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B.总装调试C.燃料注入D.点火发射
2.近日,肇源县开始采取限电的措施,以下对保护自然资源错误的做法是( )
A.利用风力发电B.植树造林
C.污水入河D.垃圾分类回收
3.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B.FeC.N2D.H2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l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
5.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
A.液态氧B.液态氮
C.液态空气D.液态二氧化碳
6.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液态空气D.氧化镁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A.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试管口不应朝向人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C.试管内的导管口稍露出胶塞即可,不能伸入太长
D.需要加热时,装固体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10.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
11.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的化合价是+3价,则S的化合价为( )
A.-2B.+4C.+2D.+6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氢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都一定显负价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3.2021年,全民抗疫。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中,常用戊二醛(化学式C5H8O2)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下列关于戊二醛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戊二醛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D.戊二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K:2个钾元素B.2OH﹣:2个氢氧根离子
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D.O2:氧气中有两个氧原子
16.已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m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B.C.nD.
17.如图是几种净水方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中冷凝水应从b口进,a口出
B.图②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C.图④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吸附
D.图①②③④的方法均能降低水的硬度
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 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
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D.电解水
20.已知(NH4)2SO4和(NH4)2HPO4的混合物中,含氮元素为21.2%,则混合物中含氧约为( )
A.42.2%B.48.5%C.81%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
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气分子 ;
(2)氩气 ;
(3)3个亚铁离子 ;
(4)碳酸钠 ;
(5)请画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6)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
22.图中A是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铼元素的质子数是 。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若C表示离子,则X= ,该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4)1869年,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
(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 (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代表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6)F和Cl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比不可少的物质。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可用 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可用 来检验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3)含氮物质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填序号)。
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24.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2021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84”消毒液是一种有效的冠状病毒消毒试剂,教室喷洒后,同学们能闻到气味,说明 。
(2)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
(3)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 。
(4)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
①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 (填“好”或“差”)。
②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填字母序号)。
A.PM2.5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三、综合题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的作用,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 。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E中选填)
2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a管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b管接电源的 极。水中预先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①理论上a管和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虽然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 (填“大于”或“小于”)理论比值,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 。
②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
(2)用B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红磷后,打开弹簧夹前的实验的现象是 ,通过该实验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若实测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3)C图实验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集气瓶底部装水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
27.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Ca,C,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4)若服用含5gCaCO3的药物,与多少克葡萄糖酸钙[化学式Ca(C6H11O7)2]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28.某+3价金属R的氧化物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
【解析】【解答】A. 火箭转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总装调试,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燃料注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点火发射,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A、利用风力发电,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对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不符合题意;
C、污水入河会造成水体污染,对保护自然资源不利,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污水入河会造成水体污染,对保护自然资源不利。
【解析】【解答】A.O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B.Fe可以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单质。
C.N2 可以表示氮气,一个氮气分子。
D.H2O可以表示水,一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
【解析】【解答】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氮气为78%,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氮气为78%;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解答】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冷冻法”治疗咽喉炎,说明所需物质必须能够提供低温环境且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根据物质的用途,只有液氮具有此用途。
故答案为:B。
【分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冰和水都是水,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C、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析】【解答】A. 二氧化锰是纯净物,含氧元素不含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B. 高锰酸钾是纯净物,含氧元素不含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C. 液态空气是混合物,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杂质等组成,含氧分子,故符合题意;
D. 氧化镁是纯净物,含氧元素不含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氧气含有氧分子。
【解析】【解答】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化学变化发生时,分子发生破裂,原子重组成新分子,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化学变化发生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化学变化发生时,原子种类不变,只是进行了重组,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符合题意;
D、图中信息未给出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信息未给出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
【解析】【解答】A. 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试管口不应朝向人,防止伤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放置,故错误,符合题意;
C. 试管内的导管口应稍露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需要加热时,装固体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B.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而不是电子数,更不能是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本题考查学生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此题利用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可帮助学生的解题能力.
