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基础知识综合(25分)
1. 请你阅读文段并完成相关问题。
“春”,是名词,是形容词,亦是动词,可以是季节,也可以是人蓬勃的精神状态。“春”之热忱,使得万物复苏,焕发生机:树木长出枝条,随风轻摇,抚摸行人的头顶;路旁的花朵,也不甘示弱,花枝召展逢人便笑;叽叽喳喳的鸟儿不时飞过,扯着缭亮的歌;在这生机盎然的景色中,新的希望正在酝酿。刚步入初中的我们,也犹如刚冒尖的新芽,蓬勃向上,让我们抖擞精神,走进人生新阶段,开启一段新旅程。
(1)请你给开场白中的加点字注音。
抚摸( ) 酝酿( ) 抖擞( )
(2)在将语段抄写到手卡上时,小文抄错了两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______应改为______
2. 名句名篇默写
(1)“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观沧海,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观沧海》)中领略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别友人,从“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凄凉哀婉的氛围里,共情诗人的痛惜与关切;诉乡思,从“枯藤老树昏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的苍凉深秋暮景中,体会作者的凄楚愁苦。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_______________,粉的像霞, _____________。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
3. 学校七年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任务。
(1)活动前,同学们出了一期板报,除了“交友名言”“交友之道”等栏目之外,还张贴了一组图片,请你给这一栏目拟写一个总标题。
(2)你作了一个书签要送给好朋友小语,请你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完成书签上的赠语,使之形成整齐的句式。
友谊是茫茫大海的航灯,让人执着坚定;友谊是滋味干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三句中就有一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的序号:______。
①小文到同学小康家去玩,临别时对小康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②请您指导一下我的拙作。
③谢谢您的高见。
(4)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活动后写的一段心得,但是有一处语病,请你根据语境找出并帮他修改。
①为了在人生路上不再走弯路,我一定要慎重选择朋友。②老师说,交友要择善而从,朋友是否善良正直往往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一个阳光豁达的朋友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自信。③但愿有好友相伴的路途一帆风顺。
第一处:第______句;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
(1)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朝花夕拾》中相应人物的选项。
A长妈妈 B.衍太太 C.藤野先生
(2)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上面哪一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3分)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中的“_____、______”两个词语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任选角度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材料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入门不顾。
材料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②家禽。
[注释]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也称孔廷尉。②夫子。对对方的尊称。。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下车引之( )
(3)尊君在不( )
(4)陈太丘与友期行( )
7.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8. 材料一中对谢道韫即兴创作的诗句,谢太傅的赞许尽在“笑乐”之中。请分析谢道韫比拟的妙处。
9. 材料二中的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批驳友人的?
10. 上述三则材料在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凸显了谢道韫、元方和杨氏之子的哪一共同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 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2. 作者在文章第③—⑤段描绘了济南的三幅山景图,请你任选两幅图,并说说其特点。
1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4. 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但结尾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爆米花
陈新森
①乡下老家过年的美食,千滋百味。蒸馒头,打年糕,切米糖……一道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慰藉着游子的乡愁。但独有一种爆出来的美味让我念念不忘,那便是乡间普通的爆米花。
②小时候,每到年关,爆米花师傅高亢绵长的吆喝声总会飘荡在村头巷尾,充盈着过年的喜庆。孩子们立即闪身探头,拉着母亲的衣角,欲言又止,眼里满是渴望与期待。“晓得了,这就去爆!”母亲懂我们的心思,赶忙停下手上的活计,起身找来面盆,用青花大碗从陶缸里舀一碗玉米,然后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向爆响传来的方向奔去。
③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场地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孩子。师傅神情悠然地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拉着木制风箱,右手慢悠悠旋转着机子,机子在红红的火苗上匀速翻转。师傅不时察看机器上的压力表,心思跟着那红色指针在跳动。五六分钟后,看到压力表的指针越过指示线时,他站起身来,手握扳手,把锅口对准一个长长的大布袋。
④这时候,爆米花师傅喊:“放炮了——!”围观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捂上耳朵,胆小的更是赶紧躲得远远的、“嘭”的一声爆响,一股白烟弥漫开来,米花诱人的香味倾泻而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
