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荆州沙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及答案(九科)
2025荆州沙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荆州沙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毕文清 审题人:朱静萍
考试时间:2024年12月26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天坑是在碳酸盐岩地区由溶洞大厅形成的口径和深度大于百米和(或)容积大于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且与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从上述定义来理解,天坑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陷坑,科学家曾将这种大陷坑归入“竖井”地貌类型中。随着后来很多类似的陷坑被发现,它又被归为“漏斗”地貌类型。这些具有相似特征的同一地貌形态既叫“漏斗”,又称“竖井”,岂不矛盾?于是,“天坑”概念应运而生。
时间是大自然的刻刀,时间短了,天坑就无法形成,时间长了,形成的天坑早就退化得无影无踪。一般来说,天坑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第一,要具备可以溶解的岩石,比如石灰岩;第二,石灰岩地层要厚,因为天坑的深度需要较厚的岩石作为支撑,同时也为满足水入渗的深度要求提供空间;第三,要有水和充沛的降雨量,且水力落差要大,水的搬运能力才能发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第四,石灰岩中要有水运动的缝隙,一般来说这些缝隙是地壳运动产生的;最后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
根据成因,天坑可分为冲蚀型天坑和塌陷型天坑。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来描述。有这样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其顶上是隔水的砂岩,中间是连续沉积的石灰岩,地下也是隔水的砂岩。这个特殊的“三明治”顶上的砂岩岩层断断续续,中间和底部的岩层却是连续的。顶上岩石不连续的地方,就有石灰岩露了出来,于是,周围汇聚的地表水就从此处渗透到地下,并在适当的地方找到出水口。久而久之,山上石灰岩出露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落水洞,在落水洞和山下出水口之间形成了一条地下河,这个落水洞随着汇聚水量的增加,也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一个岩屋,当有一天大岩屋崩塌了,天坑就形成了。这样的天坑叫冲蚀型天坑,如陕西汉中的天悬天坑。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地下暗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洞穴系统,那些裂隙交叉处形成了溶洞大厅,有的大厅崩塌较快,地下河溶蚀搬运的速度也很快,后来洞顶崩塌,露出了一丝亮光,就形成了天窗。然后又经过不断崩塌、溶蚀和搬运,终于,洞顶彻底崩塌,露出了四周陡壁的大陷坑,从地面洞口向下看像是一口深井。这种天坑叫塌陷型天坑,如广西乐业的大石围天坑。国家及广西科考组几次进入大石围天坑底部考察,至2013年,考察长度约6千米。至于地下河还有多长,其源头和出口在哪里(暗河一直向东北流到位于乐业境内的百朗大峡谷的洞口成为地面河,然后汇入红水河),为什么河水一热一冷等,至今仍是个谜,尚待后人去探明。
天坑的形成既有地下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物理的淘蚀作用;既有地质构造作用,又有崩塌作用。首先,形成天坑的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可溶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由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和水,即溶蚀作用,由于水中成分的改变,会结晶形成钟乳石。其次,水的巨大冲击力对岩石产生了强烈的物理作用,根据水量的大小和可持续性不同,形成的力量大小也不同。所有溶洞和天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们基本上都有着200万年以上的历史,而化学的溶蚀和物理的淘蚀在天坑形成中起主要作用。一般来说,洞穴中,1厘米的石笋生长时间是100年,1米石笋需要生长10 000 年,可见地质作用是多么漫长。再次,地下水总是沿着岩石的构造面、节理、裂隙、软弱面率先开始溶蚀。也就是说,形成天坑的地层本身的结构和构造是天坑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同岩性对水的作用反应不同。软的岩石首先被溶蚀或淘蚀成洞。这样的洞一般呈串珠状,可以是水平分布的,也可以是垂直分布的。
崩塌作用是天坑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洞顶部被溶蚀的部分不能承受重力的作用时,就垮
塌下来,形成暴露在地表的坑口。当然,崩塌不仅会从顶部塌落,也可能是从侧向崩落,所以我们在溶洞里经常会看到陡直的岩壁。
天坑是研究地球演化的重要证据,是研究岩溶动力系统演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极具科研价值的旅游资源和地学科普的基地,更是探险者的乐园、勇敢者的天堂。天坑之美,不仅展现出大自然的粗犷与力量,身临其境,更能够体会到原始的匠心与空灵。
