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docx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第1页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第2页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第3页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第1页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第2页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5散文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不同年龄段与母亲以及合欢树之间的故事,叙事平实却饱含深情。
    B. 母亲对“我”的写作从一开始就大力支持,因为她自己年轻时也喜欢文学,希望“我”能在写作上有所成就。
    C. 文中描写母亲为“我”治病四处奔波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和对“我”深深的爱,也为后文母亲的早逝埋下伏笔。
    D. 合欢树在文中具有象征意义,它既是母亲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象征,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
    2. 下列关于文中“我”对母亲情感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时,“我”对母亲有些厌烦,因为母亲在“我”作文获奖时急于讲述自己的往事,而“我”并不想听。
    B. 二十岁双腿残废后,“我”对母亲既有感激,感激她为自己治病的努力,也有愧疚,愧疚自己的残疾让母亲受苦。
    C. 三十岁及以后,母亲去世,“我”对母亲更多的是思念,思念中夹杂着对命运不公的怨恨,怨恨上帝过早地召母亲回去。
    D. 当得知合欢树还活着并开花时,“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既有对母亲的怀念,也有对曾经没有好好对待合欢树的遗憾。
    3. 下列对文本中描写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对合欢树的描写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合欢树未发芽,后写它茁壮成长并开花,突出了生命的顽强。
    B. 描写母亲为“我”找工作、治病等情节时,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的形象和心理。
    C. 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叙述,如在描写看到合欢树开花的想象场景时,就巧妙地将不同时空融合在一起。
    D. 文中对院儿里老太太们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孤独,老太太们的热情与作者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4. 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合欢树”的丰富内涵。(8 分)
    5. 文章结尾提到“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一结尾的作用。(8 分)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母亲一开始的心思全在给“我”治病上,对“我”写作的支持是在对治好“我”的腿绝望之后,该项错误。
    2. 答案:C
    解析:文中虽有对母亲早逝的悲痛,但并没有对命运不公的怨恨之情,该项错误。
    3. 答案:C
    解析:A 项,对合欢树的描写并没有欲扬先抑;B 项,描写母亲为“我”找工作、治病等情节主要运用的是叙述,而非大量语言描写;D 项,对院儿里老太太们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氛围,丰富文章内容,C 项正确,文中通过回忆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叙述。
    4. 答案: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种下的树,它见证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用心经营。(2 分)
    合欢树的生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相呼应,它从弱小到茁壮成长并开花,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不断成长、走向成功,也暗示着母亲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默默陪伴与支持。(3 分)
    合欢树是作者对母亲思念的寄托,看到合欢树就会想起母亲,它承载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之情,是母爱的象征。(3 分)
    5. 答案:
    内容上:以孩子对树的记忆为结尾,拓展了文章的时间跨度,使文章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延伸到对生命传承和记忆延续的思考。(3 分)
    结构上:与前文提到的院儿里的孩子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2 分)
    主题上: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也暗示着母爱会在记忆中永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下列关于文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B.“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中的“破”字渲染了萧索的气氛。
    C.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D.三段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答案 D
    解析 三段文字并非一一对应秋的“清、静、悲凉”,而是每段文字都渗透了秋的三个特点。
    6.作者欣赏青、蓝、白等冷色调,特别贬低淡红色,且认为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才“最好”,这是因为什么呢?
