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诗歌鉴赏,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坍塌(tān) 灼热(zhuó) 晕眩(xuàn) B.突兀(wù) 哺乳(pǔ) 怅然(chàng)
C.抽噎(yì) 参差(cēn) 蜷伏(quán) D.羞怯(què) 恍惚(huǎng) 屋脊(jǐ)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温驯 废墟 怪诞不禁 B.余晖 帐篷 惊慌失措
C.煞白 缘委 大相径庭 D.溜达 硬郎 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B.疫情一起,白色的“铠甲”再次撑起生命的希望,白衣天使无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句子默写
4.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秋词》)
(4)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5)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潼关》)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7)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8)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0)《天净沙·秋思》中点明诗人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尾联用一个问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绿水”表明当时春意已经很浓。 B.“江春入旧年”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
C.颔联呈现出一派风平浪静的开阔景象。 D.诗歌题目的意思是:从北固山下经过。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清代·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作者享有“__________”的美誉。
8.翻译下列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下列不能体现“狼亦黠”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布打狗
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①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②缁(zī):黑色。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衣素衣而出 衣( ) 素 ( )
②子无扑矣 子( )
11.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难道你能不觉得奇怪吗?
B.向来你的狗是白的出去黑的回来,怎么能不奇怪?
C.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难道不奇怪吗?
D.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那么能不奇怪吗?
1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3.这则小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猫(节选)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4.联系上文,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中的“又”字,相呼应的语句“___________”
15.第⑧段中“我很愤怒”,是因为(1)_____________;
第⒁段中“我心里还愤愤的”,则是因为(2)_______________。
16.联系语境,把第⑨段中的句子“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改成陈述句。
17.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18.下列对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的冤死已无可挽回,此句主要表达出“我”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B.因主观臆断致猫死亡,“永不养猫”是为了不想再看到猫的悲剧重演。
C.由此可看出“我”不想再伤及无辜,勇于自责、真诚忏悔的精神。
D.此句不仅表现了对这件往事的愧疚,更是对自我人性的一种深入剖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shēng,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⑥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安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pì的分析。
⑧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⑩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⑪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⑫“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⑬“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⑭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选自《梦想的阳光早餐》)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谈笑风shēng( ) ②精pì( )
20.阅读选文后,补全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②老妇人乘车,众人反感漠视,商人解囊相助。
③___________④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揣测赞叹。
2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2.请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⑩段中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七、综合性学习
23.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八、填空题
24.《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_______,属于长篇_______体小说,鲁迅称之为“___________”。
九、名著阅读
25.请写出孙悟空的4个不同称谓。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哺乳(pǔ)——(bǔ);
C.抽噎(yì)——(yē);
D.羞怯(què)——(qiè);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怪诞不禁——怪诞不经;
C.缘委——原委;
D.硬郎——硬朗;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B.中流砥柱:意思是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使用正确;
C.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毫无顾忌、畏惧。贬义词。感情色彩用错,此处应用褒义词;
D.无所不为:为,做、干。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可见是个贬义词。而例句是在赞扬科学家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的精神,很明显,用在这里是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故选B。
4. 尚思为国戍轮台 何当共剪西窗烛 便引诗情到碧霄 非淡泊无以明志 秋风吹散马蹄声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杨花落尽子规啼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注意易错字“戍、烛、情、霄、蹄、竦峙、萧瑟、藤”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5. 王湾 思乡 6.C
【解析】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本诗作者是唐朝的诗人王湾,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诗人运用设问的修辞巧妙道出思乡之情。
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此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并不能表明当时春意已经很浓。因此选项“春意已经很浓”说法有误;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由此可知,此句运用了拟人方法,生动写出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因此“江春入旧年”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选项“夏天即将来临”说法错误;
D.“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驻在北固山下。“次”是停驻。因此选项中“诗歌题目的意思是:从北固山下经过”说法有误;
故选C。
7. 聊斋志异 聊斋先生 8.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中进入攻击屠户的后背。 9.A
【解析】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阅读文段可知,《狼》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享有“聊斋先生”的美誉。
8.本题考查学生们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能力。做这类题要结合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并且要注意关键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译文流畅。
重点词有:洞: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打洞;隧:作动词,钻洞;意:意图。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根据“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可知,“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的原因是没有得到骨头,并不能看出“狼亦黠”;
B.根据第④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可知,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由此可以知道,两只狼一坐一走,准备前后夹击;
C.根据第④段“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可知,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由此可以知道,其中一只狼假装睡觉,麻痹对手;
D.根据第④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由此可以知道,其中一只狼背后打洞,欲出其不意;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0. 穿 白色的 你 11.A 12.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13.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责人,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任何事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或: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衣:动词,穿着;素:白色。
②句意:你不要打了。子:你。
11.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句子的理解。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的重点词语有:向:从前,往昔;使:假使,假若;无,同“毋”,不,不要;怪:感到奇怪。其意思是:假如你的狗先前去的时候是白的,而回来时却是黑的,你难道不奇怪吗?
故选A。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的意思是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根据“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可知,狗奇怪的是杨布出去回来穿着颜色的变化,究其根本是因为“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1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本文记述的故事,可以看出其中有错的在于杨布,杨朱劝说的话语“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可以看出,其主要表现了在生活中遇到是非,一定不要忙于责备人,要分析原因,从自身找原因。或者也可以说是任何事情,我们都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据此回答即可。
示例:①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②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③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点睛】参考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雨,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奇怪吗?”
14.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15. 我看到一只鸟死了,羽毛松散着,料想一定是猫咬死的 以为对猫的惩戒不够 16.就是(定然是)这猫咬死的没有谁了。 17.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悔恨与自责之情。 18.A
19. 生 辟 20. 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 年轻人脱下鞋袜,给老妇人穿上。 21.指出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雪日,渲染凄凉的气氛,衬托(突出、烘托)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为下文年轻人脱下自己鞋袜给老妇人的情节。 22.生动形象地写出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表现年轻人的善良。
23.(1)让读者有阅读收获(提高阅读质量)。
(2)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②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
(1)通读材料一,可以搜集到“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可见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读者的阅读收获。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点,所以我们可以都采用;选择读书方法时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改用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据此理解作答。
24. 吴承恩 章回 神魔小说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朝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归来的故事。它被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5.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任意4个)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孙悟空的六个名字分别是:石猴、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弼马温、孙行者、斗战胜佛。
石猴:他刚出生时还无名无姓,旁白以“石猴”称呼。
美猴王:孙悟空前期非常喜欢的一个名字称呼了。
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菩提老祖起的,孙悟空的这个“悟”是菩提老祖门下第十个辈分,所以他叫做孙悟空。
齐天大圣:在手下猴子的提议下自封的。其实,齐天大圣寓意着一种反叛和不畏权威的精神。
弼马温:孙悟空来天宫后的第一个官职,由于当时确实没有什么好一点的空缺职位,于是孙悟空就被安排了养马的头子弼马温。
孙行者:其实,孙行者这个名字比较少见,而孙行者这个名字是唐僧取的名字,在西游记中,就用行者称孙悟空。
斗战胜佛:《西游记》孙悟空斗战胜佛称号的由来是,孙悟空取得真经以后,如来佛祖赐给孙悟空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五四学制)(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