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88617/0-1735971032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88617/0-17359710323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88617/0-17359710323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们发现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则可以确定( )
A.一定是对它做了功
B.一定是对它传了热
C.可能对它做了功,也可能对它传了热
D.不可能同时对它既做了功,又传了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使用滑轮都可以省力
B.移动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通信的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3.如图,小明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D.实验中铝箔是绝缘体
4.以下涉及的电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
A.如图自制电池,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压,则锌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
B.如图李华同学用三节干电池和“,”的发光二极管制作一个可以调节亮度的手电筒,则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C.如图在通电相同时间下,三个容器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D.如图闭合开关,当浮子最低时滑片到滑最上端,电流表示数为,当浮子最高时,滑片滑到最下端,电流表示数为,则电源电压为
5.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铝箔是一种金属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干电池内储存的是化学能
B.铝箔纸发热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D.该实验用普通纸替代铝箔纸也能燃烧
6.图甲是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的图象,将该定值电阻和灯泡串联在图乙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关于该电路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B.电阻的阻值为
C.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D.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2分。
7.民谚俗语中蕴含了许书物理知识:
(1)“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说明水受到 的作用;
(3)“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涉及 个物体。
8.如图甲所示,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壶嘴喷出大量“白气”,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对壶盖 ,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降低;图乙中汽油机的 选填冲程和此过程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9.物理学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最简单的电路由 、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10.有、两个带电体,若与相互吸引,而又与带正电的相互吸引,那么一定带 电,与相互 .
11.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甲、乙、丙是三只电表,且连接没有错误,当他接通开关后,两只灯泡均正常发光,忙乱中他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的数值:、和单位为或。请你帮助他分析并计算: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得到了如表实验数据: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越远,视角越 。
(2)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不变时, 越大,视角越 。
1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电阻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闭合开关,在滑片由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阻的电压范围是 ;若点导线折断、在上述过程中电路所消耗功率的最大值为 。
14.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电动机带动风扇高速转动,使烟罩口处气体流速大大加快,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使油烟进入烟罩内。如图是小王家的电能表,她家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已知她家抽油烟机额定功率为200W,小玉炒菜过程中,抽油烟机单独正常工作,电能表的表盘转了30转,则抽油烟机的工作时间为 min。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未知,在断开和闭合的情况下,电压表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量程,但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则闭合时,电源电压为 。
1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灯泡与的电功率之比为 ,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7.小菲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某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测得电流为,请你根据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丙中的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闭合开关前,、两形管内液面相平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形管中液面的 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
(2)通过对比观察, 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19.小明与小芳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他们准备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1)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将甲、乙两种液体升高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或“两人都可行”。
(2)根据第题你做出的选择,应该怎样比较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请说出具体的判断方法 。
20.如图的电路中,、、、分别是灯泡和的接线柱;、、、、是导线。
(1)当开关闭合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
(2)为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你如何操作? 。【只允许改动一根导线,用文字表述。】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按以下要求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要求:、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由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如图甲所示,可选用的定值电阻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要求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4)实验中多次改变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
(5)为完成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的滑动变阻器;
(6)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电源电压恒定。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断开,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②闭合开关、,断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
③闭合开关、,断开,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22.冬天就要来了,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23.在你家的供电电路中,用的是熔断器还是空气开关?你家里是否发生过过载现象?如发生过,是如何解决的?
24.小红所在的班级在照集体相。摄影师看到靠边的两个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立即进行了调整。说说看:摄影师应该怎样进行调节?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小乐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想到:“酒精水加热时的效率有多大呢?”
她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空烧杯质量为,共加热。加热前后盛水烧杯总质量、酒精灯质量和水温如表所示。已知,
求:(1)加热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1)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2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阻值分别为和。当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求:
(1)闭合,断开时,通过的电流。
(2)当、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和通过的电流。
答案
【解析】【解答】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锯条吸收了热量,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内能是等效的、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解析】【解答】A、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A错误;
B、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通信的,B错误;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
D、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通信的;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实验时干电池的正、负极通过铝箔纸连接在一起,A错误;
B、普通干燥的纸是绝缘体,所以此实验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不能燃烧,B错误;
C、实验中铝箔纸是导体,用它把电源正负极连接,发生了短路,造成电流过大,会产生过多的热量,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C正确;
D、铝箔纸是导体,它相当于导线,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时干电池的正、负极通过铝箔纸连接在一起,普通干燥的纸是绝缘体,铝箔纸是导体,它相当于导线。
【解析】【解答】A、因为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是电池的正极,锌片是电池的负极,A错误。
B、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功率为;
三节干电池电压;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B错误;
C、丙中两个电阻的电流之和与甲的电流相同,故;
由可知,在通电相同时间下,三个容器中产热量之比;C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与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可得,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最下端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的电压:,因电源的电压不变,解得:;电源的电压;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需要对公式及规律的灵活运用。
【解析】【解答】A、干电池放电时,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干电池内储存的是化学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铝箔纸发热是消耗了电能同时释放出热量,所以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铝箔纸是导体,用它把电源正负极连接,发生短路,由于电流热效应而发热并燃烧,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普通纸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不能代替铝箔纸,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干电池内储存的是化学能,铝箔纸发热是消耗了电能同时释放出热量,所以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铝箔纸是导体,普通纸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甲可知,当电流表的示数I=0.4A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R=2V,灯泡两端的电压UL=1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R+UL=2V+1V=3V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可得,灯泡L的阻值,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R=URI=2V×0.4A=0.8W,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PL=ULI=1V×0.4A=0.4W,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串并联电流、电压的特点,串联分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解析】【解答】(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鲜花的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在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说明水受到重力作用向低处流动;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涉及两个物体;
【分析】(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2)水受到重力作用向低处流动。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解析】【解答】壶中水沸腾时,壶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壶盖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因此壶盖会跳动,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少;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气”;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燃,气门关闭,C符合题意。
故填减小;液化;C.
