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崀山孤立山峰植被分布体现了, 该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图中四地纬度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丙、乙、丁B. 甲、丁、丙、乙
    C. 丁、乙、丙、甲D. 丁、丙、甲、乙
    2. 在甲地垂直上空俯看,甲地经纬线与赤道的形态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 D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日夏至日,图中甲地影长正午时是0,因此甲地出现太阳直射现象,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正午影子朝南,说明太阳位于正北方向,可判断乙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丙地正午影子朝北,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且不是一整天都有影子,可判断丙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丁地该日一整天都有影子,说明出现极昼现象,应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四地纬度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丁、丙、甲、乙,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至日甲地正午影长为0,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在甲地垂直上空俯看,甲地所在经纬线与赤道都向南弯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某地质研究所到贵州省凉风垭地区进行地质勘察,通过钻孔记录某岩层顶部海拔。读凉风垭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岩层顶部距地表最浅的钻孔号是( )
    A. 1号B. 2号C. 3号D. 4号
    4. 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分别是( )
    A. 背斜 鞍部B. 向斜 鞍部
    C. 背斜 山谷D. 向斜 山脊
    【答案】3. A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可知,1号钻孔地表海拔是280米,岩层顶部海拔是125米,因此岩层顶部距地表深度是155米;2号钻孔地表海拔大于300米小于320米,岩层顶部海拔是90米,因此岩层顶部距地表深度大于210米,小于230米; 3号钻孔地表海拔280米,岩层顶部海拔是65米,因此岩层顶部距地表深度是215米; 4号钻孔地表海拔大于260米,小于280米,岩层顶部海拔是100米,因此岩层项部距地表深度大于160米,小于180米, 因此岩层项部距地表最浅的钻孔号是1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东北和西南地势较高,西北和东南地势较低,中部是鞍部地貌,据此可排除CD;根据某岩层顶部海拔,该岩层在1号钻孔附近海拔较高,周边地区该岩层的海拔较低,说明岩层向上凸出,是背斜构造,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岩层的埋藏深度,即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所以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岩层的走向、弯曲方向等,确定地质构造。
    读湖南崀山丹霞景区孤立山峰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崀山孤立山峰植被分布体现了( )
    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6. 丹霞地貌孤立山峰植被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B. 水分C. 地形D. 光照
    【答案】5. B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当地位于湖南,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山麓到山顶垂直分布规律,应该分别分布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等植被,与图片中的植被分异显然不同,A错误;孤立山峰顶部为乔木,周围分布灌木,边缘生长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崖壁生长崖壁植物,与当地的常绿阔叶林迥然不同,是由于孤立山峰的地貌,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差异,因此是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纬度地带性分异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表现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该处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差异,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孤立山峰范围较小,热量、水分、光照差异差异较小;在孤峰的顶部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形成乔木;边缘土壤瘠薄,形成灌木,崖壁地势陡峭,风化壳容易受到外力侵蚀搬运,不易形成土壤,只能生长极少的崖壁植物,所以形成植被差异的原因是地形部位不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和垂直地带性分异。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单位:℃)异常现象图。完成问题。
    7.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可信是( )
    A.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将增加B. 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 中国可能出现寒冬D. 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8. 该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多低于年平均值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海洋模式,使气候反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7. D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且太平洋赤道东部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世界多地气候出现反常现象。澳大利亚东部正常情况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受厄尔尼诺影响该地气温偏低,暖流减弱,降水减少,A错误。秘鲁沿海地区正常情况下受秘鲁寒流附近上升流的影响,渔业丰富。受厄尔尼诺影响,上升流减弱,秘鲁渔业资源减少,B错误。中国冬季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出现寒冬,但厄尔尼诺的影响,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中国可能出现暖冬,C错误。印度尼西亚正常年份降水较多,但厄尔尼诺的影响,该地降水偏少,在高温下可能出现森林大火,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现象。使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导致气温多高于年平均值,①错误,②正确。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沃克环流出现异常,也扰乱了常规海洋模式,使气候反常,③正确。厄尔尼诺导致全球部分地区降水总量异常增多,部分地区降水总量减少,全球降水总量为动态平衡,变化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A. 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B. 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 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 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10.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A. 黄淮地区的洪涝B. 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C. 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 2009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答案】9. C10. A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是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交界地带,原过渡带以北是牧区。结合图例,原来的牧区成为可能变动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C正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是农业用地、畜牧用地(草地) ,林地不是主要类型,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图中土地利用转变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春季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草地面积减小,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植被破坏区域包括辽河上游,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BCD有关,不符合题意。该区域土地利用转变与黄淮地区的洪涝无关,A无关,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是农业生产边际地带,是生态脆弱带。
