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部分地区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 。(《登飞来峰》)
(2) ______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3) ______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 。(《逢入京使》)
(5)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 。(《陋室铭》)
(6)牡丹之爱, ______ 。(《爱莲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2.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解释下面加点词。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读《骆驼祥子》片段,完成各小题。
【片段一】
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 A 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地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因为缺雨,因为战争的消息,粮食都涨了价钱;这个,祥子知道。可是他和城里人一样的只会抱怨粮食贵,而一点主意没有。B 粮食贵,贵吧,谁有法儿呢?这种态度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患灾难都放在脑后。
【片段二】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① 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② 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1) 【片段一】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充分揭示了祥子的性格特点,从画线A句可以看出其 ______ 的特点,而画线B句可以看出其 ______ 的特点,而这样的性格特点注定了祥子以后的命运。
(2) 【片段二】中画线①句中“天罗地网”指的是 ______ :画线②句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老人(老马)已经初步有了觉醒意识。
(3) 这两个片段几乎就可以说明旧社会底层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请根据两个片段的阅读探究以及整部小说的阅读理解,加以概括总结。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阅读探究。
【材料一】
当年在我家被大人遗漏的零星书籍中,有一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盖达尔选集》,草绿色封面,一尊盖达尔身穿军便服、左手捧着一本书的暗金色全身铜像印在封面上。这位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作家脸朝读者微笑着,左脚迈出一小步,仿佛正向我们走来。我从这部选集中读到他的《少年鼓手的命运》《远方》等名篇。
盖达尔笔下那些少年的命运强烈地牵动着我的心 .我对作家笔下那些苦痛、压抑的背景尚没有更多能力理解,震动我的是身在其中的少年那温柔的向上情怀,那干净的向好心灵。他们有隐秘的无处倾诉的忧愁,因为向上和向好,那忧愁便也成为了动人心弦的力量。我读着盖达尔们,感谢他们的书抚慰了那个年代的我,那个有时感到无聊和茫然的我, 好书确能擦亮人心,好书确能救人。
(节选自铁凝《好书确能擦亮人心》)
【材料二】
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活动、向社会推荐了一大批精品图书,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 3300多家公共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放、城市书吧、社区书屋等新型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保障了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了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了人民群众读好书。
各地以全民阅读大会为契机、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一大批接地气,具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持续举办,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书香飘万家”“悦读越美好”“长江读书节”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扩大了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影响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
(1) 【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词性判断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在正苦痛情怀
(2) 【材料二】中加点短语类型判断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阅读群体全民阅读开展阅读活动
(3) 读【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说说其含义。
(4) 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推进全民阅读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6.现代文阅读。
贴膜师傅
严载平
①这天不慎划破手机膜,入夜后与妻闲逛寻人贴膜,逛到城北夜市中段的一家贴膜的摊子, 摊主五十岁左右,上身一条灰白相间的旧衬衫、一副黑框眼镜架在鼻尖,耳后双鬓已见花白。若不是推车货架上成堆未开封的手机膜,远远望去,还以为摊主是一位修表老师傅,如此“高龄”,挤在一排二十多岁年轻人主导的贴膜摊中间,显得格格不入。
②“老板、这款手机的膜有不?”我将手机递过去。
③“有的!这款手机两周前刚上市,钢化膜也才进货,卖您十五、包贴膜、中不中?”摊主抬头、一眼便识出了手机型号。
④“成!” 瞧了一眼摊主青筋凸起的枯槁双手,一阵疑惑涌上心头,这双手能贴膜吗?
