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句子排序-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22710/0-1736684428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句子排序-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22710/0-1736684428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句子排序-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22710/0-17366844289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9 句子排序-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句子排序-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共3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排序的方法与技巧,解题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是一项综合训练能力,可以训练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其实这类题型并不难,很多题目都有十分明朗的线索或表明顺序的提示,只要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化难为易。
一、排序的方法与技巧
(一)方法:
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
其次,要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二)技巧:
首先要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几个句子重点写了什么事,有哪些步骤等,只有这样仔细阅读才可以找到句子排列的顺序,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句子的排列顺序。
1.时间顺序
在有的题目中,几个句子虽然被打乱了,但是可以明显找到关于时间的词语:如早上、中午、下午;几天前、昨天、今天、到了晚上等,这些词语就是明显告诉了我们句子排列的顺序,只要结合这几个时间词语便可以正确排列句子。
2.方位顺序
如果是介绍一个地方、一个空间或者一个物件时,有时会出现上面、下面、左边、右边、中间等方位的词语,那么这些方位词就是我们排列句子的依据,我们可以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从里到外等顺序排列句子。
3.事情发展的顺序
如果是写事的,就会有描写事情起因的词语,如开始、后来、最后等提示,也许会先介绍事情的起因,然后是事情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的结果等,自然我们就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利来排列了。
4.参观的顺序或地点转换的顺序
如果是游记、参观之类的文章,就会有一个参观的顺序,先看到了什么,接着是什么,有时是过渡句中有意暗示我们,诸如“看完了某处,我们又来到了某处”之类的话语,这就是排列顺序的方法。
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二、解题关键
1.是否同一
主要看三方面:①是话题是否同一;②看句式(短语结构)是否同一;③看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主要看三方面:①是整体语段是否呼应;②是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③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主要看两方面的协调:①是整体情境是否协调;②看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排序三字口诀
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
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
找顺序,时空间;标志词,抓关键;
内容上,要映现;排完了,先浏览;
不通顺,再换换;对答案,笑开颜。
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在括号里填入序号。
( )孙中山背完后,想让老师讲一讲意思。同学们都吓呆了。
( )老师检查孙中山的背诵情况,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 )孙中山告诉同学: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
( )孙中山背出了昨天老师留的作业,老师又留了新的内容。
( )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书中的道理。
2.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 )青头和红头吃过早饭后玩捉迷藏。
( )青头很镇定,鼓励红头不要害怕,教给它逃走的办法。
( )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 )终于,红头随着一团草被大黄牛喷了出来。
( )红头害怕极了,哭喊起来。
3.红头的惊险旅行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 ②被吞进牛肚子里
③和草一起被牛喷出来 ④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
⑤被牛吃进嘴里 ⑥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
4.乱句重组。
(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 )奶奶从来没有向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5.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我家的客厅虽然不大,但是布置整齐、美观。
( )这个小小的客厅是我们吃饭、学习和娱乐的地方。
( )一进门,对面墙上挂着一幅风景画,画的是万里长城。
( )左边是两张单人沙发,中间摆着茶几,茶几上摆着一盆塑料花。
( )挨着书柜是通往卧室的门,门后是我挂书包的地方。
( )右边的桌子上摆着电视机,旁边还放着爸爸的书柜。
6.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按事情发展顺序排)
( )第二天,王老师感冒了。
( )王老师打着伞,把同学们一个个送回家。
( )前天放学时,突然下起雨。
( )雨把王老师的衣服淋湿了。
( )冬冬把自己的感冒药送给王老师,王老师笑了。
7.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只见在浓绿的叶子中,几朵水仙花笑盈盈地站在那儿,微微地摇着身姿,真是可爱至极。
( )我立刻感到像喝了蜜水似的,心理甜滋滋的,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啊!
( )我心里不由一动,莫非是水仙花开了?
( )清晨,我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后,立刻就嗅到一股沁人的香味。
( )我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就下床了,跑到窗前一看,太好了!
8.秋宝宝不小心把这些句子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它排列好。把序号写在( )里。
(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
(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9.请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 )上课了,大家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 )早晨,许多小学生穿着不同的服装来到学校。
(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做游戏。
( )这就是我们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
10.给下面的句子排序,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它的花瓣红似火,花蕊黄似金,一朵朵、一簇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 )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含羞带怯的,引来无数蜜蜂和蝴蝶。
( )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 )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 )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
11.给下列句子排序。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①我把荔枝塞进嘴里,轻轻一咬,果汁满口流,香甜透心底。
②那薄膜紧紧包裹着丰满的果肉。
③我小心翼翼地剥开荔枝那华丽的红装,随即露出了一层白色的薄膜。
④我迫不及待地剥开薄膜,出现在我眼前的荔枝就像一颗透明的珍珠。
12.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变成一个小故事。
(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 )有一次,一条银白色的小金鱼游到我们身边。
(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都到邻居湘湘家去玩。
(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捉住它。
( )他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有红的、金黄的、银白的、黑的。
( )它尾巴一摆就游跑了,我可差一点儿掉进水池里去。
13.对种子的心理变化进行排序:____________
①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②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③要是能坐着休息,那一定会很好。
④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⑤我站起来一定会很好。
14.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 )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
( )下课后,我翻了一下《新华字典》。
( )上课时,老师喊qiú小光发言。
( )原来,这是一个多音字。
( )我听了百思不解,chóu小光怎么变成了qiú小光呢?