    答:
    答案 一是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二是这与他追求的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情调保持一致。
    7.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虽然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就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分析其描写的特点。
    答:
    答案 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没有声音,写听觉形象;脚踏花地,极柔软,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只有与自然相交融,饱含作者既欣喜又寂寞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噩噩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吃的日子。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l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材料二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子下新长出来的皮刺,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园的枣树,我不能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看到它们。但是,我知道,即使我不看到它们,它们也会在那里,在我的后园,在那奇怪而高的天空下,在那冷的夜气中,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不管天空怎样地奇怪而高,怎样地冷眼,怎样地微笑,怎样地繁霜。
    1. 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写,如秋晨、秋槐等,表达了对故都秋的热爱与眷恋;《秋夜》则借后园的枣树等景物,传达出一种孤独、冷峻的情绪。
    B. 《故都的秋》运用对比手法,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秋夜》主要运用象征手法,枣树象征着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C. 《故都的秋》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在描写秋景时注重细节,如对落蕊的描写;《秋夜》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深意,如描写天空“奇怪而高”,给人以压抑感。
    D. 《故都的秋》和《秋夜》都写了秋天的景色,但两篇文章的主题完全不同,《故都的秋》侧重于对自然秋景的欣赏,《秋夜》则主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 下列关于两篇文章中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的“秋蝉”是北国秋的特产,其衰弱的残声渲染了故都秋的悲凉氛围;《秋夜》中的“恶鸟”则增添了夜的阴森恐怖氛围,没有特殊象征意义。
    B. 《故都的秋》里的“槐树落蕊”给人以落寞、清闲之感,从侧面体现了故都秋的“静”;《秋夜》中的“小粉红花”象征着被压迫、弱小而又怀揣希望的群体。
    C. 《故都的秋》中的“枣树”(北方果树)是秋景的一部分,展现了北国清秋的佳景;《秋夜》中的“枣树”是主要意象,具有坚韧不拔、反抗黑暗的特质。
    D. 《故都的秋》中“都市闲人”是北平秋景中的人文元素,他们的闲谈使秋味更浓;《秋夜》中没有这类形象,主要是通过自然景物来构建独特的意境。
    3. 下列对两篇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以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北国秋的向往,中间分写各种秋景,结尾表达对北国秋的眷恋;《秋夜》以时间为序,从夜初写到夜半,结构较为松散。
    B. 《故都的秋》结构严谨,按照空间顺序描写秋景,如从庭院到街头;《秋夜》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是对夜空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另一条线是“我”的情感变化。
    C. 《故都的秋》围绕“故都的秋”展开,层次分明,各部分过渡自然;《秋夜》以“我”的视角观察后园景物,通过景物描写的转换来推进文章,结构紧凑。
    D. 《故都的秋》和《秋夜》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故都的秋》从秋景深入到秋情;《秋夜》从自然现象深入到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4. 请比较两篇文章在描写秋天的色彩方面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 分)
    5. 两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情感的表达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8 分)
    答案解析
    1. 答案:D
    解析:《故都的秋》不仅仅是对自然秋景的欣赏,也蕴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对生命、文化的感悟;《秋夜》虽有对社会现实批判的意味,但并非主要是批判社会现实,D 项错误。
    2. 答案:A
    解析:《秋夜》中的“恶鸟”也有一定象征意义,可能象征着黑暗社会中的恶势力等,A 项错误。
    3. 答案:C
    解析:A 项,《秋夜》结构并不松散,而是以“我”的视角观察景物推进文章;B 项,《故都的秋》并非按照空间顺序,而是多种描写角度结合;D 项,《故都的秋》并非层层递进结构,C 项正确。
    4. 答案:
    《故都的秋》描写的色彩较为淡雅、素净。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的枣子”等,这些色彩营造出一种清、静、悲凉的氛围,与北国秋的整体气质相符,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内敛、含蓄秋味的感受。(4 分)
    《秋夜》的色彩偏冷峻、灰暗。天空是“奇怪而高”且“非常之蓝”,“小粉红花”是“红惨惨”的,这种色彩描写给人压抑、阴森之感,与文章所传达的孤独、冷峻情绪以及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感受相呼应,通过色彩强化了文章的主题和氛围。(4 分)
    5. 答案:
    《故都的秋》情感表达较为直白、浓烈。作者开篇就表明对北国秋的喜爱,文中通过描写秋景直接抒发对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赞美与眷恋之情,如“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直抒胸臆,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4 分)
    《秋夜》情感表达含蓄、深沉。作者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法,如枣树对夜空的反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没有直接表述对社会或人生的看法,读者需要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对文章整体氛围的感受来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愤懑以及对坚韧精神的赞美等情感,情感隐藏在文字背后,需细细品味。(4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合欢树(节选)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 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材料二

