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
    A. 0.5sB. 4sC. 10sD. 60s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正常呼吸时,一分钟约16~20次,约3~4s一次。
    故选B。
    2. 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 松香B. 沥青C. 冰D. 玻璃
    【答案】C
    【解析】
    【详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四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13.90cm( )
    A. 13.447 cmB. 13.45 cmC. 13.56 cmD. 13.44 cm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四个测量结果看,其他3个测量结果准确值都是13.4cm,而13.90cm准确值为13.9cm,因此13.90cm这个数据是错误记录,应去掉;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得,温度计的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说明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则表明气温升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学习过声现象的知识后,小华将乐器发出的声音输入手机中的示波器软件,观察到如下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是同种乐器B. 丙、丁振动的振幅相同
    C. 甲、丁的音调相同D. 甲、乙、丙、丁都是噪声的波形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如甲乙两图所示,图形形状不同,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甲、乙不是同种乐器,故A错误;
    B.如丙丁两图所示,丙图中发声体的振幅比丁图中发声体的振幅更大,故B错误;
    C.如甲丁两图所示,两个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说明发声体振动频率相同,则两个声音的音调相同;故C正确;
    D.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振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都是有规律的振动波形图,都不是噪声的波形图;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 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7.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白云B. 太阳C. 彩虹D. 月亮
    【答案】B
    【解析】
    【详解】B.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能够发光,太阳是光源,故B符合题意;
    ACD.白云、彩虹、月亮都是反射的太阳光,自身不能发光,都不是光源,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盆里有冰水混合物,若放在阳光下时,冰会熔化成水,若放在-5℃的阴冷处时,水会凝固成冰。现将此盆拿到0℃的房间内则发现( )
    A. 冰熔化成水
    B. 水凝固成冰
    C. 冰不熔化、水不凝固
    D. 一部分水凝固成冰,冰的总量在增加,水温度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冰熔化成水的条件有:一是吸收热量;二是达到熔点。所以将此盆拿到的房间后,冰的温度可以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所以将此盆拿到的房间冰不熔化、水不凝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关于这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形成的B. 折射形成的
    C. 实像D. 虚像
    【答案】BD
    【解析】
    【详解】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人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形成的虚像。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10. 翠鸟从空中高速俯冲,捕食水中的小鱼,翠鸟向下俯冲过程中,下列关于翠鸟的像表述正确的是( )
    A. 虚像B. 实像
    C. 像变小D. 像不变
    【答案】AD
    【解析】
    【详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它把来自翠鸟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知识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翠鸟的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也不变。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 如图是巴黎奥运会上黄雨婷、盛李豪在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首金的情形,“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现场观众听到枪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选手和裁判看到靶纸是因为光在靶纸上发生了________.
    【答案】 ①. 光的直线传播 ②. 空气 ③. 漫反射
    【解析】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观众听到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如果反射面粗糙不平,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故选手和裁判看到靶纸是因为光在靶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12.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答案】 ①. 吸热 ②. 减慢
    【解析】
    【详解】[1]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
    [2]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
    13. 2023年底,我国首条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架设完成,线路全长2公里。通过超导磁悬浮和真空管道技术途径,使车辆实现的超高速“近地飞行”。
    (1)管道磁浮列车为保证乘客进出方便,列车门的高度估计可能是20___________(填单位)以上;
    (2)声波在空气中(15℃)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此速度___________车辆速度10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2) ①. 340 ②. 大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7m左右,则列车门的高度约在2m,即以上。
    【小问2详解】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
    [2]合
    即此速度大于车辆速度。
    14. 如图所示,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_____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也可保持入射角不变,把激光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平移一段距离.