( )当姓用时就读qiú。
15.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句前的括号里标上序号。
( )后来,他们请了一位老农评判谁对谁错。
( )到底应该怎样放呢?他们争得脸红脖子粗。
( )清明节前,小明和小红在他们住的楼前的一片空地上种瓜。
( )老农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种,以后就会知道结果。
( )他们先刨好了坑,然后准备下种子,小明把瓜籽的嘴朝下放,小红却认为应该朝上。
16.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 )小军玩得口渴了,买了一根冰棍儿吃。
( )小丽看见了,连忙把冰棍儿纸捡起来。
( )同学们高兴地在人民公园里游玩。
( )他们一起把冰棍儿纸扔到垃圾箱里。
( )他随手就把冰棍儿纸扔在了地上。
( )小军听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 )她对小军说:“我们要保持公园的环境整洁,不要随地乱扔东西。”
17.给下列句子排序。
( )小鹰只好自己练。它努力拍打着翅膀,脸涨得通红,可飞了还不到一米高,就掉了下来。
( )一年后,小鹰学会了飞翔,在云端上展翅高飞。而小麻雀,还在地上啄米粒呢!
( )有一天,小鹰对小麻雀说:“我们一起练习飞吧!”小麻雀怕累,没同意。
( )可是小鹰并没有灰心,一次又一次飞起来又摔下来,它努力拍打着翅膀,决不放弃。
( )小麻雀在一边嘲笑说:“你别白费力气了!”
( )一米,两米,三米……慢慢地,小鹰越飞越高。
18.把下面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前面标上序号。
( )我问爸爸为什么倒着贴。
( )春节到了,爸爸拿着一张“福”字倒贴在门上。
( )我边看边想,突然,一拍脑门说:“是不是‘福到了’?”
( )爸爸说:“你自己想想是什么意思?”
( )爸爸听了,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
19.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他的母亲没法用上那张药方,不久就去世了。
( )他听说自己的母亲生病,连忙提起笔给家里写了封信,信上介绍了一剂良药。
( )从前,有个叫陶生的人,在城里读书。
( )事后,他非常后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 )可是,他的字写得太潦草,家里人怎么也看不懂。
20.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好。
( )哥哥轻轻推了我几下,秋千就荡起来了。
( )我不停地荡呀荡,秋千就越荡越高。
( )一到公园,我就赶紧跑到秋千那里,排队耐心等待着。
( )我最爱玩秋千。
( )过了好久,才轮到我。
( )当秋千荡到最高处时,我好像是要飞了一样。
2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回答问题。
( )他刚考入厦门大学不久,有一次,他的作业字迹潦草,老师批评了他。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时起就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
( )后来,他每次发表论文,总是要寄一份给老师,并写上:“请老师指正”。
( )第二天,他交上去的作业,就写得端端正正了。
( )他说:“尊敬老师是起码的礼貌。”
( )有人问他:“你已经是大数学家了。为什么还要给老师写信请教啊?”
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数学家陈景润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2.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 )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 )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 )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 )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23.乱句重组。
(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 )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4.请给下列句子排序。
( )每天,都有一批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
( )等到夕阳西沉时,花瓣便收缩起来。
( )花瓣苏醒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
( )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在人的注视之下迅速完成。
( )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儿要开的意思。
( )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25.把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夕阳忽地全落下去了,只下红色晚霞在天边飘浮。
( )为了看日落,我登上了顶楼。
( )它放射出万道霞光,把四周的云朵都染成了玫瑰色的了。
( )向西眺望,只见一轮红日悬挂在天边。
( )观看了日落的情景,我不禁赞叹:“多么美啊!”。
( )夕阳渐渐下坠,不那么耀眼了,显得更红艳。
26.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向小女孩走来。
②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③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④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⑤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烤鹅正冒着香气。
正确的顺序号:_______________
27.把下面顺序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 )里填上序号。
( )人们都说这个山村真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 )村前有一口大水塘,水清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
( )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子景色秀丽。
( )塘里荷花点点,偶尔还会有小鱼跳出水面。
( )村后有一片青翠的竹林,林中鸟声清脆悦耳。
28.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 )其次,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 )最后,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清楚地写下来
( )首先,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定要细致一些。
( )有时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 )除了看、听、摸、闻、尝之外,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29.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填在句前的括号内。
( ) 小乌龟也马上爬起来,从大乌龟嘴里夺回了那块肉。
( ) 有一次,我拿一小块肉给乌龟吃。
( ) 绿毛乌龟吃起东西来可有趣了。
( ) 大乌龟看见了,马上爬起来,伸长脖子,叼着肉就跑。
( ) 然后,一仰脖子,把那块肉飞快地吞下去。
30.围绕一个意思,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小鹿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 )春天,树林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 )小鹿在溪边散步。
( )溪里涨满了春水。
31.根据《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序。
(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找大人。
(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了。
32.课文围绕司马光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排序的序号。
( )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
( )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
33.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句前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后来,他们请了一位老农评判谁对谁错。
( )清明节前,大刚和小强在他们住的楼前的一片空地上种瓜。
( )老农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种,以后就会知道结果。
( )他们先刨好了坑,然后准备下种子,大刚把瓜子的嘴朝下方,小强却认为应该朝上放。
( )到底应该怎么放呢?他们争得脸红脖子粗。
34.乱句重组。
( )小鱼在水底玩耍。
( )在池塘里,笑出一个又一个甜蜜的酒窝。
( )小雨点落进池塘里,叮咚叮咚地弹起了琴。
( )小雨点高兴极了。
( )听见琴声,马上钻出水面,吐着欢乐的泡泡说:“真好听,真好听!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35.给句子排队。
( )而蝈蝈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 )蝈蝈们看见了,都笑蚂蚁傻。
(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运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 )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
( )他们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各个自由自在。
36.给下列句子排序。
( )一进公园,迎面是一座美丽的花坛。
( )星期六,我和妈妈到西郊公园玩。
( )花坛右边是一个小池塘。
( )西郊公园的景色真美啊!
