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98915/0-17362177295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98915/0-17362177295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98915/0-17362177295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以下关于亚洲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B. 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洲
C. 亚洲跨寒、温、热三带D.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 图中甲地位于( )
A. 东亚B. 中亚C. 西亚D. 东南亚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错误;亚洲为世界第一大州,B错误;亚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C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大洲是南极洲,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亚洲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而图中的甲地是阿拉伯半岛,所以属于西亚,故C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常年干旱少雨,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A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正确。A是地中海气候,A错误。C是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故选B。
【点睛】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气候资料图中气温曲线上的点表示各月气温,降水柱状图表示各月降水量;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能够判断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可以判断气候分布的半球。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下图中甲图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为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面下面小题。
5.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北部高,南部低B. 西部高,东部低
C. 中部低,四周高D. 中部高,四周低
6. 据乙图分析,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自北向南B. 自南向北C. 自东向西D. 自西向东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较大。结合甲乙两图来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冰洋位于亚洲北部,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南北狭长,山地、丘陵广布。如图是日本其中一个岛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 日本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A. 沿河分布B. 临海分布C. 集中在内陆D. 集中在山区
8. 日本地狭人稠,农业方面实行精耕细作,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单产很高,影响日本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9. 近年来,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现象。下列关于其缺水的原因,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均位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 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C. 陆地面积小,储水条件差D. 水稻种植面积广,耗水量大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受地形和交通的影响,日本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濑户内海及日本海沿岸,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适合人居,且靠海,交通便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但农业发达,现代化水平高,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高,且日本农民重视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C正确,ABD错。故选C。
【9题详解】
濑户内海位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A选项正确;日本濑户内海沿岸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故B选项正确;濑户内海沿岸平原面积狭小,储水量有限,故C选项正确;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发达,水稻种植面积小,所以水稻种植不是缺水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合理的选项,故选D。
【点睛】日本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低域狭小,资源贫乏,山地丘陵多,平原面积小,农业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九州岛是日本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10. 下图是东南亚某海峡局部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C所在地区是马来半岛B. 海峡A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C. 日本把海峡A称之为“海上生命线”D. B所在的岛屿是苏门答腊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海峡A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图中C所在的地区是马来半岛;海峡A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日本把海峡A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B所在的岛屿是苏门答腊岛,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读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2021年印度人口达13.93亿,到2024年印度人口已过14.29亿,结合已学知识完成小题。
11. 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的现状是( )
A. 快速增长B. 缓慢增长
C. 停止增长D. 人口负增长
12. 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大,主要是因为( )
A. 水旱灾害频繁B. 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
C.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D. 民族构成复杂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印度人口1993年的8.84亿人,每年都在增长,到2011年增长到12.10亿人,可知目前印度人口快速增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但不是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大的原因,A错误;印度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人均资源数量少、导致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大,B正确;印度曾经遭受殖民统治,但现在是独立国家,C错误;与民族构成复杂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读“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南亚的旱季主要盛行( )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
14. 下列属于小麦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3. C 14. B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是雨季,冬半年是旱季,读图可知,图中旱季(1月)盛行东北季风,来自大陆内部。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是C。
【14题详解】
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其次是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读图可得,属于小麦主要分布区的是②,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是B。
【点睛】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西北部则降水稀少。
读沿60°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为( )
A. 西高东低B. 东高西低
C. 北高南低D. 南高北低
16.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东欧平原B. 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C. ③是中西伯利亚平原D. 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答案】15. B 16. C
【解析】
【分析】根据俄罗斯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地形西部是平原,地势低,东部地势高,所以地势东高西低。故选B。
【16题详解】
俄罗斯地形分为四大地形区,①是东欧平原,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③中西伯利亚高原,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所以选C。
【点睛】该题考查俄罗斯的地形和地势。
《阿拉丁和神灯》是源自西亚的神话故事,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西亚宗教建筑反映居民多信奉佛教
②阿拉丁神毯与西亚的畜牧业有关
③西亚人们夜晚常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与地形密切相关
