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6.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6.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教学目标
1. 诵读涵泳,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情感之美。
2. 抓住细节,感知大堰河一生所经历的苦难。
3. 品味词语,体悟大堰河浓烈而真挚的母爱。
二、 教学重难点
深入领会,读懂高贵灵魂的内涵,读出中国“母亲”的人
性光辉,从而悟出艾青对中国“母亲们”的敬与爱的内涵,丰
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导入:
诗人艾青是一个善于运用色彩的诗人。在这首诗写给自己保姆——大堰河的诗中,诗人称赞她有一个什么颜色的灵魂?
明确:紫色。
请大家想想紫色在中国传统审美语境中是什么含义?
明确:高贵。皇帝住的地方叫紫禁城。还有个成语叫紫气东来。
诗人艾青曾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这首诗歌不仅是诗人用文字书写的,也是用彩笔绘成的。紫色在西方油画中是一种复合色,由蓝色和红色组成。冷色调蓝色代表苦难、忧郁;暖色调红色代表光明、温暖。这就像大堰河一生中的两极:苦难的生活和高贵的灵魂。
(1)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大堰河一生苦难的小节,尝试从生前和死后将这些小节组合。
明确:大堰河生前的苦难(第1节、第4节、第7节)。
大堰河死后的苦难(第3节、第10节、第11节)。
接下来我们走进大堰河苦难的一生。
(2)请用“大堰河生前( ),死后( )”的句式表达。
明确:
1大堰河生前(劳作艰辛),死后(亲人失散)第4、11节。
朗读指导——重音是“搭好”“拍去”“尝到”“放到”“补好”“包好”“掐死”“拿起” “抚摸”这些动词,因为我们在这些动词的品味中感知到了大堰河生前繁重的劳动。
第4小节的八个排比句,每一句就似一幅画面,呈现大堰河的劳作细节。它们都来自于诗人的记忆深处,而今诗人在狱中想来,历历在目,所以建议同学们在朗诵时适当放慢语速,读出诗人回忆的感觉。
2了大堰河生前(乐观隐忍),死后(孤苦悲凉)。第7、10节。
朗读指导——6个“含着笑”体现了大堰河虽然饱尝生活艰辛但却依然保持满足和乐观。苦水里泡大的她甚至不曾去想生活的苦,只知道为家人、为“我”去付出。
数量词处理得很好。比如表示多的:“四十几年”“数不尽”指向大堰河生前苦难何其多,“四块钱”“几尺”“一手把”表明她死后所得何其少!
(3)苦难过早地剥夺了大堰河的生命,艾青写下这动情的文字绝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大堰河的苦难,更是为了铭记大堰河在苦难岁月中给予他的爱。
请找出诗歌中描写大堰河深爱“我”的细节,仿照“大堰河(用乳汁喂养我)”的句式表达。
明确:
大堰河(用手掌抚摸“我”)
大堰河(用双手拥抱“我”)
大堰河(用双唇亲吻“我”)
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大家读过这首诗的背景,当年艾青出生时难产,父亲相信了算命先生说的艾青是“克星”的说法,于是把艾青寄养在农妇大堰河家中。这一小组寻找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爱无关乎血缘。
(4)这份母爱多像她那不是名字的名字一大堰河。因为爱如河水,清澈宽广,绵延不绝!纯粹得超越奢华的物质,浓烈得超越血缘的牵挂,绵长得超越身份的羁绊!诗人也是带着对大堰河的敬与爱写下了这首赞美诗,那么请大家思考:这首诗仅仅是献给大堰河的吗?
明确:不是。诗歌第12小节写道:“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追问:请大家读读课件上从艾青的其他诗篇中节选的诗句,思考大地上的人民为何如“大堰河般” ?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明确:当时社会的底层人民和大堰河一样历经难,他们虽然出身卑微、生活艰辛,但是在诗人看来他们苦难的底色之下却焕发着人性的光辉!比如大堰河生活那么苦, 却爱“我”爱得如此真、如此纯。所以,在艾青心里,这些卑微的人民拥有高贵的灵魂!
大苦、真爱是大堰河们生命的底色!这便是我们开头所说的“紫色的灵魂”体现出的高贵内涵的要义吧!大堰河们历经苦难,生命卑微如野草。大堰河们给予母爱,胸襟宽广如大地。大堰河们灵魂高贵,真爱绵长如流水。所以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思路:长诗短教,细致取舍。因为色彩运用是艾青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段,是其诗歌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用色彩作为独特的语言符号,充分表情达意,所以本诗学习以“紫色的灵魂”为切入点,将长篇的诗歌内容围绕“紫色”分为感知苦难、体悟母爱,最终又回归到“紫色的灵魂”,并进行了迁移拓展。这样既使教学中心线索集中,结构紧凑,又让教学富有创造性。诵读涵泳,回归诗歌教学本质。教师不应该把解读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应教会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人,读懂诗人,也应注重学生自身情感的生成体会。本课时前半段中,部分学生朗诵之时,有些放不开手脚,但是在情境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大胆尝试朗诵,去感受诗人的感受,去体会诗人的体会,回归诗性的阅读。让学生轻轻拨动自己的心弦,即便引起的不是深远的回音也无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时数,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作者介绍,创作背景, 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课前预习任务检测,课中学习任务一,课中学习任务二,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