常表达,灰色基因型是DD,棕色基因型是DD1,黄色基因型是DD2,白色基因型有D1D1、D2D2、D1D2三种,A错误;
B、基因型为DD1和基因型为DD2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1DD(灰色)、1DD1(棕色)、1DD2(黄色)、1D1D2(白色),理论上F1中白色个体占1/4,B错误;
C、基因D、D1和D2是复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
D、白色基因型有D1D1、D2D2、D1D2三种,白色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都是白色,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目前猕猴数量约1200只,以及未来60年的猕猴数量增长幅度不大,由此可知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A错误;B、图中显示,前40年猕猴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随后尽管分布与整个岛屿,在理想环境中,其种群数量依然不能表现为J形增长,显然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猕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因素,B正确;C、该岛屿猕猴在各个区域上呈镶嵌分布,但猕猴只是种群,不是群落,故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其环境容纳量降低,因此猕猴种群的基因库减小,即遗传多样性将下降,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SOX9基因甲基化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A错误;SOX9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修饰,可能会影响转录过程,B正确;OA软骨细胞中SOX9基因DNA甲基化较高,可通过降低DNA甲基化修饰比例治疗OA,C正确;甲基化后的基因进行复制时碱基配对方式不变,D正确。
7.答案:D
解析:A、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HA和NA等蛋白,由此可知甲型流感病毒表面存在多种抗原分子,A正确;B、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HA和NA等蛋白,HA有18种亚型,NA有11种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不同的甲型流感病毒可能携带同种抗原分子,B正确C、未全熟肉蛋类食物可携带流感病毒,因此食用未全熟肉蛋类食物可能感染动物流感病毒,C正确; D、甲流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容易发生变异,且流感病毒有多种类型,因此接种一次流感病毒疫苗仍可感染流感病毒,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BaX蛋白最终促进细胞凋亡,BaX基因可能是促细胞凋亡基因,A正确;
B.细胞色素c定位为线粒体内膜,而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因此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B正确:
C.细胞凋亡时,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可能与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关,C正确:
D.细胞凋亡不会引发炎症,D错误
9.答案:B
解析:柳絮和葵花均可作为繁殖的载体,柳絮的轻与葵花的鲜艳利于种子和花粉的传播,均有利于植物的繁衍,A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而“葵花向日倾”现象体现的背光侧生长快,与顶端优势的原理不同,B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C正确;柳絮飞扬与葵花盛开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说明除植物激素等作用外,环境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10.答案:B
解析:感觉在大脑皮层中形成,A项正确;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等,并不在下丘脑,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B项错误;炎热天气,当人进人空调房后,环境温度下降,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稳定,会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C项正确;“空调病”的发生说明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已失衡,进而表明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A、综合分析图a和图b可知,Ⅲ-3患病,电泳条带只有一条,II-3和II-4表现正常,均含有两条电泳条带,II-4为男性,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I-1和I-2均只含有正常基因,II-3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II-3的致病基因是II-3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也可能是I-2或I-1形成配子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形成致病基因并传递给II-3,B错误;
C、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为1/10000,若相关基因为A、a,则人群中a基因频率=1/100,A基因频率=99/100,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99/100×1/100×2=198/10000,II-1表现正常,II-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198/10000÷(1-1/10000)=2/101,C正确;
D、若II-3再次怀孕,II-3的致病基因可能通过配子传递到子代,可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染色体甲和染色体乙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会发生联会,A正确;B、若该个体为纯合子,1与2、3、4都为相同基因,B错误;C、基因5和6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6和7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者分离发生的时间不同,C错误;D、基因5、8所在片段若发生互换(交叉互换),应发生在减数分裂I前期,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细胞学说的建立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前的细胞与分离后的细胞形成对照、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与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形成对照,说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C正确;D、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最后分离出来的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依题意,鱼会吃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知稻田中养殖的鱼不全位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B、水稻不直接吸收有机物,不能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C、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C错误;D、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生态足迹,D正确。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图中的过程①、②都属于扩大培养,进行培养液的更换,有利于增加菌种的数量,A正确;B、过程③是配制培养基,需要利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以防止培养基中掺杂其他微生物,B错误;C、青霉菌在罐内发酵是中心环节,发酵过程要随时检测培养液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溶氧等,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C正确;D、过程④是获得菌种,即微生物本身,常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分离出的菌种可以再使用,D正确。故选B。
16.答案:A
解析:A、线粒体会随着卵细胞遗传,即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A错误;
B、培育三亲婴儿过程中用到了核移植技术,但该过程中存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不属于无性繁殖,B正确;
C、卵母细胞没有经过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去掉的细胞核实际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C正确;
D、三亲婴儿的培育用到了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细胞质来自捐赠者,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正确。
故选A。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净光合作用速率
(2)60(2分)
(3)本实验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进行,适当升高温度,植物幼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作用速率可能增大,导致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终液滴右移速率变慢(3分)
(4)提高温度和CO2浓度 在高CO2浓度条件下,高温时番茄光合作用合成的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增加,而淀粉含量却明显减少(3分)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是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②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发生的物质变化是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
(1)植物所需CO2由CO2缓冲液提供,可以维持容器内CO2的含量相对稳定,液滴的移动情况反映了瓶内O2的释放或吸收,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图1装置测定的是番茄幼苗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2)若黑暗条件下,每小时液滴左移了3个刻度单位,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某一光照强度下,每小时液滴右移了8个刻度单位,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假设液滴每移动1个刻度单位,植物幼苗体内的葡萄糖量增加或减少1g,则该番茄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为3g/h,该光照强度条件下,白天光照12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为8×12-3×12=60g。