被誉为“天下第一坑”的重庆小寨天坑就被认为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活化石”,是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秘峡谷。地下暗河长8.5千米,水位落差364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近10立方米,具有强劲的水动力条件,为小寨天坑崩塌物质的搬运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与暗河相连的地表河流全长达37千米,流淌于地缝之中,地缝最窄的地方不足1米,而地缝最深处达300米,形成气势恢宏的“一线天”。因此,地缝和天坑也被认为是记录长江三峡演化的直接证据。
天坑与地下河密不可分。天坑是地下河洞穴发育到非常成熟的形态,其在地下形成溶洞大厅,然后在地表呈现坑的模样。另外,天坑也是我们认识地下岩溶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天坑,我们可以了解控制地下洞穴的地质构造因素、古地下河和现代地下河走向等水文特征。
天坑景观是游览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天坑能给他们带来的探险乐趣是不可言喻的。比如汉中天坑群大部分发育于岩溶台原面上,岩溶台原面与四周陡壁构成独特的险峻美;其次以台原面为中心发育众多深谷,甚至地缝,在卫星影像上都一目了然。由于汉中天坑群所在的地层有泥质夹层,构成相对不完全隔水层,因此在天坑周壁或底部,或发育溪水、瀑布,或发育坑中阶梯状平台,或发育成洞穴,增添了天坑群的无穷魅力。
广泛发育的汉中天坑群,为某些动植物提供了避难所,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特殊的环境条件,增加了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另外,天坑群也为洞穴动物提供了最适合的自然栖息地,为研究秦岭南部生物的多样性或新物种的发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探秘天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刀”在文中喻指时间,是影响天坑形成的因素之一,天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或消失。
B.“三明治”在文中指的是由隔水的砂岩、连续沉积的石灰岩、隔水的砂岩叠加形成的地层。
C.“天窗”是由地下暗河溶蚀搬运导致溶洞大厅彻底崩塌后形成的,是天坑的一种现象。
D.“钟乳石”是由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可溶岩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分解为碳酸钙和水后结晶形成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最初命名为“竖井”到后来命名为“漏斗”,再到命名为“天坑”,“天坑”这一概念的确定,与科学考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B.陕西天悬天坑是冲蚀型天坑,冲蚀型天坑是地表水从顶上岩石层渗透到地下的石灰岩出露的地方形成的落水洞发育而来的。
C.截至2013年,国家对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的考察仍未结束,如地下河的长度、源头、出口,河水温度的变化等问题尚未得出结论。
D.天坑中岩石的构造面、节理、裂隙和软弱面容易被溶蚀或淘蚀,它们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水平或垂直分布的串珠状的洞。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形成天坑有五个基本条件,其中首先是要有石灰岩,如果没有石灰岩,那么其他条件也无从谈起。
B.天坑是多种作用发生后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地下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其次是地质构造作用。
C.溶洞和天坑的形成基本上都要200万年以上,洞穴中的石笋生长时间也是漫长的,石笋要
达到1米,一般需要10 000年的时间。
D.汉中天坑群非常险峻,天坑四周陡壁,这为某些动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我国新物种发现最多的地区。
4.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塌陷型天坑重庆小寨天坑形成的可能过程。(4分)
5.本文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李娟
有时候我会扔下杂货店跑出去满山遍野地玩,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就只好坐在我家帐篷里耐心等待,顺便替我守着店,有人来买东西的话,他就告诉对方:“人不在。”有时候他实在等急了,就出去满山遍野地找我。
而有的时候呢,我在帐篷里耗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来买东西,连把头伸进帐篷看一眼的人也没有。害我白白浪费了本该出去玩的大好时光。
天天守在帐篷里,坐在柜台后的一堆商品中间。世界就在这堆商品对面,满目的葱茏鲜艳,那么真实……而我心中种种想法明明灭灭、恍惚闪烁着,使得我浑身都虚淡了、稀薄了似的,飘摇不止。而世界那么真实……世界真实地、居高临下地逼压过来,触着我时,又像什么也不曾触着。
天天出去玩,奔跑一阵,停下来回头张望一阵。世界为什么这么大?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整条河谷开阔通达,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在河谷最深处密集地流淌。草原是绿的,沼泽是更绿一些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我爱绿色。为什么我就不能是绿色的呢?我有浅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我穿着鲜艳的衣服。当我呈现在世界上时,为什么却不能像绿那样……不能像绿那样绿呢?我会跑,会跳,会唱出歌来,会流出眼泪,可我就是不能比绿更自由一些,不能去向比绿所能去向的更远的地方。又抬头看天空,世界为什么这么大!我在这个世界上,明明是踩在大地上的,却又像是双脚离地,悬浮在这世界的正中。
