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和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包头地区8月份某段时间日出日落时刻表,完成下面小题。
1.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 )
A.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B. 地球运行至乙丙之间
C.地球运行至甲乙之间 D. 包头正处于冬季
2.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到正式签订投降书期间,包头地区( )
A. 日出时间变早 B. 夜变长 C. 日落时间变晚 D. 昼变长
3. 当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时,当地正处于( )
A. 晚上 B. 上午 C. 下午 D. 傍晚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为1945年8月15日正午,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地球运行至甲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乙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北半球的包头正处于夏季,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到正式签订投降书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此时包头地区处于昼长夜短时期,且昼变短,夜变长,B正确,D错误;由包头地区8月份某段时间日出日落时刻表可知,包头日出时间变晚,日落时间变早,AC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时时间是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日本东京当地时间是1945年9月2日上午8时,正处于上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为了验证“7月份陆地气温高于海洋,1月份海洋气温高于陆地”,这一气温空间分布特点,包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实验数据缺少夜晚砂石的温度,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24℃ B. 10℃ C. 17℃ D. 26℃
5. 该实验说明了( )
A. 白天,水比砂石升温快 B. 砂石升温快,降温慢
C. 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D. 晚上,水比砂石降温快
6. 据试验数据,可以推测出( )
A. 该兴趣小组是在冬季开展模拟实验的
B. 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日较差大
C. 冬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D. 同一时刻,地球不同表面接受到的热量相同
【答案】4. B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砂石比热容小于水,白天升温快,温度较水的气温更高;夜晚砂石降温快,温度比水的气温更低,夜晚水温为12℃,砂石温度应低于12℃,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中实验可知,砂石在白天太阳照射的情况下,高于水的气温,而在晚上散热情况下,会低于水的气温,说明水的温差小,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也慢,C正确,AD错误;砂石的温差大,说明砂石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B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试验数据可知,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晚温度在10℃以上,包头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此时不是冬季,A错误;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洋,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日较差大,B正确;冬季,海洋的比热容大,同纬度海洋温度应高于陆地,C错误;实验数据只能说明比热容不同对同纬度温度的影响,不能说明同一时刻地球表面热量的分布,D错误。故选B。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自然景观差异大。结合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
A. 16℃ B. 40℃ C. 32℃ D. 24℃
8. 我国东部1月份气温分布的整体特点是( )
A. 由东向西气温递增河 B. 由南向北气温递减
C. 北部地区全年寒冷 D. 南北温差小
9.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答案】7. C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上可见甲地等温线-24℃,乙地等温线8℃,两地气温差为8℃-(-24℃)=32℃,所以选C。
【8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等温线的分布和数字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较大,北部冬季寒冷,夏季气温较高,ACD不合题意,分布规律应该是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故选B。
【9题详解】
由于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中,只有纬度位置最能够影响到太阳的辐射,也就是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形成产生最基本的影响,由图可知,图中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故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读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人口红利”的最高峰,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950年 B. 1970年 C. 2000年 D. 2010年
11. 据图推测:1970年以后,我国15岁以下人口比重变化特点是(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上升 C. 基本不变 D. 先上升后下降
12.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
A. 社会负担加重 B. 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
C. 劳动力数量增加 D. 人口总数量快速增长
【答案】10. D 11. A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人口红利”是指15-64岁的劳动人口占比重较大,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红利”最大的时期是出现在2010年至2020年,随后开始下降,故选D.
