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分层练习+单元测试卷
地理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优秀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优秀精练,文件包含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分层练原卷版docx、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分层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填图过关练
1.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A沙漠 B河流 C盆地 D高原 E高原 G大洋
【答案】 撒哈拉沙漠 尼罗河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大西洋
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本区绝大部分地处 带。
(2)世界上最大的沙漠A是 沙漠。
(3)世界第一长河B是 河。
(4)图中C是 盆地。
【答案】(1)热
(2)撒哈拉
(3)尼罗河
(4)刚果
3.肯尼亚是个有“东非十字架”“清凉非洲”“欧洲后花园”等众多别称的魅力国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答案】 低 热 咖啡、红茶 高原 低 玫瑰(花卉) 印度 渔(水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基础检测练
1.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东濒______洋,西临大西洋,北隔______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
A.印度洋、红海B.印度洋、地中海
C.太平洋、地中海D.太平洋、红海
【答案】B
【详解】非洲位于东半球,亚洲的西南方,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东北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故选B。
2.非洲积极寻求与中国在医疗、工业上的合作,主要原因是( )
A.非洲人口密集,应对疫情能力差B.非洲自然资源匮乏
C.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D.非洲农业发达,但工业发展落后
【答案】C
【详解】非洲积极寻求与中国在医疗、工业上的合作,主要原因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希望中国可以给予帮助,C正确。非洲人口不密集,A错误。非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B错误。非洲工农业都非常落后,D错误。故选C。
3.关于蝗灾问题,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哪一问题愈加严重( )
A.人口B.粮食C.环境D.旱灾
【答案】B
【详解】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问题愈加严重,B正确;对人口、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旱灾引发蝗灾但蝗灾不会引发旱灾,排除ACD;故选B。
4.如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图”,“非洲地形图”和景观图,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壮,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像多孔的海绵一样的木质最利于储水。若去非洲旅行,下列可能见到的景象正确的是( )
A.羚羊在草原上奔跑,大象在河边戏水B.90%的人是混血种人
C.排水造陆的风车随处可见D.黑种人居住在冰块搭成的雪屋中
【答案】A
【详解】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广,可以看到羚羊在草原上奔跑,大象在河边戏水,A正确;90%的人是黑种人,B错误;非洲以高原为主,海拔高,气候干热,无需排水,C错误;黑种人居住在茅草屋中,D错误。故选A。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发展经济,应该( )
①努力发展民族工业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发展多样化经济④提高人口数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努力发展民族工业,通过培育和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国家可以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内产值和国内收入,故①正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港口、电力和通信网络,可以提高国家的物流和交通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故②正确; 发展多样化经济,减少对某一种特定资源或行业的依赖,通过发展多样化的经济部门,如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可以降低经济风险,提高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故③正确;非洲目前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口压力大导致相关的环境问题、粮食问题突出,故④错误。故选A。
6.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左图)及某地气候资料图(右图),右图中气候资料所属的地区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右图的气候类型终年高温多雨,属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非洲的甲地,A正确。乙是热带草原气候,丙是地中海气候,丁是热带沙漠气候,BCD错误。故选A。
7.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下列关于尼日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日利亚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有“东非经济巨人”之称
B.首都拉各斯是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有“非洲威尼斯”的美誉
C.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众多,尼日尔河为最大河流
D.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详解】尼日利亚是有“西非经济巨人”之称,A错误;有“非洲威尼斯”的美誉的是贝宁的首都科托努,B错误;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众多,尼日尔河为最大河流,C正确;气候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C。
中国援建的东非地区首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如图所示),缓解了铁路沿线地区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困难。
8.埃塞俄比亚参与咖啡豆贸易的主要困难是( )
A.地处内陆,交通运输困难B.气候寒冷,咖啡产量较低
C.传统工艺,咖啡品质单一D.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不足
9.中国援建亚吉铁路说明( )
A.交通建设能消除国家间经济差异B.发展中国家只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C.国家间只要有差异就必然能合作D.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可以互利共赢
【答案】8.A 9.D
【解析】8.埃塞俄比亚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高原内陆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缺少出海口的情况,交通运输困难,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故A正确。
9.交通建设能缩小国家间经济差异,但不能 消除国家间经济差异,故A错误;发展中国家不仅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与 发达国家合作,故B错误;国家间有差异,不一定能合作,故C错误; 中国援建亚吉铁路说明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可以互利共赢,故D正确;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完成下面小题。
10.猴面包树适合生长在B地的原因是该气候有( )特点。
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湿分明
C.终年炎热少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1.蒙内铁路有许多桥梁式道路净高在6.5米以上,是因为( )
A.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B.节约用地
C.保护文物古迹D.特殊地质的影响
12.非洲是世界上经济相对落后的大洲,试分析原因错误的是( )
A.气候湿热B.经济单一,出口原材料为主
C.长期受殖民者统治D.环境恶劣,工业不发达
13.在非洲热带野生动物园里,可以看到的动物是( )
A.袋鼠,考拉B.羊驼,大象C.企鹅,灰熊D.斑马,长颈鹿
