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七)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下图为“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
A.彗星B.小行星C.流星体D.陨石
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地月系
射电流量是太阳10.7cm波长附近的辐射通量值,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可以反映太阳活动水平的高低。下图为2008-2018年太阳射电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08-2018年,太阳活动最强烈的年份为( )
A.2008年B.2010年C.2014年D.2017年
4.太阳活动强烈时对地球及周围空间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有( )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发生磁暴现象③国际空间站中电子设备受影响④流星雨现象增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左图示意不同生物存续时间,右图为在某地发现的地层Y剖面示意图,该地层中含有各种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化石X所示三叶虫生存时代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增加B.联合古陆解体C.裸子植物盛行D.鸟类开始出现
6.根据化石判断,地层Y形成的年代可能是( )
A.泥盆纪B.侏罗纪C.白垩纪D.第四纪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8.岩石圈是指( )
A.①整体B.②的顶部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
读四类地景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四类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甲和乙B.丙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10.在丙类地貌所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光化学烟雾B.洪涝C.水土流失D.酸雨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 )
A.减弱①作用B.增强②作用C.减弱③作用D.增强④作用
12.“秋阴不散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对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会赛场风向进行探究学习,发现赛场风向受山谷风影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山谷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分布不均B.地表和大气比热容不同
C.海拔存在差异D.距海远近导致湿度不同
14.以下能准确反映夜晚风向的是( )
A.B.C.D.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
16.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读如图“大西洋部分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海水温度( )
A.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B.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升高
C.最高值大于25℃D.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增大
18.以下人类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A.观测潮汐变化规律B.海轮顺洋流航行
C.海滨浴场开放时间D.在沿海开发风能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很小一部分(一般情况耕作层土壤有机质约为5%),但它对土壤的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森林土壤剖面及其被改造后的有机质含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土层名称,正确的是( )
A.①-淋溶层B.②-有机层C.③-母质层D.④-淀积层
20.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矿物养分主要来源于生物,因为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因素
B.红壤贫瘠主要由于植被稀少,有机质积累少
C.水稻土是纯自然状况下形成的肥沃土壤
D.我国黑土肥沃主要是因为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苍南县地处玉苍山之南,属山地丘陵区,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某学者基于建设空间、水资源和粮食供给能力三方面对苍南县人口容量进行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苍南县的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
A.220万人B.178.1万人C.236.7万人D.153万人
24.苍南县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降低人均消费水平,减少资源消耗B.加快城市发展,增加建设空间
C.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D.建设水利设施,增加水资源供给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2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
26.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频繁的战争 ②资源开发
③新大陆开发 ④经济因素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十座高层建筑。下图为陆家嘴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陆家嘴属于城市功能区中的( )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行政区
28.户外考察发现,这些高层建筑上下楼层经济活动不同,体现在( )
A.低层主要是零售业,以高档商品为主B.高层主要是零售业,以高档商品为主
C.高层主要是办公场所,租金低廉D.低层主要是办公场所,租金昂贵
读我国1960—2050年(含预测)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2024-2050年数值为预测值。
29.关于图中相关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初期城镇化水平最低B.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比重开始下降
C.我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呈现同步增长D.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30.甲、乙时期城镇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甲时期开始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城市人口增加较少
B.乙时期“城市病”严重,吸引人口迁入城市的动力减弱
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量的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地区
D.乙时期进入较高水平的城镇化阶段,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
晾房是吐鲁番农户晾制葡萄干的土木结构建筑,墙壁多孔。读如图“吐鲁番晾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吐鲁番晾房墙壁多孔,有利于( )
A.通风B.抵御洪水C.保温D.阻挡风沙
32.利用晾房晾制葡萄干反映当地( )
A.地势崎岖B.干旱少雨C.人口稠密D.工业发达
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海南岛D.华北平原
3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源
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下图为我国制造业部分行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示意图。中美贸易摩擦下,部分行业可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图中最可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行业是( )
A.计算机、电气设备B.食品饮料、交运设备
C.木材加工、纺织服装D.食品饮料、纺织服装
36.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工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生产规模B.加大科技投入C.发展传统产业D.限制产品出口
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
①食品②日常用品③服装④家用电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8.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