    某海湾冬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统计发现积雪日数与海冰冰情密切相关,积雪日数多,海冰冰情严重。2011年该海湾跨海大桥竣工,大桥全长41.58km,共有桥墩864个。大桥建成之后,该海域海冰冰情及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该区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一般年份图中四个地点初冰日期最早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2. 该区域积雪日数多,冰情严重原因是( )
    A. 大气保温作用强B. 雪落入海洋融化吸热C. 地面辐射强D. 冬季风强劲
    13. 跨海大桥修建后,该海域海冰及空间分布的变化是( )
    A. 跨海大桥降温速度快,导致海域温度降低,冰情加重
    B. 跨海大桥阻挡冬季风。风力减弱,冰情减轻
    C. 跨海大桥阻挡水流及海冰运动,加剧南北差异,海冰北多南少
    D. 在冬季风影响下,海冰沿桥梁运动,海冰西多东少
    【答案】11. B12. B13. C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图中相对于丙、丁,甲、乙纬度较高,且深度较浅,冬季更容易结冰。同时,乙地位于大沽河口,淡水注入,盐度低,更易结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大气保温作用强,利于升温,冰情降低,A错误;积雪日数多,大量的雪直接降入海中,由于融雪吸热作用,会使海水温度明显下降,B正确;积雪多,反射作用强,地面增温弱,地面辐射弱,C错误;冬季风强劲与积雪日数多、冰情严重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跨海大桥降温速度快,导致海域温度降低影响有限,对冰情影响小,A错误;大桥桥墩阻挡冬季风作用较小,B错误;跨海大桥修建之后,大量桥墩对海湾内水流运动起到阻挡作用,海水流动性减弱,更易结冰,且近岸水浅盐度低,更易结冰,同时桥墩阻挡海冰流动,使得海冰北多南少,C正确;桥梁是东西走向,应该形成南北差异,D错误。故选C。
    【点睛】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关系: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蒸发吸热,凝结放热。
    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后,诸多行业如石化、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间关联度高B. 口罩生产技术成熟C. 国际市场需求大D. 劳动力成本低
    15. 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
    A. 餐饮行业B. 影视行业C. 房地产业D. 互联网行业
    【答案】14. B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注意关键词“能够”,这些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型,是因为我国口罩生产技术成熟,只要建成生产线即可投入生产,B正确。“诸多产业”,包括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等,这些产业与口罩生产并不都存在关联,A错误。市场需求是促进诸多行业跨行生产口罩的条件但不是这些企业能够进行跨行生产的原因,C错误。劳动力成本低不是我国众多企业能够跨界迅速生产口罩的原因,且口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对劳动力需求较少,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疫情期间,人们宅家办公、学习、网购等会使线上产业受益,带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D正确。疫情使人们减少外出活动,人流密集型的线下服务行业冲击明显,餐饮行业和影视行业均有负面影响,AB错误。由于停工停产,人们收入受到影响,对于房地产业的需求可能降低,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口罩产量产能迅速提高,可缓解疫情期间口罩供需紧张的局面,从而提高抗击疫情能力,但口罩产量产能的提高并不能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和科技研发水平以及交通运输能力。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技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如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削减风力,截留水分B. 增加旅游景观
    C. 防治土地盐碱化D. 提高粮食产量
    17. 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水稻种植业
    ③沙区果品加工产业④沙区生态光伏电站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16. A17. C
    【解析】
    【16题详解】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A对。草方格沙障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工程措施,有一定的旅游景观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草方格沙障建设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不是土地盐碱化,C错;草方格沙障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首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不是提高粮食产量,D错。故选择A。
    【17题详解】
    在沙漠里可以结合沙漠环境种植沙生中药材,①可行;沙区水资源短缺,沙区发展水稻种植业,耗水量大,加剧沙区水资源短缺,使沙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②不可行;沙漠地区适宜种植沙棘、椰枣等耐旱耐风沙类植物,都是可以作为果品加工,发展其加工产业可行,③可行;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发展光伏发电,④可行。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选择C。
    【点睛】沙产业: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西部“不毛之地”上发展新兴产业——沙产业,即利用现代化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使用节水技术,以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新兴产业。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截至2018年8月15日8时,“引江济汉”工程已累计调水118.19亿立方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水库周边自然环境优美B. 库区支流多,来水来沙量大
    C. 水库建设规格高,库容量大D. 地势高,可向华北自流引水
    19. 下列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防洪条件B. 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条件
    C. 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供水条件D. 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航运条件
    【答案】18. D19. A
    【解析】
    【18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主要是由于地势较高,而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地平,在引水上可以实现自流,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运营成本,故D正确;丹江口水库周围自然环境优美,不是成为水源地的主要条件,故A错误;该库区支流较多,但是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弱,因此来沙量不大,且来沙量大不应是其优势条件,故B错误;丹江口水库虽然较大,但不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水库,还有较大的湖泊等,容量也不是最大的,故C错误。答案选择D。
    【19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引江济汉”工程将长江水调入汉江,汉江沿线水资源进行补给,但是对汉江下游的防洪并无作用,故A错误,符合题意;“引江济汉”工程将增加汉江的水量,导致汉江在枯水期水量稳定,起到对下游河段供水稳定的作用,同时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条件,故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该工程增加了枯水期汉江下游河段的水量,改善了其航运条件,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A。
    【点睛】跨流域调水作用:有利:①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提供水电。③促进航运。④改善受水地区的水质。⑤改善受水地区的自然环境。⑥有的调水工程或修筑的大坝(水库)还成为当地的旅游区。⑦防洪。不利:①淹没土地。②大量移民。③下游地区因来水减少,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④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如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的健康。⑤因用水过多,或不当,可能造成受水地区耕地盐碱化。⑥浮游生物入海量减少,使河口地区捕鱼量减少。⑦有的河流,在洪峰期"泛滥"的洪水,一是将土壤表层盐碱冲走,另是洪水带来的淤泥为土地增加了肥料。
