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物质都能在内环境中找到的是( )
    A. 二氧化碳、解旋酶、神经递质
    B. 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C. 载体蛋白、尿素、醛固酮
    D. HCO3-、K+、胃蛋白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A、解旋酶是细胞内的蛋白质,A错误;
    B、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都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正确;
    C、载体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错误;
    D、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道内的物质,消化道与外界相通,D错误。
    故选B。
    2.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脑脊液属于内环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单向的
    B. 脑细胞产生的CO₂经过脑脊液可直接释放到外界环境
    C. 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₂能使脑脊液pH 明显降低
    D. 脑脊液与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
    【详解】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属于内环境,脑脊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A错误;
    B、脑细胞产生的CO2并不能直接通过脑脊液释放到外界环境,而是需要经过血液循环和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才能被排出体外,B错误;
    C、内环境中有缓冲对物质,故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
    D、组织液、脑脊液、淋巴液与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3. 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不能使用肝匀浆、动物血浆等有颜色干扰的实验材料
    B. 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像缓冲液,不像自来水的变化剧烈
    C.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D. 内环境pH的稳定,只与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再用另两种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缓冲液、肝匀浆的pH变化情况,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酸、碱后的变化。
    【详解】A、该实验原理不是显色反应,可以选择肝匀浆、血浆等实验材料,A错误;
    B、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中和加入的酸或碱,所以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像缓冲液,不像自来水的变化剧烈,B正确;
    C、曲线作图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C错误;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减缓了pH的变化,同时通过各器官和系统把反应产生的产物及时排出体外,也是pH能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B。
    4.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②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①和⑥,⑦在体液中的占比小于①④⑥的总和
    B. 若该器官是肺,则运动状态下的O2浓度A处高于B处
    C. 通过肌肉注射的药物进入⑦中发挥作用,只需经过⑥的运输
    D. ⑤中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穿过6层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是淋巴液,②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③毛细血管壁细胞,④血浆,⑤血细胞,⑥组织液,⑦细胞内液。
    【详解】A、 构成②(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⑥(组织液)和①(淋巴液),⑦细胞内液在体液中占比大于①④⑥的总和,A错误;
    B、若器官是肺,肺中O2的扩散方向是从外界到血液,即O2浓度B处高于A处,B错误;
    C、通过肌肉注射的药物先进入⑥(组织液)发挥作用,首先要经过组织液的扩散,然后经过④(血浆)运输,进入⑦中发挥作用,C错误;
    D、O2从红细胞(⑤)中出来穿过1层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总共穿过1+2+1+2 = 6层生物膜,D正确。
    故选D。
    5.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健儿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绩的背后是运动员们刻苦的训练,甚至很多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手脚会磨出水疱,水疱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疱中液体的主要去向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B. 训练期间要监测运动员内环境中的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葡萄糖等
    C. 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D. 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大量流汗,应及时补水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
    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详解】A、水疱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的主要去向是血浆,少量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A错误;
    B、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由于细胞破损,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大量流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入组织液,形成水疱;水疱中的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因此其可自行消失;由此表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C正确;
    D、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大量出汗,排出水分和无机盐,应及时补充淡盐水,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D错误。
    故选C。
    6. 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胞体和突起组成,且神经末梢只位于轴突末端
    B.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收信息并传递信息
    D. 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到成年,也会有新生神经元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详解】A、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都叫作神经末梢,A错误;
    B、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
    位,而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B错误;
    C、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而具有接收信息并传递信息的树突,C错误;
    D、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到成年,也会有新生神经元产生,衰老死亡的细胞会有新分化出来的神经细胞进行补充,D正确。
    故选D。
    7.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时,利于消化食物,但不利于吞咽
    B. 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
    C. 自主神经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此过程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A、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这种唾液成分更适合于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因为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然而,由于水分少,这种唾液在润滑和稀释食物方面的作用较弱,可能不利于吞咽,A正确;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B正确;
    C、自主神经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主调节生理功能,但它同时也受到高级中枢(如大脑)的调控,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D.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并且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
    【详解】A、反射弧结构完整只是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还需要有足够强度的刺激,A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不是神经元,B错误;
    C、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这里是 “神经中枢”,不是 “中枢神经”,C错误;
    D、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D正确。
    故选D。
    9.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 当刺激神经纤维B处时,将产生相应的缩手行为
    C.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的D处是单向传导的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缩手反射是一种简单的神经反射,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
    【详解】A 、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而不是图中的甲方框处,A错误;
    B 、当刺激神经纤维B处时,若高级中枢产生抑制性信号,则会抑制缩手,B错误;
    C 、在体内的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的D处是单向传导的,C正确;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不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所示结构为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只对K+有通透性
    B. 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
    C.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传导
