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温江区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温江区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者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说明了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证明不了地球的形状。②错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卫星照片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B.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C.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而不是地球卫星首次证实,A错误;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经过测量,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D正确,故选A。
3. 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和最南界线是:( )
A. 南北纬30°B.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C. 南北回归线D. 南北极圈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直射的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南北纬30°和南北极圈没有直射现象,故选C。
4. 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一条是:( )
A. 80°NB. 66.5°SC. 32°ND. 23.5°S
【答案】D
【解析】
【详解】纬度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纬度度数低,纬线就越长。以上四条纬线中,长度最长的一条是23.5°S。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 地球仪(下图)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如图)。在地球仪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面的横线表示经线,它们的形状是圆,互相等长
B. 上面的纵线表示纬线,它们的形状是圆,长度不等长
C. 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D. 最中间的横线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仪上,横线表示纬线,形状是圆(除极点),长度不相等,A错误;上面的纵线表示经线,它们的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B错误;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C错误;最中间的横线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D正确,故选D。
6. 小明和小丽同时从赤道上某地出发,小明向正北方向走,小丽向正西方向走。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能回到出发点B. 小明能回到出发点
C. 小丽能回到出发点D. 两人都回不到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如果小明和小丽同时从赤道上某地出发,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小明向正北方向走,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而小丽向正西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故选C。
【点睛】
7. 关于上海(121.47°E,31.23°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B. 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C. 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 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30°-60°为中纬度;因此上海(121.47°E,31.23°N)为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故选:C。
8. 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和周期都相同B. 方向和周期都不同
C. 方向不同、周期相同D. 方向相同、周期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9. 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A. 昼夜更替B. 五带形成C. 季节变化D. 气候形成
10.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正处在(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可以看出地球上不断地昼夜更替,不能反映出地球五带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故选A.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出现了极夜现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我国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冬季,故选D.
【点睛】本题组考查的是地球的运动等相关知识。
11.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 我们黑龙江省明显的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B. 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天早
C. 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正午时在不同的季节长短不同
D. 我们有时候观看巴西足球比赛直播经常在晚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我们有时候观看巴西足球比赛直播经常在晚上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D正确;我们黑龙江省明显的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天早、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正午时在不同的季节长短不同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BC错误;故选D。
【点睛】
12.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于2011年10月29日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历时5个多月,于2012年4月5日21:00左右返回中国上海长江口2号锚地。此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途中经过了五带中的几个温度带( )
A. 1B. 2C. 3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雪龙”号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再返回上海,共途经了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四个热量带,唯一没有途经五带中的北寒带,故选D。
【点睛】
13. 当我们的家乡成都春暖花开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中国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成都春暖花开时,澳大利亚是秋季。故选C。
14. 绘制一幅某地区地图,应该在图上注明的三种地图要素有( )
①方向 ②比例尺 ③图例和注记 ④颜色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详解】若绘制一幅某地区地图,应在图上标注的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故选C。
【点睛】考查地图三要素。
15. 下列常见图例和注记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长城B. ——公路
C. ——河流、湖泊D. ——沙漠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地图中,有常见的图例和注记搭配,读图,A图例表示长城,B图例表示铁路,C图例表示河流和湖泊,D图例表示沙漠。ACD叙述正确、B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16. 某地图上,甲、乙两地图上距离是3cm,已知两地的实地距离是90km,则该图比例尺是( )
A. 1:300000B.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D. 1/30000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3÷9000000为1/3000000,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30千米,因此ABC错误。故选D。
【点睛】
17. 在图幅相同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四川省政区图及成都市政区图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成都市政区图B. 四川省政区图C. 中国政区图D. 世界政区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四川地形图>成都地形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成都地形图>四川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故选A。
18. 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绿色代表平原B. 褐色比黄色海拔高C. 蓝色代表海洋D. 白色表示雪山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A不符合题意;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褐色比黄色海拔高,B不符合题意;蓝色表示海洋,C不符合题意;白色表示冰川,D符合题意,故选D。
19. 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m),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将要经过的路线及方向。则位于O点的小乐应:( )
A. 沿路线①逃生B. 沿路线②逃生C. 沿路线③逃生D. 原地等待救援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从图可以看出,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是小乐正确的逃生路线。B正确,①③方向与泥石流方向相同或相反,不正确,原地更加危险,ACD错误。故选B。
20. 读下列大洲轮廓图,我们生活在( )
A. ①大洲B. ②大洲C. ③大洲D. ④大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上列轮廓判断,①大洲为北美洲;②大洲为非洲;③大洲为欧洲;④大洲为亚洲,是我国生活的大洲;D符合题意,选D。
【点睛】
中国“中车”的高铁装备制造占优全球市场很大份额。读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远景图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跨亚欧两洲的高铁有( )
A. 泛亚高铁和欧亚高铁B. 中亚高铁和欧亚高铁
C. 中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D. 泛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
22. 中俄加美高铁经过( )
A. 苏伊士运河B. 土耳其海峡C. 乌拉尔山脉D. 白令海峡
【答案】21. B 22. D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图中可知,跨亚欧两洲的高铁有中亚高铁和欧亚高铁。故B符合题意。选B。
【22题详解】