( )小山上一片翠绿,绿色中,有座红色的凉亭。
( )再往前走,是一座小山。
37.林琳同学描写太阳花的句子,请你以“茎一叶→花”为序,填上序号,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38.下面是一位同学日记的内容,请将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写序号。
( )我们坐在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小鱼钓上来了。
(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东扛着鱼竿去河边钓鱼。
(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39.按课文内容排排序,将序号写在前方括号里。
( )早晨,从各处而来的小学生,一起进入校园上学。
(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做游戏。
(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40.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暖洋洋的,②躺在阳台上,③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④舒服极了。⑤阳光照在身上,
正确的顺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序号
(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外衣。
( )又过了几天,花瓣全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展开笑脸。
(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 )现在,月季花已开满花坛,它们争奇斗艳。
( )春天来了,月季花长出了一个个花苞。
42.排列顺序,把序号填写在句前的( )中。
( )一只红蜻蜓在池塘上飞来飞去,习惯性地用尾巴在水面上点了几下。
( )红蜻蜓觉得奇怪,一边飞一边喊叫:“池塘中有点怪,水一下变浑啦!”
( )小花猫听了红蜻蜓的话,一边跑一边喊叫:“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把水都喝光啦!”
( )突然,“哗”的一声,池塘中央泛起了一朵很大的浪花,冒出一股浑水。
( )这时,池塘中的一条大鲤鱼探出头来,笑着说:“刚才的浪花是我和兄弟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时掀起的,池塘中哪有什么怪物啊?”
43.乱句排序。(将下列句子按照一定顺序组成一段话)
( )远望天水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海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 )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
(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
44.乱句排序。(将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组成一段话)
( )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
(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
(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 )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45.给下列句子排序。
( )我刚要伸手去抓,可它尾巴一摆就游走了。
( )我时常趴在池沿上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后都会到邻居月月家玩。
( )有一次,一条小鱼游到我身边。
( )她家有个小水池,养了许多鱼。
46.乱句重组。
(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
( )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47.给下列句子排序,把正确的序号填在( )里。
( )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
( )可是扇子的风太小了,那小蛾并不害怕。
( )他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
( )稻草人很着急,可是他无能为力,因为他的身子被定在了土里。
(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只褐色的小蛾飞了过来。
48.给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 )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 )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 )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 )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49.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只见浓绿的叶子中,几朵水仙花笑盈盈地站在那儿,微微地摇着身姿,真可爱。
( )我立刻感到像喝了蜜水似的,心里甜滋滋的,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啊!
( )我心里不由一动,莫非是水仙花开了?
( )清晨,我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后,立刻就闻到了一股沁人的香味。
( )我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就下床了,跑到窗前一看。
50.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没办法爬上来,急得大哭。
( )有一天,猴子妈妈带小猴子出去玩。
( )小猴子很淘气,一会儿爬,一会儿跳,一不小心掉进地洞里。
( )她抓住青藤绕着大树转了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
( )猴子妈妈看到一根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想了一个好办法。
( )又在青藤的一头绑了一块大石头放进洞里,小猴子就拉着青藤爬上了地面。
51.给句子排排队。
(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 )这一问,教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们讲讲吧!”