⑤只见摊主接过我的手机,平放在课本大小的操作台上,两指夹起除尘贴,由上至下如老式打字机一般迅速、轻柔、整齐地划过屏幕,随即拆开新膜、两手紧扣边沿,上下平齐,垂直贴在手机屏上,前后不到 30秒。
⑥“那么快呀!我还准备点一份宵夜等您完工呢。”我接过手机,仔细检查一番,不留气泡、不见灰尘、不生缝隙。
⑦“那可不,夜市里大多数都是逛街用餐的年轻人,如果慢了、耽误客人的时间可不好。”摊主笑了笑、摘下眼镜,抖了抖汗珠,又戴了上去。
⑧“手艺那么好,您干了很久吧?”妻子一边询问一边请摊主把她的手机膜换一换。
⑨“差不多十二年了。”摊主接过妻子的手机,熟练地拆下旧膜、滴上 UV胶,摁上手机膜,盖上蓝光灯,同样一气呵成。
⑩“不会吧?智能手机流行起来、也不过才十年。”妻子不由得惊呼。
⑪“是呀!十二年前的手机膜可比现在难贴多了,”摊主透亮的眼神中,掺不下一丝假意。
⑫“印象中、搞数码产品的多数都是年轻人,可许多年轻的贴膜师傅却没您这样沉稳又果断。您的水平可以称为‘大师’了!”我注意到, 摊主的双手保养得不差,指甲修得整齐,干净且干燥,食指与拇指中间,有一条淡淡的红色印记,应是用力扣紧钢化膜时留下的。
⑬“哎!手机贴膜又不是程序开发,没那么讲究,只要有耐心,肯专心,就能练出自己的技法。”摊主将贴膜后的杂物收拾回工具箱内,哪怕是废纸废膜,也整整齐齐地码放起来。
⑭这时,一位壮汉走来,抛出一只手机壳丢在摊主跟前、喊了一句:“老板,我昨天在你这买的手机壳不搭、我换一只、成不?”
⑮“没事!那您换吧。”摊主摆了摆手,笑道。
⑯壮汉也不答谢,掏起一款新壳,便转身离去。
⑰“这人怎么那么不客气?”妻子不由得皱眉。
⑱“哈哈,没事!我瞧了一下,这款手机壳应该不是我卖的。”摊主一边说话、一边清洗,壮汉扔来的手机壳。
⑲“那您为什么还答应他换壳?”
⑳“一副手机壳、价钱差不了多少,夜市里、贴膜摊位众多,他能找上我、说明记得我,下次、没准儿会找我贴膜咧!”语毕,摊主已将手机壳仔细封装好,摆在货架上。
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想成为一行翘楚,不必在乎年纪与这个行业是否匹配、中老年人也能成为时尚行业的“大师”。只要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哪怕是贴膜这样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匠人精神由此而来。
㉒没聊多久、我与妻子也离开了这家摊位。走出夜市、回头遥望、那名换壳的壮汉正停留在摊主跟前、手里拿着大屏手机,或许真的找摊主贴膜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期)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贴膜摊主的形象特点。
(2) 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 ______ 描写,表现出人物 ______ 的特点。
(3) 文章第④段和第⑫段都写到了摊主的手,但作用不尽相同。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
①瞧了一眼摊主青筋凸起的枯槁双手。
②摊主的双手保养得不差,指甲修得整齐,干净且干燥,食指与拇指中间,有一条淡淡的红色印记,应是用力扣紧钢化膜时留下的。
(4) 第㉑段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7.现代文阅读。
等候
周耘芳
①汪荣每天早上都六点准时起床、洗漱后就约闺蜜代小丽一起跑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好多年了。
②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毛毛雨,终于在今天停了下来。汪荣穿好运动装走出大门,跑了不到一百米远、代小丽已经在公园路口等候着了,微风阵阵,跑道两边一棵棵白杨树在风中摇曳、时不时落下一片片橘红色树叶。汪荣和代小丽并肩奔跑着,围绕着公园内的太阳湖转了几圈、汪荣感觉自己的额头和后背的汗水都沁出来了。汪荣心想,今天星期六,再跑两圈就回家洗澡、洗衣服、做早餐,早餐后再和朋友去郊外一日游,好不容易盼来周末、得让自己放松放松。想到这些,汪荣大步跑了起来。这时,她感觉自己的运动鞋松垮垮的,低头一看,原来是鞋带松了,汪荣停下脚步,低头去系鞋带时,眼前一亮、自己脚下踩着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汪荣抬头对代小丽说:“发财了,好多年没有看到纸币了。”代小丽说:“你发财、我沾光、等会儿去吃牛肉面、你请客。”汪荣回应一声:“必须的。”汪荣系好鞋带、拿起人民币,借着太阳光看了看,蓝绿色的人民币、真漂亮。这时,代小丽跑过来说:“纸币不能当饭吃,再跑一圈、拿钱去吃早餐。”拿着这五十元,汪荣抬头回答:“不能走,钱可能是别人不小心丢下的,肯定会着急。”代小丽说:“什么年月了,全都用手机扫码,也许别人不在乎这钱。”
③看到这五十元,汪荣想到了自己的婆婆。汪荣的丈夫是一名军人,长期在边疆服役,年迈的婆婆独自在乡下住着不方便。几年前,汪荣把婆婆接到城里和自己一起住。从乡下来到大城市、婆婆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觉得浑身不自在,成天在耳边说“要回老家、老家住着方便”。汪荣说:“娘,不要让我心里既牵挂着您,还要牵挂着您的儿子、好不好?”婆婆听后沉默不语、自此再也没有提回老家的事了,而汪荣只要有时间,就会牵着婆婆的手逛逛街,到公园里溜达溜达。
④那次、吃完早饭、汪荣要去上班时,婆婆突然说:“我要去公园走走,那里好热闹、”汪荣心想、公园离家不远、平日里陪她走来走去,路也熟悉了,让她到外面走走也行,婆婆不会用智能手机,用的还是从乡下带来的老年手机。并且出门时还要带上现金,汪荣拿出一百元,交给婆婆说:“带着这钱、肚子饿了,买点儿零食,回家不想走路、可以打车、司机师傅会把您送到家门口。”令汪荣没有想到的是、婆婆是被警察送回来的。原来婆婆在公园里转了大半天,发现口袋里的一百元不见了,一个人在公园里低头找钱,迷失了方向。幸亏被警察发现后才送到家里、回到家,婆婆觉得没事,汪荣倒是大哭一场,心疼婆婆受了罪。
⑤“走吧,不就是五十元吗?”代小丽在身后催促着,汪荣抬头看了看天说:“还是等等。”此时,公园里的人们完成了展练,陆陆续续往家里赶。代小丽跑过来说:“傻婆娘、你等吧,我先回家了。”太阳爬出几丈高,汪荣饿得眼睛发昏,肚子也咕咕叫。她又拿出这张五十元的人民币看了看、是谁丢下的呢?这时,汪荣发现公园门前的马路上走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弯着腰,低下头,好似在寻找什么,见到这阵势,汪荣笑盈盈地跑上前问:“老爷爷、什么丢了,是不是……”老人慢慢抬起头说:“毛背心不见了。”“嗯,嗯。”汪荣听了直点头。