    《我与地坛》
    史铁生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等我离开家的漫长时间过去,母亲就又为我准备回家的一切。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就好,哪怕自己去死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但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1. 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欢树》以合欢树为线索,串联起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历与对母亲的回忆;《我与地坛》以地坛为背景,讲述了作者与母亲之间深沉复杂的情感故事。
    B. 在《合欢树》中,母亲对“我”写作的态度经历了从期望通过治病让“我”正常生活到支持“我”写作的转变;《我与地坛》中母亲一直默默理解和支持“我”去地坛独处。
    C. 《合欢树》中描写合欢树的生长过程,象征着作者的成长与命运的变化;《我与地坛》中地坛荒芜但充满生机的景象,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映照。
    D. 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愧疚以及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语言风格都较为华丽,富有诗意。
    2. 下列关于两篇文章中母亲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欢树》中的母亲为了儿子的病和前途四处奔波,从找大夫、打听偏方到支持儿子写作,体现出她的坚韧和伟大。
    B. 《我与地坛》中的母亲既理解儿子的苦闷需要独处,又担心儿子在荒僻园子中的安全和内心状态,展现出她的矛盾与纠结。
    C. 两篇文章中的母亲都有着相同的命运,都在儿子尚未完全走出困境时就早早离世,这使得儿子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D. 《合欢树》中的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体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则更多地是在默默承受儿子残疾带来的痛苦。
    3. 下列对两篇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欢树》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母亲去世后的情况,再回忆过去与母亲的种种经历;《我与地坛》以顺叙为主,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作者在地坛的经历以及与母亲的故事。
    B. 《合欢树》和《我与地坛》都采用了双线结构,《合欢树》中一条线是合欢树的成长,一条线是作者的成长;《我与地坛》中一条线是作者在地坛的思考,一条线是母亲的心理变化。
    C. 《合欢树》结构较为松散,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自由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切换;《我与地坛》结构严谨,围绕着地坛展开故事,层次分明。
    D. 《合欢树》和《我与地坛》都以回忆为主要叙述方式,通过回忆将不同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在回忆中抒发情感,结构上都具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4. 请分析两篇文章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时,运用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8 分)
    5.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形象具有怎样的普遍意义。(8 分)
    答案解析
    1. 答案:D
    解析:两篇文章语言风格较为平实、质朴,并非华丽且富有诗意,D 项错误。
    2. 答案:C
    解析:两篇文章中母亲的命运相似,但不能说完全相同,且母亲的形象重点在于她们的爱与付出以及对作者的影响,C 项表述不准确。
    3. 答案:D
    解析:A 项,《我与地坛》并非单纯顺叙,也有插叙回忆等;B 项,《合欢树》并非双线结构;C 项,《合欢树》结构并不松散,D 项正确,两篇文章都以回忆串联故事,结构有回环往复特点,情感逐步深入。
    4. 答案:
    《合欢树》:
    借物抒情,通过合欢树的生长经历来抒发对母亲的思念。合欢树是母亲亲手种下并精心照料的,它的存活、生长与作者的成长和对母亲的思念紧密相连。如看到合欢树开花,而母亲已不在,作者内心的震动与思念油然而生。(4 分)
    直抒胸臆,文中有直接表达对母亲思念的语句,如“我摇着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直白地展现内心的悲伤与对母亲的眷恋。(4 分)
    《我与地坛》:
    细节描写抒情,通过描写母亲的一些细节动作和神态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如母亲送“我”去地坛时的姿势,“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从母亲的默默付出细节中体现对母亲情感的深沉。(4 分)
    间接抒情,通过叙述母亲在世时的种种担忧、期望以及自己当时的懵懂,在母亲去世后才深刻领悟到母亲的爱,以这种回忆与感悟的方式间接抒发思念,如“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4 分)
    5. 答案:
    母爱的坚韧与伟大。在《合欢树》中母亲为儿子的病四处奔波,尝试各种方法,虽历经无数次失望仍不放弃;《我与地坛》里母亲默默承受儿子残疾的痛苦,理解儿子的独处需求,在背后默默守护,体现出母爱的深沉与坚韧不拔。(3 分)
    自我牺牲精神。两篇文章中的母亲都将儿子的幸福置于首位,愿意为儿子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合欢树》母亲为儿子操劳致病重离世,《我与地坛》母亲在痛苦与惊恐中默默祈祷儿子能找到自己的路,展现出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3 分)
    平凡而普遍的人性光辉。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形象是众多普通母亲的缩影,她们在家庭面临困境时,用自己的爱、理解和耐心去陪伴、支持子女,这种母爱具有普遍的感染力,能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母爱的伟大力量,引发共鸣。(2 分)
    五、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1~5小题。
    我的母亲
    老舍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忙的,使儿女们不作那大惊小怪的样子。
    母亲在七七抗战前就去世了。我在外面一直混了这么多年,还没混出个人样来,母亲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当初对我的培养呢?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介绍母亲的娘家背景,描绘出一个普通的农家环境,为后文突出母亲的形象作铺垫。
    B. 文中描写母亲“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为家庭辛勤劳作的艰辛。
    C. 母亲对待姑母的态度,体现了母亲的逆来顺受,她不敢反抗姑母,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
    D. 文章语言质朴、平实,通过回忆生活琐事,展现了母亲勤劳、善良、坚强等多方面的品质。