⑤师傅捏着大布袋的后角,把爆好的爆米花倒进面盆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去抢散落在面盆周围的米花。他们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轻轻咬碎后,用舌尖摩挲,品咂其中的香甜,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
⑥去年,在家乡举办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金灿灿的玉米垛旁,我又见到久违的爆米花。那一瞬间,我尽情嗅着空气中的米花香味儿,伸手抓了一大把塞进嘴里,不停地品尝着,秋收粮食的米香从嘴里蔓延到心里。
⑦童年家乡那位爆米花师傅姓张,早年家里穷,二十多岁起就走村串巷爆米花。过去他走到哪里都有生意。现在呢,各种小吃林林总总,竞争太大,生意因此变得清淡。只有在结婚、乔迁等喜事时,主人家才会爆上一些爆米花,混着糖果、花生分给宾朋乡邻。见此情景,老伴和女儿总劝他别再出去爆米花了。张师傅多少有些失落。
⑧算起来,张师傅做爆米花也有四十多年了。虽说已在城里小区当了保安,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但他一直不舍得放弃老本行,只为图个乐呵。女儿开始时有些抱怨,后来甘心给父亲当司机和助手,一有空闲就会陪父亲去乡下爆上几炉。父女俩寻一块开阔地,把爆米花机、火炉之类的家什卸下来、安顿好。一声爆响,像吹响了集结号,把人们迅即召到一起。缕缕清香中夹杂着美好的记忆,丝丝缭绕在人们心里。女儿后来买了新式爆米花机,并在城里摆个爆米花摊,米花、米糖样式多,品味丰,很受欢迎。张师傅感到很欣慰。
⑨“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诗人生动描述了爆米花时的场景。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只是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到市场买米花,很少自制了,农村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已难得一见。但年轻一代对爆米花的钟情似乎未减,商场、影院、超市常有供应。
⑩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说:“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多少年没听到这个声音了。”笑容在母亲脸上漾开,她念叨着,“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了,金豆开花,好年景啊!”
⑪爆米花,这久违的让我念念不忘的爆米花,爆出了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了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阅读第②~⑤段,围绕爆米花概括孩子们的行为表现,补充下面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爆米花机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孩子们看师傅爆米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
17. 从选文第⑦段和第⑧段中,可以了解到张师傅的心理从“失落”变成“欣慰”。张师傅产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8. 阅读选文,谈一谈乡间普通的爆米花为什么让“我”念念不忘。
五、作文(40分)
1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或悲伤,或欣喜,或遗憾,或刻骨铭心,或感动不已,或后悔不止,或沉醉其中,或捧腹大笑的各类事情,有许多事情以它的独特长存于我们的脑海,历经岁月浮沉,不曾逝去……
请以《那件事,让我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要套作或抄袭,表达真实感情;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春天万物复苏,夏季炎热多雨,秋天丰收硕果,冬天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你眼中的四季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1) fǔ yùn niàng sǒu
(2) 花枝召展 花枝招展 缭亮 嘹亮
2.略
3.(1)示例:交友故事
(2) 友谊是悠扬和谐的曲子 让人心旷神怡
(3)①
(4) 删掉“是否”。
4、(1)ACB
(2)衍太太不能入群。 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对作者来说,衍太太并不能带给作者“温馨的回忆”。所以不能入群。
5.(1)客路、行舟
(2)借“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愁绪,以及新年将近,自己却漂泊在外的无奈和哀愁。(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6.略
7.(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友人)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去。
8.示例: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形态和动态,精彩传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
9.无信、无礼。
10.语言描写;聪慧(聪明)。
11.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
12.共描绘了三幅山景图:①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或“暖和、舒适”)。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或“娇美”)。③城外的远山:淡雅(或“素淡、雅致”)。
13.略
14.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文章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照应,又点明了题旨,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回味的余地。
15.(1)“爆米花”吆喝声响起,孩子们想让母亲带着去爆米花。(1分)
(3)爆米花机爆响,孩子们捂耳朵或者躲开。(1分)
(4)爆米花已经爆好了,孩子们抢吃散落的米花。(1分)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玉米粒经过加热变成的爆米花”比作“小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米花形状美丽、颜色洁白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爆米花的喜爱。(3分)
17.这种心理变化是因为爆米花生意由清淡到女儿买新式爆米花机摆摊后红火起来(老行当由日渐没落到改良创新后焕发生机);女儿由抱怨到理解和支持他爆米花。(意对即可,2分)
18.爆米花给“我”的童年带来许多乐趣和温暖;爆米花承载着母亲对“我”的理解和疼爱;爆米花作为家乡的美食,慰藉着游子的乡愁;爆米花增添了过年喜庆的气氛,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答出两点即可.2分)总标题____________
伯牙绝弦
桃园结义
割袍断义
负荆请罪
( )
( )
( )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
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她生得黄胖而矮。身材生得很高大。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