(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52.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 )它绕过树根,拍打卵石,它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 )这里的风景美如诗画。
( )我赶快用光光的脚丫去感受那清泉的惬意和凉爽。
( )我们赤脚走在石棱上,青苔软软的,暖暖的,搔着脚板。
( )清水凉凉,从被洗得异常光滑的石缝间流淌下来。
53.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 )狮子赶紧抓住机会,猛扑过来。
(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54.用序号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
( )中间是一大片草坪(píng),春天来了,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 )再前面是大操场,地上很干净,看不到纸屑(xiè)和果皮。
( )草坪前竖着“勿(wù)践(jiàn)踏(tà)草坪”的牌子。
( )在校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像一个卫士守卫着学校。
( )当你走进校门,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两座教学楼并列排着。
55.排列句子的顺序。
( )一会儿,就听见恶狼的脚步声。
( )恶狼跑过来了,把爪子伸进坑板的洞里乱捣。
( )傍晚,我捉了只鸡,躲进土坑里,然后盖上挖了几个洞的坑板,准备捉恶狼。
( )我急忙把鸡打的咯咯乱叫。
( )我一把抓住恶狼的脚,隔着坑板把恶狼背走了。
56.给句子排排队。
(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掩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 )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
( )他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
( )他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 )松树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
( )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
57.用序号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
( )老人告诉了商人骆驼的一些情况。
(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着急。
( )商人怀疑老人把他的骆驼藏起来了,
( )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就去问老人有没有见到骆驼。
( )老人把情况细致分析给商人听,商人找到了骆驼。
58.整理排列下面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这时,刺猬用上全身力气,把刺抖起来,刺透蛇身,使蛇毙命。
( )刺猬遇到蛇,并不马上把刺抖起,
( )于是,蛇就可以轻易地把刺猬缠住,而且越缠越紧。
( )反而装出一副悠闲温顺的样子。
( )然后,刺猬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59.给下面的句子排排队,变成一个小故事。
( )第二天,大家把木棍都拿了出来。
( )偷钱的孩子害怕被发现,晚上便溜出来,把自己的木棍锯掉了一寸,免得明天比别人的长出一寸来。
( )一个木匠收了许多孩子在家里当学徒。
( )有一天,他抽屈里的钱不知被谁拿走了,所有的孩子都否认是自己干的。
( )偷钱的孩子的木棍比别人的短了一寸。他羞愧地哭了出来,以后再也不偷人家东西了。
( )为了弄清事情真相,木匠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发给每人一根同样长短的木棍,然后说:“你们把这些木棍放好,明天早上再拿给我,偷钱人的木棍会比别人的长出一寸来。”
60.美术课上,同学们一起制作立体画《樱桃》。请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填序号),并用恰当的动词把流程图补充完整。
( )接着将红色纸团两个一组贴在纸板上。
( )先将报纸撕成纸片。
( )再将红色纸剪成小块,裹在报纸团的外面。
( )然后将纸片搓成团。
( )最后根据红色纸团所在的位置,用绿色水彩笔在纸板上画出樱桃梗。
流程图:( )→( )→剪→( )→( )→( )
参考答案
一、练习
1. 2 35 1 4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出自课文《不懂就要问》,课文讲述了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根据课文内容排序为先是老师留作业,孙中山能够熟练地背诵老师要求的内容,但是不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想只背诵不明白意思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壮着胆子请老师讲解背诵文段的意思。老师检查孙中山的背诵情况后,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老师讲了书中的道理,最后揭示道理“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因此顺序为23514。
2. 1 4 2 5 3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题目涉及的课文是《在牛肚子里旅行》。这是一段对课文的概括:开始青头和红头吃过早饭后玩捉迷藏。但是在捉迷藏时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被卷到嘴里时红头害怕极了,哭喊起来。这时,青头很镇定,鼓励红头不要害怕,教给它逃走的办法。终于,通过青头的努力,红头随着一团草被大黄牛喷了出来。
3.⑤②⑥①④③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课文《在牛肚子旅行》主要写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从第七段的“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第十二段的“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第十六段的“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和第十八段的“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可以知道红头的惊险旅行的先后顺序是:被牛吃进嘴里、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和草一起被牛喷出来。
4.2 4 3 5 1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整读句子,这段话的内容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整段内容都是在小女孩擦着火柴后发生的,所以第一句确定为:①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根据连接词“一大把”可知第二句是:②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然后,火柴的亮光,使小女孩看到了奶奶:③奶奶从来没有向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接着:④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最后:⑤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故最后排序为:24351。
5. 1 6 2 3 5 4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首先要粗读句子,看看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出适合作为第一句的句子,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最后检查看句子排序是否正确。