我在山顶上慢慢地走,高处总是风很大,吹得浑身空空荡荡。①世界这么大……但有时又会想到一些大于世界的事情,便忍不住落泪。
羊群早已经过沙依横布拉克,去向后山边境一带了。只有很少的毡房子留了下来,深藏在远远近近的河谷里,一个比一个孤独。毡房里面更为孤独宁静地生活着老人、妇女和孩子。我们店里的生意也一天淡似一天,只等着九月初迎接羊群和牧人们从后山返回。
牧草渐渐挑出了青紫的颜色,那是草穗在渐渐地成熟。②一天沉似一天的草原,孕育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开始启程去向第二年。我们也即将启程离开这里。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迫近一朵白云,对更远的地方望了又望。回过头来看到我们即将沿之离去的道路陷落在草野之中,空空荡荡,像干涸的河床一样饥渴。越过这条路看向更远些的地方,是另一条更为孤独的路,痕迹浅淡,时而通畅,时而消失,蜿蜒着通向一个只有一家人住着的地方。那一家人的毡房和四周的栏杆像是下一分钟就会消失似的静止在路的尽头。
我曾去向那里。那路上的泥土中只印着一串马蹄印。那么我是仅次于时间和那匹马而踏上那条路的人。走在路上的每一分钟,都想停下脚步,去往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躺倒、睡去。这样的季节总是那么安静,风声只在高处,风的猛烈也只在高处。而近处的事物总是倾向于风的反方向的一些感觉。但是阳光无处不在。阳光经过风时带来了风——它像经过迷宫一般经过风,经
过那些在上空狂乱地呼啸着的风。等阳光完全通过了风,艰难地抵达我时,已失去了平静。它眩晕地,犹带激情一般熠熠闪耀,在空气中颤动。站在这样的阳光里,手指给照耀得闪闪发光,裙子下裸露的双腿也闪闪发光。但是四周一片沉静。仰着脸往上看,眼角余光刚刚掠过斑斓大地,视觉随之被猛地震动——在视野正前方的天空,整齐而浩瀚地分布着细碎尖锐的、正在被反复撕扯着的云。
③路在河边,反复地引我走向河,又反复地引我离开河。引我走过一个青翠的山坡,再走过一个相同的青翠山坡。有时候却只是引我走向孤独的一株草,它生长在河边空旷而洁白的沙滩上。但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地打量那株草,路又立刻把我带向森林。我走在森林里,左边开着白色的花,右边隐秘地流着山溪。突然有鸟从旁边窜起,翅膀掠过脸庞。
沿这路走在世界正中央。青草围簇四周,像燃烧一般地持续生长着。河在不远处像燃烧一般奔流。上方的天空像燃烧一般蓝啊,蓝啊。但我肉身平静。身不由己地走着……走过很远很远,任这一路的情景在视野里重重堵塞。这是一条行进堵塞的路,是一条把人引向远离一切之处的路……我不停地走,好几次都以为自己已经走过头了,早已把那一家人抛弃在后面了……不停地走,却每一分钟都想在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躺倒,深深睡去。
走着走着就突然得知:尽头那一家人,住着已经无法离开的一个人,终生都在等待着的人。
有人却在我家帐篷里等我。在等我的漫长时间里,他独自面对琳琅满目的寂寞商品,想着自己的心事。后来当我终于回家,当我掀开帐篷门帘时,看到店里依旧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满架的商品如此寂寞。
当我已经回到家了,那人还在满山遍野地找我。他耽搁在一条路上,不停地走啊走啊,被那路引得再也回不来了。或者他正推开路尽头那家人的毡房木门,大声问着:“有没有人?”……
有一天,妈妈也独自一人走上那条路。她拎着小桶,很久以后消失在路的拐弯处。④等她再回来时,桶里满悠悠地盛着洁白细腻的酸奶。我嘴里喝着酸奶,心里因为不能明白与这酸奶有关的太多事情,而更清晰地感觉到了深刻的美味。
(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在“我”离开帐篷四处玩耍时热心替“我”守店,体现其善良互助、勤劳质朴的品质。
B.世界真实地存在于商品的对面,可“我”守在帐篷里无法接触,给“我”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恍惚感。
C.作者实写在“我”家帐篷里等“我”的那人推开路尽头的毡房木门找“我”,突出那人焦急迫切的内心。
D.开阔的河谷、高处的森林、后山的羊群、隐藏的毡房等,作者以华丽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我”感叹世界之大,又因一些大于世界的事情而落泪,抒发了对世界广阔和人类渺小的感叹。
B.句子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展现了沉静的草原迈向第二年的情景,蕴藏着生命的蓬勃希望。
C.句子③,写河边的路引“我”走向河又引“我”离开河,“走向”与“离开”既矛盾又充满语言的张力。
D.句子④,作者并未详细介绍妈妈带回酸奶的具体过程,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表述别有韵致。
8.请结合文本,分析标题《通往一家人去的路》的作用。(4分)
9.刘志荣曾评价李娟的散文:“她的文章真正吸引人之处,却不仅仅在于题材的力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①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及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节选于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①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
(二)
武王周公圣人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节选于韩愈《伯夷颂》)
(三)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欲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独太公哉!
