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8页,2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答题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题图所示,课本旁边是一个水杯,估测水杯的高度为( )
A. 18mB. 18dmC. 18cmD. 18mm
【答案】C
【解析】
【详解】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图中水杯的高度比物理课本的长度小一些,约为18c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天和”核心舱B. 月球C. 地球D. 发射塔
【答案】A
【解析】
【详解】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以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天和”核心舱,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如题图所示的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其由鸟类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个气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骨笛发声是由于骨的振动产生的
B. 吹奏时要按压不同的气孔,主要是改变音调
C. 骨笛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 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发出的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频率,改变发出笛声的音调,故B正确;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骨笛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
D.用力吹奏骨笛,骨笛响度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 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 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这里雷声传递的是下雨的信息,而不是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B超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和传播来成像的,它传递的是人体内部结构的信息,而不是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这里超声波被用来破碎结石,显然是在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敲瓷碗时,声音会传递出瓷碗的质量、是否破损等信息,而不是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题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分别为-2℃、-1℃、5℃、4℃,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深圳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题图是某同学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
A. 遇热汽化形成的B. 遇冷汽化形成的
C. 遇热液化形成的D. 遇冷液化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深圳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原因是深圳地处我国的南方,春季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黑板、墙壁和玻璃就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上造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 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B. 液化C. 凝华D. 汽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故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 如题图所示,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判断节气。下列现象与圭表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池水变“浅”B. 日食的形成C. 雨后的彩虹D. 水中的倒影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记录圭表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可确定季节变化,影子的形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雨后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日食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 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能够正确反应硬币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如题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调整两透镜间的距离,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甲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C. 乙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D. 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乙都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甲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C.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组成了望远镜,远处的镜片乙是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靠近眼睛的镜片甲是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BC错误;
D.远处的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D正确。
故选D。
11.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首次将月球背面的1935.3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月壤”的质量( )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的质量与位置、形状、物态无关,从月球到地球,“月壤”的位置改变,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B. 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C.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D. 为了方便,可将装有液体的量筒直接放置在托盘天平上测量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测量中的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也不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故A错误;
B.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或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
C.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不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C错误;
D.量筒是液体体积测量的专用工具,不可以直接将量筒放置在托盘天平上测量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3. 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 ①. 2.75 ②. 11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6.75cm-4.00cm=2.75cm
[2]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1min50s=110s
14. 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______,声音的这一特性与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分别用小提琴和长笛来演奏,发出声音的______一定不同。
【答案】 ①. 音调 ②. 频率 ③. 音色
【解析】
【详解】[1]曲谱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高低,即音调。