【分析】蒸气膨胀对壶盖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因此壶盖会跳动,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似。
【解析】【解答】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故填正电荷;电源.
【分析】根据电流的方向和电路的组成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带正电,所以A与C相互吸引,A一定带负电;因为是带电体,A与B相互吸引,所以B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B与C相互排斥。
故填负;排斥.
【分析】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灯泡和是并联的;丙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故丙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又知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连接,所以丙电压表的示数为3V,即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由图知,灯泡和并联,甲表串联在干路中,故甲是电流表,是测干路电流,乙表与灯泡串联,故乙是电流表,测量中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所以电流表甲的示数(干路电流);则电流表乙的示数为0.5A,即中的电流;
(2)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
故答案为:3;0.7。
【分析】先根据电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表类型,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分析计算出对应电流。
【解析】【解答】(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比如:物体高度是2m时,距物体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即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视角越小;
(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比如都观察者距物体距离是8米时,物体的高度由4m变为2m和1m时,视角也变小;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物体高度有关,高度越大,视角越大;
故填小;物体高度;越大.
【分析】 探究影响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根据表格数据推断出与物体高度和距离物体的距离有关。
【解析】【解答】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阻R1与导线并联接入电路,电阻R1被短路,其两端的电压为0,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阻R1与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并联电路各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其两端电压为6V,电阻R1的电压范围是0~6V;
若F点导线折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此时电路总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根据P=UI可知此时电路所消耗的电功率最大,电功率的最大值为;
故填0~6;1.8.
【分析】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阻R1被短路,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阻R1与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根据电路的状态和串联分压的特点进行分析;若F点导线折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结合欧姆定律进行综合分析。
【解析】【解答】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由图示可知,她家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超过P=UI=220V×20A=4400W
电能表的表盘转3000转消耗一度电,表盘转30转消耗的电能为0.01度电,抽油烟机的额定功率为0.2kW,所以所用的时间为0.05h=3min。
【分析】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公式P=UI,可求出最大功率;根据公式,可求出时间。
【解析】【解答】由题知,当断开和闭合开关时,电压表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量程,但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电路图可知,开关断开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则电源电压U=11V;开关闭合时,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是0.1V,则L1两端的电压U2=2.2V,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两端的电压U=11V;故填11.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进行分析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中的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
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
开关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所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V.
故填2:1;3.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综合分析计算解题。
【解析】【解答】根据电流流向法,先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1、电流表A、灯泡L1回到负极,再把灯泡L2、开关S2串联后并联在灯泡L1两端,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以根据电流的流向进行连接,对电表的量程要根据题上信息推断出量程的选择。
【解析】【解答】(1)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采用了转化法;
故填高度差.
(2)由题图可知,B中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乙容器中气体膨胀程度较大,温度上升得较高,乙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填乙;大.
【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采用了转化法;电阻产生的热量多高度差越大。
【解析】【解答】(1)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大说明吸热能力弱;也可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出液体的吸热能力;
故填两个人都可行.
(2)小芳的方法是:加热时间长,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公式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大;小明的方法是:加热时间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公式可知,升高温度越低,比热容越大;
故填小芳;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大。小明: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末温,末温低的比热容大.
【分析】比较液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大说明吸热能力弱;也可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
【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后,电流将从电源正极经过开关和导线回到电源负极,电路将发生短路。
故填电源短路.
(2)要成为并联电路,应将b导线与B接线柱相连即可,这样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分支,一支流向灯泡L1,另一支流向灯泡L2,然后经开关共同回负极。
故填将b导线与B接线柱相连.
(3)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因不知电流大小,故电流表选用大量程与这个灯串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S接在干路上,根据连接实物图,如下左所示,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右所示:
【分析】(1)闭合开关后,电流将从电源正极经过开关和导线回到电源负极,电路将发生短路。
(2)要成为并联电路,应将b导线与B接线柱相连即可。
(3)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因不知电流大小,故电流表选用大量程与这个灯串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S接在干路上,根据连接实物图,再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1)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即电阻变大,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为了避免连线错误而烧坏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故填断开.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电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电路的障可能是R断路;
故填R断路.
(5)由图乙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IR=0.1A×25Ω=2.5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4.5V-2.5V=2V;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8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8×25Ω=20Ω;
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20Ω的滑动变阻器;
故填20.
(6)②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1-U额;
③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④在①中,为变阻器最大电阻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1;在②中,灯与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正常发光,在③中,为变阻器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接在滑片上,电流要全部经过电阻丝,即电路的电流不变,电压表测滑片以下电阻丝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滑片以下电阻丝的电阻;
在②中,由欧姆定律,灯的额定电流为I额=;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
故填;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分析】(1)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即电阻变大,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2)为了避免连线错误而烧坏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电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电路的障可能是R断路。
(5)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规律,结合串联分压原理进行分析计算。
(6) 根据图像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串并联电流、电压的特点,串联分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解析】【分析】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析】【分析】 熔断器还是空气开关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根据并联分流和电功率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出成像规律和物距与像距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得出酒精的质量,利用热值公式计算出热量,再由热效率公式计算出加热效率。
【解析】【分析】(1)当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R1的电流。
(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由计算出电源电压,当S1、S2均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则电压表示数为12V;由计算出通过R1的电流。物体的高度
眼睛与物体的距离
视角度
测量对象
加热前
加热后
盛水烧杯总质量
酒精灯质量
水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南部学区名校调研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能是______再生能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节普通新干电池的电压是,两根导线的电阻之比是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名校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