    2. 下列关于文中母亲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是一位非常勤劳的女性,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为家庭生计外出劳作,如给人家洗衣服等。
    B. 母亲具有善良和宽容的品德,在亲友邻居有困难时总是热心帮忙,面对他人的无理也默默忍受。
    C. 母亲虽然生活在贫苦的家庭环境中,但她重视子女的教育,努力供子女读书,希望他们出人头地。
    D. 母亲是坚强的,在经历了丈夫去世、家庭变故以及社会动荡等诸多苦难后,依然坚守家庭。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了父亲的形象,通过父亲的早逝,衬托出母亲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不易。
    B. 文中写“我”把父亲“克”死了,表达了“我”对自己出生导致父亲去世的深深愧疚。
    C. 母亲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方面,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等,而对“我”的品德修养影响不大。
    D. 文章结尾处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中夹杂着对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愧疚与感慨。
    4. 文中说母亲“并不软弱”,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母亲“不软弱”体现在哪些方面?
    5. 文章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解析
    1. 【答案】C
    【解析】母亲对待姑母并非只是逆来顺受,她只是懂得忍让,不愿与人争吵斗气,这是她善良、宽容性格的体现,而不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敢反抗。
    2. 【答案】C
    【解析】文中未提及母亲重视子女教育并努力供子女读书的相关内容。
    3. 【答案】D
    【解析】A 项文章未详细描写父亲形象;B 项“克”死父亲是一种旧观念下的说法,并非表达作者的愧疚;C 项母亲对作者品德修养影响深远,如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善良、守秩序等品质。
    4. 【答案】①在联军入城搜索财物时,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待,在危险面前镇定自若,保护儿女。(2 分)②父亲去世后,面对家庭的贫困、社会的动荡,如兵变、内战等,母亲的心横起来,使儿女们不作大惊小怪的样子,独自承担家庭的压力,坚强应对。(3 分)③在姑母去世后,面对声称有承继权的侄子,母亲一声不响地处理,不与人争执,这种默默承受和果断处理的方式也体现了她不软弱。(3 分)
    5. 【答案】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敬爱、感激以及愧疚之情。(2 分)体现:通过回忆母亲在家庭中的辛勤劳作,如洗衣、缝补、操持家务等,表达对母亲勤劳的敬爱与感激;(2 分)回忆母亲在艰难环境下对儿女的保护、对家庭的坚守,体现对母亲坚强品质的钦佩与怀念;(2 分)文章结尾处感慨自己未混出个人样,表达对母亲的愧疚,担心辜负母亲的培养。(2 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2~24小题。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然而,在这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到它,而且,正是它把有狼的地方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是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只有不堪教育的初学者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和认识不到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这一事实。
    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中。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而且兴奋的程度高于准确:怎样往一个陡峭的山坡下瞄准,总是不大清楚的。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岩石中去。
    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倒下的地方时,我们看见它眼中闪烁着一种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这时,我察觉到,而且以后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还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水位的河边,它的骨头使旅行者想起那些曾经在这里死去的鹿。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了。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全部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描写狼嗥,“深沉”“骄傲”“不驯服”等词赋予狼以灵性,这声嗥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发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B. 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了打死狼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展现自己高超的射击技巧以及当时人们对狼的普遍厌恶。
    C. 文中写鹿、松林、郊狼等对狼嗥的不同反应,从侧面表现了狼嗥的丰富内涵以及自然界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D. 文章结尾提到“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强调了荒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呼吁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尊重自然的法则。
    2. 下列关于文中“狼”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存在对鹿群、草原、山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B. 狼嗥具有深刻的生态意义,它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警告。
    C. 文中的狼象征着自由、野性与不屈,它们在面对人类的捕杀时表现出顽强的反抗精神。
    D. 狼的形象在文中是一个引发人类反思自身行为的触发点,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最初认为狼越少鹿越多,所以没有狼的地方就是猎人的天堂,这种观点在看到狼垂死的绿光后才彻底改变。
    B. 文中描写了山在失去狼之后的一系列变化,如山坡变皱、植被被破坏等,主要是为了说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C. 牧牛人清除牧场上的狼,导致牛群数量过多,最终引发尘暴,这表明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缺乏长远的眼光。
    D. 文章以抒情的笔调,通过讲述狼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倡导人类回归原始的荒野生活。
    4. 文中说“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新的东西”是什么?
