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潼关谭嗣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他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今存诗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八岁。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静静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译文】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一句言志。诗人年近古稀,又卧病在床,却仍有戍边之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一个“尚”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风吹雨”既指现实生活中的风雨,又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3.请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妙处。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4.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5.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
    这首诗借写风雨梦境,表达诗人想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诗人的爱国情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秦岭。《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他自幼便心怀大志,能文能武,为人慷慨,甲午战争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 关 谭嗣同
    【译文】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景象。
    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2.从炼字的角度说说“终古高云簇此城”一句中“簇"字的妙处。
    “簇”是簇拥的意思,写出了高云簇拥古城的景象,表现出潼关古城之高,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3.赏析: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拟人、侧面描写,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表现了潼关河流的奔腾壮阔,山的巍峨险峻,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4.文中“城”“河”“山”,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雄迈壮阔的潼关之景表达出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5.本诗刻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出了一位英姿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形象,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7岁的谭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作。描绘了壮阔的潼关山水,反映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谭嗣同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谭嗣同图片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节奏,移情于物,剑胆琴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读诗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明诗意,记梦抒怀,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梦见了什么,析诗法,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布景道具,灯光音效,表演指导,抒情主人公,孤村风雨,实写诗人的处境,写出诗人的心情,道出诗人的志向,实写当时的环境,虚写诗人的梦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