    【答案】 ①. 顺时针 ②. 左
    【解析】
    【详解】如果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使光点下移到目标,则应使入射光线沿平面镜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若保持入射角不变,同样使光点下移,则应将激光笔向左平移,因为入射角不变,因此反射角不变,因为激光笔是平移的,所以原来的入射光线与平移后的入射光线平行,原来的反射光线与平移后的反射光线平行,所以平移后的反射光线击中目标.
    【点睛】利用光的反射定律.
    15.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霜的形成需要______热量;“残照”在书上发生反射,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①. 放出 ②. 遵循
    【解析】
    【详解】[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过程会向外放出热量。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书的表面粗糙,会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上,“残照”(太阳光)在书上发生反射属于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 检查视力时,要求视力表与人的眼睛距离为5m,房间两面平行墙的距离为3m,两面墙上分别挂有平面镜和视力表,则被检查者应坐在镜子前_______m处,这时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2 ②. 等于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视力表与人的眼睛距离为5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即视力表的像距离人的眼睛的距离是5m,房间两面平行墙的距离为3m,即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所以,被检查者应坐在镜子前
    5m-3m=2m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和相距是相等的,所以,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
    17.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答案】 ①. 甲 ②. 乙
    【解析】
    【详解】[1][2]频闪照片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说明甲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乙球速度越来越大。
    18. 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 )
    【答案】
    【解析】
    【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19.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0. 在探究影响音调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实验中要拨动直尺,观察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的振动快慢,小明应该采用图中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当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即使在振动,也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
    【答案】 ①. 甲 ②. 振动频率低于人耳听觉范围
    【解析】
    【详解】[1]甲图是尺子伸出桌面部分在振动,故要观察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的振动快慢,小明应该采用甲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人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当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振动频率低于20Hz,即使在振动,也听不到声音了。
    21. 小明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小明为记录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设计了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其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少测量___________(选填“时间”或“路程”)所带来的误差。
    【答案】 ①. ②. 时间t/s ③. 小 ④. 时间
    【解析】
    【详解】(1)[1]该实验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与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来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
    (2)[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时间、并计算速度,所以表格中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时间t/s。
    (3)[3][4]使用坡度较小的斜面,可以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这样就能更精确地用秒表测量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22. 如图甲是小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______(选填“大块”或“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好;图甲所示的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______;
    (3)图丙是小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固体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第4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态。
    【答案】(1) ①. 粉末状 ②.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粉末中且火焰位置太低
    (2)-2℃ (3) ①. 4 ②. 不变 ③. 固液共存
    【解析】
    【小问1详解】
    [1]为了让固体的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好,应选择粉末状固体进行实验。
    [2]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粉末中,且烧杯离酒精灯的火焰太远,未能用外焰加热。
    【小问2详解】
    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摄氏度,液柱在0刻度线之下,示数为-2摄氏度。
    【小问3详解】
    [1]图丙中,固体从第2min开始熔化,第6min熔化完毕,熔化过程历时4min。
    [2]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为0摄氏度不变。
    [3]第4min,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因为处于熔化过程。
    23.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小孔成像的知识后,利用一个空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放置,在其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1)简易针孔照相机成像原理是______;
    (2)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将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远离烛焰,塑料薄膜上烛焰的像将______;
    (3)若将小圆孔换成很小的“△”形的孔对准太阳,则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填字母)。
    A. “△”形
    B. “▽”形
    C. 方形
    D. 圆形
    【答案】(1)光直线传播
    (2) ①. 倒立 ②. 变小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针孔照相机实际上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简易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小问2详解】
    [1]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实像。
    [2]若将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远离烛焰,即增大物距,此时像距不变,像变小,即塑料薄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小问3详解】
    因为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将小孔对准太阳,所成的像是太阳的像,其像是圆形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4.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强同学利用平面镜、可绕ON折转的纸板、激光笔和量角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强让入射光沿着AO射向镜面,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沿着OB出射,小强以ON为轴,把纸板________(选填“E”或“F”) 向前折或向后折,发现该纸板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小强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他下一步操作应是 (填字母序号)。
    A. 改变光束OB与ON的夹角B. 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
    【答案】(1) ①. F ②. 在同一平面内
    (2)B
    【解析】
    【小问1详解】
    [1][2]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强让入射光沿着AO射向镜面,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沿着OB出射,小强以ON为轴,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此时两块纸板没有在同一平面上,发现该纸板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小问2详解】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小强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了得到普遍规律,要多次测量,他下一步操作应是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即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故选B。
    25. 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此时气泡上升的情形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
    (3)加热6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水沸腾后,小丽换用一个火力更小的酒精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则水的沸点________(两空均选填“升高”、“降低”和“不变”)。
    【答案】(1)自下而上
    (2) ①. 94 ②. b
    (3) ①. 不变 ②. 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确保酒精灯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用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
    【小问2详解】
    [1][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如图读数为94℃;此时水还没有达到沸点,是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小,故是图b。
    【小问3详解】
    [1]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的沸点只与液体种类及气压高低有关,与吸放热的情况无关,故换用火力小的酒精灯水的沸点不变。
    26.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科学家测出从地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所用的时间为2.56s,若光的传播速度为,求:
    (1)光从地球到达月球的时间。
    (2)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1)1.28s
    (2)3.84×108m
    【解析】
    【小问1详解】
    光从地球到达月球的时间为
    【小问2详解】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路程s/m

    速度v/m·s-1
    上半程AB段
    下半程BC段
    全程AC段

    相关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北片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北片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