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七区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天津市七区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六句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古诗文默写,文学作品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 诘责(jié) 坦荡如砥(dǐ)
B.狼藉(jí) 粗糙(tā) 锐不可当(dǎng)
C.踌躇(chū) 婆娑(sū) 摩肩接踵(zhōng)
D.濒临(pín) 丘壑(hè) 惟妙惟肖(xi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粗糙(tā)——cā,锐不可当(dǎng)——dāng;
C.踌躇(chū)——chú,婆娑(sū)——suō,摩肩接踵(zhōng)——zhǒng;
D.濒临(pín)——bīn;
故选A。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津跨年灯光秀演出将古诗词及天津经典文化名著作为 全篇的脉络,打造天津“风、雅、颂”全新 ,通过名人名篇现场诵读、国乐表演、经典话剧人物画像展示、童谣诵读、国风歌曲、情境舞蹈等表演形式。展现天津619年来 和天津人欣欣向荣、自信达观的城市性格。
A.穿插 名片 风云变幻
B.穿插 篇章 叱咤风云
C.贯穿 篇章 风云变幻
D.贯穿 名片 叱咤风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选填。
穿插:交叉、互相错开。
贯穿:贯串;穿过;连通。
名片:交际时所用的向人介绍自己的硬纸片,上面印着自己的姓名、职务、地址等。
篇章:篇幅与章节。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第一空:是说天津跨年灯光秀演出将古诗词及天津经典文化名著作为贯串全篇的脉络,应选“贯穿”;
第二空:是说打造“风、雅、颂”新的篇幅与章节,应选“篇章”;
第三空:是说展现天津多年来的迅速变化,应选“风云变幻”。
故选C。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②阅读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③因此,谈及全民阅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少年儿童的心灵至关重要。④其中,中学生阅读是青少年阅读的关键时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主语与宾语不搭配。第④句中“中学生阅读”与“关键时期”不搭配,可以将“中学生阅读”改为“中学阶段”;
故选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望宇宙苍穹,问浩瀚九天□逐梦二十载,已有18名中国航天员进入过太空。从实现太空行走□到完成太空授课□再到进驻中国空间站□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解答时要根据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回答。本段话中开头用对偶句总领下文,用句号。“从实现太空行走”“到完成天空授课”分别讲述各阶段的任务完成,因此两处也都用逗号。“再到进驻中国空间站”,便是迄今为止完成的任务,用句号。
故选A。
(二)诗词鉴赏
5.赏析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大胆。第一、二句写出了大战之前紧张的氛围。
B.第三、四句中“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可以理解为战场血流成河,这两句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
C.第五、六句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结尾两句抒写了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现出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有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可以理解为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这两句从侧面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故选B。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为什么大草原上树很少
马红媛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到盛夏,草原都会成为大家出行游玩的优选地。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树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为何大草原上树这么少?是因为野草的竞争排斥还是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限制?
②首先,降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而且,干旱气候下的草原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无法给树木提供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这样的降水条件适合草类植物生长,但不适合树木生长。
③其次,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越不利于树木生长。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也可以看到类似情景,大量树木在消退,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几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草地为主。从山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来看,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出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温度下降,针叶林慢慢消退,最终会变成草原带或苔原带,再向上就是苔藓主导的雪原。
④植物生于土壤、长于土壤。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没有明显的淋溶层,即使是在茂密的灌木丛下,土层的厚度也不超过50厘米,且下面往往有钙积层。大量树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无法穿过钙积层,吸收不到底层的土壤营养,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树木生长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帮助根系吸收土壤中丰富的水分和养分,在土层浅的地方,树木不易扎根,且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被吹倒。草本植物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地下50厘米深度以内,受钙积层影响较小,得以在草原上繁茂生长。
⑤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古往今来,众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火烧、耐啃食等特性,并以土壤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种得以长期保存和繁衍,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应复杂气候的草本群体。草类植物通过占据水分和养分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
⑥总而言之,草原上树木稀少是降水、温度、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无论繁密的森林,还是开阔的草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美丽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努力去守护。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
B.从山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来看,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出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草原上的土壤很厚,一般都超过了50厘米,下面虽有钙积层,但草类植物的根系能够穿过,吸收到底层的土壤营养。
D.草类植物通过占据水分和养分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草原上树多草少的原因。
B.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C.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草原上树多草少的原因。
D.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这样的降水条件”指年降雨量高于400毫升,能够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
B.第④段加点词“一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说明草原上树木稀少是降水、温度、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了大草原上树很少的原因。