图中可知,中俄加美高铁是连接了亚洲和北美洲,其经过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故D符合题意。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大洲的位置和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23.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①人口的增长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升降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造成海陆变迁主要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填海造陆工程也也会造成海陆变迁,人口的增长不会造成海陆变迁,故选A。
2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B. 板块内部
C. 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D. 大陆内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大致由六大板块和一些小板块构成;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包括挤压运动和张裂运动,挤压运动形成高山和高原,张裂运动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根据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
【点睛】
25. 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B. 大西洋
C. 印度洋D. 北冰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A错误。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B错误。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C错误。北冰洋是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D正确。故选D。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 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相应的方框内标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经线指示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并与____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____,其长度____,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缩短,最后成点。
【答案】(1) ①. 地轴 ②. 纬线 ③. 北极 ④. 南极 ⑤. 经线
(2) ①. 南北 ②. 东西 (3)纬线
(4) ①. 平行 ②. 不等长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南北两极、经纬线、指示方向、经纬线的特征等相关内容,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地球仪上特殊的纬线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
【小问2详解】
在经纬网中,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指示南北方向,而纬线则指示东西方向。
【小问3详解】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小问4详解】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27. 读经纬网图:
(1)写出A、B、D三点的经纬度:A:____B:____D:____
(2)从地理方位看,A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D点位于点C的____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
(4)图中四点,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
(5)A、B、C、D四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____。
【答案】(1) ①. 80°N,120°E ②. 40°N,160°W ③. 70°N,150°W
(2) ①. 西北 ②. 东北
(3) ①. C ②. CD
(4) ①. AD ②. C
(5)B
【解析】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地图为背景,涉及地理坐标的判读、方向的判断、半球的判断、高中低纬度及五带的判断等,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A、B、D位于赤道以北,为北纬度,C为南纬度 ,故四点的坐标分别为:A(80°N,120°E),B(40°N,160°W),D(70°N,150°W)。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A位于B的西北方,D位于C的东北方。
小问3详解】
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C点,因其位于赤道以南,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位于西半球的是CD。
【小问4详解】
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故高纬度的是AD,低纬度的是C。
【小问5详解】
北温带的范围为23.5°N-66.5°N,由图可知,位于北温带的是B。
28.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名称:B____,E____,C____.
(2)如果分别从D和周庄两个地方到达山峰A,比较容易攀爬的是从____(D地/周庄),原因是____.
(3)图中李庄在周庄的____方向。图中①、②、③处有一处不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
(4)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3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
(5)如果在该区域建造一座水库,该水库选址最合适的地点是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
【答案】(1) ①. 山脊 ②. 陡崖 ③. 鞍部
(2) ①. 周庄 ②. 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容易攀爬
(3) ①. 西南 ②. ②
(4)1.5 (5) ①. D ②. 利于建造大坝,其南部容易形成水库,便于蓄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示意图的判读、比例尺的运用、方向的判别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B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E位于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C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从D到达山峰A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较难攀爬;从周庄到达山峰A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比较容易攀爬。
【小问3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可知,李庄在周庄的西南方向;图中①、②、③中,①和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②处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不能发育成河流。
【小问4详解】
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00厘米,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3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3×50000=150000厘米=1.5千米。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如果在该区域建造一座水库,该水库的选址最合适的地点是D,D点为盆地的出口处,且位于三条支流汇集的干流处,施工量小且蓄水量大,利于建造大坝,其南部容易形成水库。
29. 读“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及大洋的名称。①____洲②____洲⑤____洲B____洋D____洋
(2)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填数字或字母)。
(3)大洲①、②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大洲④⑤的分界线则是____。
(4)纬度最高且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
【答案】(1) ①. 亚 ②. 非 ③. 南美 ④. 大西 ⑤. 北冰
(2) ①. ② ②. D
(3) ①. 苏伊士 ②. 巴拿马运河
(4)南极洲##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洲大洋、温度带、分界线、纬度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依据位置,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及大洋的名称为:①亚洲,②非洲,③是欧洲,④是北美洲,⑤是南美洲,⑥是大洋洲,⑦是南极洲,A是太平洋,B大西洋,C是印度洋,D是北冰洋。
【小问2详解】
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是②非洲。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D代表的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洲是⑦代表的南极洲。
【小问3详解】
大洲①亚洲、②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大洲④北美洲和⑤南美洲的分界线则是巴拿马运河。
【小问4详解】
⑦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且最冷的大洲。
30.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珠峰周边地形地貌发生重大的改变:2020年12月8日,中尼共同向世界公布珠峰新身高为8848.86米。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板块:A是____板块,C是____板块。
(2)此次强震发生地位于____洲,尼泊尔地震多发的原因是B板块与C板块的____运动而形成的。
(3)从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看出,地中海的面积将会变____,而红海的面积将会越来越____。
(4)珠峰新身高为8848.86米,是峰顶高出____的垂直距离,这个垂直距离也就是____。
【答案】(1) ①. 非洲 ②. 印度洋
(2) ①. 亚 ②. 挤压
(3) ①. 小 ②. 大
(4) ①. 海平面 ②. 海拔(绝对高度或高程)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板块构造示意图为载体,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的影响和海拔高度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板块A是主要包括非洲大陆的非洲板块,C是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印度洋板块。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此次强震发生地位于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的亚洲,尼泊尔地处B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因两大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震多发。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地中海地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处,其面积将会变不断缩小,而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其面积将会不断扩大。
【小问4详解】
绝对高度就是海拔高度,即地面物体相对海平面的高度。珠峰新身高为8848.86米,即海拔是8848.86米,是峰顶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垂直距离也就是海拔高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简阳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新都区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郫都区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