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7 包身工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7 包身工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预习要求,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理解插叙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来组织材料,生动地展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同时插叙介绍包身工的来历,说明包身工的制度的产生、发展,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理解点面结合刻画群体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
2.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三)思维发展与提升:
从新闻现实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
2.掌握作者由点到面组织材料、把“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有机结合的写作技法;
3.了解包身工制度,深刻认识到包身工被无情剥削的社会根源。
二、教学重难点:
1.能以时间线索梳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能体会和概括“包身工”的生存状况;能体会和概括作者的情感思想。
2.能从“点”与“面”的角度分析作者剪裁的技巧。
3.能把握本文在“背景材料”“新闻事实”的之间是怎样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预习要求:
利用早读,疏通课文,熟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在纸上写下5个词语:自由、尊重、劳动、权利、爱。然后开始他们三步艰难的选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要你抛弃其中的一项,你会划去哪个?有第二种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要你接着抛弃余下的两项,你又会划去哪两个?最后你剩下的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你会保留哪个?
导语设计:作为个人的秘密,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在心灵深处坚守的是什么。但老师知道,同学们的选择过程很艰难。那我们就要珍惜拥有,善待生命!可是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没有权利,没有自由,不被尊重,蜷缩在被爱遗忘的角落,她们只有劳动,劳动,劳动!她们是——包身工!(板书)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小组讨论)
(1)找一找课文中对“包身工”有哪些不同的称谓;请根据文章的叙述,从产生的时间、地点、主体等角度,用一句话给“包身工”下个定义。
(明确: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2)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起床、吃饭、上工、放工等场景,请依此将课文划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场景后补充介绍了哪些背景材料?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明确: 场景 时间 穿插叙述
1.起床——四点过一刻——包身工的来源
2.早饭——四点半之后——使用包身工的原因
3.上工——五点钟——包身工数量增加的结果
4.放工——十二小时后——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学习点面结合写作方法
(1)介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ppt展示)
明确: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2)组织阅读理解“面”的描写,提出问题,组织交流。(ppt展示)
问题1:找出起床、吃饭、上工、放工各部分“面”上描写的句段,阅读,体会其作用。
明确: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3)组织阅读理解“点”的描写,提出问题,组织交流。(ppt展示)
问题2:找出三次具体描写芦柴棒的句段,阅读体会其作用。
问题3:找出其它的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体会其作用。
明确:仅有概括的描述,会显得单薄、模糊。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这里,作者虽然只写的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4)小结:写群体形象,既要有“面”上的描写,让读者看到整体的形象,又要有“点”的描写,让读者看到群体中的个体,通过个体进一步加深对群体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时
学习对比手法作用
组织自主寻找对比手法,思考交流,体会作用。(分小组合作完成)
(明确: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
外头工人与包身工——真实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福临路纱厂三十年前后的变化——说明帝国主义资本家通过压榨中国工人获得了自己的发展)
2.品味鉴赏语言:(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分析,也可就和课后练习题)
(1)分析词语的准确运用
①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明确: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可见,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
② 红转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
(明确“红转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吃人的本性。是弱小的乡下姑娘让纺织厂变得庞大。他们的暴利,就是用包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明确:“饲养”点出了带工老板、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关系-营利,因为人类饲养动物也是营利。“禁不住”是忍受不住的意思,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种力量的驱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表明包身工制度与养墨鸭捕鱼的做法太相似了。)
(2)大量数字的运用
①上午四点过一刻、四点半之后、五点钟。
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③单就这福林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④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明确:翔实的事实在文章中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数字就充分说明了包身工所过的非人生活以及帝国主义资本家对她们残酷的压榨。)
(3)精妙的细节描写
①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的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明确:这段描写了包身工起床时的情景。疲倦,拥挤,昏沉,杂乱,连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这哪里是豆蔻年华少女们的生活啊!这些细节描写,足已显示出包身工们所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②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明确:这里作者连用三个“像……”的句式,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句句是血。)
3.探究:包身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学生可能会找到很多原因,如水旱灾害的肆虐,父母不忍儿女饿死,昧心的带工同乡的欺骗得逞,帝国主义的压榨,中国封建势力的迫害等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带工同乡之所以会昧心欺骗,是因为他身后的那个隐隐浮现的面目狰狞的罪恶势力与腐朽势力的勾结,对廉价安全没有自由的“包身工”的大量需求。而从“包身工”身上榨取的血髓自然也养活着寄生于这个制度上的贪婪的带工老板。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纱厂罚规中殴打流行的原因了。
另外,由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学生往往表现为面对自然灾害的一种心理无奈感,容易把水旱灾害的肆虐看作是“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教师不必过多纠缠于是非对错的定性判断,而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似乎要把人推向绝望的深渊,可是越是深重的自然灾难,越能体现一个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人义关怀。在特大地震、冰雪灾害面前,我们的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积极作为,抗震救灾,体现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根据授课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追问,这样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多少?)
4.总结:
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它终将走向灭亡。
5.布置作业:
观看中央电视台关于泰国捕鱼行业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视频,并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新闻报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7 包身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积累,学习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7 包身工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预习要求,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