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78046/0-17356518882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78046/0-17356518882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78046/0-1735651888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21*3=63)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左图)和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
A. aB. b
C. cD. d
2. 图甲中c处农业类型布局在五大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 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
C. 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 大城市工业带附近,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图乙中①处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地广人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图甲中b处是商品谷物农业,即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b处的农业发展经验,B对,A、C、D错。
【2题详解】
图甲中c处农业类型是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农业地域类型。布局在五大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大城市工业带附近,市场需求量大,D对。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劳动力丰富、周围地租高不是乳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A、B、C错。
受到“大湖效应”影响,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9日,美国纽约州遭遇致命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降雪达1.5米,纽约州西部部分城镇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部分高速公路关闭。“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运用“大湖效应”原理,据图分析并推断美国五大湖沿岸11月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风、东南风B. 东南风、东北风
C. 西风、西北风D. 西南风、东南风
4. 下列地区的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 ②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天山北侧冬季大雪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③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根据图中等积雪厚度线,湖泊东岸、东南岸是向风岸,所以11月主导风向是西风或西北风,C对,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是由于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日本西海岸随地形抬升形成暴雪,类似“大湖效应”,①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与大湖效应无关,②错。山东半岛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从渤海带来大量水汽,在半岛北部随地形抬升形成大雪,类似“大湖效应”,③对。天山北侧冬季大雪,与大湖效应无关,④错。所以D对,ABC错误。故选D。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下面两图中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两图中,关于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暖气团被迫抬升,可形成降雨天气
B. 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 乙图中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 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6. 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
A.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 连续性降水D. 天气转晴
7. 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B. 华北平原地区春旱
C. 北方地区寒潮D. 江淮地区梅雨
【答案】5. A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由甲、乙两图中冷空气的运动方向可知:甲为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A正确。冷锋过境后为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错误。乙为暖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时,降水强度不大,多为续性降水,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是冷锋过境的特点,不是暖锋过境的特点,A错误;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是暖锋过境的特点,不是冷锋过境的特点,B错误;出现连续性降水是暖锋过境的特点,不是冷锋过境的特点,C错误;天气转晴是两种锋面过境之后共同的特点,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此小题考查影响的天气系统。我国的一些灾害性天气多与冷锋活动有关,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春季的沙尘暴等,都是冷锋活动造成的。由图知,甲为冷锋。伏旱天气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的,A错误;华北平原的春旱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蒸发旺盛,再加上农作物返青,开始生长,需水量较大,而雨季还没有来临,形成春旱。B错误;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在冷锋活动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C正确;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在准静止锋的影响下形成的,D错误。故选C。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 PA>PC>PBB. PA>PB>PA
C. PC>PB>PAD. PA=PC=PB
9. 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10. C点近地面吹( )
A. 西北风B. 偏北风
C. 东南风D. 东北风
【答案】8. D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D 对。
【9题详解】
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高度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
【10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区。结合前面分析,风由B吹向A,在北半球向右偏,根据指向标判断,风向是偏北风,A对。风向可能是东北风,不会是西北风,D错。
11.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 逐渐升高B. 保持不变
C. 逐渐降低D. 变化无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分异。从赤道向高纬,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减少;故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会逐渐降低。C正确。
下图为a、b、c、d四条河流干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
A. 西北方向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
13. 海轮从a河河口驶往d河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 )
A. 直布罗陀海峡B. 麦哲伦海峡
C. 苏伊士运河D. 巴拿马运河
14. ①②③④四地中,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15. C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为( )
A. 冬小麦区、玉米带、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
B. 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C. 山地畜牧业、荒漠畜牧业、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
D. 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热带种植园区
【答案】12. D 13. A 14. D 15.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a为非洲的尼罗河,b是印度河,c是美国的密西西比河,d为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图中②地位于(23.5°N,70°E),③地位与(30°N,90°W),就南北位置来讲,②位于③的南部,就东西位置来讲②位于③的东部,因此②位于③的东南方向,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A河为尼罗河,河口位于地中海沿岸,d河为亚马孙河,河口位于大西洋沿岸,因此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西岸,需要走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航线,因此最短航线一定经过直布罗陀海峡,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题详解】
世界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同纬度暖流经过海区盐度较高,河口附近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图中④地处赤道附近,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故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且该处有亚马孙河大量的淡水注入,因此海水的盐度是图中四地中最低的,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5题详解】