    D. 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甲图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分析乙图:静息时,K+外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故图中b为兴奋部位。
    【详解】A、据图可知,③所在神经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与之相连的①表示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但是其他的细胞需要的离子也具有通透性,A错误;
    B、由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B错误;
    C、兴奋在③处以电信号传导,在⑥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故在反射弧中上兴奋在不同位置传导形式不同,C错误;
    D、因缺乏对照实验,只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测电位变化,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B。
    1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
    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含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末梢及伸肌
    B. 若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升高,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将增大
    C. 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
    D. 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1、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2、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A、图中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末梢以及它们支配的相应肌肉,A错误;
    B、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升高,由于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则此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多,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B正确;
    C、兴奋传至a处时,a处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此时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错误;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产生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屈肌活动,D错误;
    故选B。
    12.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结构)示意图。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Ca2+经Ca2+通道内流,引起Ach(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突触小泡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B. Ach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酶降解灭活或被回收进细胞
    C. 肌膜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若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可能会导致肌无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突触结构的功能,图中钙离子内流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导致突触后膜兴奋。
    【详解】 A、高尔基体的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图中的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A正确;
    B、Ach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酶降解失活,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程度,B正确;
    C、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结构,肌膜相当于突触后膜,其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
    D、抑制Ca2+通道的活性,Ach不能释放,导致兴奋无法传递,引起肌肉松弛无力,D正确。
    故选C。
    13. 下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
    ②若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发生2次
    ③若B受刺激C会兴奋,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而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详解】①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①错误;
    ②据题图分析可知,若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刺激b点时,指针发生2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不能传到B所在的神经元,指针只发生 1 次偏转,②错误;
    ③若B受刺激,C会兴奋,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了C的兴奋,③正确;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④正确;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由于兴奋同时到达a、b两点,电位差相同,理论上指针不偏转,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错误,③④⑤正确,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 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厉行禁毒是我国一贯的立场和主张,青少年要掌握毒品致病机理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禁毒宣传。图中①②③为神经元或突触上的某些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卡因能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导致心脏功能异常,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B. 吸食可卡因会使多巴胺转回收受阻,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C. 图中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③可识别多巴胺并将多巴胺回收进入神经元
    D. 吸食可卡因可产生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易产生触幻觉和嗅幻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②为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至突触间隙后,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详解】A、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能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A正确;
    B、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导致多巴胺转回收受阻,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B正确;
    C、图中①是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③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识别并结合多巴胺,但不能将多巴胺回收进入神经元,C错误;
    D、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易产生触幻觉与嗅幻觉,最典型的是有皮下虫行蚁走感,奇痒难忍,造成严重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D正确。
    故选C。
    15. 骨骼肌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类似。接头前膜内侧的基质中有大量的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接头后膜上有乙酰胆碱受体阳离子通道,在接头后膜外表面还分布有乙酰胆碱酯酶。筒箭毒碱和α—银环蛇毒可特异性阻断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新斯的明(一种药物)能直接激活乙酰胆碱受体,促进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有机磷农药可使胆碱酯酶被磷酸化而丧失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是单向的
    B. 筒箭毒碱和α—银环蛇毒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
    C. 新斯的明可加重肌肉收缩无力的症状
    D.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症状之一可能是肌肉痉挛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
    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为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详解】A、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只能由接头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因此兴奋在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是单向的,A正确;
    B、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筒箭毒碱和α—银环蛇毒可特异性阻断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肌细胞的收缩,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B正确;
    C、新斯的明能直接激活乙酰胆碱受体,促进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促进肌细胞的收缩,因此可以缓解肌肉收缩无力的症状,C错误;
    D、有机磷农药可使胆碱酯酶被磷酸化而丧失活性,阻碍乙酰胆碱的水解,使其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引起肌肉痉挛,D正确。
    故选C。
    16.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A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神经递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B. 从Ⅱ、Ⅲ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一定是因为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
    C. 为减弱手术带来的疼痛,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药物