[2]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分别用小提琴和长笛来演奏,发出声音的音色一定不同。
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糖画”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将特制的糖放在锅里加热,使其________成高温糖汁,再舀出来细心地倒在石板上,画出造型,绘画过程中糖汁将________(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①. 熔化 ②. 凝固 ③. 放出
【解析】
【详解】[1]糖在常温下是固态,加热后成为糖汁,即变为了液态,所以发生了熔化现象。
[2][3]在绘画过程中糖汁的温度逐渐降低,最后会凝固重新变为固态,此过程要放出热量。
16.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造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教室内使用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杀毒消菌。
【答案】 ①. 色散 ②. 紫外线
【解析】
【详解】[1]“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这是喷出的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
[2]紫外线灯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所以教室内使用紫外线灯杀毒消菌。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到水平面镜上,AO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OB。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过O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从O点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OB,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8. 如果用眼不当,例如长时间盯着屏幕,就有可能患上近视。请你在题图甲中大致画出来自远处的光进入近视眼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的透镜。
【答案】
【解析】
【详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来自远处的光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光路如图甲: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来自远处的光经凹透镜之后变得发散一些,发散的光经变厚的晶状体折射后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乙:
19. 如题图所示图像中,直线A表示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若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请在图中大致画出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答案】
【解析】
【详解】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根据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物质体积小,由于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则图像如下:
四、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0. 物理学习小组用如题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图甲中,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2)根据水在沸腾前后记录的数据,该组同学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
(3)图丙为水沸腾前后的两幅图片,其中_____________表示水沸腾时的情景;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
【答案】(1)B (2) ①. 97 ②. 不变
(3)C (4)提高水的初温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中要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即安装实验装置时应从下到上安装,故应先调整图甲中铁圈B的高度。
【小问2详解】
[1][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由图乙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到97℃后不再变化,故水的沸点是97℃。
【小问3详解】
液体沸腾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因此图丙中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C。
【小问4详解】
为了节省时间,缩短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21. 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__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答案】 ①. 玻璃板 ②. 距离 ③.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④. 虚
【解析】
【详解】(2)[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因此当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3]实验中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单次试验结果造成的偶然性,使用多次实验让结论具有普遍性。
(5)[4]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如果透过玻璃板观察,有可能会把蜡烛的像误认为在光屏上成像,因而需要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从而确定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2. 小明要测量自己50m跑的平均速度和后30m的平均速度,他请来甲乙丙三位同学协助,按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①在操场上量出50m的直线路程;
②请甲、乙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距离起点50m处和 m处;
③请丙同学站在起点处做发令员,当丙大声喊“预备——跑”的同时迅速向下挥动小红旗表示跑步开始;
④小明跑完全程,两位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计时,分别用秒表记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的时间。
(1)步骤①中,要在操场上量出50m的路程,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A. 量程20cm分度值1mm的塑料直尺B. 量程1m分度值1cm的木尺
C. 量程5m分度值1mm的钢卷尺D. 量程100m分度值1cm的皮卷尺
(2)步骤②的空格处应当填上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m;
(3)有同学提醒小明,步骤④的操作方法不当,你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请你帮他填写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内容。
【答案】(1)D (2)20
(3)把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记时,改为计时员从看到小明运动开始计时。
(4) ①. 后30m ②. 后30m的平均速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要想更加准确的测出长度,最好可以一次测出总长且分度值最小,所以在操场上量出50m的路程,所选的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好大于或等于50m,分度值尽量小;
A.量程20cm分度值1mm的塑料直尺:量程太小,远远无法满足50m的测量需求,故A不符合题意;
B.量程1m分度值1cm的木尺:量程同样太小,无法完成50m的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量程5m分度值1mm的钢卷尺:虽然精度很高,但量程仍然太小,无法完成整个50m的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量程100m分度值1cm的皮卷尺:量程大于50m,满足测量需求。同时,分度值为1cm也足够精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问2详解】
在此题中要求50m内的平均速度,所以除了知道路程50m外,还要知道通过50m所用的时间。要求后30m的平均速度我们除了知道路程为30m外,还要知道后30m所用的时间。在测时间时,可以用50m所用的时间减前50m-30m=20m所用的时间。因此两个计时员分别站在距起点50m处和距起点20m处。
【小问3详解】