句子是介绍家里客厅的布局的。从“左边、右边、挨着、一进门”等词语,可知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我家的客厅虽然不大,但是布置整齐、美观。”适合作为第一句,总起全文,引出下面的句子。按照空间顺序,应该是写“先进门”看到的景象,然后是“左边”,再是“右边”。写右边的摆设时,写到“旁边还放着爸爸的书柜”,可知,接下来应该写“挨着书柜是通往卧室的门,门后是我挂书包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客厅是我们吃饭、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其中“这个”就指刚才描述的客厅,适合作为结尾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6. ④ ② ① ③ ⑤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排序,事情起因“前天放学时,突然下起雨”,经过是“王老师打着伞,把同学们一个个送回家”,“雨把王老师的衣服淋湿了”;因此,大家很感动;事情的结果是第二天,王老师感冒了;冬冬给王老师送药。因此整理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7. 4 5 2 1 3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排序,首先清晨,我被惊醒,闻到香味。然后我心里不由一动,想着水仙花开了,引出对见水仙花的迫不及待,接着我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就下了床;然后;只见在浓绿的叶子中。介绍了水仙的外形。最后,我立刻感到像喝了蜜水似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想。故答案为:4、5、2、1、3。
8. 2 1 4 3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首先写天空最先的颜色,因此“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放第一,然后写天空的变化,“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放第二,承接上文写红霞的变化,“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放第三,最后写我认真观赏的动作,“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放第四,整理顺序为2143。
9.2 1 3 4
【详解】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
首先粗略读一遍句子,看句子的大致内容是什么。然后找出首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再进行检查,微调句子顺序。
句子写的内容是边疆小学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其中有“上课了、下课了、早晨”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按照顺序,“早晨,许多小学生穿着不同的服装来到学校。”适合放在第一句,因为句中有“来到学校”。接着就是“上课时间”,所以第二句应该是“上课了,大家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接着是“下课了”,“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做游戏。”适合放在第三句。最后一句“这就是我们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是总结性的句子。
10. ⑤ ③ ② ④ ①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找出这段话中心句是“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然后从茎、叶、花来分写四季海棠的美丽,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先总写“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是第一句。
再具体写茎和叶“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是第二句。
“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含羞带怯的,引来无数蜜蜂和蝴蝶。” 是第三句。
再写它的花,“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是第四句。
“它的花瓣红似火,花蕊黄似金,一朵朵、一簇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是第五句。
所以答案是⑤③②④①。
11.③②④①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主要写吃荔枝的过程,最先是剥开荔枝的壳,露出了一层白色的薄膜因此③放第一句。然后写薄膜的样子,因此②放第二句,接着写剥开薄膜,因此④放第三句,最后写吃荔枝,①放第四句,整理顺序为③②④①。
12. ③ ④ ① ⑤ ② ⑥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能分清“时间”、“空间”、“逻辑”三大类即可,具体顺序应该在解题时根据句段内容再进行确认。
第一句:交代时间、人物、事件;第二句:交代萍萍家的小水池和池中小鱼;第三句:说我经常观察小鱼。第四句:交代小鱼游过来。第五六句:我没抓住它。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来展开。故答案为:341526
13.⑤①③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并排序。
选自流火的《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赞扬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合文中:
第①自然段: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第④自然段:“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第⑧自然段:“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第⑩自然段: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第⑪自然段:木地板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故对种子的心理变化进行排序为:⑤①③②④。
14.1 4 2 5 3 6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首先写新来一位同学“我们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再写上课时的情况“上课时,老师喊小光发言。”再写“我”的反应“我听了百思不解,chóu小光怎么变成了qiú小光?”接着写下课“我”去查字典,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多音字,作为姓氏的时候就读qiú。
15.4 3 1 5 2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清明节前,小明和小红在他们住的楼前的一片空地上种瓜”,排第一;接着是“他们先创好了坑,然后准备下种子,小明把瓜籽的嘴朝下放,小红却认为应该朝上”,排第二;紧接着是两人对播种的争执,“到底应该怎样放呢?他们争得脸红脖子粗”排第三;然后是“后来,他们请了一位老农评判谁对谁错”排第四;最后是老农的想法“老农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种,以后就会知道结果”,排第五。
句子排序为:43152。
16. 2 417365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仔细阅读句子,这是段话叙述了一件小事。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想一想:事情发生的主要人物是谁?事情发生的起因是什么,被谁发现了,说了什么,小军的态度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回答了这些问题,即可解答此题。
“同学们高兴地在人民公园里游玩。”引出下文,是第一句。
接着写去买冰棍,“小军玩得口渴了,买了一根冰棍儿吃。”是第二句。
然后是小军扔冰棍儿纸,“随手就把冰棍儿纸扔在了地上。”是第三句。
冰棍儿纸被小丽捡起来,“小丽看见了,连忙把冰棍儿纸捡起来。”是第四句。
“她对小军说:‘我们要保持公园的环境整洁,不要随地乱扔东西。’”是第五句。
小丽说他,小军不好意思,“小军听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是第六句。
小军认识到了错误,把冰棍儿纸扔到垃圾箱,“他们一起把冰棍儿纸扔到垃圾箱里。”是最后一句。
所以顺序是:2417365。
17.2 6 1 4 3 5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有一天,小鹰对小麻雀说:‘我们一起练习飞吧!’小麻雀怕累,没同意。”接着写小鹰自己练习是“小鹰只好自己练。它努力拍打翅膀,脸涨得通红,可飞了还不到一米高,就掉了下来。”因为小鹰掉下来,所以麻雀嘲笑它是“小麻雀在一边嘲笑说:‘你别白费力气了!’”尽管这样,小鹰还是努力不放弃是“可是小鹰并没有灰心,一次又一次飞起来又摔下来,它努力拍打着翅膀,决不放弃。”接着是小鹰的练习过程是“一米,两米,三米……慢慢地,小鹰越飞越高。”最后写小鹰成功了是“一年后,小鹰学会了飞翔,在云端上展翅高飞。而小麻雀,还在地上啄米粒呢!”
