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未知
1.某校历史社团在科技节举行以“人类通信方式的变迁”为主题的讲座,他们选用了下列五则材料。
(1)在讲座中使用上述材料,若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应是 、 、 C、 。(填写字母)通信技术突破空间限制的是 。(填写字母)
(2)指导老师还翻译了材料D中的“黑夫家书”,内容如下:二月辛巳日,黑夫和惊两兄弟拜问衷(大哥),母亲身体还好吧?黑夫和惊都挺好……给黑夫些钱,也请母亲做几件夏衣寄来。收到信后,母亲对比一下安陆丝布的价格,不贵就买来做套夏衣。母亲一定要做呀,和钱一起寄来。要是丝布贵就寄钱来,我就买布自己做。黑夫就要去攻打楚国的淮阳城了……收到信就回一封信,一定告诉我给家里挣的爵位下来了没有,要是没下来就告诉我情况……从黑夫家书中透露的信息,能够佐证秦国( )(三选)
A.崇尚儒家孝道B.实施郡县制度C.对楚发动战争
D.执行军功授爵E.推广男耕女织F.存在商品经济
(3)以材料E为证据,可证实( )(双选)
A.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B.汉朝势力抵达河西走廊
C.中国烽燧最早出现于汉D.汉朝以烽火来传递军情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社会通信发展的趋势。
2.历史分期能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把握历史的演进规律。
材料一 14、15世纪的欧洲学者将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前者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后者称“黑暗时代”,即“中世纪”。到17世纪,在西方基本形成“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三段论分期,并将这种分期推广到世界史领域。19世纪,这一世界史分期的理论逐步向全球传播。
材料二 从20世纪开始,三段论受到很多学者批评,认为这种分期方式有意突出西方的各种“第一”,而淡化了其反面,世界历史因此显得像一幕线性前进的“进步”喜剧。
材料三 二战后,三段论逐渐被弱化,许多学者尝试从“交往、联系与互动”的视角来理解世界历史,并据此对世界历史重新分期。到20世纪末,这种注重联系的历史研究方法,被更多国家的历史学者接受,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史学研究潮流。
(1)根据欧洲学者三段论描述的世界历史趋势,以下哪一图示较为符合?( )(单选)
A.B.
C.D.
(2)下列能够反证欧洲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有( )(双选)
A.封建割据与神学垄断B.商品经济与城市复兴
C.王权加强与议会制度D.庄园经济与农奴劳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三段论分期”有何局限?请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三,说明学者对世界历史的分期视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世界历史分期”认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小赵同学在某史著中看到“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的记载,还想进一步弄清楚当时居民用煤的情况。为此,他搜到了如下资料,请你与他一起探究:
材料一 彭城(今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苏轼诗集》
材料二 宋人庄季裕因临安燃料困难,在其《鸡肋编》里怀念往日在东京时的情况:“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木柴)者。”
材料三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十二月,赐柴六百七十五万、炭七百二十七万(给守卫京城的禁军)。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以雪寒,赐诸班诸军薪(用以御寒)。宋熙宁(1068-1077年)中,宫中见有柴炭(木炭)。
——《宋会要稿》
材料四 北宋大观二年(1107年),诏在京诸门,凡民衣履、谷菽、鸡鱼、蔬果、柴炭、瓷瓦器之类,并蠲(免除)其税。
——《宋史·食货志》
(1)文中的“东京”得名是因为其位于( )(单选)
A.燕京之东B.洛阳之东C.临安之东D.建康之东
(2)材料一能否说明东京居民普遍用煤?请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庄季裕从东京迁居临安是因为发生安史之乱 ( )
庄季裕对用煤的记载折射了两宋的历史变迁 ( )
材料二可为东京居民普遍用煤之说提供支持 ( )
材料二可以证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
(4)材料三和材料四能共同说明,东京( )(单选)
A.居民燃烧煤免税B.宫中普遍用薪炭
C.居民普遍用煤炭D.居民燃料多样化
(5)综合上述材料,你是否认同“北宋东京居民普遍用煤”的说法,请阐述理由。
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律法普遍存在重视家族伦理的特征,并以此作为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出发点。比如,《唐律疏议》中就有“德礼为政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以“三纲五常”为原则并将其完全贯彻入法中,将“不孝”列入“十恶”重罪,其性质等同于“谋反”。同时,唐律中也有一些特殊规定,对老、少、废、疾等群体的犯罪行为会特别加以怜恤,并采取减免处罚的原则。
材料二 1903年,章太炎、邹容等人因在《苏报》大力宣扬“革命”而被捕。12月,苏报案在租界由上海知县和英国领事一同审理。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各请西洋律师,参与审讯的中方官员要求判处章、邹二人永久监禁,英方认为判决过重,不承认中方的判决效力。最终,章、邹二人分别被判监禁2年和3年,关押在英国人刚刚建成的提篮桥监狱。1905年,清政府启动法律修订,引入西方的诉讼程序。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适应商品经济的民事立法。1986年,民法通则得以制定,在充分承认公有制财产权利的同时承认了普通民众的财产权利。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1)《唐律疏议》中的特殊规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单选)
A.以人为本B.天人合一C.自强不息D.兼爱非攻
(2)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律疏议》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说明“苏报案”由中西方共同审理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中国民法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法律演进”的认识。
大清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中跑步送信的斐迪庇第斯雕像
贝尔与同事试验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A
B
C
战国末期的睡虎地秦简(黑夫家书)
汉烽燧遗迹(敦煌附近)
D
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高三一模调研历史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