14.在南非高原旅游时,见到的当地居民多为( )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
【答案】10.B 11.A 12.A 13.D 14.C
【解析】10.读图可知,B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分干湿两季,B正确;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排除A;终年炎热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排除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D。故选B。
11.蒙内铁路有很多桥梁式道路净高均在6.5米以上,是为了给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留出通道。与节约用地、保护文物古迹、特殊地质的影响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经济单一,出口原材料为主;再加上非洲环境恶劣,工业不发达,使得非洲是世界上经济相对落后的大洲,BCD正确,不符合题意;非洲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呈明显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13.袋鼠、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典型动物,A错误;羊驼主要生活地是澳大利亚,B错误;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灰熊主要生活在加拿大、美国的阿拉斯加洲等地,C错误;斑马、长颈鹿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D正确。故选D。
14.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综上所述,在南非高原旅游时,见到的当地居民多为黑种人,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真题点兵练
一旅行者在非洲大陆旅行,下图(左图)是他从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旅行者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
2.关于右图中四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水土流失B.乙地草地退化
C.丙地土地荒漠化D.丁大气污染严重
【答案】1.B 2.B
【解析】1.观察景观图可知,旅行者自北向南依次经过了沙漠、草原和雨林,所以他经过的气候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①-②自北向南经过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A错误;③-④自北向南经过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B正确;⑤-⑥自北向南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⑦-⑧北向南经过热带沙漠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D错误;故选B。
2.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环境问题,A错误;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所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B正确;丙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C错误;丁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大气污染严重不是主要环境问题,D错误;故选B。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之一。非洲的科特迪瓦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与出口国,该国大部分可可直接以原料出口到欧洲。欧洲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巧克力生产地。下图为科特迪瓦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最大可可生产国与世界著名巧克力生产地分布不一致,反映出( )
A.科特迪瓦消费水平高且不擅长生产巧克力
B.科特迪瓦出口可可原料利润高于巧克力
C.欧洲地区气候凉爽,易于运输保存
D.欧洲地区经济发达,制作工艺精良
4.全球气候变暖对科特迪瓦可可生产的影响可能有( )
A.产量有所下降B.改种其他热带作物
C.种植范围扩大D.加工技术要求更高
【答案】3.D 4.A
【解析】3.可可生产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世界著名巧克力生产地几乎都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巧克力生产地与可可产地不一致,这反映了区域差异导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科特迪瓦位于非洲,消费水平低,生产巧克力技术落后,A错误;科特迪瓦出口可可原料利润低于巧克力,B错误;巧克力生产地位于欧洲,主要是由于欧洲地区经济发达,制作工艺精良,与欧洲地区气候凉爽无直接关系,C错误、D正确。故选D。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可可的经济效益变差,种植可可的范围缩小,会使科特迪瓦产量有所下降,A正确、C错误;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对可可种植有着较严重的依赖性,短期内不会停止种植可可改种其他作物,B错误;加工技术要求更高,与全球气候变暖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长期以来,加纳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2008年加纳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下图为加纳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加纳的经济特征是( )
A.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B.现代化制造业比较落后
C.国民经济结构多样化D.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
6.为改变这种经济状况,以加纳为代表的非洲国家应( )
A.加大矿产和木材等初级产品的出口B.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工业D.促进人口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答案】5.B 6.C
【解析】5.加纳主要出口可可、黄金和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故A项错误;加纳的现代化制造业比较落后,很多工业制成品需要进口,故B项正确;加纳主要出口可可、黄金和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故C项错误;加纳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价格比较低,而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比较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故D项错误;故选B。
6.加纳主要出口可可、黄金和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而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价格比较低,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比较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经济状况,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工业,故选C。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长期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读马达加斯加略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7.导致该国甲地和乙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面积B.海拔高低C.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
8.有关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震活动频发B.植被东西差异较大
C.城市主要沿河分布D.水系呈向心状分布
【答案】7.D 8.B
【解析】7.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乙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盛行风向,与海域面积、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无关,排除ABC,故选D。
8.图所示的马达加斯加地处板块内部,火山地震活动少,故A错误。东侧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植被是热带雨林,西侧位于盛行风背风坡、降水少,植被是草原,故B正确。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故C错误。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故D错误。故选B。