【答案】6.C 7.B 8.A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C.有误,根据文章第④段“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没有明显的淋溶层,即使是在茂密的灌木丛下,土层的厚度也不超过50厘米,且下面往往有钙积层。大量树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无法穿过钙积层,吸收不到底层的土壤营养,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可知,草原上的土壤并不像本项所说的那样厚,因此本项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
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由“树木生长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帮助根系吸收土壤中丰富的水分和养分,在土层浅的地方,树木不易扎根,且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被吹倒。草本植物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地下50厘米深度以内,受钙积层影响较小,得以在草原上繁茂生长”可知,该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如“20厘米左右”“50厘米”等,这些数字具体地说明了草原上土壤的厚度。此外,该句子还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草原上土壤的厚度与树木根系所需深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土壤厚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A.“说明草原上树多草少的原因”有误,文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强调了土壤对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影响;
C.“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误,文中画线句子并没有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误,文中画线句子并没有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选B。
【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根据文章第②段“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可知,第②段中“这样的降水条件”指的是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的情况,而不是指年降雨量高于400毫升,因此本项不正确。
故选A。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事,百里夷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B.困于心衡于虑 衡:衡量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征验、表现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匹敌、相当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先贤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答案】9.B 10.D 11.A
【解析】
【9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B.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故选B。
【10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
A.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B.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C.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D.知:知道、了解;
故选D。
【11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A.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先贤的事例,意在表明他们都出身贫寒,但都经历了磨炼,然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故选A。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杜甫在《春望》中,面对时局的危殆,心情沉痛,表现出感时伤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似曾相识燕归来 (2)江入大荒流 (3)大漠孤烟直 (4)白云千载空悠悠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质字子野。尝摄①江陵府事,或诉民约婚后期,民言贫无赀②以办,故违约。质问其费几何,出私钱予之。吏捕盗人衣者,盗叩头曰:“平生不为过,迫饥寒而至于此。”质命取衣衣之,遣去。范仲淹贬饶州;治朋党方急,质独载酒往饯。或以诮③质,质曰:“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世以此益贤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二十八》,有删改)
【注】①摄:代理。②赀:同“资”,财货。③诮:责备。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出私钱予之 予:____________
(2)质独载酒往饯 往:______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
15.王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3.(1)给 (2)去
14.范公是个贤能的人,能够成为他的朋党,是荣幸的事啊。
15.文中的王质自己出钱物帮助穷苦的百姓,在范仲淹被贬之时独自去饯别,这些都表现王质是一个对百姓充满了仁爱之心、爱慕贤才(不同流俗)的人。
【解析】
【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
把握句子翻译的基础上,准确翻译文言词语。
(1)出私钱予之:拿出自己的钱资助他。予,给。
(2)质独载酒往饯:王质独自带着酒前去饯行。往,去。
【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在完整翻译文言句子的基础上,要把重点字词的意思翻译出来,整体上非常流畅。
范公,范仲淹。贤者,是贤能的人。得,能够。为,成为。之,代词,范仲淹。党,朋党。幸,荣幸。
【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1)结合“质问其费几何,出私钱予之”“质命取衣衣之,遣去”可知,王质自己出钱帮助普通百姓,看出他对百姓充满仁爱之心。
(2)结合“范仲淹贬饶州;治朋党方急,质独载酒往饯”“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可知,在范仲淹被贬,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王质却独自去为他送行,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贤能的人,表现了王质爱慕贤才,不同流俗。
【参考译文】
王质字子野。(王质)曾经代理江陵府事务,有人状告他人约定了婚期而迟误期限,那人说家境贫寒没有钱财办理婚事,所以才违约的。王质问婚事的费用是多少,拿出自己的钱资助他。差役抓捕了偷人衣服的贼,贼叩头说:“平生没有做过错事,被饥寒所迫才到这地步。”王质下令拿来衣服给他穿上,让他离开了。范仲淹被贬饶州,当时惩办朋党正严厉,王质独自带着酒前去饯行。有人拿这件事来责备王质,王质说:“范公是个贤能的人,能够成为他的朋党,是荣幸的事啊。”世人因此更加尊重他。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烟花惊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烟花惊艳
肖复兴
①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十四年来,它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②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他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那里理发。店里只剩下老板一人,他正弯腰要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见我进门,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乘火车的时间。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③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我想,居然还有比我来得更晚的。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④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等她说完这番话时,老板脸上显出一丝犹豫,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也抖动了一下。
⑤显然,她也看出来了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您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虽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但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⑥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老板对她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⑦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那女人感谢,开始从老板转移到我的身上。我忙说:“还是谢谢老板吧。”那女人哈哈一笑:“你们都是活雷锋!”