(节选于王安石《伯夷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B.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C.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D.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主,木制的神位。上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又称神主。民间自以树为田主,王侯自以木为社神主,名异而实同。
B.元元,又称元元之民;指百姓,平民。《谏太宗十思书》中“凡百元首”中的“元”与其含义不同,指“头”或“头领”。
C.春秋,本指春季和秋季,这里指的是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史删订而成。它和《苏武传》中“且陛下春秋高”中的“春秋”含义不同。
D.干戈,干为防具,戈为武器均为古代兵器,因此后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指战争。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伯夷在商朝灭亡后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粟的行为,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道。
B.王安石认为,韩愈写《伯夷颂》是依据司马迁的观点,而司马迁的观点有失偏颇。
C.王安石驳斥了司马迁的记载,他认为《史记》中记述的“不食周粟”的情节是不合理的。
D.王安石认为伯夷不依附文王,原因是伯夷年纪大,从他的居住地到文王都城路途遥远。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2)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独太公哉!
14.下图是材料三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成横线处的空缺内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落叶
孔绍安①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落叶(其一)
修睦②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①孔绍安,原是南北朝陈朝的达官子弟。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②修睦,晚唐诗人。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诗开篇一个惊字,写出秋天的到来给作者带来的情感冲击,游荡之愁瞬时泛起。
B.孔诗中“翻飞”二字,借落叶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C.修诗中“重重落叶红”,既展现出枯叶深红的颜色,又刻画出其层叠的姿态。
D.修诗在最后借落叶的口吻,说出了作者高洁的人生志向。
16.两诗均借落叶抒发情志,但主旨又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等丰富的意象描写了权贵之家的奢侈之气。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也用“ , ,弃掷逦迤”描写了相似的情景。
(2)“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代代相传,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曹孟德化用《诗经·郑风》中的典故,以“ _ , ”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节操,认为其光辉灿烂堪比日月。
(4)同学们研学游览南京,登山临水,放目远眺。面对壮丽的山川之景,不由想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所写的“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
18.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 ) (3分)
A.Errr!B.Errr!
C.Errr!D.Errr!
19.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 ) (3分)
A.于是怅然慷慨 B.空中而多窍
C.郦元之所见闻 D.尝从人事
20.指出下列共同句式类型( ):(3分)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A.判断句 B.状语后置句 C.定语后置句 D.宾语前置句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相信不少朋友都曾有过这种感受:累的时候抬头看会儿天,眼睛得到休息了,气顺了,连带着人的状态都好了。①。当我们遇到非常宏大甚至超越我们当下对世界认知的事物或概念时,便会产生敬畏感。抬头看天,就是一种小剂量的敬畏体验:②,关于人和事的烦恼变得很小很小。由于我们感知到更小的自我,自我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进而产生深深的治愈感。在如今这个原子化的社会,我们越来越依靠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非身边的具体事物来感知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和真实的人建立联系,③。就从最小成本的看天空开始吧,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
21.下列材料中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原意的一项是(3分)( )
A.甚至 B.由于 C.进而 D.而非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②
③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淮南子》认为:“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万物的认知不断深化。然而,在追求知识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一些人却忽略了做人之道和待人之道。有人认为,只要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也有人认为,做人之道和待人之道才是立身之本,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荆州沙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荆州沙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荆州沙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