作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2022年10月,中国援建非洲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国家药品仓库正式移交当地政府。该项目由中国公司建设,投入使用后将成为该国最大的药品储存和运输中心,为该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图左示意津巴布韦地理位置及交通分布,图右为首都哈拉雷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9.首都哈拉雷作为国家药品储存和运输中心的优势有( )
①人口稠密②交通便利③地价低廉④科技发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为减轻当地气候对药品保存的不利影响,该仓库最需要进行降温、除湿的时段是( )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
【答案】9.A 10.D
【解析】9.首都哈拉雷作为国家药品储存和运输中心,主要是因为首都哈拉雷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城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①正确;铁路、公路线路密集,交通便利,②正确;作为首都和全国最大的城市,地价相比国内其他城市较高,③错误;津巴布韦科技发展落后,且国家药品储存和运输中心主要功能是药品存储和运输,不需要发达的科技,④错误。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10.读图可知,哈拉雷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2~次年2月气温最高、降水最多,因此仓库最需要进行降温、除湿的时段是12~次年2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饥饿热点”分布最广的大洲,与下列情景最吻合的是( )
A. 机械收割B. 航天中心
C. 茅草屋D. 工业港口12.对粮食输出地、输入地的描述,正确是( )
A.①国家被称为“世界加油站”B.②国家被称为“咖啡王国”
C.③国家被称为“世界办公室”D.④区域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13.图中粮食运输路线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答案】11.C 12.D 13.D
【解析】11.“饥饿热点”分布最广的大洲为非洲。非洲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气候炎热,房屋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可以就地取材又隔热,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图中①国家为日本,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国家是俄罗斯,A错误;图中的②为澳大利亚,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的国家是巴西,故B错误;图中③国为美国,被称为“ 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印度,故C错误;图中的④区域为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选D。
13.读图可知,航线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该路线没有经过北冰洋,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选D。
二、解答题
14.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非加快拓展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非洲许多农民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能够独立操作机械、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用水量。图左为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比例图,图右为非洲地形和矿产分布图。
【经济合作】
(1)乌干达出口给我国的商品主要有 等。非洲国家出口商品多为 产品。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据图判断以下项目所在国家并连线。
① ,② ,③ 。
【绿色发展合作】
(3)通过中非合作改善非洲粮食与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图。
① ,② 。
(4)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举例说出我国与非洲各自的优势。
【答案】(1) 咖啡、黄金 初级农矿
(2) C A B
(3) 先进的农业技术 肥力下降
(4)中国:技术先进、资金丰富、消费市场大、人才众多等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热带农产品丰富等
【详解】(1)读图可知,乌干达地处东非,盛产咖啡,有丰富的金矿,故乌干达出口给我国的商品主要有咖啡、黄金等。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非洲国家经济和科技落后,出口商品多为初级农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在C埃及的有①苏伊士运河铁路桥项目,在A埃塞俄比亚的有②非洲最高大坝--泰克泽水电站,在B阿尔及利亚的有③非洲最大太阳能光伏项目--光伏电站等。
(3)非洲人口增长快,粮食不足,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当地农民不断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土地肥力下降(②),导致环境恶化;中非合作,中国为非洲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①),提高粮食单产,帮助非洲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4)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大有前途,中非之间各有优势,体现在:中国的优势是中国农业和工业技术都很先进、资金雄厚、消费市场大、人才众多等,可以为非洲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非洲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热带农产品丰富等,可以为中国提供丰富的农矿产品、消费市场、缓解产业过剩等。
15.加蓬与中国虽远隔千山万水,两国友谊却源远流长。图为加蓬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加蓬位于非洲西部,首都利伯维尔的经纬度约为 N,9.50 。加蓬地势总体呈 。人口相对稠密区主要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这是因为 。
(2)加蓬矿产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 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热量充足,降水 ,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大量种植可可、 等热带经济作物。
(3)目前,中加两国开展经济合作,加蓬向中国出口石油、锰矿和木材等,中国可以( )。(双项选择)
A.为加蓬提供资源加工的技术B.参与加蓬的基础设施建设
C.从加蓬进口机电产品、钢铁等D.向加蓬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答案】(1) 0.5° °E 东高西低 海拔高,气候凉爽
(2) 西部沿海 丰沛 咖啡
(3) AB
【详解】(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加蓬位于非洲西部,首都利伯维尔的经纬度约为0.5°N,9.50°E。加蓬的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故加蓬地势总体是东高西低。人口相对稠密区主要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这是因为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海拔高,气候较凉爽。
(2)加蓬矿产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大量种植可可、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中国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丰富,加蓬矿产资源丰富。目前,中加两国开展经济合作,中国可以向加蓬出口机电产品、钢铁等,加蓬向中国出口石油、锰矿和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中国可以为加蓬提供资源加工的技术、参与加蓬的基础设施建设,AB正确、CD错误。故选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海陆位置看,图示大洲西面濒临,本区多数国家的经济特点是,图中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的是,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巩固练习,读图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洲最大的岛屿位于非洲的,①④两处是,②处分布的气候类型是,③处的河流具有的水文特征是,①地形区是,据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