    D. 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或树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胞体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甲表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兴奋在突触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图乙表示两个不同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内比膜外电位高70mV。
    【详解】A、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大部分神经递质属于小分子物质,A错误;
    B、从图乙Ⅱ、Ⅲ组结果推断,神经元A的动作电位逐渐减弱,很可能是河豚毒素抑制了Na+内流,神经元
    B的动作电位减弱直至为零,也有可能是河豚毒素影响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受体)所致,B错误;
    C、由图乙可知河豚毒素可以阻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即其能阻断兴奋传到大脑,避免痛觉的产生,故可以用于研发麻醉类药物,C正确;
    D、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胞体的,D错误;
    故选C。
    17.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面部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①→脑干→网状脊髓束→脊髓(胸段)→传出神经②→瞳孔开大肌
    A. 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
    C. 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D. 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其中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详解】A、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
    C、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
    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活动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18.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
    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 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 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 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答案】A
    【解析】
    【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详解】A、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
    B、下丘脑是生物的节律中枢,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
    D、排尿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
    故选A。
    19. 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
    B.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 大脑皮层功能区大小,与器官大小有关,器官越大其功能代表区越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A、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
    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A正确;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
    D、大脑皮层功能区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复杂,其功能代表区越大,D错误。
    故选A。
    20. 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位截瘫的人小便失禁,可能是大脑皮层与脊髓的联系受损
    B. 太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
    C. 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与突触的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有关
    D.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听、说、读、写分别由相互独立的不同中枢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位截瘫的人小便失禁,是因为兴奋不能从脊髓传递到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导致排尿不受意识控制,即可能是大脑皮层与脊髓的联系受损,A正确;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也主要由左半球负责,B正确;
    C、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
    D、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听、说、读、写分别由不同中枢控制,但四个中枢之间有联系,D错误。
    故选D。
    21. 人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B.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增强机体代谢、增加产热
    C.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促进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D. 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的分泌;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垂体分泌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性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详解】A、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错误;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卵巢可分泌雌激素,可促进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
    D、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 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D.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和动物的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本质
    作用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关的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详解】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A错误;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B正确;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胰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D错误。
    故选B。
    23.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 生长激素、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C 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胰岛
    胰岛素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
    化成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加速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物质分解过程,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醛固酮
    固醇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排出
    性腺
    雄激素
    固醇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正常的雌性周

    雌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注射法”补充的激素主要是蛋白质类激素,胃里面有分解蛋白质的酶;“饲喂法”补充的激素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如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详解】A、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是脂质,可用“饲喂法”补充,B正确;
    C、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C错误;
    D、生长激素是蛋白质,不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D错误;
    故选B。
    24. 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词喂不含咳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 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 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D. 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A、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
    D、丙组小鼠是饲喂了含该激素的饲料,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D错误。
    故选D。
    25. 为研究中医名方一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 与模型组对比能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 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 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详解】A、据题表数据分析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胃排空率为38.6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A正确;
    B、正常组为对照组,将给药之后的胃排空率和正常组比较,能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B正确;
    C、据题表数据分析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柴胡疏肝散组胃排空率为51.12%,正常组胃排空率更高,所以与正常组相比不能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C错误;
    D、据题表数据分析可知,柴胡疏肝散组与药物A组的胃排空率相似,且均比模型组胃排空率高,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A、B、C、D表示4种液体,①②表示有关的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填字母)。