    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如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生态因素D. 人口因素
    21. 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A. ① ② ③B. ② ③ ①
    C. ① ③ ②D. ③ ① ②
    【答案】20. A21. C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对产业群落的定义及大都市产业群落分布在居住区周围,可以看出产业群落分布与社会、生态、人口等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受经济因素(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联系而导致集聚)影响,故选A。
    【21题详解】
    结合图可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占地面积小,应该位于交通最便捷的城市中心,③位于城市核心区,因此③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②位于居住区内,可以布局零售业和批发等,因此②为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制造业产业群落占地面积广,应该位于市区外缘。①位于城市边缘,因此应该为制造业产业群落。因此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①③②。故选C。
    【点睛】制造业产业群落,相当于城市功能分区中的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城市的外缘;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相当于城市功能分区中的中心商务区,一般布局在城市的市中心;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相当于商业街,一般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道路交叉口,比较分散。
    22. 读“某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题。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D.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阶段为传统农业发展阶段,b阶段为工业化阶段;c阶段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A项a阶段为传统农业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B项b阶段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严重;D项c阶段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b——c时期,产业升级,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C正确。故选C。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图1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图2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
    A. 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减弱
    B. 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C.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D. 腹地内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24. 图2中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数量B. 地理位置
    C. 交通条件D. 国家政策
    【答案】23. B24. B
    【解析】
    【23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单向吸收模式知识单方面的吸收两侧经济的要素,并未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而双向影响模式既能吸引周边的城市经济要素,又能对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城市的互补性,故A错误,B正确;且双向城市的发展将加快中心城市和腹地内城市的发展,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24题详解】
    观察图2可知,C2、C3较C1、C4距离中心城市更近,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因此双向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更快,故B正确;材料主要阐述城市之间的双向发展作用,人口数量的多少并未在图中显示,故A不选;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条件更好,故C不选;材料并未阐述出国家政策引导,故D不选。答案选择B。
    【点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周围进行辐射,拉动需求,带动地域性的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链,有中心城区,就有了基本的需求,然后通过这个需求的放大,带来更多的人,以此带动更多的就业、生产、消费。
    读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通过对雅砻江进行合理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 甘蔗制糖B. 精密仪器C. 高档家具D. 冶金工业
    26. 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
    A. 统一管理,科学调度B. 修高大坝,增加库容
    C. 招商引资,扩大开放D. 疏浚河道,发展交通
    【答案】25. D26. A
    【解析】
    【25题详解】
    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水电充足,适宜发展的工业是有色冶金,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D正确;甘蔗制糖是原料指向型工业,精密仪器是技术指向型工业,高档家具是市场指向型工业,A、B、C错误。故选D。
    【26题详解】
    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统一管理,科学调度,A正确;修高大坝,增加库容,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B错误;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不能改变季节变化大的影响,C错误;河道落差大,不适宜发展航运,且发展交通不能改变“丰枯不均”的现象,D错误。故选A。
    【点睛】葡萄酒厂、甘蔗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羊毛加工厂等,原料不便于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过高,因此宜接近原料地区。服装加工厂和电子装配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造船厂应布局在港口地区且重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钢铁厂布局应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飞机制造厂和时装加工厂对技术要求较高,故应布局在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家具厂的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宜布局在消费市场。
    如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 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
    B. 年降水量的大小
    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 空气湿度的大小
    28. 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界线是明确
    B. 区域间整体性突出
    C. 区域内差异性突出