①出行距离 ②购物成本 ③交通方式 ④购物环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出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右图为神狐海域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 ( )
A.缓解全球变暖B.改变海流方向
C.很快取代石油D.影响海洋生态
40.试采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侵袭,该台风 ( )
A.生成于赤道低气压带B.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
C.撤出陆地后再次经过试采区D.气压值最低处的风速最大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茂密的森林、精巧的沟渠、层叠的梯田和传统的村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图为“哈尼梯田系统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森林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42.哈尼梯田系统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B.减弱噪音C.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
二、综合题
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2)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最高的是 ,气温最高的是 。
(3)假如上图所示环流为城郊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如上图所示环流为海陆间热力环流,甲为陆地,则此时为 (填“白天”或“黑夜”);一般情况下两地中,甲地多 天气,乙地气温日较差较大。
44.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图a)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a,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比例比西部地区 ,人口比例却比西部地区 。
(2)读图b,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 。
(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 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4)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
方案
测算角度
总人口
方案一
基于建设空间容量角度
220万人
方案二
基于水资源承载量
178.1万人-236.7万人
方案三
基于粮食承载力角度
153万人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1.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彗星属于天体,A与题意不符;小行星在太阳系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绕日轨道,属于天体,B错误;太阳系中的流星体也都有自己的固有轨道在绕太阳运行,属于天体,C与题意不符;陨石是已经降落在地球表面的物质,不属于天体,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丁系统中有地球和月球,且以地球为中心天体,故为地月系;地球及其公转轨道位于丙系统中,故丙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当中,故乙为银河系;银河系位于可观测宇宙中,故甲为可观测宇宙,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天体系统: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一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在银河系以外,还有上千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3.C 4.D
【解析】3.读图可知,太阳射电流量月均值在2014年左右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太阳活动最强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通信,①正确;会引发磁暴现象,②对;会导致国际空间站中电子设备受影响,③对;流星雨现象是宇宙中的小天体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发光的现象,不受太阳活动影响,④错误。①②③正胡,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5.A 6.C
【解析】5.化石X所示三叶虫主要生活在古生代早期,古生代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光合作用增强,氧气释放量大大增加,A正确;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是在中生代,B错误;裸子植物盛行是在中生代,C错误;鸟类开始出现是在中生代晚期,D错误。故选A。
6.根据右图信息可知,地层Y中含有恐龙化石等五类化石,结合左图不同生物存续时间可知,白垩纪这五类化石都在,所以地层Y形成的年代可能是白垩纪,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7.B 8.C
【解析】7.据图判断,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错误;①地壳和②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B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降速,C错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错误。故选B。
8.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①)和上地幔(②)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9.B 10.C
【分析】9.甲地貌是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乙是冰蚀湖、角峰等景观,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丙是黄土高原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地貌。丁地是丹霞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故选B。
10.由图可知,丙地是黄土高原,该地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发展农业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C正确。光化学烟雾和酸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A、D错误。洪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区域强降水造成,B错误。故选C。
【点睛】考察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1.C 12.C
【解析】11.低碳生活排放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量和太阳辐射量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少,③为大气逆辐射,C正确。①是太阳辐射,大小与太阳自身的辐射强度有关,A错误。②是地面辐射,B错误。④是云层的反射作用,D错误。故选C。
12.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下降慢,霜难以凝结,③是大气逆辐射,C正确。①是太阳辐射,其到达地面的量也要受到天气的影响,A错误。②是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减弱,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④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对于地面霜的出现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层就好象是一条毛毯,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使整个地球就好象处在一个温室之中。
13.B 14.B
【解析】13.山谷风环流中,白天产生的谷风与地形导致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直接相关,但夜晚产生的山风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误;在白天,太阳辐射使得山坡受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形成低压区;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形成高压区。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从平原沿着山谷吹向山地,形成谷风。夜晚情况相反,山坡散热较快,空气降温较多,形成高压区;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近,降温较少,形成低压区。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不断下沉,并在下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从山地沿着山谷吹向平原,形成山风。因此,地表起伏和大气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冷热不均是山谷风产生的根本原因,B正确;山谷风(热力环流)是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所致,因此海拔存在差异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山谷局部地区距海远近差异小,D错误。故选B。