⑥太阳慢慢升上天空,一群群行人从公园门口路过。汪荣突然看到一位个头儿高大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跑过来,时而用手从上摸到下,时而低下头在寻找东西。汪荣跑过去问:“小伙子,是不是丢了东西?”年轻人停下脚步问:“是的,房卡丢了,急死个人。”汪荣听后点头说:“我、我没有看见房卡。”年轻人听后、急匆匆朝前面跑去。
⑦看着路过的行人,回头再看看公园里,只有少许几个人还在走动。汪荣想,郊外一日游肯定泡汤了,再等等吧,也许丢钱的人会回来寻找的。
⑧ 温暖的阳光之下,汪荣戴着太阳帽,身子笔直地站着,就像一棵红叶飘飘的白杨树。
(选自《青年文学家》, 2024年5期)
(1)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汪荣的形象特点。
(2) 第③④段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3) 文章写“代小丽”的作用是 ______ 。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
温暖的阳光之下,汪荣戴着太阳帽,身子笔直地站着、就像一棵红叶飘飘的白杨树。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8.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墨翁者,吴槐市①里中人也。尝游荆楚①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③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④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⑤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值。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⑥俗,卑贾⑦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⑧,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⑨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⑩。”
(节选自高启《墨翁传》)
【注】①槐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这里为杜撰的地名。②荆楚:指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③鬻:卖。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⑤黧(lí):色黑而黄。⑥眩:迷惑,迷乱。⑦卑贾:低廉的价格。⑧玄圭:黑色的玉。⑨戚戚:悲伤。⑩泚然:冒汗的样子。
(1) 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可爱者甚蕃(多)
B.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C.躬操杵臼(亲自)
D.服危冠大襦(危险)
(2) 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3) 翻译下面句子。
所制墨、有定值。
(4) 【乙】文中墨翁面对那些“逐利者”粗制滥造低价引诱众人获利的做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这种做法可以用【甲】段中哪句话来形容?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9.古诗阅读。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即照应题目,由关内关外衰草遍布的景象渲染悲凉的气氛,与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愈加令人感到悲伤。
B.颈联诗人先感怀自己身世,少年而孤,历经生活磨难,后感叹时光易逝,佳期难留,患难与共的朋友总是要分别的。
C.尾联写离别之后诗人独自一个人默默流泪,对于何时再与朋友相逢相聚却已是没有一点期望之心了。
D.这首离别诗格调低沉而悲哀,于离愁别绪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2) 与“路出寒山外,人归暮雪时”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______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凡事敢于尝试、才会有好结果;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
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到作文格上。②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④不少于 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箫鼓追随春社近,当窗理云鬓,凭君传语报平安,无案牍之劳形,宜乎众矣
【解析】答案:
(1)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的写法)
(2)箫鼓追随春社近(注意“箫”的写法)
(3)当窗理云鬓(注意“鬓”的写法)
(4)凭君传语报平安(注意“传”的写法)
(5)无案牍之劳形(注意“牍”的写法)
(6)宜乎众矣(注意“矣”的写法)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chì,shè,jīn,躁,缔,锲
【解析】答案:
chì shè
jīn 躁
缔 锲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推辞、推脱,轻视,音乐,完成
【解析】①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以:推辞、推脱。
②句意为:你竟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③句意为: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丝竹:指音乐。
④句意为: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
答案:
①推辞、推脱
②轻视
③音乐
④完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4.【答案】【小题1】勤劳能干、老实本分,自私狭隘、目光短浅