18. ② ① ④ ③ ⑤
【详解】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
该段文字主要记叙了春节到了,我和爸爸贴“福”字的过程,是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的。
“春节到了”表示时间,应放在段首。后面过程首先是爸爸拿着一张“福”字倒贴在门上,然后我看到后产生了疑问,问爸爸为什么倒着贴。再是爸爸引导我,让我自己想倒着贴的意思。于是我边看边想,想到了倒着贴是因为“福到了”,最后父亲听到我的回答,夸我“聪明”。
所以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⑤。
19. 4 2 1 5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根据题意可知讲的是一个因为“自己潦草”而引发“去世”的严重后果。所以“从前……”为故事开始,做首句。“写信”是过程,“家里看不懂”是转折,导致“去世”的后果,最后“非常后悔”。答案由此可知排列顺序为42153。
20.4 5 2 1 3 6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解题时需要先认真读每一个句子,把握句子的特点。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我们需要先找出中心句,再进行上下文的确定。
从整体来看,“我最爱玩秋千”是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玩秋千来展开的,因此这一句是要排在第一位。“一到公园,我就赶紧跑到秋千那里,排队耐心等待着。”紧着着上一句,因此放在第二句。“过了好久,才轮到我。”和上一句排队相衔接,所以排第三句。后面就按照到了秋千以后怎么做的,做了什么事展开。“哥哥轻轻推了我几下,秋千就荡起来了。”和“我不停地荡呀荡,秋千就越荡越高。”是写我怎样玩的。最后写“荡到最高处”。
故句子顺序为:452136。
21. 2 1 4 3 6 5 尊敬老师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本段结构是总分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到现在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这句是总起。然后讲了有一次,他的作业写的不好,被批评,那么之后接着的就应该是他下次就写好了,接下来是举出具体的例子,证明他对老师的尊敬。故句子的排序为:214365。
结合句中“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时起就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他说:‘尊敬老师是起码的礼貌。’”可知,数学家陈景润是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22. 2 5 1 3 4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本题中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排列:先写“奇特的树”,才有“到了雨季”,接着“雨季一过”,衔接着“这时”,最后“叫它瓶子树”。
23. 1 3 4 2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
结合四句话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顺序进行排序即可。首先第一句是会不会拿出火柴是①句,第二句式抽出一根是④句,第三句是点燃火柴的过程是②句,第四句是③句,用火焰取暖。
24. 1 6 4 5 2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方法如下:第一步,读懂每一个句子意思;第二步,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内容是什么;第三步,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还是“总分总”结构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检查排列后句子是否通顺。
看完句子,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主要叙述了开花的过程。“每天,都有一批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这句话起到了总起的作用,引出下文关于花开的内容。下文按照“日出前”“一见阳光”“花瓣苏醒开放”“完成开花”“花瓣收缩”的顺序描述了花朵由包裹状态到开花,再到完成开花后收缩花瓣的过程。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25. 5 1 3 2 6 4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段写了太阳下落的过程,“为了看日落”是第一句,交代了事情的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先写太阳没有落下去的景色,“向西眺望”是第二句,接着写了此时太阳周围的景色,“它放射出万道霞光”是第三句,然后太阳渐渐下落,“夕阳渐渐下坠”是第四句,最后全落下了,“夕阳忽地全落下去了”是第五句,“看到这日落的情景”是第六句,这是作者发出的赞叹。正确顺序是⑤①③②⑥④
26.④②⑤①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句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段文字中首先第一句是④句,故事发生的背景,火柴燃起来了。接着是②句,承接上句火柴的亮光。然后是第⑤句,从屋里到桌上。下一句是①句,承接上句桌子上的烤鹅跳下来。最后一句是③句,这时候火柴熄灭了。
27. 5 2 1 3 4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方位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子景色秀丽。”接着是“村前有一口大水塘,水清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紧接着是“塘里荷花点点,偶尔还会有小鱼跳出水面。”然后是“村后有一片青翠的竹林,林中鸟声清脆悦耳。”最后是“人们都说这个山村真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28.3 1 6 2 4 5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首先明确第一句是②句,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是④句,从“首先”看出,接着是④句,从“其次”可以得出第三句是①句,接着是⑤句,有时还可以如何做。下一句是⑥句,除此之外还要怎么做。最后是③句,从“最后”可以看出。
29.4 2 1 3 5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总写绿毛乌龟吃起东西很有趣,然后列举了具体事例来写绿毛乌龟吃东西有趣的表现。在列举具体事例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有一次,我拿一小块肉给小乌龟吃,大乌龟看见了,马上爬起来,伸长脖子,叼着肉就跑;再写小乌龟爬起来从大乌龟嘴里夺回了那块肉;最后写事情的结果是小乌龟一仰脖子,把那块肉飞快地吞了下去。
30. 5 2 1 4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通读材料后可知,文段讲述春天山里积雪融化汇成小溪,小鹿溪边散步休息。
句子“春天,树林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提到了时间点“春天”,与其他的句子没有相同的字词,因此,句子“春天,树林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应排在语段的第一句。
与“小鹿”有关的两个句子有提到“溪边”、“水”,因此,与“小鹿”有关的两个句子应排在与“溪水”有关的句子的后面。根据常理可知,积雪融化才有雪水汇成小溪。因此,句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应排在语段的第二句;“溪里涨满了春水。”应排在语段的第三句。
根据语境可知,小鹿应该在溪边喝水和欣赏倒影。因此,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应排在语段的第四句;“小鹿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应排在语段的第五句。
将句子正确排序后,语段应为:春天,树林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小鹿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31. 2 1 4 6 3 5
【详解】本小题考查句子排序。
做题之前先想一想这几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先找出第一句,然后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往下,最后根据排出的顺序读一读,确保句意通顺连贯。
