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细胞
    B.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生物
    C.HIV、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能进行生命活动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胞)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①②③
    3.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
    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D.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4.表中甲、乙两组数据表示了人体细胞和玉米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其含量(干重、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其他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总计小于3%)
    A.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B.由表推测,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不同有机物的含量可能有差别
    C.甲组数据表示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其含量
    D.细胞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很少,是因为这些元素并不重要
    5.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结合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态具有流动性
    C.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可以相互转化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
    6.生物体中的无机盐是某些组织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收缩等神经调节活动需要Na+和K+参与
    B.Mg2+是组成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必要成分
    C.缺Fe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D.组织液中的某些无机盐可维持pH的相对稳定
    7.细胞中的脂质有很多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
    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
    C.在人体内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8.某五十肽中有2个丙氨酸,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4个B.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D.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9.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B.组成a的元素为C、H、O,组成b的元素为C、H、O、N、P
    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所有细胞生物中
    D.m和a通过脱水缩合交替连接,形成核苷酸链
    10.生物体内各细胞间功能的协调既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细胞膜表面有识别A细胞分泌物质的受体
    B.图2说明细胞间传递信息需要细胞膜相互融合
    C.图3中A、B细胞之间的通道既能进行物质运输也能进行信息交流
    D.没有信息交流,多细胞生物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11.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决定,称为中央运输蛋白,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
    B.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其核孔数目相对较多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会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
    D.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房颤可能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12.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不同分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唾液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C.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心肌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心肌收缩
    1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进行了3次观察,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进行实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无色内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14.研究表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大量的通道蛋白,如水通道蛋白、K+通道蛋白和Na+通道蛋白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道蛋白是一类镶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处表面的转运蛋白
    B.上述三种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Na+与K+经通道蛋白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D.血浆浓度过高时,水通道蛋白可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分进行调节
    15.细胞能够摄入和排出特定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一般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突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吞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
    B.胞吞和胞吐过程中形成的囊泡都来自细胞膜
    C.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16.图1和图2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H2O2分解的条件而绘制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浓度在图1实验中是无关变量,在图2实验中是自变量
    B.由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C.图2中,若在BC段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酶,则氧气产生速率会增大
    D.H2O2在加热时分解速率加快,因此,将H2O2酶加到90℃水浴加热的H2O2溶液中,反应速率会加快
    17.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进而形成ADP。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腺苷酸激酶为该反应提供能量,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的产物是两分子ADP
    C.腺苷酸激酶和组成它的单体均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特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18.下列有关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CO2与H2O的生成发生在不同阶段
    B.该细胞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若适当提高马铃薯块茎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降低酒精的生成量
    D.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消耗O2量和生成CO2量的比值可确定呼吸方式
    19.下列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内的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百分比来绘制
    D.光合作用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20.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
    D.将某精原细胞上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21.图1、图2分别表示两种生物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图2分别表示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B.图1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图2中O2的生成与ATP的生成分别发生在膜的两侧
    D.两图中ATP的生成均与H+的浓度梯度有关
    22.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施肥与CO2吸收量无关
    B.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与C点相比,A点施肥过少,限制了CO2吸收量
    23.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甲图所示。乙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甲图中A点、A~B段、B点、B~C段依次相符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
