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彰显楚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越王勾践剑的主体材料为合金
B.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主体材料为纤维素
C.郧县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由硅酸盐构成
D.东周彩漆衣箱的“漆”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2.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功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早期的弹道导弹弹头陀螺仪用到的金属铍遇水会剧烈反应
B.导弹天线罩所用树脂材料聚四氟乙烯具备耐热、耐冲击等功能
C.导弹固体推进剂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D.导弹弹体的燃气舵用到的钨、钼等金属可经受高温喷焰的冲刷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氢碘酸的电离方程式:
B.的VSEPR模型:
C.基态碳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2s22p2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4.可利用反应处理含剧毒物质氰化钠的废水。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l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
B.溶液中CN⁻的数目为0.1
C.25℃和101kPa,22.4L所含分子个数大于
D.1mlNaCN被氧化为无毒的和转移的电子数目为5
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B.过氧化钠溶于水:
C.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D.氯气与水的反应:
6.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a催化氧化生成cB.b是一种18电子分子
C.e与水反应可得到d和fD.g的钠盐是一种护色剂
7.下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8.有机化合物M是合成一种解热、镇咳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3种官能团
B.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1ml该物质最多可与4ml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可分子内成酯
9.下列实验设计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0.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二周期元素,其中W是金属元素,X、Y、Z相邻。含有这4种元素和氢(H)元素的一种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短横线表示共价键、配位键或者氢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W、X、Y、Z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C.基态Z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
D.Y与W、Z与H之间的短横线表示的分别是配位键和氢键
12.采用仪器分析法对鹰爪甲素(如图)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红外光谱法可测得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B.用元素分析和质谱法可验证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
C.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确定该分子含有过氧基(-O-O-)
D.用X射线衍射法可确定手性碳4个价键的空间位置关系
13.我国是世界第一稀土储量大国和第一生产大国。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图是二氧化铈的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参数为a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代表
B.X的配位数为8
C.若Y为晶胞的顶点,则一个晶胞含有8个X
D.晶体的密度为
14.基于火星大气中含量高达95.32%,中国科技大学谈鹏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电池,放电产物为C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B.充电时,若在火星上收集到6.6g,向阳极迁移的为0.2ml
C.正极材料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空间,增加载入量的同时降低了活化能
D.从氧化还原的观点来看,地球上光合作用与该电池放电时起的作用相似
15.在25℃时,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pH的变化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A的电离平衡常数:
B.b点溶液中:
C.c点溶液中:约是的103倍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b>a>e
二、填空题
16.磷酸锰铁锂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好等优点,但仍面临电子电导率低和锂离子扩散速率慢的问题。为此,研究者提出一种碳包覆改性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M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沉锂”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获得无水前驱体,“操作1”包含的步骤为__________。
(4)25℃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则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易产生__________(写化学式),导致被包覆而使得原料利用率下降,阻碍前驱体的生成。
(5)制备均匀的材料,前驱体的分散性对于实现均匀的碳包覆至关重要,因此,采用球磨的作用是__________。
(6)流程中两次通入Ar气以及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采用碳源对材料进行改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
17.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某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到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B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其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种类最少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苯环上连有4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仅有两种
(5)F转化为G的反应历程中涉及流程所示的三个反应。
Ⅰ.已知反应②是①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含两种酸根的镁盐,写出反应②的方程式__________。
Ⅱ.目标分子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对Fe与溶液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操作,预期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3)同学们发现反应过程中有少量气泡产生且试管壁微微发热,用pH传感仪监测反应过程,得到如图pH变化曲线。
①开始时pH≈4.9,是因为存在反应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有少量气泡产生,说明还存在反应__________。
②甲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促进了、水解,pH下降。甲同学设计了优化实验方案,证明该解释不合理。其方案为:将试管放入__________(填“冷水浴”或“热水浴”)中反应并监测pH。