本段主要写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来进行排列顺序。
先介绍有个孩子叫司马光。第②是第一句。
接着写有一天发生的事。所以第①的第二句。
玩着玩着,小朋友掉进水缸里。所以第⑤的第三句。
写别的孩子怎么办呢?慌了。所以第③是第四句。
司马光怎么办呢?砸缸。第⑥是第五句。
结果是小朋友得救了。是最后一句。
所以顺序为:214653。
32.2 1 4 6 5 3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交代了时间和人物,所以排在第一句;
结合题干来看“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所以排在第二句。
结合题干来看“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和“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分别承接了第二句。所以分别排在第三句和第四句;
结合题干来看“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的发展承接了“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所以排在第五句;
结合“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来看是最后的结局,所以排在第六句。
33.4 1 5 2 3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
先写“清明节前,大刚和小强种瓜。”,接着写“先刨好了坑,然后准备下种子,大刚把瓜子的嘴朝下方”,再接着写“到底应该怎么放呢?”,紧接着写“请了一位老农评判谁对谁错。”,最后写“老农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种,以后就会知道结果。”
34. 2 5 1 4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列。
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本题“小雨点落进池塘里,叮咚叮咚地弹起了琴”交代事情的起因。然后写小鱼在水里玩耍,听到琴声,钻出水面,吐着欢乐的泡泡说:“真好听,真好听!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最后写小雨点听了小鱼的话,高兴极了。在池塘里,笑出一个又一个甜蜜的酒窝。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2、5、1、4、3。
35.6 4 2 1 5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仔细阅读句子,可知,该语段是围绕蚂蚁和蝈蝈过冬,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首先写“夏天,蚂蚁在热火朝天地搬粮食”,然后写“蝈蝈们嘲笑蚂蚁以及蝈蝈们在夏天的活动”,接着写“冬天来了” ,之后写“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最后写“蝈蝈们又冷又饿”。
36.2 1 3 6 5 4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做此题时可先把题目句子读一遍,再去看需要排序的句子,判断是否可以从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等关系进行排列,排列完后组合在一起再将语句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否合理。先确定首句,“到西郊公园玩”介绍游玩时间和地点;接着从方位依次进行排序,先是“一进公园”看到“花坛”,确定第2句;再根据共同词“花坛”,确定第3句;“再往前走”确定第4句;接着描述小山的风景,确定第5句;最后感叹西郊公园的美景,为尾句。顺序是213564。
37.2 3 4 1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先写花、接着写花的颜色、紧接着写太阳花的茎,最后写花的叶子。
38.2 4 1 3 5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题中首先明确第一句是③句,点明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句是①句,写出我们要干什么,第三句是④句,承接上句我们放下鱼钩,然后钓到了鱼。第四句是②句,钓到鱼的过程,最后是⑤句,最后钓到鱼之后的结果。
39. 1 3 2 4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结合课文内容和句子之间的逻辑排列,先是“早晨,从各处而来的小学生,一起进入校园上学。”接着是“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紧接着是“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做游戏。”最后是“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40.③②⑤①④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先引出主语“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接着写地点以及做什么事“躺在阳台上,”再接着写状语“阳光照在身上,”,紧接着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最后写“舒服极了。”因此,整个句子是: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日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41.2 4 3 5 1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题中首先明确第一句话是⑤句,点明故事的时间背景,接着是①句,从花苞开始的状态描写,然后是③句,几天后,下一句是②句,又过几天,最后是④句,现在的状态。所以整段文字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42. 1 3 4 2 5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排列句子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j解答此题,先将所有句子通读一遍,整体把握这几句话在写什么;然后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一般情况下,句子中都含有一些关键词,它点明了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揭示了句子之间的联系,只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此类试题就很容易解答。
通读句子,可知故事的主人公是蜻蜓,地点是池塘,因此“一只红蜻蜓在池塘上飞来飞去,习惯性地用尾巴在水面上点了几下”是第一句,交代故事的起因。接着红蜻蜓发现了池塘的水是浑浊的,故“突然,‘哗’的一声,池塘中央泛起了一朵很大的浪花,冒出一股浑水”为第二句,红蜻蜓的喊叫让小花猫认为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也跟着喊叫,因此“红蜻蜓觉得奇怪,一边飞一边喊叫:‘池塘中有点怪,水一下变浑啦!’”为第三句,“小花猫听了红蜻蜓的话,一边跑一边喊叫:‘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把水都喝光啦!’”为第四句。最后是大鲤鱼出来解释原因,“这时,池塘中的一条大鲤鱼探出头来,笑着说:‘刚才的浪花是我和兄弟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时掀起的,池塘中哪有什么怪物啊?’”是第五句。
故句子排序为:13425。
43. 3 4 1 2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叙述是总分的结构,先总述南沙的景色,接着再从远及近,从远望,到俯看,介绍了南沙的景色。内容出自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涉及内容: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44. 2 5 1 4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列。
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本题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的,首先“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交代时间、人物、地点。接着说明发生的事情“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然后说明先生的表现“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所以正确的排序为:2、5、1、4、3。