    24.如图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少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25.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数目
    B.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熟个体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D.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6.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27.图1、图2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有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B.图2中b、c时期分别对应图1的BC段、DE段
    C.图1中CD段变化导致图2中c时期状态的形成
    D.图2中d时期是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28.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着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具有差异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平同
    B.这些具有差异的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完全不同
    C.这些具有差异的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
    D.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一种短暂的变化,可以再重新恢复
    29.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的做法是( )
    A.为使细胞相互分散,采用解离的方法,并在制片时按压盖玻片
    B.漂洗过程中利用的试剂和脂肪检测实验中洗去浮色时所用试剂相同
    C.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后,移动装片先观察分裂中期的细胞
    D.持续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可观察到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二、实验探究题
    30.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含量都会显著增高。某实验小组提取α-淀粉酶后进行了“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70℃水浴15min。
    步骤二: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注:“+”表示溶液变蓝色,“+”越多代表颜色越深;“-”表示溶液不变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对照组是_____(填试管编号或填“无”)。
    (2)步骤一中70℃水浴15min的目的是_____。③的“处理”是什么操作_____。
    (3)α-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原理是__________。
    (4)该实验结果中?处应填__________。
    31.生物兴趣小组以黑藻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其生活的影响,测得黑藻在不同CO2浓度下,吸收和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一为黑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其中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字母代表相关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在“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提取光合色素的试剂是_____。
    (2)在暗反应阶段中,CO2在相关酶催化下与C5结合形成_____,继而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还原成糖类。
    (3)据图二分析,光照强度为N时,C点条件下暗反应产生的三碳化合物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B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4)据图二分析,如果黑藻长期生活在A点所示的光照强度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_(选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3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丝从古至今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更是“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科研人员提取蚕的细胞,将其放置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能检测到分泌的蛋白质。
    (1)蚕丝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经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_____的蛋白质,通过_____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2)三条曲线自上而下分别代表细胞三种膜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
    (3)若在A时刻,给细胞加入呼吸抑制剂,预期膜面积变化的时间会_____(填“提前”或“推迟”)。
    (4)蚕个体中,衰老的细胞水分_____、细胞核体积_____。当营养缺乏情况下,细胞可通过_____维持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当该过程过于激烈时,可能引发_____。
    3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后观察着色液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小麦种子,若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
    (2)若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移动,则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装置2开始后一段时间内移动速度逐渐加快,则说明小麦种子_______________。
    (3)若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玉米种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1、2的着色液滴都不再移动,且玉米种子仍然保持生物活性,则可推测此时的细胞呼吸产物是__________。
    (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
    34.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写出两种)。
    (3)图C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图B的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______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在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四、多选题
    35.为测定小麦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对于该实验评价错误的是( )
    A.为排除微生物干扰,萌发种子应做灭菌处理
    B.滤纸条的作用是增大NaOH吸收CO2的面积
    C.墨水滴向右移动表示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将NaOH溶液换为清水,墨水滴左移说明呼吸底物有脂质
    36.细胞表面受体接收到死亡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后,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激活半胱天冬酶(细胞凋亡的最终执行者),把细胞分解为细小的碎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触发细胞凋亡的死亡信号一般来自外伤等不利因素
    B.半胱天冬酶不能合成或失活都有可能导致癌细胞无法被清除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分解,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凋亡不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3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结构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是全透的
    B.黑枸杞的果实呈深黑色,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
    C.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
    38.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和溶液b为同种溶液,且溶质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一段时间后图A中装置1的液面会高于装置2的液面
    B.图A中2个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a,b溶液的浓度相等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B中的5,6,8合称为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
    39.下列有关被动运输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进入细胞,主要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
    B.协助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属于转运蛋白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均需要与被运输物质相结合
    D.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包括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和转运蛋白数量
