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二轮】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专题2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提分讲练】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提分讲练】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文件包含专题28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师版docx、专题28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要点速记】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要点:
①同一时间;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_________、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___________的重要特征。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_______________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中物种_________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_______。
3.种间关系
(1)概念: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_______________。
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__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________,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_______________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种间关系的实例对应关系图: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_________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_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重难点突破】
1.解读四种种间关系
(1)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
①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a.某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
(2)区别寄生与腐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
(3)区别种内斗争与竞争: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2.对群落结构的深度认识
(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竹林中的竹子是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3.对群落中生态位的认识
(1)生态位的含义: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有各自的空间,具有各自的功能和营养位置。人们把群落中每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上的相对位置和功能关系称为生态位。
(2)生态位的影响因素:一个种群能够占据的生态位往往受到竞争、捕食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会发生部分重叠,即一部分资源是被共同利用的,而其他部分则被各自占据。
(3)生态位的变化:随着环境的改变,原来的适应者可能会发生生态位移动或改变,也可能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新的适应者将取代其生态位,与其他种群共同维持群落的和谐与稳定。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
【要点速记】
1.演替的概念:随着_________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比较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
【重难点突破】
1.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2.关于演替的深度解读
(1)演替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会取代另一些种群,主要是优势种群的取代,如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高大的乔木取代灌木,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地衣等。
(2)演替并不是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演替的终点。
专题2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基础)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2.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环境中开始的演替是原生演替。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
A.菜地荒废后的演替B.从裸岩开始的演替
C.草原过度放牧后的恢复D.森林砍伐后演替成次生林
3.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
4.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
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
C.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
5.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会出现群落结构的改变
B.光照对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形成都有影响
C.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6.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C.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7.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8.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阶段物种组成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B.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阶段Ⅲ可能重新演替为沙丘
C.阶段Ⅰ演替为阶段Ⅱ过程中植物种类完全被取代
D.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9.从湖泊演替为森林往往需要经历五个演替阶段:裸底阶段→①→②→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原生演替
B.①是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②是沉水植物阶段
C.五个演替阶段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该群落演替总体上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10.上个世纪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森林覆被率由火灾后的61.5%提高到87%以上,动植物种群基本得到了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发生后,该群落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现群落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呈镶嵌分布
D.森林的恢复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11.下列关于群落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种群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
B.具有显著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常表现为此消彼长
C.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有机物含量可能越来越少
D.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替代灌木与灌木替代草本的主要原因相同
12.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1-5年内,物种b成为优势物种
C.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13.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 B.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C.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外部环境条件决定的 D.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
14.生物群落中各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右图所示的植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集群分布 B.均匀分布
C.水平结构D.垂直结构
15.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单一林与混交林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复杂,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资源
B.混交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单一林高
C.单一林长势整齐水平结构明显,而不存在垂直结构
D.单一林和混交林能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6.某研究团队对某一海拔区坡内鸟类分层情况的研究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存在差异 B.该海拔区域内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
C.该海拔区域内,鸟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D.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具有竞争关系
17.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18.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19.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发生演替的类型与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类型相同
B.第5年到第25年的变化说明群落甲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强
C.在第5年,甲乙两群落的丰富度大致相同,抵抗力稳定性一定相同
D.第20~30年,群落甲的物种类型不再发生变化
20.某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十几年后恢复到草原群落。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演替的过程中,植物种类一直在增加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
D.恢复后的草原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
2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22.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态,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配置格局;而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
B.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
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
二、综合题
23.黄河某河段因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被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群落的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离黄河不远有一草莓园,草莓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______________特征。
(2)通过治理提高了该地区的丰富度,丰富度指______________。
(3)该河段某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动物,两者之间具有捕食关系,请指出“甲→乙”能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4.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子的地方,喜食竹笋、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昆虫等,发情期雌雄个体往往发出特有的求偶声,雌性还会排出带有气味的分泌物,吸引雄性,一般5到7月产仔。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等级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小熊猫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科研人员在两个月份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为A、B,其中A明显高于B,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某次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丙两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__;在发情期内,雌雄小熊猫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只能是竹笋→小鸟→小动物→小熊猫,其不可逆性决定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单方向的。
(4)在针阔混交林中小熊猫与_____________构成生物群落。引起混交林中小鸟、昆虫、小熊猫等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2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提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群落的空间结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研究池塘群落不包括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D.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2.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生物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B.一定地域内,如果一种动物的天敌被大量捕杀,则该动物的数量就会持续大量增加
C.如果草原上没有食草动物,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和食肉动物数量均减少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它们之间是共生关系
3.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4.下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止鼠害,在a时间点引入某种生物不是最合适的时期
B.生物防治既能控制鼠害虫害,又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图中DE段鼠群的数量即是鼠群最小的K值
D.引入的生物与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5.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6.某湖泊中某种鱼的幼鱼和成年鱼具有不同食性,幼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湖泊不存在该种鱼的天敌,则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引入天敌后,该种鱼种群数量的环境容纳最会降低