【小题2】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在旧社会里,一个人要想独自混好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题3】略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形象。【片段一】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揭示了祥子的性格特点。从画线A句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勤劳能干、以劳动为本分的人,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画线B句则表现出祥子自私狭隘、目光短浅的特点,他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利益,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和思考。这样的性格特点注定了祥子以后的悲剧命运。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在【片段二】中,画线①句中的“天罗地网”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它无处不在,像一张大网一样束缚着人们。而画线②句的言外之意是,在旧社会里,一个人要想独自混好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段话中,老马已经初步有了觉醒意识,他开始意识到旧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也认识到了自己无法独自改变命运的事实。
(3)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社会原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处于这一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底层市民,即使他们如前期的祥子那般要强,也终究逃不过社会的无情碾压。在当时,个人奋斗实难有立足之地。压榨与冷漠,始终多于温情,这一点,在这些底层人物的身上,被展露无遗。所以社会的黑暗是造成底层人物悲剧的主要原因。黑暗的社会让勤勤恳恳的老实人,走向毁灭。
个人原因:在祥子身上,有着勇敢、坚强、乐观的一面,却也有着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软弱与妥协的性格,而这,便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观因素。老马心眼很好,是个热心肠,但他却一直被当时腐败的社会折磨着,他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不敢对生活抱有太大希望,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贫苦地过完他悲惨的一生。小福子的性格善良但有点懦弱,她不幸生在那个黑暗污浊的旧社会,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她出卖自己的身体最终走向悲剧。所以这些底层人物他们在个人性格方面,他们不懂得变通,他们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性格懦弱,不能认清社会黑暗的本质。
答案:
(1)A勤劳能干、老实本分 B自私狭隘、目光短浅
(2)旧社会的黑暗统治 在旧社会里,一个人要想独自混好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3)首先,社会的黑暗是造成底层人物悲剧的主要原因。他们无法与黑暗的社会抗衡。其次,在个人性格方面,他们不懂得变通,不能认清社会黑暗的本质,而是把一切都归于命运的安排。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
【小题4】
【解析】答案:
(1)B
(2)C
(3)示例:好书能解除人内心的迷惘,激励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4)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各地以全民阅读大会为契机、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
(1)本题考查词性。
“在”是介词,“正”是副词,“苦痛”是形容词,“情怀”是名词。
故选:B。
(2)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阅读群体”是偏正短语,“全民阅读”是主谓短语,“开展阅读活动”是动宾短语。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
根据上文“我读着盖达尔们,感谢他们的书抚慰了那个年代的我,那个有时感到无聊和茫然的我”可知,该句的意思是:好书能解除人内心的迷惘,激励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各地以全民阅读大会为契机、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作答即可。
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6.【答案】【小题1】外貌
【小题2】高龄
【小题3】议论
【小题4】说明了凡事要有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即使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这就是匠人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摊主五十岁左右,上身一条灰白相间的旧衬衫、一副黑框眼镜架在鼻尖,耳后双鬓已见花白。若不是推车货架上成堆未开封的手机膜,远远望去,还以为摊主是一位修表老师傅,如此‘高龄’”可知,摊主年老;结合“两手紧扣边沿,上下平齐,垂直贴在手机屏上,前后不到30秒”可知摊主贴膜技术娴熟;结合“一副手机壳、价钱差不了多少,夜市里、贴膜摊位众多,他能找上我、说明记得我,下次、没准儿会找我贴膜咧”“摊主摆了摆手,笑道”等可知,摊主因为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及作用。