【11题详解】
1970年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15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故选A.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2020年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后,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样会导致老龄化问题加剧, 国家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下降,这样会影响经济的发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新能源,在汽车、轮船上的应用潜力巨大。加氢站是氢能的补给站。下图示意2022年世界主要大型加氢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世界大型加氢站主要分布于( )
A. 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 B. 亚洲、欧洲、北美洲
C. 热带地区 D. 西半球
14. 加氢站数量最密集的区域( )
A. 以黑种人为主 B. 多信仰伊斯兰教
C.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5.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量建设加氢站,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即将落户中国北京大兴区,这将有利于北京( )
A. 缓解交通拥堵 B. 改善空气质量
C. 提高绿化面积 D. 降低汽车成本
【答案】13. B 14. C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世界大型加氢站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A错误;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B正确;主要位于北温带,东半球,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加氢站数量最密集的区域是欧洲西部,该地区以白种人为主,多信仰基督教,AB错误;该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正确,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新能源,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即将落户中国北京大兴区,这将有利于北京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在汽车、轮船上的应用潜力巨大,不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汽车成本,与提高绿化面积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是我国重要的邻国,地处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差异,导致不同区域降水差异大(见左图)。
材料二:乞拉朋齐地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被誉为“世界雨极”(见右图)。
(1)孟买的年降水量为____mm,并说出影响该地降水的主要因素____。
(2)结合材料及图,请你从海陆分布和经纬度的角度描述印度所处的位置。
(3)印度7月份受来自海洋湿润气团的影响,降水丰沛。请结合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判断此时印度盛行风的风向及带来的影响。
(4)读乞拉朋齐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试描述该地气温及降水变化特点。
【答案】(1) ①. >2000 ②. 海陆位置及地形
(2)地处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地处北半球、东半球;或大部分位于热带,或地处亚洲南部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3)西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或降水多易发生洪灾等)
(4)1到12月随时间变化气温升高再降低,4—10月气温高于25℃,1月气温最低,且全年气温高于15℃;降水的季节变化大,4—10月降水量大,其它月份降水少。(或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孟买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印度全国最大海港,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孟买位于印度西海岸外,濒临阿拉伯海,孟买的北部地形起伏较大,影响该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及地形。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从半球位置看印度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印度位于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海路交通便利;为纬度位置看,印度大部分位于北纬10°到北纬30°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箭头是从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岛,判断此时印度盛行西南风;西南风来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会形成丰沛的降水,易发生洪涝灾害等。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1到12月随时间变化气温升高再降低,4—10月气温高于25℃,1月气温最低,且全年气温高于15℃,全年高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大,4—10月降水量大,其它月份降水少。
17. 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材料二: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1)从地形、水源方面看,甲、乙两村庄最适宜规划为城镇的是哪个村庄,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对于甲村庄的民居特点,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A组认为: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组认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你赞成哪个组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你认为哪条更合理,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4)a、b、c三条河流是某同学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后绘制的,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村庄,相比乙村庄,甲村庄地势平坦(或甲位于山谷,乙位于山坡,甲地势更平坦),且甲村庄附近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2)A组。因为甲村庄属于季风气候且纬度低(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墙体高有利于散热。
(3)③,通过修隧道的方式,缩短了两村庄直接的通行时间。或④,坡度缓,更有利于通行。
(4)a、b正确,c不正确,因为a、b属于山谷,而c属于山脊,而河流形成于山谷,所以ab支流存在,而c不可能形成河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地形、水源方面看,甲、乙两村庄最适宜规划为城镇的是甲村庄。理由:甲位于山谷,乙位于山坡,且甲村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甲村庄附近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取水方便,交通便利。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35°N-35.5°N,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故甲村庄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墙体高有利于通风散热。
【小问3详解】
山区应沿等高线修建公路,这样可以降低坡度,工程建设难度小、成本低,通行安全性高。读图可知,③线路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大,但通过修隧道的方式,缩短了两村庄通行时间,但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图中④基本与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工程建设难度小、成本低,通行安全性高。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a、b等高线凸向高处属于山谷,而c等高线凸向低处属于山脊,而河流形成于山谷,所以ab支流存在,而c不可能形成河流。a、b正确,c不正确。
18.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赤道附近的陆地上,其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见下图)。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结合材料,试描述世界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及其影响。
(2)读秘鲁地形图,秘鲁三个区域中城市分布最密集的是____。从地形的角度解释中部山地城市分布较密集的原因____。
(3)秘鲁地热能(一般在火山地震频繁的区域,地热能丰富)资源丰富,试分析成因。
(4)试分析秘鲁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赤道附近的陆地(或非洲的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水汽来源
(2)西部沿海地区 地处赤道附近(或低纬度)气温过高,在中部山地海拔高,相对气温低,适合人类生产生活。
(3)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4)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加大进口,科技兴农,合理开发耕地。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赤道附近的陆地上”可知,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陆地(或非洲的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由材料“其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可知,雨林可以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为大气提供水汽来源。
【小问2详解】
读秘鲁地形图可知,城市多沿海岸线分布,即西部沿海地区城市最密集。中部山区城市分布较密集主要受气候的影响;地处赤道附近(或低纬度)气温过高,在中部山地海拔高,相对气温低,适合人类生产生活。
【小问3详解】
由已学知识可知,秘鲁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小问4详解】
由材料“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可知,秘鲁解决粮食不足的原因有: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解决的措施短时间内仍需加大进口,合理开发耕地,从长远来看要科技兴农,努力提高粮食单产。08月15日周二
05:50:44
19:39:41
08月16日周二
05:51:43
19:38:18
08月17日周二
05:52:42
19:36:54
08月18日周二
05:53:41
19:35:29
08月19日周二
05:54:39
19:34: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第二中学八年级上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