(3)由题干可知,上述实验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进行的,适当升高温度,植物幼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作用速率可能增大,导致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终图示装置液滴右移的速率变慢。
(4)一般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果实的甜度就越高。根据“常温+高CO2浓度”和“高温+高CO2浓度”组对比可知,在高CO2浓度条件下,高温时番茄光合作用合成的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增加,而淀粉含量却明显减少,因此在高CO2浓度条件下,高温不利于番茄光合作用的进行。
18.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
(2)增长型 出生 环境容纳量
(3)贝类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分) 贝类在群落甲中,经长期协同进化,与环境、与其他物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位(2分)
(4)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解析:(1)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种海”是通过投放贝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增加种群中幼年个体的数量及其占比,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增长型,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种海前应明确目标水域的环境容纳量,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播种数量。
(3)研究动物的生态位,要研究动物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种海前应研究各种贝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贝类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贝类在群落甲中,经长期协同进化,与环境、与其他物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底播型海洋牧场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底播型海洋牧场能美化环境,又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9.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1)无须去雄,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1分) 对甲植株套袋,将乙植株的新鲜花粉由上而下授到甲植株柱头上后套袋 甲植株产生了D、d两种雌配子且比例为1:1,乙植株只产生了d一种雄配子
(2)丙植株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导致M和m基因互换
(3)矮秆可育:高秆可育=3:1 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可育=1:2:1 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可育=3:9:4
解析:(1)杂交实验中一般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避免自花授粉,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因此在杂交育种时,具有的优点是无须去雄,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选取太谷核不育小麦与野生型杂交时,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对甲植株套袋,将乙植株的新鲜花粉由上而下授到甲植株柱头上后套袋。杂交后代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1∶1,原因是甲植株产生了D、d两种雌配子且比例为1:1,乙植株只产生了d一种雄配子。
(2)培育了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与显性矮秆基因(N)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自由组合,但是若矮败小麦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4号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产生了少量基因型为Mn和mN的配子,则会出现矮秆雄性可育植株和高秆雄性不育植株。
(3)探究基因R是否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可通过杂交观察后代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来判断,若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R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R没有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则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思路:让该种植株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矮秆可育:高秆可育=3:1,则基因R所在染色体与4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可育=1∶2∶1,则说明R基因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矮秆可育∶矮秆不育∶高秆可育=9∶3∶4,则说明基因R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
20.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使用电子设备时,光信号刺激视网膜,引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减弱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抑制作用(2分) 神经—体液
(2)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体液免疫和细胞或特异性免疫
(3)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CD
解析:(1)使用电子设备时,光信号刺激视网膜,引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减弱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抑制作用,所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入睡。该调节过程有神经细胞和腺体的参与,所以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都是细胞因子,小鼠长时间睡眠剥夺,脑中内源性促睡眠物质前列腺素D2(PGD2)分泌量显著增加,释放到血液中可刺激机体分泌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迅速增加,从而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免疫)。若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死亡。
(3)胰岛索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μU/mL)×空腹血糖(mml/L)/22.5,据表中数据可知,CSD干预后,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基本不变,但是CSD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血糖都有所增加,因此CSD干预后胰岛索对血糖调节的功能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CSD干预后,胰岛紊受体表达下降或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导致胰岛索对血糖调节的功能明显下降。
故选CD。
21.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DNA半保留复制 变性→复性→延伸 Hind Ⅲ和BamH Ⅰ
(2)相同的黏性末端(2分)
(3)(3分)
(4)抗原—抗体杂交 先敲除猪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再培育转基因猪(2分)
解析:(1)PCR利用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在体外扩增DNA片段。一次PCR一般要经历30次循环,每次循环的步骤是变性(DNA解旋过程)→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延伸(合成子链)。由图可知,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为Hind Ⅲ和BamH I因此图中载体除复制原点外,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Hind Ⅲ和BamH I的酶切位点。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会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其目的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以便目的基因和载体可以正确连接在一起。
(3)基因表达载体是目的基因和载体拼接形成的由图可知,目的基因的长度为525bp,载体的长度为4800bp,且已知Hind Ⅲ和BamH I在载体上的切割位点非常接近,因此若未构建成功,用Hind Ⅲ、BamH I对基因表达载体双酶切处理后进行电泳有一个接近载体的长度(即4800bp)的条带,不含有目的基因的条带,因此酶切结果如下图标准参考物:
(4)分析题意可知,人神经因子是一类蛋白质,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故为检测人神经因子的存在,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为避免生产的药物中混入的猪内源神经生长因子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可先敲除猪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则不会表达出猪内源神经生长因子,再培育转基因猪。
组别
空腹血糖(mml/L)
胰岛素抵抗指数
CSD组
6.63
3.16
对照组
5,14
2.4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月一轮收官验收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贵州卷)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贵州卷)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