结合“摊主五十岁左右,上身一条灰白相间的旧衬衫、一副黑框眼镜架在鼻尖,耳后双鬓已见花白。若不是推车货架上成堆未开封的手机膜,远远望去,还以为摊主是一位修表老师傅,如此“高龄”,挤在一排二十多岁年轻人主导的贴膜摊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可知,属于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摊主高龄的形象,与下文贴膜技术高超、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形成反差,从侧面赞扬了摊主。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①“瞧了一眼摊主青筋凸起的枯槁双手”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摊主年老、历经沧桑的形象。
②“手保养得不差,指甲修得整齐,干净且干燥,食指与拇指中间,有一条淡淡的红色印记,应是用力扣紧钢化膜时留下的”运用描写,表现了摊主的手干净、整洁,贴膜的专业,同时表现了摊主贴膜时间之久。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作用。
“只要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哪怕是贴膜这样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匠人精神由此而来”这是作者由和贴膜摊主接触发表的见解和看法,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了凡事要有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即使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这就是匠人精神。
答案:
(1)摊主年老;贴膜技术高超;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
(2)外貌 高龄
(3)①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摊主年老、历经沧桑的形象。
②运用描写,表现了摊主的手干净、整洁,贴膜的专业,同时表现了摊主贴膜时间之久。
(4)议论 说明了凡事要有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即使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这就是匠人精神。
本文主要讲入夜后与妻闲逛寻人贴膜,逛到城北夜市中段的一家贴膜的摊子,看到摊主高龄,挤在一排二十多岁年轻人主导的贴膜摊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但是贴膜技术却是一流,我和妻子从中知道中老年人能成为时尚行业的大师是因为有钻研的精神、沉心锻炼,豁达经营的态度,从而悟出哪怕是贴膜这样看似简单的服务,也能为客人带来优质、贴心的体验。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7.【答案】【小题1】插叙
【小题2】补充交代了汪荣婆婆的相关情况,包括汪荣接婆婆到城里住以及婆婆因丢失一百元而迷路的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汪荣坚持等候五十元钱的失主做了铺垫,突出了汪荣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小题3】通过代小丽的不耐烦和催促,与汪荣的坚持等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汪荣的善良和坚守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汪荣是一个善良、有耐心、孝顺且坚守原则的人。
从她捡到五十元钱后坚持等候失主,即便闺蜜催促、自己又饿又累也不放弃,能看出她善良且有原则,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物。
她把婆婆从乡下接到城里一起住,关心婆婆的生活,在婆婆因丢失一百元迷路被警察送回后心疼大哭,体现了她的孝顺。
她一直耐心等待失主,哪怕郊外一日游泡汤也在所不惜,展现了她的耐心和坚持。
总之,汪荣是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人。
(2)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和作用的分析。
第③、④段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插叙。
其作用是:
补充说明了汪荣和婆婆之间的相处情况,包括把婆婆接到城里一起住以及婆婆在公园走失的经历,丰富了故事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汪荣的孝顺和善良。为下文汪荣坚持等候失主归还五十元钱做铺垫,让她的行为更加合理可信,因为她之前就很关心婆婆的情况,能够理解丢钱者的着急心情。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文章写“代小丽”主要有以下作用:
形成对比:代小丽对待捡到钱的态度是“走吧,不就是五十元吗?”认为钱可能是别人不在乎的,主张拿钱去吃早餐,不再等候失主。而汪荣则坚持要等候失主,代小丽的想法和行为与汪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汪荣的善良、正直和坚守原则。推动情节:代小丽的催促和离开,使得汪荣面临着选择和考验,也让情节有了一定的波折和发展。衬托人物:通过代小丽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出汪荣的品质,让汪荣的形象更加鲜明和丰满。反映现实:代小丽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一些人对捡到财物的不当态度,与汪荣形成对照,引发读者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汪荣”比作“一棵红叶飘飘的白杨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汪荣笔直站立的姿态,展现了她坚守等候失主的坚定形象。“红叶飘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汪荣如白杨树般美好和正直的品质。通过这个比喻,使汪荣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汪荣这种坚守和正直品质的赞美之情。
答案:
(1)汪荣是一个善良、孝顺、有耐心且坚守原则的人。她捡到五十元钱后,坚持在原地等候失主,体现了她的善良和诚信;她把婆婆接到城里照顾,关心婆婆的生活,说明她孝顺;她饿着肚子长时间等待失主,展现了她的耐心;面对代小丽的催促,她依然坚持要等失主,反映了她坚守原则。