    5.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表达这一主旨的?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作者描写打死狼的过程并非为了展现射击技巧,而是为了引出后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自己观念的转变,当时人们打死狼是因为对狼的片面认识,并非作者要强调厌恶狼。
    2. 【答案】C
    【解析】文中并没有着重体现狼的反抗精神,而是强调狼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狼嗥所蕴含的生态意义等。
    3. 【答案】A
    【解析】B 项描写山的变化主要是为了体现狼在生态中的作用,而非人类活动破坏;C 项引发尘暴是因为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不只是牛群数量过多;D 项文章并非倡导人类回归原始荒野生活,而是倡导像山那样思考,尊重自然平衡。
    4. 【答案】这“新的东西”是狼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执着,对其在自然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知。(2 分)狼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与山的生态稳定息息相关,它的死亡可能预示着整个生态链的失衡,而这种生态意义是作者之前未曾深刻认识到的。(3 分)同时也包含着狼对人类无知行为的一种无声的抗议与悲哀,人类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去捕杀狼,却忽略了自然的整体平衡。(3 分)
    5. 【答案】主旨:文章通过描写狼嗥以及狼被猎杀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揭示了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像山那样从生态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则将导致生态灾难。(3 分)表达:首先,作者以狼嗥开篇,引发读者对狼嗥内涵的好奇与思考;(1 分)接着,讲述自己打死狼的经历以及看到的生态变化,如鹿群数量变化、山的植被破坏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类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及后果;(2 分)最后,在结尾处提出“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呼吁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升华主题,引发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对自然的敬畏。(2 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那偏远的小山村,有一位被岁月遗忘的先生,他叫李墨轩。他就像一颗古老而坚韧的树,扎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知识的孩子。
    初见先生,是在那座破旧的祠堂改建的学堂里。他身材清瘦,一袭长衫虽已洗得泛白,却依旧整洁得体。先生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露出宽阔而智慧的额头,那副黑框眼镜后的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与知识。他站在那吱呀作响的讲台上,背后是一块斑驳的黑板,手中紧握着一支粉笔,微微颤抖的粉笔尖在黑板上落下苍劲有力的字迹,声音平和却极具穿透力:“孩子们,从今天起,我将带你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去探寻这世间的奥秘。”
    先生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新奇与乐趣。他会从古老的诗词歌赋讲到远方的山川河流,从奇妙的自然现象讲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讲解李白的诗篇时,他一边抑扬顿挫地诵读,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自己就是那仗剑天涯的诗仙,带领我们领略大唐盛世的豪放与洒脱。当提及自然科学,他会用简单易懂的例子,将深奥的原理阐述得清晰明了。记得在讲解光合作用时,他指着窗外的绿树说:“孩子们,就像这些树,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如同一个个默默奉献的精灵,为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然而,山村的生活是艰苦的,教学资源更是匮乏。但先生从未有过一丝抱怨,他总是想尽办法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他自己动手制作教具,用木头削成各种形状的几何模型,用废旧的纸张糊成地球仪。为了给我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他步行数十里山路到镇上的图书馆,借来珍贵的历史画册,小心翼翼地捧回来,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长河。
    先生对学生的关怀,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不炽热。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突然生病发烧,先生发现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书本,背起我就往村里的诊所跑去。他那瘦弱的身躯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却始终未曾停歇。到了诊所,他焦急地守在一旁,直到我的父母赶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先生也曾遭遇诸多困境。有人质疑他教授的知识无用,劝他顺应潮流,放弃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书本知识。但先生却坚定地回应:“知识是点亮心灵的明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熄灭。”他依然在那简陋的学堂里,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为我们这些孩子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
    岁月流转,先生渐渐老去。曾经挺拔的身姿变得佝偻,敏捷的思维也变得迟缓。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牵挂从未改变。他常常坐在学堂门口,目光望着远方的山路,期待着曾经的学生归来。
    如今,我离开了那座小山村,在繁华的都市里追寻自己的梦想。但先生的教诲如影随形,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愈发高大。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先生那坚定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仿佛又听到他在说:“孩子,莫要放弃,坚持下去,定能走出困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在那片偏远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知识的花朵在困境中顽强绽放。他虽平凡,却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山村孩子前行的道路,他的精神也将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描写先生的外貌和出场场景,通过“一袭长衫虽已洗得泛白,却依旧整洁得体”等细节,初步展现出先生的质朴与严谨。