图中c河流为密西西比河,流经美国的中央大平原。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和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结合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判断沿密西西比河干流上游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是小麦区、玉米带,中下游主要是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下游入河口地带为亚热带作物带,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再夺历史性大丰收,总产量达1400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立新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阔②粮食单产高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17.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B. 便利的交通条件
C. 农业生态环境较好D. 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答案】16. A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①③正确,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粮食单产不占优势,且和南方产粮大省相比,黑龙江人口数量也不占优势,②④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由题,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要从“绿色”两个字着手,也就是从环境角度去考虑,黑龙江省相比其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较好,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能生长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C正确,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A错误,交通便利和工矿业发达与绿色农业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面来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单身潮可能带来( )
A. 出生率增加B. 劳动人口数增加
C. 死亡率降低D. 老龄化趋于严重
19.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出台普遍二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④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8. D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单身潮可能带来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趋于严重,A错,D对。出生率低,劳动人口数会减少,B错。老龄化严重,死亡率会升高,C错。
【19题详解】
出台普遍二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①对。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②对。计划生育政策是长期基本国策,仍属于计划生育,③错。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④对。D对,A、B、C错。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 )
A. 0.5~3.9千米处转移到0.8~4.5千米处
B. 0.5~5.8千米处转移到0.8~6.5千米处
C. 0.5~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
D. 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
21. 2013年某大型国际连锁超市进驻在远离商业区且距市中心4.5千米处,那么选址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市中心交通拥堵B. 地租比周围地区低
C. 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费D. 逆城市化形势下,市中心人口减少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例,找到不同类型曲线的交点,2003年住宅区付租能力最强的范围,大致是距市中心距离0.5~3.9千米。2013年住宅区付租能力最强的范围,大致是距市中心距离0.8~4.5千米。所以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0.5~3.9千米处转移到0.8~4.5千米处,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2013年距市中心4.5千米处地租突然升高,B错误。很可能是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A错误。且该地靠近住宅区,服务人口多,建设超市便于居民就近消费,C正确。超市进驻在远离商业区且距市中心4.5千米处与市中心人口减少无关,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共37分)
22. 读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甲、乙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地质活动的特点。
(2)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3)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4)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海沟、海岸山脉。
(2)甲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地终年高温多雨。
(3)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等;乙图所示区域生产天然橡胶、油棕等。
(4)甲海峡冬季受西风影响,乙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甲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乙为马六甲海峡,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是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海沟、海岸山脉。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甲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为马六甲海峡,终年高温多雨。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甲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主要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等;乙为马六甲海峡,生产天然橡胶、油棕等。
(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甲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冬季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乙为马六甲海峡,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平浪静。
23.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28日下午发生7.7级地震,当局已发布海啸预警。印尼国家灾害管理局发言人10月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此次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558人。
材料二: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图。
(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2)乙地夏季盛行 季风,该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3)苏拉威西岛位于 板块上,所属的宏观地貌是 ;因其处于板块的 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引发了此次地震。
(4)图中丙地终年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盛行 (填上升或下沉)气流,受其影响气候特点是 。
【答案】(1)三角洲(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
(2)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
(3)亚欧 岛弧 消亡
(4)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
(1)图中甲地地貌位于湄公河入海口,地貌上属于河口三角洲,是湄公河的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2)乙地位于中南半岛,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3)根据板块学说,苏拉威西岛位于亚欧板块上,所属的宏观地貌是岛弧,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较为频繁。
(4)图中丙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受其影响,该地终年高温多雨。
24. 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维利奇卡盐矿位于波兰南部,13世纪开始开采,1996年停止开采。盐矿有2000多个洞室,人力修筑的曲折通道总长达300km,最深处327m,共九层。盐矿中有教堂、画廊、地下湖泊等,除了木制通道和房梁外,这里的一切全部由盐岩筑成,形成一座奇幻的地下盐城。维利奇卡盐矿197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波兰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下图为维利奇卡盐矿部分旅游线路示意图。
从旅游资源角度,简述维利奇卡盐矿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原因。
【答案】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非凡性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解析】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可从资源类型多样,非凡性,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分析。盐矿中有教堂、画廊,地下湖泊等,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盐岩形成一座奇幻的地下盐城,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和美学价值;盐矿从13世纪已经开始开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大熊湖的水文特征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