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共17页。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观点-文明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形成:(2)构成:(3)特点:(4)薪火相传的原因:(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勤劳和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语言文字,文学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 P59核心突破一 中华文化是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P60--61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P61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为什么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怎么做内容:爱国情怀,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伦理规范,处世准则等。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①加强__ ____;②日常生活中____ __。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是世代相传的__ _ _。②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 _。精髓民族智慧精神力量个人品德修养身体力行核心突破二 传统美德内涵:以__ 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本质:坚持爱___和爱___、爱_____ _ 高度统一。 ①在______紧要关头时挺身而出;②在______遇到危险时见义勇为;③从______做起,从小事做起。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 ____;②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___ _;③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____ 。国家他人自己精神支柱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与时俱进航天精神抗疫精神建党精神品格:__ __ 国党社会主义核心突破三 民族精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①与_ _____紧密联系,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勤于__ ____、勇于___ ___。③明辨是非、__ ____、_ _____。日常生活学习实践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国家)(社会)(个人)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核心突破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观点-家园1.我国的人口国情\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 2.环境形势: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3.文明发展道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必然选择):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4.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四大基本国策:人口问题—计划生育,资源问题—节约资源,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经济问题—对外开放。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7.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建设生态文明: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9.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1)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3)新特点: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核心突破五 人口问题 ①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③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新特点 p752.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P76易混易错: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答:①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 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②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核心突破六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与重要国情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①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P74③转变发展方式,P80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核心突破六 (二)怎样应对人口、资源、环境 三大挑战 P74、80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_______ _。②_______则文明兴,_______则文明衰。③建设生态文明就是___ ____。①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③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智慧选择生态衰造福人类生态兴核心突破七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①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①要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②坚持___ ____的基本国策。③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要处理好___ ____与___ ____的关系。⑤坚持________,________。⑥坚持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大力倡导_____生产生活方式。⑦必须严守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绿色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能力。积极依靠科技创新,推行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企业:1.虎年立春之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从中我们体会到( )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2.《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D当堂训练检测3.某地积极开展“微心愿”活动,陪老人聊天、给老人理发、帮助照看孩子,随着“微心愿”一个个实现,“你有困难我来帮”深入人心。“微心愿”活动,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①敬业 ②和谐 ③友善 ④平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在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因为(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资源消耗量大②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速增长阶段④粮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福建】福建省连续42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水土流失率降至7.5%。这主要得益于我省( )A.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B.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秉承共享发展的理念C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