    B. 文中写先生讲解李白诗篇和光合作用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表现先生知识渊博,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都游刃有余。
    C. 先生在困境中坚持教育理想,面对他人质疑仍坚守学堂,这体现了他对知识传承的执着信念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D. 文章结尾“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强调先生精神的深远影响。
    2. 下列关于文中先生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能够将丰富多样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山村的孩子们,开阔他们的视野。
    B. 先生是坚韧不拔的,在艰苦的山村教学环境中,他克服资源匮乏等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C. 先生是古板守旧的,他不懂得顺应时代潮流,仍然坚持教授那些在当时看似无用的传统知识。
    D. 先生是关爱学生的,他不仅在学习上悉心教导,在生活中也对学生关怀备至,如背生病的学生去诊所。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先生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对心理描写较少,因为先生的内心世界难以揣测。
    B. 文中提到先生制作教具、借历史画册等事例,是为了突出山村教学条件的优越,以及先生对教学的认真态度。
    C. 作者回忆先生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过去山村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如今都市生活的不满与厌倦。
    D. 文章以时间为序,讲述了先生在山村教书的经历,从初见先生到先生老去,条理清晰地展现了先生的一生。
    4. 文中多次提到山村的艰苦环境,试分析其作用。
    5. 结合文本,分析“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话的含义,并谈谈先生的精神对当代教育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讲解李白诗篇和光合作用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表现先生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善于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而不是单纯体现知识渊博。
    2. 【答案】C
    【解析】先生并非古板守旧,他坚持教授知识是因为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并非不懂得顺应时代,他是在当时艰难环境下为学生的未来和山村的希望而努力。
    3. 【答案】D
    【解析】A 项文章也有对先生神态等描写,且并非因为内心世界难以揣测而少心理描写;B 项是为了突出教学条件的艰苦和先生克服困难的精神;C 项作者回忆先生主要是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以及先生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和对教育意义的思考,并非对都市生活不满厌倦。
    4. 【答案】①衬托先生的形象。山村艰苦的环境,如教学资源匮乏、生活条件差等,更凸显出先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克服困难的高尚品质。(3 分)②深化主题。通过描写艰苦环境,强调了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珍贵与不易,突出先生传播知识的伟大意义,引发人们对山村教育以及教育者的关注与思考。(3 分)③推动情节发展。因为环境艰苦,才有先生制作教具、借画册等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2 分)
    5. 【答案】含义:先生的品德和风范像山一样崇高,像水一样长远,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教育理想,其精神影响深远。(3 分)启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学习先生的坚守精神,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放弃教育初心;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教学方法,用心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要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努力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培养下一代贡献力量。(5 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粵,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粵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江南暖冬的图景。
    B.芦花、红叶、柏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特有的底色,作者将这种富有生气的底色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C.“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不仅把江南的雪景写得有声有色,还有了生命的意味,更突出了月映梅花,酒香诱人的美好和快乐。
    D.文中描写了“在屋外曝背谈天的老人和小孩”“三三两两的喝酒的人”等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喜悦与温暖、轻松与和谐。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雨寒村图这段文字在诗化的文笔中融入了文人气质的审美观点,勾勒了一幅能引起江南文士所共鸣的文人风景画卷。
    B.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意境。
    C.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江南的冬景与个人情思巧妙地融为一体,几幅江南冬景的画面,情和景达到了自然和谐的完美统一。
    D.郁达夫的散文善于运用适切的词语使语言活泼自然,富有生气;同时多用长短变化、对偶的句式,使文章疏密有致,和谐流畅。
    3.同样是郁达夫的写景抒情的名篇,本文和《故都的秋》在写景方面有何异同?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对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是冗笔,完全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C
    2.B
