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仙桃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仙桃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嫩绿的草,芳香的花,摇曳的风筝,是làn漫无比的春;滚烫的太阳,喧嚣的蛙鸣,急促而至的暴雨,是热烈粗犷的夏;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天高云淡,是静mì悠远的秋;北风呼啸,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冬。四季总有变换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A. yì 浪 kuàng 秘B. yè 烂 guǎng 谧
C. gē 浪 kuǎn 谧D. yì 烂 guǎn 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门市以精益求精的服务,将本次蔬菜产业大会办成了展示形象、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推动发展的盛会。
B. 以社交为导向的阅读,可能导致“浅阅读”现象,使部分读者不求甚解,只把读书当作社交的“必要成本”。
C. 新雪初霁的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绵延数里的冰挂披洒着阳光,与碧空云絮交相辉映,玉树琼枝,神采奕奕。
D. 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港湾捕获的海鱼体内放射性物质已经超标180倍,世人的担忧和质问绝不是杞人忧天。
3.下列表述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 《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
C. 伊索,古希腊作家。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D. 晓天同学的爸爸不能参加家长会,给班主任发了一条得体的短信:我临时有事,不能光临敝校家长会,深表歉意。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使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B. 从增速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大约5.2%左右,为实现全年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C. 只有让“看电视”真正简单便捷,才能让电视发挥好公共服务属性,对接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D.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历史使命,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什么是意境呢?简单来说,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②但从根本上来说,有两点,美在意境,美在气韵生动。
③中国画的美当然是多方面的。
④比如汉代画像石上所描刻的舞蹈和杂技等,就总给人热烈飞动、虎虎有生气的感觉。
⑤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都是写景,只有最后一句在写情感。但一经点化,立刻就弥漫出一股哀愁寂寞、宇宙荒寒的诗境。
⑥气韵生动指的是有节奏的蓬勃生命。
A. ①⑥⑤③④②B. ③②①⑤⑥④C. ③②⑥⑤①④D. ①⑤⑥④③②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6.古诗默写。
ㅤㅤ多愁易感的古人总能被生活中一景一物所触动,从而妙笔生花。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① ______ ”是悲秋,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② ______ ”是伤春;“③ ______ ,④ ______ ”是李白的离愁,“⑤ ______ ?⑥ ______ ”是王湾排遣不了的乡愁。然而,他们的笔下又何止是愁和悲呢?“晴空一鹤排云上,⑦ ______ ”是刘禹锡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⑧ ______ ,尚思为国戍轮台”是衰老的陆游为国戍边的热望……(请从相关诗人和诗作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7.阅读回答问题。
①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②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节选自《琐记》)
(1) 除选文所写外,《琐记》中还写了“我”对衍太太“不满足”的哪些事?试列举两例。
(2) 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我”对她们的态度却完全不同。请结合相关事例,说说“我”对她们的态度有何区别。
(3) 专题探究,会让我们感受到深度发现的快乐。你们小组将围绕“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进行探究。请从《朝花夕拾》《西游记》中各选取一个人物,结合相关内容简析其性格的多面性。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8.七(1)班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创立班刊】班刊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名称,要求刊名文雅,富有文学气质。请你代拟一个刊名,并写出拟名的理由。
(2) 【布置文学角】语文老师提议每位同学为班级文学角贡献一本书,同桌小轩不愿意拿出自己心爱的书,你将如何劝说她呢?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9.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耳朵出逃