⑧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虽然对正月不剃头这种明星说法并不认同,但我还是感动地坐了下来。
⑨老板麻利儿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你比她简单多了,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⑩果然,一支烟的工夫,发理完了。我没有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位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着手招呼着老板。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⑪汽车欢快地开走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
(原文有改动)
16.简要分析文章开头为什么说这家理发店很朴素,也很有底气的存在着。
17.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老板脸上显出一丝犹豫,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也抖动了一下。
18.请分析标题“烟花惊艳”的含义。
19.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16.“朴素”是因为这家理发店就是一家随处可见的理发店;“底气”来自理发店老板服务质量高、人品好,故而很有存在的自信。
17.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理发店老板在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是否给女人理发的矛盾心理。
18.①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绚丽的景象带给让人惊喜;②理发店老板不顾火车是否晚点,坚持为“我”理发,“我”成人之美让女同志先理发,女同志回报老板,等老板忙完载理发店老板上火车站,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礼让、关爱和帮助辐射出的人性美,让人兴奋愉悦。
19.结构:收束全文,照应文题。内容:点明主题,赞美了理发店老板、女顾客的善解人意、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崇高品质。
【解析】
【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通读全文可知,本文叙述了年三十晚上,理发店老板在急着赶车回家过年的情况下,坚持为“我”和素不相识的女人理发的事,赞美了理发店老板、女顾客的善解人意、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崇高品质。
“朴素”的意思是:质朴,无文饰;也指俭朴,不奢侈。这里用来形容这个理发店,体现的是这个理发店和普通的理发店一样,从外观上看很普通,并无特别之处。“底气”的本义是基本的信心和力量。理发店老板在急着赶车回家过年的情况下,坚持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和素不相识的女人理发”,突出了这个理发店的老板以自己的手艺和真诚获得大家的认同,因此“底气”来自理发店老板服务质量高、人品好。
【17题详解】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老板脸上显出一丝犹豫”运用了神态描写,“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也抖动了一下”运用了动作描写。“犹豫”“抖动”传神地写出了理发店老板在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考虑是否给女人理发的矛盾心理。也为后文女人的央求以及引出女人的故事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8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作答时需结合文本内容和主旨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具体分析。
结合第⑪段“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可知,题目的表面意义是大年三十人们放烟花,这绚丽的烟花让人惊喜;
本文主要讲述了理发店老板在大年三十赶火车回家前坚持为“我”和那位女同志理了发,“我”怕耽误了女同志去男朋友家里让她先理发,女同志最后开车送老板去车站的故事,“我们”三人身上体现了互相关爱,互相礼让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就像是烟花一样,辐射出的人性美,给人惊艳的感受。因此标题的深层含义是:互相关爱,互相礼让的优秀品质像是烟花一样,辐射出的人性美,给人惊艳的感受。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汽车欢快地开走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烟花之美和人性美完美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崇高品质的高度赞美之情。从结构上来看,篇末“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与题目相呼应,总结全文,收束全篇。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近年来,“国潮”文创产品实用性、艺术性显著提升,品类更加丰富。“国潮”流行,启示我们文创产品开发要厚植传统文化土壤,将时下潮流与传统之美相结合。某班将开展以“‘国潮’有心意的文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
“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其形成和流行有多方面因素:国家的强大,让人们深感自豪和荣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年轻从业者和消费者乐于尝试,善于创新,敢于表达。
材料三:
“国潮”把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制造业等经济领域需要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则需要通过物质载体融入日常生活。“国潮”的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
材料四:
“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一个印有“飞天”形象的杯子、一段博物馆互动短视频,都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诗意、受到熏陶。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丝巾、书签、茶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受到人们青睐。
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国潮”流行的原因。
【答案】20.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在总消费的占比中逐年增加。
21.“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国潮”其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
【解析】
【20题详解】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图表反映的是“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情况”,从具体数据“2016年3%、2017年4%、2018年5%、2019年6%、2020年8%、2021年12%、2022年16%”来看,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此可概括作答。
【21题详解】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梳理和概括。
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符合题意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材料二“‘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材料三“‘国潮’的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材料三“‘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等内容概括作答。
(二)名著阅读(8分)
22.《昆虫记》是(1)_______国昆虫学家(2)________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3)_______(题材)。《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4)________”之美誉。
【答案】(1)法 (2)法布尔 (3)科普巨著 (4)昆虫的史诗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科普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23.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彭德怀的一段文字,请结合情节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答案】与士兵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大公无私,率真质朴,有杰出的指挥才能。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形象。
本文段为《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彭德怀的介绍。
根据“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可以看出,彭德怀生活节俭,艰苦朴素;
根据“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可以看出,彭德怀平易近人,与部下同甘共苦;
根据“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可以看出,彭德怀个性直率,乐观豁达,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看到风雨中的荷叶,冰心读懂母亲无私的爱;看到繁茂的紫藤萝,宗璞读懂生命的本质:看到挺拔的白杨树,茅盾读懂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生活中的一株花草、一粒沙石、一处美景,抑或天籁妙音、民俗风情……都会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美好,领悟真谛,礼赞精神。
请以“读懂____________”为题,自选感悟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述读懂某事物的经历,描绘你看到的事物。②表达真实感受,不得抄袭和套作。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题目要求以“读懂____________”为题,自选感悟角度,写一篇文章。结合所给材料,可以理解为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美好、领悟到真谛,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去读懂这些事物。同时要求“记述读懂某事物的经历,描绘你看到的事物”,因此,本作文可以确定为:通过描述某事物的经历,描绘出该事物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和领悟,强调用心去读懂生活中的美好。
构思选材。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入手,如落花、流水、枫叶、小草等,选择自己熟悉并对其有感悟的事物进行描述。比如:通过写梧桐树的生长,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传承;通过写小草在逆境中生长,来表达生命的力量。在描述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所描述的事物的独特之处。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出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领悟。在行文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表明观点,中间描述“读懂”的过程,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要注意结构的紧凑和连贯,使文章的整体感更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句默写,文言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七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