    40.在夏末晴朗白天,长春某蔬菜大棚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D点时光照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相对含量升高
    B.C点时由于温度过高,植物防止蒸腾散失水分使气孔完全关闭
    C.A~E点中,大棚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E点
    D.6~9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大棚内温度较高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生物,B正确;
    C、HIV和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遗传物质都是RNA;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病毒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结构生物,故脱离细胞的病毒不能进行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并命名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施莱登、施旺认为一切动、植物均由细胞组成: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的“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的观点完善了细胞学说。
    3.答案:D
    解析:A、破伤风芽孢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核膜和染色体,B错误;
    C、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不含内质网,C错误;
    D、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构成人体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A错误;
    B、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根据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可推测,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不同有机物的含量有差别,B正确;
    C、人体的骨骼中含有钙和磷元素较多,据此可推测乙组数据表示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其含量,C错误;
    D、微量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某些元素的含量尽管很少,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元素并不重要,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态具有流动性,但不是水能成为良好溶剂的原因,B错误;
    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参与生化反应,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不是水能成为良好溶剂的原因,C错误;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但不是水能成为良好溶剂的原因,D错误。
    6.答案:B
    解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与Na+和K+进出细胞密切相关,A正确;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错误;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时血红蛋白不足,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C正确;NaHCO3/H2CO3、K2HPO4/KH2PO4和KHCO3/H2CO3等物质可以维持组织液的pH相对稳定,D正确。
    7.答案:B
    解析:A、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A正确;
    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B错误;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脱去该50肽中第21位和第49位丙氨酸的过程中肽键数目共减少2+2=4个,A正确;
    B、脱去该50肽中第21位和第49位丙氨酸的过程中肽键数目共减少2+2=4个,需要的水分子数=减少的肽键数=4个,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每分子水含1个氧原子)增加4×1=4个,B错误;
    C、脱去该50肽中第21位和第49位丙氨酸的过程中肽键数目共减少2+2=4个,该过程中每减少一个肽键会增加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该过程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C正确;
    D、脱去该50肽中第21位和第49位丙氨酸的过程中肽键数目共减少2+2=4个,需要的水分子数=减少的肽键数=4个,该过程中氢原子数目(每分子水含2个氢原子)增加个4×2=8个,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若m为胸腺嘧啶,故b一定为脱氧核糖核苷酸,A正确;
    B、a为五碳糖,元素组成为C、H、O,b为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B正确;
    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DNA,DNA可存在于所有细胞生物中,C正确;
    D、磷酸和a五碳糖通过脱水缩合交替连接,形成核苷酸链,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信息分子需与相应受体识别结合才能传递信息,由图可知,B细胞膜表面有识别A细胞分泌物质的受体,A正确;
    B、图2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①表示的是信号分子,②表示的是受体,不需要细胞膜融合,B错误;
    C、图3中A、B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既能进行物质运输也能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而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细胞间信息的交流,D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A正确;
    B、核孔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故核孔数目较多,B正确;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则没有核孔,C错误;
    D、核膜由双层膜组成,其上的核孔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由题干可知,房颤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导致的,故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D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动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是基因不同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前提是同一个个体内的不同细胞,A错误;
    B、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唾液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分泌,B正确;
    C、病毒营寄生生活,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正确;
    D、心肌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利于心肌收缩,D正确。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共进行了3次观察,第一次是为了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最初的位置关系,第二次是将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后进行的观察,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是将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置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该实验中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A正确;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反而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参照物,B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有差别,因此,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进行实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无色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其中也有成熟的大液泡,因而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通道蛋白是一类贯穿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之中的载体蛋白,A错误;
    B、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不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B错误;
    C、Na+、K+经通道蛋白的运输过程均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C正确;
    D、水分子经水通道蛋白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胞吞过程中需要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从而引起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大分子,A正确;
