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69350/0-17353875976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69350/0-17353875977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69350/0-17353875977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电视剧《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
A.铁的单质和钙的单质B.铁的化合物和钙的化合物
C.铁原子和钙原子D.铁元素和钙元素
3.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控制变量 D.归纳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同时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B.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C.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D.用水彩笔给图案涂上颜色,产生了变色的现象,因此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5.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6.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A.①②③④B.③⑤C.②③⑤D.只有①⑤
7.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B.2H——2个氢元素
C.2H2O——2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8.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A.AB.BC.CD.D
9.为鉴别硬水与软水,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有( )
①加入的肥皂水浓度 ②加入的肥皂水的滴数 ③实验时的温度④水样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含量 ⑤水样的体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10.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元素的信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
C.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gD.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
11.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的间隔:①>②
B.水分子的体积:①=②=③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③
D.水分子的能量:①>②>③
12.据科技部2021年2月15日公布的消息,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4)是继磷酸氯喹和瑞德西韦之后第三个获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西药,该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显示出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下列有关法匹拉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类别上看:法匹拉韦属于混合物
B.从含量上看:法匹拉韦中氮元素含量最高
C.从宏观上看:法匹拉韦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D.从微观上看:法匹拉韦由5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3.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 mLB.肯定小于6 mL
C.肯定等于6 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 mL
1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其相对原子质量为52,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15.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航天器材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
1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氖气的化学式——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
二、综合题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水通电进行实验探究。
①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A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说明此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类型是 。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是将 能转化为 能。
②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mL的气体,则在负极上约产生 mL气体。
(2)水的微观结构: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 (填下图中的字母代号,下同),该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符号为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表示为 。上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3)水的性质:
①人体发烧时,常用冰块来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常温下,水能与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类型是 , 。
(4)水的净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学校附近河水样品,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的物质A是 ,其作用是 ,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 ,其作用是 。
②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振荡,发现 ,说明水样3是硬水,其中含较多的 。生活中,可通过 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
③操作②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发生 变化。水样4因为含有 ,所以不是纯水,但可通过 的方法获得纯水。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18.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缓解温室效应,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上述变化1,2和3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 ,该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变化3中,微粒(填“吸收”或“释放”) 能量。
(3)(查阅资料)①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②无毒③密度比空气大④熔点—78.45℃⑤沸点—56.55℃⑥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⑦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⑧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写序号,下同)。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有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如图为金星大气中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它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因为 。
19.“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I、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钠属于 元素(金属/非金属)。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构成的。
II、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和 。
20.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1)Ⅰ、蜡烛燃烧过程探究。
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碳化形成黑圈(如图A),得出结论: 。
(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③ (填“是”或“否”)成立。
(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 (填“能”或“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
(3)Ⅱ、蜡烛熄灭原因探究。
同学们对图1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气含量;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
(探究与结论)甲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
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
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纯净的二氧化碳
D.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
(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 。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刚的观点符合题意 。
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1)负;氢气或H2;用燃着的木条接触该气体,气体被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合反应;电;化学;40
(2)C;EF;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3)物理;;化合反应
(4)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泡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化学;可溶性杂质;蒸馏
(5)②④
18.【答案】(1)A
(2)1;;碳原子和氧原子;粒吸
(3)①③④⑤;⑦;②⑥;性质不同
19.【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隙;N;H
(2)11;金属;;22.99;最外层电子数;离子;7;得;B;C;E
20.【答案】(1)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2)是;能
(3)不合理;D
(4)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灯泡通电发光放热选 项
操作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