    3.相同点:①都是抓住平常景物来写。《故都的秋》选择了“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秋果”等平常景物,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江南的冬景》则选取芦花、红叶、桕子、草、河港湖泊、雨、雪等寻常景物,凸显江南明朗温润的特点。②都善用比较。《故都的秋》开头和结尾都把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作了比较,突出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江南的冬景》则通过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等,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不同点:景物的色调不同,营造的意境也不同。《故都的秋》用表冷色调的一些词,写了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悲凉的意境。《江南的冬景》运用一些表暖色调的词,写了红叶、带有绿意的赭色的草,营造出一种明丽而富有生机的意境特点。 4.画线句子看似冗笔、闲话,可有可无,实则不可或缺。这几句话流露出作者悠闲、洒脱的心情,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此处的“散散步”与前文提到的“散步”相呼应,结构完整。这句话放在结尾也是对文章的一个巧妙的收束,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不仅把江南的雪景写得有声有色”错。“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意思是月光照耀梅影倒映在寒沙路上,雪后村庄微闻酒店飘香。可看出没有写声音,写了梅花的影子,所以“有声有色”应为“有形有色”。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错。文中写“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然后联想到许多诗句,故应为“虚写”。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相同点:
    ①都是抓住平常景物来写。选取寻常意象,表现生活气息。如《故都的秋》“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通过选取“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秋果”等平常景物,描绘故都日常百姓生活场景,
    如《江南的冬景》“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中的芦花柏子的雪白、叶的红、草的赭色,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冬景蕴涵的生机之美;“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桂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写江南的河港湖泊和微雨;“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写江南的雪景。
    通过选取了芦花、红叶、桕子、草、河港湖泊、雨、雪等寻常景物,绘写江南小村落日常生活场景:情调悠闲,充满生活气息。
    据以上可分析出,《故都的秋》选择了“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秋果”等平常景物,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江南的冬景》则选取芦花、红叶、桕子、草、河港湖泊、雨、雪等寻常景物,凸显江南明朗温润的特点。
    ②都善用比较。
    《故都的秋》开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结尾“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可看出,比较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据以上可分析出,《故都的秋》开头和结尾都把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作了比较,突出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江南的冬景》则通过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等,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不同点:
    《故都的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写景物时碧绿的天色是高远的,驯鸽的飞声是清悠的,认为牵牛花的颜色是蓝色或白色为佳,色调清淡,意境清幽;《江南的冬景》“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猪色,根边总带点绿意”,写景物时颜色红绿等对比鲜明,富有生机,暖色居多。
    据以上可分析出,景物的色调不同,营造的意境也不同。《故都的秋》用表冷色调的一些词,写了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悲凉的意境。《江南的冬景》运用一些表暖色调的词,写了红叶、带有绿意的赭色的草,营造出一种明丽而富有生机的意境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线句看似闲话,实则不可或缺。
    第一,反映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精神需求,体现出文章主旨:
    依据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家国沦丧的艰难时刻,作者身困斗室,艰难书写,面对晴空与日光,迫切想走出阴雷,排遗内心的浮躁与苦闷,向往悠闲和洒脱,表达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第二,结构方面,总结上文,同时与前文“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 形成呼应。结构上显得完整、严谨,内容上又有趣,富有感染力。
    据以上可分析出,画线句子看似冗笔、闲话,可有可无,实则不可或缺。这几句话流露出作者悠闲、洒脱的心情,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此处的“散散步”与前文提到的“散步”相呼应,结构完整。这句话放在结尾也是对文章的一个巧妙的收束,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相关试卷

    专题06:写作指导(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

    这是一份专题06:写作指导(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文件包含专题06写作指导考题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6写作指导考题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散文阅读(练习要点)-【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

    这是一份专题05:散文阅读(练习要点)-【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复习要点原卷版docx、专题05散文阅读复习要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社科类文本阅读(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

    这是一份专题04:社科类文本阅读(考题练习)-【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文件包含专题04社科类文本阅读考题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4社科类文本阅读考题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