    B、胞吞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并脱离细胞膜;而胞吐时形成的囊泡不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B错误;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进行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胞吞”和“胞吐”过程细胞膜的运动、囊泡的移动等,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图l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H2O2浓度在图1实验中是无关变量,图2中H2O2浓度为自变量,A正确;
    B、由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B正确;
    C、图2中,限制BC段氧气产生速率的因素为酶,若在BC段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酶,则氧气产生速率会增大,C正确;
    D、H2O2在加热时分解速率加快,若H2O2酶加到90℃水浴加热的H2O2溶液中,由于温度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并不会加快,D错误。
    故选D。
    17.答案:A
    解析:A、酶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
    B、ATP分子含3个磷酸基团,ADP含2个磷酸基团,AMP含1个磷酸基团,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进而形成ADP,且ATP形成了1个ADP,因此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伴随着2分子ADP的生成,B正确;
    C、腺苷酸激酶(蛋白质)和组成它的单体(氨基酸)均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
    D、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ATP中的特殊化学键断裂,AMP形成ADP存在特殊化学键的形成,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特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该细胞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O2,第三阶段产生水,A正确;该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用于合成ATP,B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C错误;如果以葡萄糖为底物,无氧呼吸没有O2消耗,也没有CO2的生成,而有氧呼吸中O2的消耗量和CO2量的比始终是1:1,因此无法通过这两种气体的量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D错误。
    19.答案:B
    解析: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A正确;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错误;
    C、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百分比来绘制,C正确;
    D、光合作用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ATP和NADPH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D正确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A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图2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错误;
    B、图1上发生的生理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正确;
    C、图2中O2的生成与ATP的生成分别发生在膜的内侧和外侧,C正确;
    D、据图分析,催化ATP合成的酶同时也是顺浓度运输H+的载体,所以两图中ATP的生成均与H+的浓度梯度有关,D正确。
    22.答案:C
    解析:从图中实线和虚线的比较可知:施肥与CO2吸收量有关;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横坐标(土壤含水量);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横坐标(土壤含水量);与C点相比,A点光强过弱,限制了CO2吸收量。
    23.答案:D
    解析:乙图中所示细胞①的线粒体产生的CO2除供给叶绿体外,还有部分外排,说明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细胞②的线粒体产生的CO2都外排,叶绿体不吸收,说明该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③的线粒体产生的CO2都供给叶绿体,与外界没有CO2的交换,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细胞④的叶绿体不仅吸收线粒体产生的CO2还需要从外界吸收CO2,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甲图中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与乙图中所示细胞②发生的情况相符;甲图中A~B段CO2吸收速率相对值不断增大,但仍小于0,说明此阶段该叶片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与乙图中所示细胞①发生的情况相符;甲图中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与乙图中所示细胞③发生的情况相符;甲图中B~C段随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大,且CO2吸收速率相对值大于0,此阶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与乙图中所示细胞④发生的情况相符。
    24.答案:C
    解析:A、图1中,a为CO2补偿点,b为CO2饱和点,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则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所以a点左移,b点右移,A正确;
    B、图2中,a为光补偿点,b为光饱和点,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则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则a点左移,b点右移,B正确;
    C、图3中,在光照未达饱和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由于a点CO2浓度比b点高,所以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C错误;
    D、图4中,温度为25℃时,净光合量最多,当温度高于2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净光合量减少,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正确。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殖,A正确;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为成熟个体,B错误;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正确;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D正确。
    26.答案:A
    解析: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它是动物细胞。甲图为分裂前期,主要特征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但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乙图是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丙图为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数目和形态清晰。
    27.答案:D
    解析:分析图1,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对应间期DNA的复制时期;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间期DNA复制后的时期、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这是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DE段对应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a、c、d表示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b表示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使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A正确;图2中b、c时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1:1,且c时期核DNA分子和染色体相对数量均为4,所以b、c时期分别对应图1的BC段、DE段,B正确;图1中CD段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导致图2中c时期状态的形成,C正确;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图2中d时期不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28.答案:C
    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在该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这些具有差异的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如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而肌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不表达,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呼吸酶基因都表达,故B错误;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故C正确;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故D错误。
    29.答案:A
    解析:A、为使细胞相互分散,采用盐酸和酒精使细胞解离,并在制片时按压盖玻片,A正确;
    B、漂洗过程中利用的试剂是清水,脂肪检测实验中洗去浮色时使用的是50%乙醇,B错误;
    C、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转换高倍镜,C错误;
    D、细胞经过处理已经死亡,不能看到分裂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30.答案:(1)温度;无
    (2)使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活;与淀粉溶液相同温度水浴5min
