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练习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练习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8m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人步行的速度为6m/s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
2.扎西骑着自行车上学,下面是卓玛对他的运动过程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自行车是运动的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扎西是静止的
C.以书包为参照物、扎西是运动的D.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书包是静止的
3.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沿同一直线向正东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向正西方向运动
C.4s时甲乙相遇
D.若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2:3,则通过路程之比为3:4
4.如图是龙舟赛现场某龙舟上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办公场所,影响正常工作,所以鼓声是噪音
5.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早春冰雪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
B.用铁水浇铸成铁工件,是液化现象
C.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人员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雪的熔点升高了
B.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测量水的沸点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C.夏天冰棒冒“白气”,是因为冰棒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冬天密闭教室中窗户玻璃上的水珠出现在玻璃内表面
8.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始终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10℃B.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D.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是因为到B点后不再吸热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墙上呈现手的影子B.照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D.人造彩虹
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B.“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减少了
C.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授课时,太空中的陀螺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小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状态、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11.下列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焦点
B.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
C.凸透镜焦距越大,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
D.凹透镜没有焦点,凸透镜有焦点
1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 )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乙=ρ水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二、填空题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声音是通过 传到花匠耳朵的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 来判断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开水吹一吹就能喝,加快了开水的 ,向冰冷的手哈哈气觉得暖和多了,是因为水蒸气在手上 时放热的原因.(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选填“远”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16.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患上了近视眼,如图所示,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 图。
三、作图题
17.如图,S点是岸边路灯的位置,S'点是潜水员A看到的路灯位置,请画出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进入潜水员眼睛的光路。
四、实验题
18.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在该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
(3)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19.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
(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甲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在加热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可知此时温度是 ,从图丙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
(3)如图ab所示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产生气泡的两种情况,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图;
(4)小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莉同学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莉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
(2)如图甲所示,小莉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 像(填完整成像特点)。接着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3)在图乙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
21.小雨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雨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 g;
(5)做完实验小雨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那么测出的质量 。(选填“偏大”或“偏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持砝码的清洁和干燥;
(6)小雨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于是她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次序是 。
五、科普阅读题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声呐发出的声波大多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选填“大”或“小”);
(2)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经过时间t接收到由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则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是 (用字母v、t表示);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你的判定依据是 。
六、计算题
23.如图是一辆遥控小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请根据图像计算以下问题。
(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多少m/s?
(2)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
(3)小车车速最快是哪个时段?速度是多少m/s?
24.小郭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6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3.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12kg,已知水的密度为,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在80cm=0.8m左右,故A不合实际;
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4×m/s≈1.1m/s左右,6m/s太快了,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人的体温约37℃,故D不符合实际.
2.C
【详解】A.扎西骑着自行车上学,以地面为参照物,自行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自行车是运动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扎西骑着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扎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扎西是静止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扎西骑着自行车上学,以书包为参照物,扎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扎西是静止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书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书包是静止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
v甲===4m/s
v乙===2m/s
由此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向正西方向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第4s时甲、乙运动图像相交,说明甲、乙相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
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3
则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3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鼓手敲击鼓面,鼓面振动产生鼓声,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跟振动频率无关,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鼓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故鼓声是噪音,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试题分析:①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才能听得到;
②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解:A、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才能听得到,故C错误;
D、“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响度与音调的区别以及音色的应用,包含了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6.C
【详解】A.早春冰雪逐渐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铁水浇筑成铁块,由液态变为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
C.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的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为冰晶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下雪时护路工人可以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是因为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故A错误;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沸水的温度,因此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故B错误;
C.夏天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温度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冷到玻璃液化形成水珠附着在窗玻璃内侧。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则该物质为晶体,且熔化对应的温度是0,即熔点为0,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该物质在AB段的升温比CD段快,且相同时间内吸热相等,物质的质量也不变,由Q=cmt可知,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故B正确;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都是0,温度相同,但熔化过程中却在不断吸热,所以该物质在B点的内能要比C点的内能小,故C错误;
D.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墙上呈现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A符合题意;
B.照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由于折射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造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根本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杯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少,密度不变,故A正确;
B.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授课时,太空中的陀螺与在地球上时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但与状态、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才可以会聚于焦点,故A错误;
B.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不变,故B正确;
C.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故C错误;
D.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都有焦点,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它们的质量关系为
由可知
当时,,则
所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 响度 空气 音色
【详解】[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里是指声音特别大,因此指声音的响度。
[2][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花匠耳朵的,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由于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此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4. 蒸发 液化
【详解】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使热水的温度降低;
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为液态水,液化要放热.
故答案为蒸发;液化.
15. 远 减小
【详解】银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银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小一些,要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所以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远一些,并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点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16. 凸 乙
【详解】[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如乙图。
17.。
【详解】经分析,连接路灯像点S'与A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则入射点到A的连接为折射光线,连接S与入射点连接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8. 刻度尺 停表 小 0.02 0.05 大
【详解】(1)[1]公式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2][3]由公式可知实验过程中测量的物理量为路程和时间,用到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
(2)[4]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时间。
(3)[5][6]由图可知
则
(4)[7]让小车过了c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可知,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19. 秒表 自下而上 78 96 b 撤掉酒精灯时,石棉网温度较高,能使水继续吸热,水继续沸腾
【详解】(1)[1]观察温度随吸收热量的变化,在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多少通过时间的长短来反映,需要秒表来记录。
[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7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78℃。
[4]由图像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6℃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6℃。
(3)[5]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减小;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增大。所以a图指水沸腾前,b指沸腾过程中。
(4)[6]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20. 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的实像 能
【详解】(1)[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2]根据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3)[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1. 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处 右 取出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54 偏小 ②①④③⑤
【详解】(1)[1]由图甲知,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没有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但调节平衡螺母了。
(2)[2]如图乙知,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平衡。
(3)[3]由图丙知,放入最小砝码后,分度盘中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右盘质量大于左盘的质量,那么应将5g砝码取出,通过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
(4)[4]由图丁知,鹅卵石的质量
m=50g+4g=54g
(5)[5]砝码生锈了,会造成砝码的实际质量比较标志质量大,则测出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小。
(6)[6]在使用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调平天平,这里测量的是食盐,应在各托盘中放入纸片,以保持天平的干燥及清洁。因为要测量的食盐的质量已知,所以先在右盘中加入适合的砝码,再将食盐放入左盘,测出质量。所以合理的次序为:②①④③⑤。
22. 超声波 大 vt 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无法传声
【详解】(1)[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高于20000Hz,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故为超声波。
[2]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这种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2)[3]声波传播单程的时间为,由可得,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为
(3)[4][5]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依据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无法传声。
23.(1)1m/s;(2)0.86m/s;(3)小车车速最快是5~7s,速度是2m/s
【详解】(1) 由图知,小车在前2s内的路程为2m,前2s的速度为
(2)由图知总路程s=6m,总时间t=7s,7s内的平均速度为
(3) 小车在第2s~第5s内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第5s~第7s的路程为
s3=6m-2m=4m
速度为
可见小车在5~7s内速度最快,速度为2m/s。
答:(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1m/s;
(2)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0.86m/s;
(3)小车车速最快是5~7s,速度是2m/s。
24.(1);(2);(3)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根据可得,桶的容积是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
根据可得,稻谷的密度为
(3)根据可得,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
答:(1)桶的容积是;
(2)稻谷的密度是;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苏州市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卷试卷(含解析),共25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卷(4)试卷(含解析),共27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卷(3)试卷(含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