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91488/0-17360489590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共3页。
课标分析
课标: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分析:前置限定是“运用资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文资料进行描述。行为动词是“描述”,即学生能够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地球所处的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重点落实课标中“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内容,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行星地球”两个教学因子来具体落实课标的要求。前者在于“谈天”,后者在于“说地”,“谈天”是为了“说地”,即天体系统层次的划分是为了说明地球的位置。
开篇的导入带领学生感受从太空中看地球的美景,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步展开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第一个教学因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帮助学生在宇宙中定位地球,首先是给出天体的概念,展示不同的天体类型;对于地球所处的不同层级的天体系统,教材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接着安排了天文观测的活动,提供了详细的观测步骤和方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第二个教学因子“行星地球”从行星的角度介绍地球,提供了表格和图片,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像感知来获得结论,接着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还拓展了一些关于地球宇宙环境保护的内容。最后安排了自学窗供学生自学,介绍了天文望远镜对人们认识宇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根据图像资料,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运用示意图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运用资料说出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重点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从太空中拍摄的图片,并提出问题。
新课讲授(天体的概念和天体类型)
讲解“天体”的概念,强调概念中的要点:宇宙中物质存在形式、空间探测手段能够探测、星际空间物质。
展示不同天体的图片或视频,结合图1.2,讲解不同类型天体的特点。
恒星:本身发光 。
行星:围绕恒星转,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光,解释为什么课本导入从太空拍摄的地球是明亮的,因为地球反射太阳光,而不是自己发光。
卫星:围绕行星转,如月球。
注意三者的关系:行星绕着恒星转,卫星绕着行星转,好比太阳地球月亮。
星云: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仪器看到这些美丽的星云。
彗星:哈雷彗星唯一一颗用肉眼就可以看见的短周期彗星。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
区分流星体与流星:我们平时说的流星是流星现象,流星现象是因为流星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由于它速度很快,与大气层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导致它燃烧起来,就会发光,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它燃烧发出的光。流星体是天体,而流星就不是天体了,因为它已经进入了地球大气层燃烧了。
判定方法:一看空间位置,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者落到地面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例如,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但是它返回到地面上的时候就不是天体了。二看物质形态,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比如流星雨、极光都不是天体,流星雨和极光都是一种现象。三看运转轨道,看它是不是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那些依附在其他天体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像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
新课讲授(天体系统的层级结构)
结合教材图1.3,引导学生观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者四个层级,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讲解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介绍地月系时,对“活动”部分中的月相进行简单解释;
介绍太阳系时,引导学生结合图1.4回答问题:太阳系中有几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哪些行星?
介绍银河系时,结合图1.5向学生展示地球上所能看到的银河;
介绍可观测宇宙时,注意“总星系”的错误说法。
新课讲授(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结合图1.9,对比八颗行星的基本特点(体积、距日远近),将它们分类
结合表1.2和图1.4,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归纳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新课讲授(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围绕图1.9展开,提出问题:
地球所处的位置对地球温度有什么影响?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对地球上存在大气有什么影响?
地球上存在大量液态水与地球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归纳:
太阳系中的每个行星都具有这些运动特征,这样看来地球好像挺普通的,因为运动的特点都一样。但是地球与其他行星最大的不同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其他的七颗行星都是没有生命的,这就是地球的特殊之处。
外部条件:从地球形成到地球上有生命,这段时间里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地球上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所以地球上生命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才没有中断,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健健康康地生活着;各个行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互不干扰,不会撞到地球。地球具有一个非常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①适宜的温度:距离太阳不算太近也不算太远;②大气:生物呼吸,还可以减少陨石的撞击;③水,也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小结
根据板书进行简要小结。
教学设计亮点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进入新课,课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行星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