步骤④中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记时,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很快,所以运动员、以及两个计时员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很容易造成误差。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可以改进为:把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记时,改为计时员从看到小明运动开始计时。
【小问4详解】
[1][2]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表格中应该有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几项。其中需要记录前20m的时间、全程50m的时间、同时需要后30m用的时间、全程50m的平均速度、后30m的平均速度。
23. 题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个凸透镜、光屏、高度为3.0cm的F形光源和刻度尺。实验时,物距从6.0cm开始,每次增加2.0cm。下表是他们记录的物距、像距、像的高度和正倒情况。
(1)实验时需将F形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
(2)实验发现,当物距在10.0cm以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_____________(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cm;
(3)实验中如何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_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规律: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_____________,像变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F形光源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的像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人认为,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也有人认为,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还有人认为,光屏上的像将变得不完整。你认为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和支持你观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一高度
(2) ①. 光屏 ②. 10.0
(3)通过观察像的高度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4) ①. 小 ②. 小 (5)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时需将F形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小问2详解】
[1]实验发现,当物距在10.0cm以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呈现,且像物同侧,所以人眼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0.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高3.0cm,此时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
【小问3详解】
实验中是通过像的高度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小问4详解】
[1][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规律: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即“物远像近像缩小”。
【小问5详解】
由于指尖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屏上既不会有指尖的影子,也不会出现指尖的像,像仍然是完整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只是使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了一些,像会暗一些。
24. 劳动课上小明学习了用一定浓度盐水腌制咸鸭蛋的方法,需要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检测所配制盐水的浓度。
(1)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指针位置如题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234.4g;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______;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
(3)回到家后,小明在洗绿豆时发现绿豆是沉在水底的。他想测量绿豆的密度,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用一个小矿泉水瓶装水,使水面与瓶口平齐,用电子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②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小部分后,再次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已知水的密度为,可求出倒出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用和表示);
③用碗装一些绿豆,测出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
④把碗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又与瓶口平齐,测出此时碗和剩余绿豆的总质量为,可求出倒入瓶中的绿豆质量为______(用、表示);
⑤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推导出绿豆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和表示)。在步骤①中,这位同学让水面与瓶口平齐(或者使水面到达瓶口附近某个有标记的位置),而不是让水面位于矿泉水瓶横截面积较大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答案】(1) ①. 左 ②. 60 ③. 161.8
(2)1.21 (3) ①. ②. ③. ④. 减小误差
【解析】
【小问1详解】
[1]把天平放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指针位置如题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端重,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如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3]如图乙所示,天平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小问2详解】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小问3详解】
[1][2][3]倒出瓶中的水的质量为
则倒出瓶中的水的体积为
用碗装一些绿豆,测出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把碗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又与瓶口平齐,测出此时碗和剩余绿豆的总质量为,可求出倒入瓶中的绿豆质量为
根据题意可知,倒入瓶中的绿豆的体积为
则绿豆密度为
[4]步骤①中,这位同学让水面与瓶口平齐(或者使水面到达瓶口附近某个有标记的位置),而不是让水面位于矿泉水瓶横截面积较大的位置,这是因为瓶口附近横截面积较小,对于体积的变化比较易于观察,可以有效减小误差。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市成功举办,题图为最新隐身战斗机歼-35A直上云霄的精彩瞬间。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歼-35A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2马赫,即空气中声速的2.2倍(空气中声速取)。
(1)歼-35A的最大飞行速度是多少?
(2)歼-35A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149.6km需要多少时间?
(3)若某次飞行时,歼-35A以的速度飞行5s,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1)748m/s (2)200s (3)3000m
【解析】
【小问1详解】
歼-35A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2马赫,即空气中声速的2.2倍,为
v=2.2×340m/s=748m/s
【小问2详解】
由得,歼-35A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149.6km需要的时间
【小问3详解】
由得,歼-35A以600m/s的速度飞行5s,通过的路程是
26. 我国唐代的“黄河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巨大的铁牛起到固定索桥的作用,其质量可达七十余吨。小明旅游时,买了一个实心铁牛纪念品,如题图所示,其质量是790g,密度为,求:
(1)该纪念品的体积;