14.夜间,山谷因地形较封闭,散热较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上空形成高气压,而山坡空气散热通畅,降温较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上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从山坡向谷地运动,上空气流相反,选项B中环流与之相符,选项A中环流与之相反,B正确,A错误;选项CD中谷地两侧山坡的气流相反,与山谷风环流特征不同,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15.D 16.A
【解析】15.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增加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误。故选D。
16.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正确;“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类影响水循环的最大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
17.C 18.C
【分析】17.由图可知,图中的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A错误;等值线随纬度升高上突,说明随纬度升高,水温下降,B错误;赤道附近海面的水温高于25度,C正确;等值线随深度增加变稀疏,说明温度变化幅度减小,D错误。故选C。
18.海滨浴场开放时间要以水温高低为标准开放,受水温影响大,C正确;观测潮汐变化规律、海轮顺洋流航行、在沿海开发风能不受水温影响,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
19.D 20.D
【解析】19.结合所学及读图可知,①为枯枝落叶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土壤矿物养分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错误;红壤贫瘠主要是由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淋溶作用强,B错误;水稻土是通过水耕熟化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工土壤,C错误;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纬度高,肥沃主要是因为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D正确,故选D。
【点睛】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为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
21.C 22.D
【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且季节性明显,说明此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①④正确;由泥石流发生的频次可知该区域的降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不能说该区域全年降水丰富,可知②错误;图中信息无法得知该区域基岩广布,可知③错误,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22.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修建护坡工程这些措施是有效防御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于防御地质灾害几乎没有作用,可知②错误,①③正确,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点睛】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易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23.D 24.C
【解析】23. 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取决于该地区最少的那种资源。由材料可知,粮食承载力最小,故苍南县的合理人口容量约为153万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由上题分析可知,制约苍南县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粮食,因此可以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产量以提高该地的人口合理容量,C正确。人均消费水平、建设空间、水资源均不是制约苍南县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有资源、地区开发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受教育水平,生活和消费水平,其中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
25.C 26.D
【解析】2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和石油资源丰富、收入高的中东国家。C对,ABD不对。故选C。
26.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由发展中国家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开发。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27.C 28.A
【解析】27.由材料可知,该处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繁忙,应为商业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中心商务区的内部空间存在明显垂直分层,低层主要是零售业,以高档商品为主;高层主要是办公场所,租金昂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中心商务区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1 )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2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3 )建筑物高大稠密;( 4 )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29.D 30.D
【解析】29.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可知,1960年前城镇化水平最低,A错误;城镇化速度的下降不代表城镇人口下降,B错误;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并不是全部同步增长,C错误;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D正确。故选D。
30.甲时期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文革对城市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城市化速度急剧降低。但该时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长期看有利于城市化进程,A错误;甲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而逆城市化应出现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时期,C错误;乙时期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并不是“城市病”严重,吸引人口迁入城镇的动力减弱,而是城镇化水平已较高,加之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得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城镇化不仅包括人口的城市化,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转型和升级。
31.A 32.B
【解析】31.我国新疆气候条件适宜制作葡萄干,不采用直接日晒的方法(直接日晒的容易发酸),而是挂在凉房内阴干。晾房设计为平屋顶,蜂窝状通透式墙体,这有利于通风.这种阴干法制成的葡萄干,质量优良,呈半透明状,不变色,A正确;新疆降水稀少,B错误;墙壁多孔不利于保温,C错误;墙壁多孔不利于阻挡风沙,D错误。故选A。
32.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利用晾房晾制葡萄干反映当地干旱少雨,B正确。利用晾房晾制葡萄干不能反映当地地势崎岖、人口稠密和工业发达,ACD错误。故选B。
【点睛】吐鲁番是中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全中国的五分之一吐鲁番气候炎热而干燥,用砖搭成的阴干房四面墙上有许多墙洞,中间是木棍搭成的支架,将成熟的无核葡萄搭上,经过热风的吹,很快就能得到高质量的葡萄干。
33.C 34.B
