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终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所有题目答案均写到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粉象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
A.已有祭祀观念 B.具有审美观念
C.手工技艺高超 D.过着集体生活
2. “琮琮”是2023年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其创意灵感来自于长江流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下列选项中同属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遗址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北方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D.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4.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一页
5.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逐渐演化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种华夏认同观念
A.扩大了战争规模 B.产生了阶级分化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分封制度
6.《国语·齐语》中记载管仲曾说:“美金(背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刷,试诸壤土。”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农具材质都是青铜 B.铁农具已经用于生产
C.金属制品买卖频繁 D.铁器制造业十分发达
7.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废除特权
8.如图是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修筑都江堰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商鞅变法 D.齐桓公称霸中原
9.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的器物——“利簋”,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哲》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印证
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1.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清理出了战车上百辆,经过研究得知,战车关键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质量和机械性能都几乎完全一样,同样可以替换使用。这种现象说明
A.秦朝统一了文字 B.秦朝统一度量衡
C.秦朝的统治暴虐 D.秦朝统一了货币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二页
12.里耶秦简以户为单位登记了秦朝民众的姓名、身份、籍贯、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统治者通过户籍有效地管理人口,征收赋税。据此可知,秦朝的治理
A.泄露了民众个人信息 B.减轻了人民负担
C.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D.呈现暴政的特征
13.1974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埋葬着8000多件武士俑。以今天的生产条件,文物工作者复制一件陶俑大约需要五六人紧张劳动两个月。此外,秦朝修骊山陵、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这反映了秦灭亡的原因是
A.施行残酷的刑法 B.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C.不注重农业生产 D.农民生产力水平高
14.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十二年,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据此可知,汉初统治者
A.实行休养生息 B.提倡勤俭治国 C.重视思想控制 D.采取和亲政策
15.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织衣物和车马帷帐,其精美程度可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物一争高下。这一考古发现可直接印证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时期 B.汉代岭南地区丝织技术的进步
C.丝绸成为南越国民众主要衣料 D.南越国丝织技术来自中原地区
16.下列为《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人口和辖郡对比表》。为改变这一状况,西汉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设立刺史 C.平抑物价 D.北击匈奴
17.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乙所示状况应该出现在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朝 D.魏晋时期
18.东汉时期的豪强大族,极力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他们还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为害一方。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带来的影响
A.加速了王莽的夺权 B.促进东汉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
C.是宦官专权的恶果 D.成为东汉晚期地方割据的诱因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三页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450万
850万
15 郡
39 郡
19.下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汉朝(中原) 西域
A.班超经营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平王东迁洛邑 D.汉武帝北击匈奴
20.被国家卫健委纳入第6、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清肺排毒汤,是由《伤寒杂病论》中多个方剂优化组合而成。此书作者
A.贾思勰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21.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2.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A.攀附门第 B.醉心功名 C.骄奢享乐 D.推崇经商
23.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等果树,这些作物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繁荣 B.南北经济交流
C.北方交通发达 D.国家政治清明
24.大同市博物馆收藏了北魏墓群出土的出行俑,其中人物俑身着胡装,头戴风帽;洛阳博物馆收藏了北魏重臣杨机墓出土的彩绘出行俑,其中女立俑的襦裙式着装体现了汉装儒雅宽博的特点。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吴起变法 D.李悝变法
25.2023年5月20日,首届“贾思勰农业奖”在“农圣”故里寿光市举行颁奖典礼,让1500年前写出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的“农圣”贾思勰,成为了现代农业人热谈的“网红”。该部“农业百科全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四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1分,共25分。
26.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和人民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其中经济改革措施如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统编历史教材
材料二 汉文帝时,放纵豪民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漭控制了海岸煮盐,邓通(汉文帝宠臣)独占了西山铸钱,吴王、邓通的钱遍布天下,所以才有了禁止私人铸钱的禁令。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错币》
材料三 中原人民把他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带到江南,遂迅速改变了江南“火耕水耨”的落后面貌,这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江南地区很快地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区,并且由于这个地区具有远比北方更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故发展非常迅速。
——摘自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6分)
(2)为解决材料二出现的经济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五页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
为田开阡陌封疆。
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商鞅铜方量: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
27.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派兵征服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西汉前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重新夺回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井移民到这些地区成守、屯垦。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与“诸夏”一样建置郡县,进行统治,不仅在地域上,而且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民族的国家。
材料二 西晋以来,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往来频繁,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往往自称华夏后裔。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坐塌,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胡歌、胡乐、胡舞等在北方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新鲜色彩。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采取的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4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晋以来民族交流的表现。(3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关系发展所实施的举措。(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六页 第六页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3分,共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1分,共25分。
26.(14分)
(1)措施: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每点2分,共6分)
(2)措施: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③乂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任答2点即可,4分)
(3)原因: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②自然条件优越。③历代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任答2点即可,4分)
27.(11分)
(1)措施: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征,巩固统一。西汉前期与匈奴和亲;汉武帝吋期反击匈奴,巩固大一统局面;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秦汉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统治;移民进行戍守、屯垦。(任答4点即可,4分)
(2)表现:内迁各族与汉族错居杂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汉化;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也对汉族产生影响。(任答3点即可,3分)
(3)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等。(任答4点即可,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共一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A
C
B
B
B
D
B
B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C
D
B
B
C
C
B
B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