(2)第③④段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插叙,其作用是补充交代了汪荣婆婆的相关情况,包括汪荣接婆婆到城里住以及婆婆因丢失一百元而迷路的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汪荣坚持等候五十元钱的失主做了铺垫,突出了汪荣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3)文章写“代小丽”的作用是通过代小丽的不耐烦和催促,与汪荣的坚持等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汪荣的善良和坚守。
(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汪荣比作一棵红叶飘飘的白杨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汪荣笔直站立等候失主的姿态,表现了她的坚定和执着,也象征着她如白杨树一般正直、善良的品质。
本文主要讲述了汪荣在跑步时捡到五十元钱,为了等候失主放弃郊游,坚持在原地等待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善良和坚守。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8.【答案】【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翻译。
ABC.正确。
D.有误,危:高高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表转折/表修饰。
B.不同,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的。
C.不同,因为/凭,凭借。
D.相同,均为“于是”的意思。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制,制作;值,价钱。句意:所制作的墨,有一定的价钱。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依据【乙】文“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可知,墨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临财利而不苟,正直守信。正如文中所写他在众人均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时坚持卖好墨;当别人嘲讽他货好卖不出时他却心安理得,闭门谢客,保持自我。
答案:
(1)D
(2)D
(3)所制作的墨,有一定的价钱。
(4)他在众人均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时依然坚持卖好墨;当别人嘲讽他货好卖不出时他却心安理得,闭门谢客,保持自我。他这种做法可以用【甲】段中“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旁生枝茎,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乙】墨翁是吴槐市里的人。曾经游走到了荆楚这个地方,一次,他遇见有人传授古代造墨的方法,于是说:“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完全可以有钱读书了,何必像现在这样急急切切地到处奔走呢?”于是就回家了,在自家门上写上了“造古法墨”几个字。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虽然他手背龟裂面色黑黄,但是他的形貌奇特古怪,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人们望见他,全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所制作的墨,有一定的价钱。价钱不合适,就不卖。所以别人的铺子里人总是很多,而他的店铺的人却很稀少。
有一乡客讥讽他说:“你的墨汁虽然好,可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我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的艰难,所以我不想卖得太便宜。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一些鄙俗的方法随意制作,用低廉的价钱诱惑百姓,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是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而内里却拿着现在粗制滥造的墨出售,这就像‘炫璞而市鼠腊’一样有名无实,这么做可以吗?既然我不能这样做,也就不奇怪粗制滥造的那样人太多了。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我的箱中,那些黑黝黝的墨汁还在,我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于是(他)闭门谢客而作歌道:“守着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终身,看见那些卖假墨的人,我(为之羞愧)头上冒汗。”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9.【答案】【小题1】C
【小题2】A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ABD.正确。
C.有误,尾联写担心在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对于何时再与朋友相逢相聚却已是没有一点期望之心了”理解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表现手法。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衬托与友人分别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出依依惜别之意。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的《别董大二首》,是说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谊,以及对有人前途的担忧。
故选:A。
答案:
(1)A
(2)C
