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00681/0-17362431614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00681/0-17362431614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00681/0-17362431614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22题,为下列加点词选择相同意义的选项,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4.学生小语想到用陶渊明《饮洒(其五)》中“□□”这个表地名的词语来命名他正在劳动的处所,形容其闲适自在;并用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表达不经意间将远处的美景纳入眼帘,生出超凡脱俗的忘我心境。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唐)柳宗元
①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①为工②。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③,务釆色④,夸声音⑤而以为能也。
②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⑥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远矣。
③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④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⑦,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
【注释】①辞:文辞,辞藻。②工:精巧,精妙。③炳炳烺烺(lǎng):指文辞优美,光采照人。④务采色:致力于追求文辞的光彩绚丽。⑤夸声音:夸耀文章声韵的和谐。⑥吾子:古时对别人的尊称,可译为“您”。⑦断:对是非的判断。
5.【甲】文选自【乙】文提到的《______________》一书。(2分)
6.为下列加点词选择相同意义的选项。(4分)
(1)“文者以明道”( )
A.自康乐以来 (《答谢中书书》)
B.屠惧,投以骨 (《狼》)
C.以君之力 (《愚公移山》)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2)“凡吾所陈”( )
A.陈词滥调 B.推陈出新 C.慷慨陈词 D.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3分)
不知道之果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乙】选文结尾的“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中的“原”具体指“□”、“□”、“□”、“□”、“□”。(5分)
9.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道理。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C.【甲】文多用对偶,【乙】文多用排比,语言各有特色。
D.【甲】文写到学和教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乙】文写到自己对写作追求的反思,也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10.【甲】文划线句是怎样阐述道理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6分)
纪录片的真实性不可撼动
①最近,被称为业界良心的BBC纪录片陷入舆论风波,其2011年出品的《人类星球》被质疑“造假”——“关于科罗威人的一集出现了有违准则的情况,特别是关于部落搬进树屋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说《人类星球》造假有些夸张,若从纪录片专业的角度判断,这种做法其实属于业界长期以来常见的。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纪录电影《北方的纳努克》,就已经把消失的爱斯基摩人冰雪上捕鱼、狩猎的生活方式通过场景再现模拟了出来。
②影像的表达需要物理化空间,哪怕是动画模拟或者人造场景。现实当中正在发生的事;事件周围的环境、空间可以随时拍摄,但历史事件或已经逝去的东西,其物理化空间也已经消逝,我们只能通过场景再现进行影像记录。仅通过口述或者文字记录,是无法对历史事件或已经逝去的东西进行影像传播的。~,
③真正的纪录片,核心原则是真实,其实这也是纪录片的灵魂和生命。界定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把握两个层面:一是有无注观造假动机。看纪录片有没有造假,要看它的主创团队价值追求在哪,作品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假如一部纪录片标明实拍,内容却是通过影像技术实现的,主创团队特意遮盖影片背后的技术手段,具有造假主观意图,就能说它造假”。但是,若主创团队没有说纪录片是实拍的,人们却说其造假,可能就是因为不了解这种影像表达方式而造成的。将来,影像将有越来越多的表达方式,人们须找准纪录片的价值追求和核心意义,认清真假。
④另一个层面,是纪录片的专业性是否足够。一部纪录片,要通过再现手段还原历史中的真实存在,一定要有科学、专业的观点作为支撑,并由专业团队描述这种观点。人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但我们要无限接近那根鉴定线。纪录片中呈现的专业科学认知,是否在过去的时空中真实存在过是最主要判断依据。
⑤对于广大受众来说,纪录片也是一种消费产品。大家关心和自己利益相关的内容,如涉及药物、健康方式的纪录片,对一些常识性的假象较为敏感。但是,当受众观看和自己没有实质性利害关系的纪录片时,关注点就从纪录片的真实性转移了,大家更看重的,是纪录片的真实感。现在有些纪录片,哪怕是实景拍摄的现实题材,镜头中人物说的话和展示的场景给人一种假的感觉。纪录片是把现在的生活记录下来成为将来的历史。因此,作者用影像展示生活故事时,应该秉承历史的态度,以纪录片的良心为底线,真实地表达真情实感。
⑥我们讨论纪录片的造假问题,就不得不说说故事戏剧化的问题。商业纪录片有自己的叙事要求,它称作故事化。如探索频道把故事讲得有情节、戏剧化,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这与朴素纪实原则并不相悖。拿捏好戏剧化叙事技巧这个度很重要。一部有趣的、大家愿意看的纪录片,其戏剧化是为传播知识而存在的。哪怕纪录片戏剧化,它的核也应该是真实的。
⑦现在,纪录片慢慢放下了姿态,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受众看纪录片、消费纪录片,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保证纪录片永远充满生命力,真实性,不可撼动。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语学校的电视台要拍摄部纪录片《百年老校的变迁》。诸根据②—④段的内容,给他们提出拍摄要求和建议,使其达到本文所说的“真正的纪录片”的标准。(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⑤—⑦节,以下对“真实性”、“真实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纪录片的“真实感”不等同于“真实性”。
B.实地拍摄的真实素材也有可能被拍得没有“真实感。”
C.纪录片采用戏剧化方式叙事,会失去“真实性”。
D.纪录片也是一种消费产品,有时候观众不关注 “真实性”而看重“真实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煮月亮
赵瑜
①小时候做过很多和月亮有关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煮月亮了。
②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军停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
③就这样,军停就一直双手作圆圈状捧着那轮月亮,跟着我们跑。在菜园的河边,我们找到了一个搪瓷盆子,高兴地让军停把月亮放到盆子里。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了。