    D. 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27. C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状况,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土壤中水分的多少为土壤湿度,并不能划分干湿地区,A选项错误;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并不能划分干湿地区,D选项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由于划分图中区域的指标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其降水量每年并不相等,故其区域的界线存在一定的过渡性,并不明确,A选项错误。由于划分区域的指标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指标存在明显的不同,故其各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每个区域的内部,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大致相似,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区域内整体性较为突出,区域间差异性较为突出,B、C选项错误。图中各区之间存在着降水逐渐变化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区域间还会发生转变,其区域的界线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区域间是存在相互联系的,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①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②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③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上海港经历了“黄浦江→长江→洋山港”的变迁,在区位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二的超级大港。如图为上海港区及部分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不同港口有不同功能,推测宝山区和金山区码头的主要功能是( )
    A. 提供货物中转
    B. 服务临港工业
    C. 发展自由贸易
    D. 促进休闲旅游
    30. 洋山港的建设,表明( )
    A. 海岛风景成为港区新选择
    B. 深水海港海平面风平浪静
    C. 船舶大型化需要深水码头
    D. 上海工业向浦东新区迁移
    【答案】29. B30. C
    【解析】
    【29题详解】
    不同港口有不同功能,根据图例,宝山区有煤炭码头、铁矿石码头,金山区是油港,推测宝山区和金山区码头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临港工业,为临港工业提供原料、能源,B对。货物在当地消费,不是提供货物中转,A错。以提供原料、燃料为主,不是发展自由贸易,C错。促进休闲旅游应是客运码头,D错。故选B。
    【30题详解】
    洋山港是深水港,洋山港区的出现,表明船舶大型化需要深水码头,C对。港区主要功能是运输、存储,海岛风景不是港区主要因素,A错。深水海港海平面风浪大,B错。与上海工业向浦东新区迁移关系不大,D错。故选C。
    【点睛】宝山区有煤炭码头、铁矿石码头,金山区是油港,推测宝山区和金山区码头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临港工业,为临港工业提供原料、能源。洋山港是深水港,船舶大型化需要深水码头。两大港口服务种类优势互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中海北部沿岸的意大利卡拉拉地区,广泛分布着白色大理岩山体。早期大理石矿场多采用露天开采,现阶段多采用洞采技术,即在探明地下矿藏的位置后,从地表合适位置开洞直达矿藏,在内部进行开采,经洞口运出。
    材料二:矿场停止开采后裸露的岩石陡坡,是矿区生态治理的难点。CBS技术将水泥、有机质、土壤、肥料、草类种子等组成植被混凝土覆盖坡面,从而达到坡面治理效果。
    材料三:相关示意(景观)图。
    (1)图示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为,试描述其主要特征。
    (2)描述该地区大理岩山体的形成过程。
    (3)相对于矿场露天开采,说明洞采技术的优缺点。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乔木和灌木居多;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至少答出2个)
    (2)早期为浅海环境,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地壳抬升,岩体高出地面形成山地;外力侵蚀上覆土层、岩层,使大理岩出露。(任答4点即可)
    (3)优点: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更利于保护生态;减少土壤、水体、大气等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开采的连续性更强。缺点:地下作业面小,开采难度大;易产生坍塌、渗漏等事故,安全性较差。(优、缺点兼顾)
    【解析】
    【分析】本题以意大利卡拉拉地区的矿场和开采前后的植被比较为背景材料,涉及植被及其特征、地貌形成过程、开采方式的优缺点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北部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该地区降水偏少,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乔木和灌木居多;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植物耐旱性强,为减少水分的流失,植被具有厚的革质硬叶;为储存水分满足植被的生长,植被具有株高较矮、树干粗壮的特点。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大理岩为石灰岩经高温变质而成,而大理岩山体的形成过程则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表层为石灰岩,可知该地早期为浅海环境,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地中海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版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频繁;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由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岩体高出地面形成山地;外力侵蚀上覆土层、岩层,使大理岩出露,形成大理岩山体。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洞采只需在地表开洞,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更利于保护生态;洞采可减少土壤、水体、大气等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洞内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开采的连续性更强。但同时由于地下作业面小,开采环境较差,开采难度大;地下矿洞易产生坍塌、渗漏等事故,安全性较差。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转到日本。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大陆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封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二:图1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大陆半导体制造产业分布图。
    (1)第二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时,美国逐步把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说明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2)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3)据图描述中国半导体企业分布特点,并推测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未来可能出现的转移方向及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1)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2)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金充裕;基础设施完善。
    (3)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长三角最密集。转移方向:东部向中西部迁;区位条件:中西部劳动力价格低,地价低;中西部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投资环境改善。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三次转移及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与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产业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转出地生产特点、转入地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题干知第二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时,美国逐步把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说明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说明美国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小问2详解】
    由材料“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可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且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由“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可知,我国消费市场广阔;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经济发展迅速,资金充裕,基础设施完善。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北京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4 级地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