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我们的离别本就令人伤悲。远去的路延伸到云天之外,我归来在傍晚雪花纷飞时。少年孤苦漂泊他乡恨过早,多难之时与你结识又太迟。向着你去的方向空自流泪,世事纷繁哪还有见面之期?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为友人李端而作的送别诗。此诗抒写乱离中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抒发对身世飘零、时局动荡的感伤。前两联写作者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沿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作者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深感与友人相识太晚,担心在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全诗辞情并茂,顿挫有致,哀婉感人。
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0.【答案】那一次尝试,让我成长 雏鹰在尝试中学会了飞翔,蛹在尝试中学会了坚强,而我,则在尝试中不断地成长。
八月正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他们在辛苦忙碌的同时也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因为家里人手不够,所以爷爷不得不叫爸妈回家帮忙,我也跟着回家凑热闹。吃过早饭,爷爷和爸妈都换好了衣服准备下田,奶奶负责后勤。从来都没有下过田的我,对田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也想尝试着去收割,可是却被爸妈拒绝了。他们担心我干不了这种体力活,但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他们终于点了头。
到了田里,只见爸爸手拿镰刀抓住一把水稻,咔嚓一声,稻穗和稻秆顿时分离了,紧接着又是一把,没过几分钟,一大片的水稻就不见了。弄清了大概的流程,我也开始尝试起来。可我刚想用手去抓住一把水稻,它就像戏弄我似的左右摇摆,让我怎么也抓不住。于是我换了一把较少的,学着爸爸的样子,把镰刀放在水稻上往下割,不知是我的镰刀不锋利,还是水稻太厚,我割了半天也没有割断,最后只得请求爸爸帮忙。爸爸说是我力度不够,掌握了这些技巧后,我便一个人开始朝着一个方向收割,尽管毒辣的阳光使我的皮肤灼痛,粗糙的水稻让我的手感到瘙痒,我也无比开心。
累了我就伸直腰,在挥汗之时,望着被自己割掉的水稻,一种成就感与喜悦感油然而生,也许我半天割的稻子妈妈一分钟就能割完,但是为爸妈减轻点负担也是值得的,想到这里,我就信心倍增。但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儿女,爸妈看见我割得很吃力,便让我到一边休息,其实他们的脸颊上也不停地流下汗珠,只是他们不肯说累,因为他们也想为爷爷减轻一些负担。
一直以来,爸妈为了撑起这个家,努力地工作着。他们干活时看似很老练,但是我没有体验过爸妈的艰辛,从不知道爸妈总是把辛苦埋在心里。
第一次收割,让我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即使艰辛也应保持快乐。我真正感受到了爸妈对我的爱,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我在尝试中收获了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话题文。要求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才会成功,而我们恰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同“尝试”中才能不断成长,所以这篇文章并不难写。可以写我们尝试着做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尝试”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写第一次做某件事,对自身的成长的帮助和意义。确定立意后,选材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作为一个中学生,一定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既然有无数可以选择的事件,那么就要选取对自己成长有深刻影响、能震撼心灵的经历。文章适合写记叙文,要写清楚自己都有什么尝试,明确“这次尝试”的内容,充分表现“尝试”的过程,这些“尝试”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明确表达“有价值”的理由,写出“我”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文时不能太“宽泛”,要紧扣“尝试”来写,千万不要跑题。
作者通过自己第一次收割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成长中的体会。本文叙述详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将“我”第一次帮家人收割的切身感受展现了出来,让“我”在尝试中体会到了成长的真谛。炽 ______ 热
拍摄 ______
矜 ______ 持
烦zà ______
取dì ______
qiè ______ 而不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
③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
④瞬息可就 ______
A.动词
介词
名词
形容词
B.介词
副词
形容词
名词
C.副词
连词
动词
形容词
D.连词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A.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B.后补短词
主谓短语
偏正短语
C.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D.主谓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A.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吾之墨聚材孔良
C.以其成之难
以我酌油知之
D.乃谢客闭户而歇曰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