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2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37565/0-17370149939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2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37565/0-17370149940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2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637565/0-1737014994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2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2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7页。
1.全卷分试题卷(卷I、卷II)和答题卷,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实行闭卷考试。
卷I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题次中的对应字母方框涂黑。)
1.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 )
A. 旅游日B. 环境日C. 生态日D. 人才日
【答案】C
【解析】时政题,解析略。
2. 2023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周年。我国举行了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 )
A. 五B. 十C. 十五D. 二十
【答案】B
【解析】时政题,解析略。
3. 某校学习小组围绕“合理利用空余场所,打造城市‘金角银边’”的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提出了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这提示我们新时代学生要(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④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承担社会责任。①③④:某校学习小组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建议被政府采纳,这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了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这与人生规划无关,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4.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蕴含的道理是( )
A. 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B. 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 改进规则,维护社会秩序D. 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D: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意思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一份事情,并且要把这件事兢兢业业的做好。启示我们要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D说法正确;ABC:题文中没有体现追求自由、与人为善和改进规则等知识,A、B、C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D。
5.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一些人呈现出线下社交意愿弱、能力差,线上则欲望强烈、活跃度高的社交双面人状态。面对此现象,青少年应该做到( )
①稳定情绪,广交各界朋友,多多益善
②修炼自我,提高社交能力,表里如一
③防止极端,掌握社交技巧,亲近社会
④远离网络,放弃社交需求,固守自我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慎重结交网友。②③:要避免成为社交双面人,青少年应该做到修炼自我,提高社交能力,表里如一,防止极端,掌握社交技巧,亲近社会,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多交益友,而不是广交朋友,故①说法错误;④:“远离网络”说法过于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 讲诚信B. 守规则C. 不违法D. 不犯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不可违。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7. 从抢险救灾一线到亚运会上的“小青荷”、从关爱孤寡老人到帮扶贫困学子……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志愿者这一束束“光”彰显了( )
①志愿服务,按劳取酬的现实 ②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情怀
③展现自我、渴望荣誉的追求 ④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品格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关爱他人。②④:题文中,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这彰显了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情怀;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品格,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志愿服务并非是按劳取酬,而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故①说法错误;③:志愿服务不是展现自我、渴望荣誉的追求,而是服务社会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下图是某校的禁毒宣传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 石某的行为( )
A.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B.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C. 受到了刑罚的处罚D.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9. 三名学生的行动启示我们要( )
①敬畏生命,乐观面对挫折 ②反对特权,树立平等意识
③认真学法,增强法治观念 ④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8. A 9. D
【8题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A:题文材料中,石某因吸食笑气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也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A说法正确;B:题文材料中,石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体现了其受到的是行政处罚,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并不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故B说法错误;C:石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体现了其受到的是行政处罚,并不是受到刑法的处罚,故C说法错误;D:石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体现了其受到的是行政处罚,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9题详解】本题考查遵章守法 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义和要求。③④:题文材料中,三名学生发现疑似使用过的笑气瓶及时报警,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要认真学法,增强法治观念;要善于斗争、机智灵活、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行为,故③④说法正确;①②:题文材料强调的三名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机智灵活地应对违法行为,“敬畏生命,乐观面对挫折”和“反对特权,树立平等意识”都与题文材料的主旨不相符,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 下图中结构示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刑罚的种类、违法行为的类别、刑法的种类、行政制裁的分类。①:根据所学可知,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①说法正确;②:根据所学可知,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②说法正确;③:根据所学可知,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③错误;④:根据所学可知,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11. 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高度统一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②③:题文内容说明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高度统一,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所以②③正确;①④:在题干中未涉及,①④排除;故本题选C。
12. 下图漫画中的规定有助于青少年( )
①弘扬劳动精神 ②学会劳动技能
③增强法治意识 ④提高生活水平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的作用及尊重劳动者。①②: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材料分析,漫画中“中小学劳动教育可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有助于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会劳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故①②说法正确;③:题文材料中开设劳动教育课,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增强法治意识”与题文材料主旨不符,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开设劳动教育课与“提高生活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并不会直接提高生活水平,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卷II
二、非选择题
13. 网络安全,关系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2023)》,调查显示,未成年网民网上学习、听音乐、玩游戏为三大主要活动,分别占比88.9%、63%、62.3%。聊天和看短视频分别以占比53.4%和47.6%,位居第四位和第五位。(注:调查使用情况时选项为多选。
材料二 调研数据发现,66.4%的家长收到过与孩子有关的兴趣班、辅导机构等推销广告电话、垃圾信息骚扰;32.6%的家长表示自己或孩子曾收到冒充客服、行政机关的诈骗电话、诈骗邮件等;此外,个人社交账号、网络账号被盗的情况占比超两成。
(1)根据材料一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2)针对材料二中存在问题,请你分享两条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3)“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请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不要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乱写乱留;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随意复印,更不能借给他人使用;不要用手机、手提电脑记录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到复印店复印时,确保个人资料不被留底;不要轻信街头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切勿填写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等等。
(3)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为维护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或维护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14.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针对多发的小区火灾事故,某校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再补充两个“现场走访”想采访的对象。
(2)请你结合“法律链接”,对“部分住户”的观点进行评析。
(3)小组成员就如何减少此类问题建言献策,请你完善“调查建议”。(至少两点)
【答案】(1)物业、车主,业主等。
(2)这些“住户”的看法是错误的。根据《消防法》规定,占用消防通道,不管有没有发生火灾,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住户”既不能随意占用消防通道,并且要明确这是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大事。
(3)社区:①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居民了解消防通道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②联合消防部分加强教育和管理,如劝告无效则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③在出入口处进行消防通道标注划线等。
住户(业主):①增强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不占用消防通道;②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③发现类似行为,及时制止和劝阻;对拒不听从的,积极举报。
消防部门: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②严格消防检查、管理和处罚力度;③督促社区、物业等履行职责。
【事故聚焦】
2023年9月,某小区发生火灾。由于消防通道被住户车辆占用,消防车无法顺利抵达起火位置,最终消防员只能徒步前往,方得以确保居民人身安全。
【现场走访】
针对该事件,探究小组实地走访,并分别对消防部门、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了采访。
【部分住户】
车子没地方停,自然是消防通道有空的地方就停了,本来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知道会发生火灾啊。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简称《消防法》)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第六十条 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三)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调查建议】
开发商、物业:①树立责任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安全教育;②切实做好车辆停放规划,设置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车位;③有效引导车辆正确停放,加强巡视检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