【解析】【解答】已知雌黄中As的化合价是+3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2+3x=0,则x=-2。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析】【解答】A、氢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但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不符合题意。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CaCO3中,钙元素为+2价,碳元素为+4价,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氢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但没有中子;
B、带电的粒子有电子、原子核、离子等;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解析】【解答】A.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戊二醛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经过计算,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解析】【解答】A. 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且有氧气参加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2K表示2个钾原子,不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符合题意;
C、元素的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的正上方,不符合题意;
D、O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元素的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的正上方。
【解析】【解答】由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求,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故答案为:A。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解析】【解答】A、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该从b口进a口出,冷凝效果最佳,不符合题意;
B、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D、蒸馏和煮沸可以降低水中的硬度,但是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蒸馏和煮沸可以降低水中的硬度,但是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解析】【解答】该学生初次读数时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读数为amL,实际体积大于amL;倒入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的液体体积小于(b﹣a)mL,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由些分析解释。
【解析】【解答】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用催化剂的加快了反应速率,所以所用时间会相应减少,与图像不符。
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会放热使压强变大,反应结束消耗氧气,压强会减小,小于原压强,与图像不符。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氧气的量会增加,与图像相符。
D.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与图像不符。
故答案为:C
【分析】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的加快了反应速率,所用时间会相应减少;
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会放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变大,反应结束消耗氧气,压强会减小,小于原压强;
C、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产生的氧气质量不断增加;
D、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解析】【解答】解:根据两物质的化学式(NH4)2SO4和(NH4)2HPO4,混合物中氮、氧元素质量比=(14×2):(16×4)=7:16,则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21.2%≈48.5%
故选B.
【分析】(NH4)2SO4和(NH4)2HPO4两物质中N、O原子个数比相等,则混合物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4×2):(16×4)=7:16,因此,由混合中氮元素质量可求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1)氢气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符号为H2,2个氢气分子表示为2H2;
(2)氩气由单原子分子构成,化学式为Ar;
(3)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Fe2+,三个亚铁离子为:3Fe2+;
(4)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5)铝离子是由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形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表示为;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表示为O。
【分析】(1)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2)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可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可以表示离子的个数;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据此可以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5)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成铝离子,铝离子中核电荷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
(6)化合价的标注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解析】【解答】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1)铼元素的质子数是75。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2+6=8,该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要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3)若C表示离子,则最外层为8,所以X=8,该元素最外层为6个电子,所以最多可以失去6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所以对应的元素最高可以显+6价,故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4)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答案为:B
(5)D中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从左往右依次递增。乙代表的元素跟稀有气体在一个族,所以属于非金属元素。
(6)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和Cl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分析】(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质子数;
(2)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C表示离子,X的数值是8,根据该离子的核电荷数可知,属于硫元素,该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4)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5)D中甲和乙位于同一周期,甲在乙的左边,所以甲的原子序数大于乙的原子序数;乙和氦、氖位于同一族,代表的是非金属元素;
(6)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解答】(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要将固液分离,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因为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用肥皂水来检验水是软水还是硬水,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会产生少量泡沫,大量浮渣;肥皂水加入到软水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少量浮渣。
(3)含氮物质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粗略的描述物质的组成情况,所以是指元素。
故答案为:A
(4)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该方式节约用水,所以可以提倡。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该方式浪费水,所以不可提倡。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该方式节约用水,所以可以提倡。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该方式节约用水,所以可以提倡。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3)含氮物质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这里的“氮”指的是氮元素;
(4)不间断的边流水变洗衣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解析】【解答】(1)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同学们能闻到气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气体;
(4)①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②氮气、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故答案为:BC。
【分析】(1)教室喷洒消毒液后,学生能闻到气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
(3)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各种电光源;
(4)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氮气和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
(2)A为固固反应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是氯酸钾制氧气,文字表达式是;
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②通入;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若用D装置进行收集,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A;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时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
【分析】(2)实验室可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②通入;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液体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B;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A,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
【解析】【解答】(1)a管产生的气体较多,所以是氢气(或者H2),检验a管产生气体也就是氢气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b管产生氧气,所以接电源的正极。水中预先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理论上a管和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也就是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虽然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从表格数据可知,两管气体的体积比大于理论比值2:1,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或者部分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了)。
②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或者H)和氧原子(或者O)。
(2)点燃红磷后,打开弹簧夹前的实验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通过该实验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若实测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C图实验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使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集气瓶底部装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分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电解水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导致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比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磷燃烧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进一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铁丝燃烧实验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炸裂集气瓶。
【解析】【解答】(1)CaCO3中Ca,C,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
(3)(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分析】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题意写出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利用R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 验 时 间/min
1
2
3
4
5
6
7
8
…
a管中气体体积/mL
6
12
20
29
39
49
59
69
…
b管中气体体积/mL
2
4
7
1l
16
21
26
31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