③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参加反应,pH下降。乙同学用氧气含量传感器监测,发现反应过程中含量逐渐下降;用激光笔照射取出铁钉后的溶液,从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再滴入__________(填标号),证明有存在。
A.KSCN溶液B.酸性溶液
C.溶液D.苯酚溶液
④综合以上探究,溶液pH下降的原因为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的反应热,装置图与数据记录如下。a的名称为__________;根据所测数据计算__________kJ·ml-1(假设溶液(,,结果保留1位小数)。
19.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化学捕获是熵__________(填“增”或“减”)的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高分子有机胺实现捕集的化学方程式为O,B错误;
C.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共占据5个轨道,有5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C正确;
D.N原子最外层5个价电子,其中3个价电子与H原子形成σ键,存在一对孤电子对,与W形成配位键,分子中存在N-H,由于N半径小且电负性强,故H原子具有正电性,吸引O原子形成氢键,故Y与W、Z与H之间的短横线表示的分别是配位键和氢键,D正确;故答案选B。
12.答案:D
解析:A.测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需用质谱法,A错误;
B.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结构中存在的化学键和官能团,故用红外光谱法可验证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B错误;
C.核磁共振氢谱仪可测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不可测定分子中含有过氧基,C错误;
D.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可确定手性碳4个价键的空间位置关系,D正确;故答案选D。
13.答案:C
解析:A.根据晶胞图可知,X位于顶点和面心,共4个,Y位于晶胞体内,为8个,故X代表,Y代表,A正确;
B.根据晶胞图可知,X位于8个Y构成的正方体的体心,配位数为8,B正确;
C.若Y为晶胞的顶点,则新晶胞中Y位于顶点、棱心、面心,共8个,由Ce4+、个数比2:1,可知一个晶胞含有4个X,C错误;
D.1个晶胞中有4个,8个,故1ml晶胞质量为4×172g,其体积为,故密度为,D正确;故答案选C。
14.答案:B
解析:A.放电时,在正极得电子转化为和C,正极反应为,A正确;
B.充电时,向阴极迁移,若在火星上收集到6.6g,即得到0.15ml,故转移0.6ml电子,则向阴极迁移的为0.6ml,B错误;
C.正极材料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空间,增加载入量的同时降低了活化能,C正确;
D.地球上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该电池放电时在正极得电子,为氧化剂,D正确;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解析:A.可由起点计算HR的电离常数,,故A正确;
B.b点时将HA反应一半,此时溶液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且浓度比为1:1,由质子守恒可知,故B正确;
C.c点时pH=7,此时,,则,即约是的102倍,故C错误;
D.a点为酸溶液,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且浓度比为1:1,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c点为中性点,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点的溶质为Na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e点为NaOH过量,抑制水的电离,e点OH-的浓度大于a点H+浓度,对水的抑制作用大于a点,b点是HA的浓度小于a点,所以b点对抑制作用小于a点,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故D正确;故选D。
16.答案:(1)四;VIIB
(2)
(3)过滤、洗涤、干燥
(4)
(5)使前驱体颗粒细化和分散
(6)防止被氧化;直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解析:(1)Mn是2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ⅦB族。
(2)硫酸锂、磷酸、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磷酸锂沉淀,“沉锂”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硫酸锂、硫酸锰、硫酸亚铁在Ar气氛围中“水热合成”前驱体,过滤、洗涤、干燥,得无水前驱体,“操作1”包含的步骤为过滤、洗涤、干燥。
(4)根据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可知的溶度积常数较小,则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易产生沉淀。
(5)、葡萄糖、抗坏血酸“球磨”5h,使颗粒细化和分散,有利于制备均匀的材料,因此,采用球磨的作用是使前驱体颗粒细化和分散。
(6)Ar性质稳定,作保护气;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流程中两次通入Ar气以及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防止被氧化,采用碳源对材料进行改性的作用是直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17.答案:(1)还原反应
(2)16
(3)羰基
(4)6;
(5);
解析:(1)对比B和C的结构可知,B到C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2)B的结构简式为,苯环的6个C原子及羰基的C原子均为sp2杂化,其余C原子为sp3杂化,故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3)D的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b)苯环上连有4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仅有两种,则取代基为1个-OH及3个乙基,共6种结构;其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种类最少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5)由题意可知反应②的方程式为;由分析知,目标分子G的结构简式为。
18.答案:(1)250mL容量瓶
(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冷水浴;AD;
(4)玻璃搅拌器;-150.5
解析:(1)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250mL容量瓶;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故实验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硫酸铜溶液因为铜离子水解呈酸性,铁单质与H+反应生成H2,故产生气泡,反应过程中pH减小;
①开始时pH≈4.9,是因为存在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是因为;
②甲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促进了水解,pH下降。控制变量,改变温度,将试管放入冷水浴中反应并监测pH是否因为温度pH下降。
③KSCN溶液、苯酚溶液都可以鉴定是否有存在,故答案选AD;
④实验③证明亚铁离子与氧气反应产生胶体,根据升降化合价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出离子方程式为:(胶体)+8H+;
(4)a的名称为玻璃搅拌器,0.56gFe为0.01ml,完全反应,。
19.答案:(1)减;高温、低压
(2)-90;;;
(3);100%;5;8.5
解析:(1)空气中的化学捕获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是熵减的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1NA,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文件包含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pdf、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