④西亚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
18. 阿拉丁与公主交流使用的语言是( )
A. 汉语B. 英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西亚地区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排除①;神毯是毛制品,阿拉丁神毯与本区的畜牧业有关,②正确;该地区人们夜晚常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与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关,排除③;本区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④正确;②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
【18题详解】
阿拉丁与公主交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D正确;汉语主要在中国使用广泛,排除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但不是西亚地区最常用的语言,排除B;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等,排除C;故选D。
【点睛】西亚在亚洲西部,自阿富汗至土耳其,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
读非洲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城市达累斯萨拉姆濒临( )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
20.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人为因素D. 地形因素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达累斯萨拉姆位于坦桑尼亚东部,东临印度洋,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东非重要港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故受地形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山顶有积雪,被誉为“赤道雪峰”,D正确;与纬度、海陆、人为无关,排除ABC;故选D。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澳大利亚是一个森林大火频发的国家。从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的森林大火持续了4个多月。澳大利亚森林覆盖率较低,但是78%的天然林为桉树,桉树叶富含油脂。下图为澳大利亚起火点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澳大利亚的起火点主要分布在( )
A. 北部地区B. 西部地区C. 沿海地区D. 内陆地区
22.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持续高温干旱②冬季寒冷少雨
③森林覆盖率高④特有树种桉树含油脂易燃
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澳大利亚起火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C正确;西部沿海、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都分布较多,内陆地区分布少,故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从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的森林大火持续了4个多月,这段时间是澳大利亚的夏季,澳大利亚森林大火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持续高温干旱,故①正确,②错误;澳大利亚森林覆盖率较低,但是78%的天然林为桉树,桉树叶富含油脂,油脂易燃,故③错误,④正确。故A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
【点睛】澳大利亚大陆早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之中;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演化十分缓慢;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的竞争。所以澳大利亚分布有许多低级、原始、古老的特有生物。
23.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地形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部为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中央大平原,地势特点与上图中的B相符,故选B。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
B. 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C. ③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
D. ④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25. 下面对①~④四个地方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所在国跨越两大洲
B. 四个地方所在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C.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是通用英语的国家
D.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在东半球、北半球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乌拉尔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位于俄罗斯境内,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西的欧洲部分,A误;喜马拉雅山北侧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误;大平原位于美国,东侧是阿巴拉契亚山,该山不是美国最大的山脉,C错误;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①位于俄罗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A正确;俄罗斯首都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中国的首都北京,最大城市是上海;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B错误;①是俄罗斯,使用俄语;②是中国,使用汉语,C错误;四个国家中,美国位于西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只有中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读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的湄公河下游,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工业起步晚。近年来我国在柬埔寨积极投资服装加工工业,使其逐步成为该国最大的工业部门。柬埔寨对外贸易出口以服装为主,占出口总额70%以上。
材料二:棉花喜光照、忌浸水、喜土壤肥沃的砂壤土,过去柬埔寨棉花种植业发展缓慢。
材料三:天然橡胶树喜高温,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高湿,根系浅,枝条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量。
材料四:“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柬埔寨示意图”和“柬埔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五:201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简称澜湄合作),其中,柬埔寨属于成员国,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间的水资源合作中心、环境合作中心、农业合作中心等纷纷成立并投入运营。
(1)柬埔寨西临_____湾,“亚洲多瑙河”之称的_____河流经该国,柬埔寨首都金边坐落在该河与洞里萨河之间的三角洲地带,这种沿河分布的优点是_____。
(2)柬埔寨过去棉花种植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受到_____(气候类型)的影响,雨季_____(长/短),不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棉纺织工业不发达,市场需求_____(多/少)。
(3)列举东南亚种植天然橡胶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
(4)澜湄合作可以( )
①促进湄公河生态环境保护 ②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消除国家间的地域差异 ④推广高产水稻增产粮食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5)中国与柬埔寨合作关系属于( )
A. 南南对话B. 南南合作C. 南北对话D. 南北合作
【答案】(1) ①. 泰国 ②. 湄公 ③.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
(2) ①. 热带季风气候 ②. 长 ③. 少
(3)①纬度低,热量充足;②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4)B (5)B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柬埔寨示意图”和“柬埔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国家、河流、气候、农业、南北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柬埔寨西临泰国湾,“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湄公河流经该国,该河流注入南海。柬埔寨首都金边坐落在该河与洞里萨河之间的三角洲地带,其主要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
【小问2详解】
柬埔寨过去棉花种植业发展缓慢,其原因主要是:柬埔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雨季长,不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且柬埔寨棉纺织工业不发达,市场需求少。
【小问3详解】
东南亚种植天然橡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纬度低,热量充足;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热量充足;②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沛,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