    (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
    解析:(1)根据题干和表格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最适温度,因此不同温度是自变量,没有对照组,均为实验组。
    (2)本实验探究α-淀粉酶最适温度,在实验前需要灭活3-淀粉酶,排除β-淀粉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下的环境中。3的“处理”是与淀粉溶液相同温度水浴5min。
    (3)酶发挥催化作用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由表格可知,在60℃条件下,反应结束后加入碘液,溶液不变蓝,说明反应物淀粉在α-淀粉酶催化作用下,全部水解。说明在此温度下,α-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超过60℃之后,酶活性逐渐下降,淀粉剩余越多,该实验结果中?处应填+++。
    31.答案:(1)类囊体膜;无水乙醇
    (2)C3/三碳化合物;[H]和ATP
    (3)小于;二氧化碳浓度
    (4)否;A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解析:(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这也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提取。
    (2)CO2在酶的催化下与C5结合生成C3化合物,继而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并生成ADP、Pi和NADP+。
    (3)光照强度为N时,C点处CO2浓度低于B点处,产生的三碳化合物小于B点;此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为CO2浓度。
    (4)CO2吸收值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A点处净光合速率为0,则有机物积累量也为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2.答案:(1)空间结构;囊泡
    (2)内质网(膜)、细胞膜、高尔基体(膜)
    (3)推迟
    (4)减少;增大;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解析:(1)蚕丝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经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质,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含有膜结构且膜会发生变化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会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面积保持前后不变,细胞膜面积会增大,故最上面那条曲线为内质网(膜),中间那条曲线为细胞膜,最下面那条曲线为高尔基体(膜)。
    (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若在A时刻,给细胞加入呼吸抑制剂,能量供应减少,预期膜面积变化的时间会推迟。
    (4)蚕个体中,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当营养缺乏情况下,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维持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当该过程过于激烈时,可能引发细胞凋亡。
    33.答案:(1)吸收CO2;左;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强度增强(或无氧呼吸速率加快)
    (3)乳酸
    (4)其他条件不变,将种子灭活
    解析:
    34.答案:(1)动物;中;4
    (2)线粒体、核糖体
    (3)S
    (4)2C
    (5)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解析:(1)图A所示的细胞无细胞壁,表示动物细胞,又因其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动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载体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所以与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线粒体。
    (3)图C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所以处在图B的S期。
    (4)图B中,G1期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S期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说明正在进行DNA复制。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则DNA复制会被抑制,会阻碍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所以C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5.答案:ACD
    解析:为排除微生物的干扰,应对萌发种子做消毒处理,A错误;滤纸条的作用是增大NaOH吸收CO2的面积,B正确;墨水滴向右移动表示种子消耗了多少氧气,但不能表示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墨水滴向左移动,可能发生了无氧呼吸,不能说明呼吸底物为脂质,D错误。
    36.答案:ACD
    解析:A、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故A选项错误;
    B、目前,大多数癌症治疗是通过称为细胞凋亡的过程杀死癌细胞而起作用,即通过激活蛋白质半胱天冬酶,致死细胞。半胱天冬酶是细胞凋亡途径中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通过接受死亡信号、启动凋亡或激活下游的分子及降解细胞骨架、蛋白质、核酸等发挥作用,故B选项正确;
    C、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蛋白质的分解,也有蛋白质合成,故C选项错误;
    D、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故D选项错误。
    故选ACD。
    37.答案:BCD
    解析:A、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A错误;
    B、黑枸杞的果实呈深黑色,与其液泡中含有的色素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C正确;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构成,在水中疏水的尾部相互靠近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BCD。
    38.答案:AC
    解析:A、溶液a和溶液b为同种溶液,且溶质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若“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a浓度大,吸水能力更强,所以一段时间后装置1的液面高于装置2的液面,A正确;
    B、若a溶液浓度不等于b溶液浓度,浓度大的液面高,所以图A中2个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a,b溶液的浓度不相等,B错误;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C正确;
    D、图B中5是细胞壁,6是细胞膜,7是液泡膜,8是细胞质,其中6、7、8共同构成原生质层,D错误。
    故选AC。
    39.答案:BD
    解析: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少量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协助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B正确;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错误;协助扩散是在转运蛋白的协助下,将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故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转运蛋白的数量都会影响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D正确。
    40.答案:AB
    解析:A、C时处于正午太阳光强,为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关闭CO2进入量减少,D点CO2吸收增多,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减弱),CO2增多消耗的RuBP增多,所以RuBP相对含量减少,A错误;
    B、C点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证明植物可以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气孔没有完全关闭,B错误;
    C、E点之前的光合作用都强于呼吸作用,大棚中的氧气浓度一直在增加,A~E点中,大棚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E点,C正确;
    D、6~9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对光合作用有利,b比a的净光合作用强,D正确。
    故选AB。
    元素
    C
    H
    O
    N
    K
    Ca
    P
    Mg
    S

    43.57
    6.24
    44.43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55.99
    7.46
    14.62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①加入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②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③加入处理后的酶液(mL)
    1
    1
    1
    1
    1
    1
    ④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⑤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相关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0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生物月考11月docx、生物答案11月docx、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一生物学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