(2)在学校的手工活动课上,小明用密度为的石膏做一个与纪念品等大的实心模型,需要用的石膏质量。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纪念品的体积为
【小问2详解】
需要用的石膏质量为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7. 综合实践项目: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项目提出】当我们在家中弹奏乐器,欣赏音乐或观看电视节目时,有可能会打扰需要休息的家人和邻居。小明打算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为隔音房间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制作隔音房间的简易模型,初步探究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好。
【项目分析】
(1)材料和工具选择:①选择鞋盒充当“房间”;②选择闹钟作为噪声源;③选用海绵、石膏板、窗帘布、棉花四种隔音材料;④用分贝测试仪测量噪声的强弱。
(2)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项目实施】
(3)隔音测试:①先将响铃的闹钟放入未做处理的鞋盒内,在距离鞋盒1m处摆放分贝测试仪测量噪声的强弱,此时显示为85dB;②将厚度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四种材料分别铺满鞋盒的每个面,在_____________的距离处摆放分贝测试仪,测出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4)由上表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
展示交流】
(5)其他小组同学用相同规格闹钟,在距离鞋盒1m处测出的数据与小明的不同,他们所测数据如下表。根据前后数据分析出_____________可能影响隔音材料的性能。
(6)有同学认为人耳可以替代分贝测试仪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相比之下,方案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A.人距鞋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闹钟在两种材料的鞋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闹钟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人距鞋盒的距离
(7)如果有了真正的隔音房间,为了做到不打扰他人,也为了自己听力的健康,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 ①. 传播过程中 ②. 相同 ③. 相同 ④. 石膏板 ⑤. 材料厚度 ⑥. B ⑦. 见详解
【解析】
【详解】(2)[1]隔音房间主要是通过房间墙壁上的材料对声音的吸收和阻隔来减弱噪声,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2][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需要保证材料的厚度相同,且要在相同的距离用分贝测试仪测量噪声的强弱。
(4)[4]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其他因素都相同时,用隔音石膏板做隔音材料时,分贝测试仪的示数最小,说明隔音石膏板的隔音效果最好。
(5)[5]对比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隔音材料与距离都相同时,材料的厚度不同,分贝测试仪的示数也不同,说明隔音材料的厚度可能会影响材料的隔音性能。
(6)[6]A.方案虽然简单,但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声音大小的感知和判断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方案则更为客观和科学。因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客观的测量标准,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标准下会被大大减小。通过比较这个距离,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哪种材料隔音效果更好,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7]为了不打扰他人并保护自己听力的健康,在使用隔音房间时,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声音的大小,并遵循其他相关的使用建议。
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面密度”与“线密度”
在出版行业,国家标准规定以等标记来表示纸张面积大小规格,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规格。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纸张的“克重”即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也叫做纸张的“面密度”。“面密度”越大的纸张越厚。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将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将纸沿长边对折后裁开可得到两张纸。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一张纸的质量与一张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该纸的“面密度”与纸的“面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2)某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70,下列选项中,其“面密度”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3)对粗细均匀的某线形材料,若用表示其“线密度”,用表示其质量,用表示其长度,则该材料的“线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有捆横截面积为的铜丝,质量为8.9kg,则该铜丝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m,其“线密度”为_____________g(已知铜的密度为);
(5)一包某品牌的纸共500张,小明用刻度尺测出这包纸的厚度为50.0mm,那么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如果该纸的密度为,则这种纸的“面密度”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1 ②. 1∶1
(2)B (3)
(4) ①. 200 ②.
(5)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1]将纸沿长边对折后裁开可得到两张纸,所以一张A1纸的质量是一张A2纸的质量的2倍,一张纸的质量与一张纸的质量之比为
[2]“面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由于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单位面积质量相同,所以A1纸和A2纸的面密度之比是1∶1。
【小问2详解】
纸张克重为70,表示单位面积纸的质量为70g,即其“面密度”记作70g/m2,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3详解】
对粗细均匀的某线形材料,若用表示其“线密度”,用表示其质量,用表示其长度,由于线形材料的粗细是均匀的,所以其线密度是恒定的,即单位长度的质量是一个常数。因此,线密度ρ可以定义为材料的质量m与其长度L的比值。则该材料的“线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1]有捆横截面积为的铜丝,质量为8.9kg,该铜丝的体积
则该铜丝的长度为
[2]其“线密度”为
【小问5详解】
[1]一张纸的厚度为
[2]如果该纸的密度为,则1m2这种纸的体积为
1m2这种纸的质量为
则“面密度”是
前20m所用时间
全程50m所用的时间
___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
全程50m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____
物距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像距
\
\
\
60.4
35.6
26.6
22.3
20.0
18.4
17.3
16.6
像的高度
\
\
\
15.1
7.6
5.0
3.7
3.0
2.5
2.3
2.1
像的正倒
正
正
\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材料(厚度1cm)
海绵
石膏板
窗帘布
棉花
分贝测试仪的示数
72dB
70dB
78dB
80dB
材料(厚度2cm)
海绵
石膏板
窗帘布
棉花
分贝测试仪的示数
70dB
68dB
76dB
78d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202412期末八年级物理pdf、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期末24-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形成练习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华文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宝安区华文学校九年级期中物理试题pdf、05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