【小问4详解】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合作。可以促进湄公河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向其他国家推广,增产粮食,B①②④正确;并不能消除国家间的地域差异,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小问5详解】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与柬埔寨都是发展中国家,故中国与柬埔寨合作关系属于南南合作,B正确,C错误;没有南南对话、南北合作的说法,AD错误。故选B。
2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埃及时间2021年3月23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下午2时)左右,台湾长荣集团旗下巴拿马籍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欧亚之间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苏伊士运河被切断6天,给世界贸易造成了巨大损失。
材料二:北极航道由两条航道组成,其中的东北航道大部分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希望北极东北航道的使用率能大幅度增加。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将促进环北极经济圈的整体增长,全球贸易和航运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
材料三:中东地区图和北极东北航道图。
(1)图甲所示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及其沿岸,此地区大部分石油通过C处的_____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和_____。
(2)“长赐号”货轮从中国台湾高雄出发,于3月23日北上苏伊士运河,按照图乙传统航道的路线,在航行过程中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是:太平洋—_____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_____海—苏伊士运河—_____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西部;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是______。通过北极东北航道,有利于加强我国与_____洲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
(3)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北极冰川面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造成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措施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健全法制,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B.加强规划,制止侵海、占海开发行为,并设置休渔期
C.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减缓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D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填海造地
【答案】(1) ①. 波斯湾 ②. 霍尔木兹 ③. 海洋运输 ④. 管道运输
(2) ①. 马六甲 ②. 红 ③. 地中 ④. 通行时间缩短;运输成本低 ⑤. 欧
(3) ①. 减小 ②.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东地区图和北极东北航道图为材料,涉及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石油运输线路、大洲大洋的分布、全球气候变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区为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运往欧洲西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地区大部分石油通过C为“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有海洋运输和管道运输。
【小问2详解】
由图乙以及所学的知识可知,该货轮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西部。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是通行时间缩短;运输成本低。并且加强我国与欧洲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会导致北极冰川融化,使北极冰川面积减小,造成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树立并宣传”永续利用”的观念。健全法制,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加强规划,制止侵海、占海开发行为,并设置休渔期;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减缓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ABC不符合题意;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填海造地不利于海洋保护,D符合题意。故选D。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连接中国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橙盖的“四位一体”通道。瓜达尔港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以瓜达尔港为起点把经由阿拉伯海及马六甲海峡长达12000公里的传统路线缩短为2395公里,终点为新疆。
材料二: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
(1)“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往我国的能源资源是_____,该能源在“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主要以_____(运输方式)运往我国,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_。
(2)分析瓜达尔港作为中东至中国能源输送管道起点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地理位置、距离、安全性等方面回答)。_____。
【答案】(1) ①. 石油(或天然气或油气) ②. 管道 ③. 运量大,连续性好,安全可靠等。
(2)①靠近中东有丰富的油气资源;②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③油气输出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缩短了运输距离。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材料,涉及中东的资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往我国的能源资源是石油,该能源在“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主要以管道运往我国,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运量大,连续性好,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等。
【小问2详解】
瓜达尔港作为中东至中国能源输送管道起点的有利条件是:原料足,靠近中东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位置优,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距离近,建成后油气输入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起,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两国的经济均受影响。美国玉米生产受到的冲击很大。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很大的美国农业带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化和____化。
(2)位于____(城市)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____产业中心。
(3)东北五大湖是____农业区,试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分析形成的原因____。
【答案】 ①. C ②. 专门 ③. 机械 ④. 旧金山 ⑤. 高新技术 ⑥. 乳畜带 ⑦. 气候冷湿、人口和城市密集
【解析】
【分析】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详解】(1)读图可得,C是美国的玉米带,所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很大的美国农业带是图中的C,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i门]化和机械化。
(2)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该地科技力量雄厚。
(3)东北五湖是乳畜农业区,这里由于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乳畜业发达。
【点睛】
30. 读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相关资料及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回答:
资料卡
2021年2月,南极地区发现红色的“西瓜雪”。“西瓜雪”的出现与当地雪藻在偏暖气候时的大量繁殖密切相关。
(1)此次“西瓜雪”出现时,南极地区正值______季。气温异常偏高,会造成藻类繁殖加快,冰面变暗,冰的反射_____(增强/减弱),使气温进一步升高,冰川融化_____。
(2)南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______(两条即可)
【答案】(1) ①. 暖 ②. 减弱 ③. 加快
(2)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地区相关资料及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为材料,涉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由材料“2021年2月,南极地区发现红色的西瓜雪”可知,西瓜雪出现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藻类的繁殖使得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加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使气温进一步升高,冰川融化进一步加快。
【小问2详解】
南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现在全球气候呈现不断变暖的趋势,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倡绿色出行,多坐公交车,减排二氧化碳;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高新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