45. 5 3 1 4 2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第一句:交代时间、人物、事件;第二句:交代萍萍家的小水池和池中小鱼;第三句:说我经常观察小鱼。第四句:交代小鱼游过来。第五句:我没抓住它。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来展开。
46. 2 3 1 5 4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接着写“牛打了一个喷嚏”紧接着写“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再写“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最后写“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47.② ④ ③ ⑤ ①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先整体浏览各句,看里面有没有时间、空间、或表示逻辑顺序的词语以及提示性的词语,然后按顺序先后排列,最后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通读各句可以发现主要写了稻草人无法驱逐小蛾,自己又无法移动的心急。因此最后一句“小蛾飞过来”引起下文,“认出”为第二句,“赶跑”为第三句,“扇子风太小”为第四句,“着急,无能为力”为第五句。故排列顺序为:24351。
48. 5 2 1 4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列。
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本题要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接着写自己是作文七拼八凑;紧接着写老师要求写真实的故事;然后写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最后写作文有了进步。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5、2、1、4、3。
49. 4 35 1 2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排列句子顺序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同学们对句子理解的基础上的。
所给出的五个句子中,只有④有个时间词“清晨”,所以排在这段话的首句。
结合“闻到了一股沁人的香味”可知应该是花香,所以接下来应该选③。
结合“莫非是水仙花开了”可知心里比较激动,所以接下来应该是激动的表现,结合语境可知表现为“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就下床了”,所以接下来应该选⑤。
结合“跑到窗前一看”可知接下来应该是看到的情景,结合“只见浓绿的叶子中”可知,接下来应该选①。
结合“真可爱”可知“我”的内心很高兴,所以接下来应该是“心里甜滋滋的”,所以接下来应该选②。
所以顺序为④③⑤①②。
50. 3 1 2 5 4 6
【详解】考查了句子排序,要求学生根据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语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猴妈妈解救小猴的故事,首先写了事情的起因“有一天,猴子妈妈带小猴子出去玩。小猴子很淘气,一不小心,掉进了地洞里。”接着写了洞的环境以及小猴的表情,即“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没办法爬上来,急得大哭。”然后写了猴妈妈想办法救小猴,最后写小猴被猴妈妈救出来了。
51.3 4 6 1 5 2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列。
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本题是讲述的是孙中山在读书时的故事。
首先交代故事的人物、时间与地点: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然后说明故事的起因: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接着说明故事的经过: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们讲讲吧!”
最后说明故事的结局:这一问,教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所以正确的答案为:3、4、6、1、5、2。
52. 4 1 5 23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仔细阅读每个句子,“这里的风景美如诗画”是总领句,“我们赤脚”要感受“风景美”,“清水凉凉”具体写“风景美”,“它绕过树根”承接“清水凉凉”,“我赶快用光光的脚丫去感受那清泉的惬意和凉爽。”承接上句。
53. 2 5 4 1 6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给句子排序时①要读懂每一句话②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③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排序即可。当句中有代词时,要注意所指代的内容。
先确定首句,鹿发现危险,开始逃跑。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排序。不一会儿就把狮子甩在后面。就在狮子不想追击时,鹿被挂住了。狮子抓住机会,想要抓住鹿。但是鹿挣脱了树枝,跑掉了。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54. 4 3 5 1 2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可知是按照游览顺序对校园的景色进行描写,先写校门口,接着走进校门,然后是操场,最后写草坪以及草坪前的牌子,依次排列为43512。
55. 2 4 1 3 5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可知先是捉鸡设陷阱,然后等恶狼,接着让鸡叫,最后抓住恶狼,因此整理顺序为24135。
56. 5 32 6 1 4
【详解】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语段写了松鼠是如何打窝的,注意抓住打窝的先后顺序的词语,领会按顺序的写法,体会松鼠的窝的特点。首先介绍“搭在树杈的中间”写了松鼠的窝的位置,接着写“先……再……然后……最后……”了它搭窝的顺序,最后写了松鼠的窝的特点。
57.3 1 4 2 5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通读段落可知,这是讲了一位商人丢失并找回骆驼的故事。“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着急”是故事的起因,然后“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就去问老人”,“老人告诉一些情况”后,这是商人怀疑老人“藏骆驼”,最终商人经过老人的分析“找到了骆驼”。
58. 4 1 3 2 5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刺猬遇到蛇,并不马上把刺抖起,”放在第一句。
“反而装出一副悠闲温顺的样子。”是承接上一句,放在第二句;
紧接着写“于是,蛇就可以轻易地把刺猬缠住,而且越缠越紧。”放在第三句;
“这时”是指“越缠越紧” 时候,所以“这时,刺猬用上全身力气,把刺抖起来,刺透蛇身,使蛇毙命。”放在第四句;
“然后,刺猬就可以饱餐一顿了。”写最后的结果。
59. 5 4 1 2 6 3
【详解】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60. 4 1 3 2 5 撕 搓 裹 贴 画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3 课外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共4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方法,答题技巧,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课内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共3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方法,答题技巧,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口语交际-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共3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的知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