C.成年鱼与幼鱼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量投放该种鱼到湖泊后,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7.在某草原上存在甲、乙和丙三种主要牧草,牛羊对牧草喜食程度甲>乙>丙,放牧强度越大,牧草地上生物量越小。牛羊对牧草的啃食造成的损伤能促进牧草产生和积累单宁类物质,使牧草的口感变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牧草返青后能为牛羊提供物理信息
B.过度放牧可能导致牧草发生群落演替
C.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D.牧草防御机制的形成是牛羊与牧草共同进化的结果
8.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它们之间用一屏障隔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将屏障撤掉。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B捕食种群A
B.该图表示在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
C.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种群B存在,种群A不存在
D.若一直保留屏障,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
9.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 X 的种内斗争加剧
11.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
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
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12.下列关于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块地的土样
1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三种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J”型增长
14.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 B.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 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
15.2020年4月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多种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期待几年后这里会自然成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珠山低、中、高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小珠山南坡与北坡植被数量存在一定差异, 影响该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C.群落演替过程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种群取代另一 个种群的过程
D.新形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与以前有所不同,物种丰富度与种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二、综合题
16.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请回答:
(1)火烧之后随时间推移,群落发生了演替,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生长起来的森林可称为_____________。该演替过程经历的时间较短,这是因为土壤中还保存着_____________。
(2)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其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层。同时动物也会有明显的分层,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有栖息场所、_____________等。
(3)从能量的输入角度分析,人工鱼塘还应补充_____________。定期捕捞鱼类,该鱼塘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
17.生态小组研究了某人工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对杂草入侵的影响,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入侵杂草物种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杂草入侵会改变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从演替的类型分析,该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调查草地上某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随着杂草入侵,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干物质量会减少,其中减少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分析图可知,物种丰富度增大能一定程度地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杂草的入侵。
(3)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更能抵抗杂草的入侵,其原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8.某山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和银山”的理念,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弃耕农田在二十年间逐渐发展成为森林。下表为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请据表回答:
(1)调查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当演替到第3阶段时,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第2阶段时__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演替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出现了严重虫害,后来引进了主要以害虫为食的某种鸟,虫害逐渐被控制并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曾用农药灭虫,对虫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进某种鸟后,虫害被控制并使该地区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害虫与天敌之间的__________(种间关系)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3)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被多年生草本植物取代,原因是___________。
19.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山区坡地到灌木阶段经历了____________演替。
专题2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挑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2.北京南海子公园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垃圾场,经过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景观恢复等,现已建成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最终可以演替成森林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3.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B.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
D.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4.如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曲线D点表示次生演替开始进行,之前并无演替发生
B.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演替进程缓慢,经历的阶段较多
C.E点处的物种丰富度较C点高,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环境因素的改変有关
D.E点物种丰富度最大,表示群落可能达到平衡状态,其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
5.2019年2月18日,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正式宣称,生活在昆士兰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某岛屿上的罕见啮齿类动物珊瑚裸尾鼠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使其栖息地减少,不得不与海鸟和乌龟争夺食物导致其数量锐减,最终成为全球首个因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鸟、乌龟与珊瑚裸尾鼠存在共同进化
B.海鸟、乌龟与珊瑚裸尾鼠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C.海平面上升后岛上珊瑚裸尾鼠种群的K值降至零
D.海平面上升对岛上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没有影响
6.塞罕坝地区在清朝时属于皇家牧场,停牧后逐渐出现大片天然次生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在塞罕坝人工针叶林中随机选取了12个地块进行调查发现30种鸟类,其中植食性鸟类1种、杂食性鸟类13种、肉食性鸟类16种,这些鸟类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人员调查鸟类的种类数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分布的鸟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这些鸟类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D.塞罕坝地区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7.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中动物分层现象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8.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每平方米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 B.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
C.群落交错区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 D.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演替速度更快
9.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0.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11.某农田弃耕一年后,出现了飞蓬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第二年,飞蓬的优势让位于紫菀;第三年,须芒草取代紫菀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牧草、灌木和针叶林逐步形成。100多年后,形成栎—山核桃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是一种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在形成栎—山核桃群落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大
C.该演替过程中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提高
D.栎—山核桃群落阶段,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增大,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12.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二、综合题
13.据环保学家统计,现在地球陆地面积的1/10是沙漠,还有43%面临着荒漠化的威胁。通过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沙最多的国家,并为世界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经验。请回答:
(1)治理沙漠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即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当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通过“飞机播种造林”“沙漠边缘人工推进”等方式逐渐控制沙漠的蔓延,甚至减少沙漠的面积,这体现了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进行。为了解决沙漠治理种子匮乏的难题,有人提议采集各地树种支援沙漠的改造,你_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中有一种神奇植物——复活草,即使丧失自身高达98%的水分,仍可顽强生存数十年。沙漠多风的环境可将收缩成球形的复活草散布到沙漠多处,并生存繁殖,同时固定周围沙粒,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改善长江某滨江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堤将滨江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进行了丰富度相关问题的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调查各个区域的植物丰富度,可类比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进行。
(2)A、B、C、D四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每年丰水期时A、B区会被水淹,丰水期后,人们发现A、B区大量植物因烂根而死亡,烂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演替。
(3)B区的优势植物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15.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恢复生态学原理,采用多种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_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增加_________和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2)草原上的碱蓬、虎尾草、羊草等多种植物,其主要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碱蓬根部细胞液中贮存着大量Na+,使其耐盐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种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___________,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___________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_____
经历时间________
影响因素
_________
_________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植物群落分层情况
鸟种
食物或栖息地
上层
一种雀鸟
以高大乔术的种子为食
中层
煤山雀.黄腰柳莺、橙红鹤
营果
草本层
血雉、白尾梢虹雉
以种子、幼嫩植物体、苔藓或昆虫为食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年份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55
8
0
2
灌木丛
69
26
3
3
森林
97
37
31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6 细胞工程-【提分讲练】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文件包含专题36细胞工程教师版docx、专题36细胞工程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5 基因工程-【提分讲练】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文件包含专题35基因工程教师版docx、专题35基因工程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5 免疫调节-【提分讲练】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解读和分层练习,文件包含专题25免疫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25免疫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