④“接下来呢?”赵四儿看着那盆子里的月亮问我。
⑤“煮月亮吧!”我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姐姐给煮出来呢。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开始号召这些孩子们去捡拾柴火,我要生火煮月亮。
⑥这一群孩子不知道我到底会煮什么样的好东西给他们吃。我对他们大声说,月亮煮熟了,大概会变成很多东西。国子问:“会变成苹果吗?”我说,会的。赵四儿问:“会变成梨子吗?”我说,会的。军停问:“会变成西瓜吗?”我说,会的。因为月亮是圆的,只要是圆的都可以变出来。于是,一群孩子就在那里看我表演。
⑦我煮啊煮,煮啊煮,把月亮煮到了云彩里。我就指着云彩说,让月亮出来啊,快一些出来,让我接着煮。一群孩子也都跟着我喊。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的云彩就是不肯放过月亮,我们等了好久,那月亮也没有出来。盆子里没有了月亮,当然就没有办法煮了。
⑧直到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我们又一次玩起了煮月亮的游戏。这一次是点点把手伸进河里捞出了月亮,然后很认真地捧着让我看。我们又一次把月亮放在了那个搪瓷盆子里,生着了火,开始煮了起来。
⑨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赵四儿的兜里有半块没有吃完的红薯,就问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时候,顺便也煮一下这半块红薯。”我答应了他。
⑩等着那红薯煮熟了以后,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赵四儿让我先尝了一口,那红薯果然很甜,我就说:“甜,有月亮的味道。”于是,接下来,这些孩子们吃过以后就都夸奖。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
⑪再后来,我们在煮月亮的时候,还煮过苹果、梨、李子、橘子、芋头、山药、胡萝卜、荸荠、藕、花生、大枣。我们这些孩子,每一次煮完东西以后,都会向别人夸耀那些食物有月亮的味道。
⑫究竟月亮是一种什么味道,我已经无法想起和描述了。总之,那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修饰词语,仿佛这尘世间的味道中,加了月亮的味道,就一定是最美好的了。
⑬不能不说,煮月亮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事情。路过的人只要看到我们这些孩子在那里煮一盆水,就会忍不住问一句:“你们在煮什么?”这个时候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候,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煮月亮。”
⑭那个人朝我们的盆子里看一眼,发现了那轮圆圆的月亮,就笑着走开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人笑了,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⑮忽然就想起我的生活。
⑯从童年的某一个夜晚开始,我一点一点地成长为现在的样子。我仿佛一直就是一个煮月亮的孩子,一边煮月亮,一边往盆子里加入了成长、心事、追求、思想。我不但在煮月亮,同时也煮了自己的时间,把那些岁月煮成了温暖的记忆,把庄稼煮成了自己的文字,把城市煮成了自己的家,把街道煮成了画面,把路过或者遇到煮成了爱情。
⑰我在童年的时候煮月充,把那么多的寒冷煮成了温暖。
⑱我在少年的时候煮月亮,把那么多的无奈煮成了希望。我在乡村里煮月充,想把邻居家枣树上的枣煮成甜美的食物。我在城市里煮月亮,想把道路上的孤单煮成缠绵的怀抱。
⑲我的这些靠近忧伤的文字,希望一下子伸进大家的童年里,捞出青蛙的叫声、稻草人和单纯的怀念。
⑳如果你路过我的这些文字,那么,我想告诉你:“我正在煮月亮,你想往里加什么?”
(节选)
14.概括作者小时候做过的与月亮有关的事情。(5分)
(1)一个月圆之夜,我们玩起了捞月亮和煮月亮的游戏,月亮躲起来不见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择以下句子中的一句,联系上下文,赏析其语言表达的妙处。(4分)
(1)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的云彩就是不肯放过月亮,我们等了好久,那月亮也没有出来。
(2)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思考,第⑮节为什么说“忽然就想起我的生活”?(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⑳节作者说“我正在煮月亮,你想往里加什么?”现在你路过了作者的文字,你想往里加什么?仿照下列句式写一写。(5分)
我在乡村里煮月亮,想把邻居家枣树上的枣煮成甜美的食物。
我在城市里煮月亮,想把道路上的孤单煮成缠绵的怀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20分)
某校开展读书活动“读名著·析写法·探魅力”。请你参与并一起完成任务。
任务一:梳理类型·设计专题
18.小语把名著分类并根据“主题”设计了专题探究活动。请你补充完成。(7分)
任务二:认识“视角”·学习写法
19.下列关于“叙述视角”的解说文字排序正确的是( )(3分)
①叙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作者从哪个角度来“讲”故事。
②所以,作者往往根据不同的写作需求,选择合适的视角来讲故事。
③《水浒传》就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对整个故事有全局把握,能同时展现多个好汉的经历和他们之间的交集。
④它也决定了读者从哪个角度来“看”故事。
⑤常见的叙述视角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A.①③⑤②④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⑤③② D.①④③②⑤
20.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划线部分,请从保尔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改写,并将他安慰妻子的内容改为直接对达雅说的话。(6分)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保尔安慰妻子,让她不用担心,他会好好活下去,即使医生诊断他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也不会屈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读思结合·探究辨析
21.有人认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也有人认为斯诺是“一个主观的评判者”。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结合作品特点说一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题目:相处的秘诀
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与他人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人相处的秘诀是什么?有人感慨“理解万岁”;也有人认为“志同道合”很重要;还有人把“和而不同”当作人际交往的目标……答案繁多,体验各种各样,交织出生活的绚丽篇章。
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来说说你的理解。
请以“相处的秘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篇目
类型
专题探究活动
《艾青诗选》
诗歌选集
唱追求光明的热血之歌
《水浒传》
长篇小说
(2)
《经典常谈》
学术散文集
(3)
《昆虫记》
(1)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和评分标准,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届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无答案,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