【解析】33.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有香蕉种植,香蕉喜高温,忌霜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适宜生长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海南岛四个地区中,仅海南岛为热带地区,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4. 图中显示,该地区发展了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在低洼地带实施基塘生产模式,在不同坡度的地区布局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在地势低洼地区将低洼处挖成塘,塘中养鱼,挖出的塘泥可提高土壤肥力,筑成基,基上种植香蕉林,充分利用或改造了当地的地形和水分条件,B正确;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热量(积温)、光照、降水、湿度几乎没有改造作用,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土地(地形、土壤)、水源(丰富程度和灌溉便利程度)。(2)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技术、政策和产业基础(设施)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可以改造许多不适应农业的自然条件,自然因素对农业的限制减弱;市场决定农业的种类和规模,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加大;交通、信息和保鲜技术发展使得市场对农业的影响范围加大。
35.C 36.B
【解析】35.由图可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两类工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大,说明对美国依赖性较大,且研发投入强度小,适合在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东南亚发展,中美贸易摩擦后最可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C正确,ABD错。故选C。
36.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工业发展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B正确;扩大生产规模,要结合产业特征,且不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较好的措施,A错误;发展传统产业易造成环境污染,C错误;限制产品出口不利于区域发展,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会污染当地环境、增加人地矛盾。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为有利于产业升级,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人地矛盾,但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失业率。
37.D 38.A
【解析】37.读左图可以看出居民在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量最大的是服装,读右图可以看出居民在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量最大的是家用电器,③④正确,故选D。
38.食品和日常用品消耗量较大,价格较低,销售网点较多,一般就近购买,出行距离远,就会增加购物成本,所以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出行距离和购物成本,①②正确,故选A。
39.D 40.B
【解析】39.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使用可燃冰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缓解全球变暖,排除A;海流方向主要盛行风、密度差异、海陆轮廓等因素影响,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不会明显改变这些因素,因此改变海流方向的可能性不大,排除B。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获得的能源产量有限,不能很快取代石油的地位,排除C;可燃冰分布在深海海底,大规模开采,可能改变海底环境,从而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故选D。
40.台风“苗柏”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应生成于北半球热带洋面,由于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很难形成气旋,A错误;该台风运行过程中,试采区在气旋中位置不断改变,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生变化,因此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B正确;图中显示,该台风大致由南向北移动,气旋中心的纬度大致升高,因此撤出陆地后不可能再次经过试采区,C错误;台风系统中气压值最低处是台风眼,无风,气压值最低处附近的风速最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可燃冰”的开发既复杂又相当危险。 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的加剧、 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
41.A 42.D
【解析】41.哈尼梯田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因此①处、②处、③处、④处四处依次是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森林主要分布在图中的①处,A正确。故选A。
42.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哈尼梯田系统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D正确。防风固沙主要是干旱地区森林的功能;城市森林具有减弱噪音、吸烟滞尘的功能;ABC错误。故选D。
【点睛】森林的主要功能有:①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活多样性等。
43.(1)①④③②
(2) 乙 甲
(3) 乙 白天 阴雨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即甲处空气受热上升,乙处空气遇冷下沉;从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高空丁气压高于丙,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空气由丁处流向丙处,近地面空气由乙处流向甲处。所以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①④③②。
(2)根据所学知识,同一竖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气压甲>丁,乙>丙;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即甲处空气受热上升,乙处空气遇冷下沉,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气压最高的是乙,气温甲高于乙;同一竖直方向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所以气温甲>丁,乙>丙;因此气温最高的是甲。
(3)假如图上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排放废热较多,空气上升,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结合第一小题结论,可知表示郊区的是乙。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结合第一小题结论可知,甲处空气上升,表明甲处比乙处气温高,结合所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为白天。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成雨,多阴雨天气;乙地空气下沉,不易凝结成雨,多晴朗天气。乙地晴天多,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气温日较差较大。
44.(1) 小(或少) 大(或多)
(2)>500人/km2
(3)黑河—腾冲
(4)气候: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作为素材,创设(生活实践、学习探索)情境,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的特点及自然原因等知识,共4道小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考查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体现了基础性的考查指向。
【小题1】读图a,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所占比例比西部地区小,人口所占比例却比西部地区大。
【小题2】读图b,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500人/km2。
【小题3】从图a和图b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小题4】造成我国人口以黑河一腾冲为界,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气候上: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上: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C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B
D
A
C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C
C
D
C
A
D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C
B
C
B
D
A
D
B
题号
41
42
答案
A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卷(八),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卷(四),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