    (2)B是______,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3)如果②代表O2,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填系统名称)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
    【答案】(1)D (2) ①. 淋巴液 ②. C(血浆)中含有较的蛋白质 ③. 无机盐、蛋白质
    (3) ①.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②.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
    【分析】据图示可知,B为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液;淋巴液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①为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②为从外界获得的氧气等营养物质。
    【小问1详解】
    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据图示可知,B为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液;淋巴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构成内环境的成分是A、B、C,D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小问2详解】
    B是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液。C血浆和B淋巴液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小问3详解】
    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7. 为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测试了若干志愿者饮酒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和对视觉信号的反应速度、视觉保留(5秒内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1)人体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
    (2)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填结构)处的传输。
    (3)据图可推测乙醇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传输的时间会_____(填“延长”或“缩短”),结合图示说明醉酒驾车危险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大脑皮层
    (2)突触 (3) ①. 延长 ②. 随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人体对视觉信号的反应速度、视觉保留均下降,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饮酒后测试时间,因变量检测指标有血液中乙醇浓度、简单反应时和视觉保留相对值。
    【小问1详解】
    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需要大脑皮层来完成,即相关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
    【小问2详解】
    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而神经递质与相关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中,据此可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输。
    【小问3详解】
    图示表明,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间和视觉保留下降,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下降,可以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因此随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人体对视觉信号的反应速度、视觉保留均下降,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因此醉酒驾车非常危险。
    28. 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Ca2+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______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______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______。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兴奋在此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______。
    【答案】(1) ①. 脑干 ②. 分级调节
    (2) ①. Na+ ②. 外负内正 ③. 协助扩散
    (3) ①. 副交感神经 ②.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③.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①. 小于 ②.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小问1详解】
    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脑干。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小问2详解】
    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Na+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协助扩散,其所需的转运蛋白为通道蛋白。
    【小问3详解】
    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当受体阻断剂A与受体结合后,心率比安静时明显加快,而受体阻断剂B与受体结合后,心率下降,所以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受体阻断剂B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在反射弧中可以作为效应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小问4详解】
    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与固有心率(即自主神经完全被阻断也就是最后一组的心率100)相比,心率90较低。如果只有交感神经作用,则应该为115(即第二组副交感被阻断的心率);如果只有副交感神经作用,则应该为50(即第三组交感神经被阻断的心率),现在为90,说明既有交感神经也有副交感神经作用,且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
    29. 针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针灸的现代化模式---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通过迷走神经一肾上腺轴,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进而发挥抗炎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穴位在被电针刺激时感到疼痛,痛觉在_______产生。电针刺激使感觉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以______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是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最终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
    (2)电针刺激使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从而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据图分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是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证据。
    (4)为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一肾上腺抗炎通路起抗炎作用是通过Pr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请以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提示:可通过一定的方法破坏小鼠的Prkr2感觉神经元)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实验思路:_____。
    预测结果:_____。
    【答案】(1) ①. 大脑皮层 ②. 电信号 ③. 单向 ④. 迷走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肾上腺
    (2)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与肠巨噬细胞膜上的N受体结合,抑制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从而减弱炎症反应
    (3)腹部不存在Prkr2感觉神经元,不能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
    (4) ①. 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对两组小鼠用细菌脂多糖诱发炎症,A组小鼠破坏Prkr2感觉神经元,B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用适宜强度的电针刺激两组小鼠“足三里”位置,观察两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 ②. B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明显强于A组
    【解析】
    【分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小问1详解】
    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电位的变化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在这个反射弧中,效应器是迷走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肾上腺。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与肠巨噬细胞膜上的N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从而减弱炎症反应。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通过迷走神经一肾上腺轴,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腹部不存在Prkr2感觉神经元,不能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故无法传导兴奋到迷走神经并引发抗炎反应。
    【小问4详解】
    为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抗炎作用是通过Pr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自变量为Prkr2感觉神经元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的抗炎症反应,可以利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为A、B两组,A组小鼠破坏Prkr2感觉神经元,B组小鼠不做处理;对两组小鼠用细菌脂多糖诱发炎症,分别用低强度电针刺激两组小鼠“足三里”位置,观察两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
    预测结果:B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明显强于A组。

    相关试卷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