①婷婷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的两只耳朵在说话。然后,它们从婷婷的黑发下面飞走了。婷婷赶紧去追它们,可是怎么也追不上。
②婷婷吓得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四周格外的静。婷婷感觉两腮后上方凉飕飕的,她恐惧地把手伸过去,两只耳朵真的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
③“妈妈……”婷婷吓得哭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有进来。
④婷婷打开门,爸爸妈妈在客厅的沙发上对坐着,愁眉苦脸。婷婷一看,唉呀,爸爸妈妈的耳朵也不见了。
⑤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
⑥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
⑦耳朵们都往森林飞去了,它们在森林边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将城市里的污浊洗了个一干二净,以便去欣赏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声音。
⑧没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觉得极不方便。人们出门之前必须准备纸笔,所有的交谈都是笔谈。
⑨最苦恼的是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狮皮龙天生嗜好演讲,他的破锣嗓子比飞机产生的噪声还高一百分贝。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讲才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他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写,偏偏他的书法极糟,作文很烂。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
⑩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⑪“开火!”狮皮龙下了命令。没有一支枪的枪口射出子弹,谁愿意伤害自己的耳朵啊?这时,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扑啦啦——”所有的耳朵在阳光下飞翔起来,飞向了海拉市。是城市里一个盲姑娘的笛声吸引了它们。
⑫盲姑娘是一个流浪艺人。一年前,她爷爷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她因为思念爷爷,所以吹起了笛子。耳朵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盲姑娘。盲姑娘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动情地吹着,一脸圣洁。返回城市的人们望着这一切,无不震惊。
⑬一位音乐出版商将盲姑娘的笛声录下来,制成精美的音乐带,出售给全市的市民。从此,海拉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盲姑娘悠扬的笛声。耳朵们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
⑭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是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小调。市长狮皮龙还专门请人为他的嗓子动了手术,换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⑮最近,我又问婷婷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市民们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
(1) 请从耳朵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2) 选文用对比手法来展开故事,试举一例并加以分析说明。
(3) 选文标题为“耳朵出逃”,结尾第⑮段是不是偏题了?谈谈你的理解。
(4) 童话大师安徒生说:“最奇妙的童话是从最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明月小银塘
杜明芬
①故乡是一卷旧词。庭前的芭蕉绿,鬓边的海棠红,池上的月光白,在一个黄昏被晚风轻轻翻开。芭蕉依旧幽绿清雅,像被细细研磨的一方老砚;海棠仍然灿烂如阳,在一个午后散发出动人的光芒; 而铺满池塘的月光是无数根被反复拉扯的麻线,每过一年线上便悬挂一颗新的铃铛。于是,每提起一次故乡,铃铛就响一次,相思就深一重。
②我家屋旁有一大一小两个池塘,一个小池塘深水养鱼,一个大池塘浅水种稻,这两个池塘是我童年生活的见证。
③每年开春,爷爷都会从很远的地方买回鱼苗放入小池塘中,常见的草鱼、鲫鱼、花鲢都好养活,我们家便会都养一些。随着扑通扑通的声音响起,鱼儿们就正式在池塘里安家了。乡下养鱼向来是不喂饲料的,找鱼食的活儿就落到了我和弟弟妹妹身上。
④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们先是马不停蹄地做完作业,然后便会一人背一个小背篓,各自拿上一把镰刀,去田埂地里割新鲜的南瓜藤、玉米叶和一种叶子细细长长的草。将它们背回家放在池塘边上,抓起一把用力向上一扬,那些草儿便飘散到了池塘各处。此时的鱼儿们是不会有动静的,也许害怕这是捕捉它们的诱饵吧。过一会儿再来,便能看见那些草无风自动,被鱼儿使劲往水中拽,虽然鱼儿们将自己的身形隐藏得极好,但偶尔总能瞥见一点芳容。
⑤临近过年,表哥表姐们便会在我家聚集,因为要开始捕鱼了。先是两个表哥穿着水裤拉着网下水,然后沿着池塘的边沿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再慢慢汇合。静待一会儿便到了收网之际,岸上的人使劲儿往上拉,鱼儿们虽然挣扎得厉害,但依旧被捞进了网中。反复几次之后,鱼基本上就捞得差不多了。当天晚上,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喜欢坐在院子里盯着捞起来的鱼。 那时的月光像一朵盛开的白芍药,温柔地落在池塘里,静静地数着流淌的时光。
⑥另一个大池塘里每年都会种满稻子,当秧苗长高,结出了一串串金黄饱满的稻穗时,便快要抵达秋天了。
⑦收割稻穗的时候,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小孩子也会去田里帮忙,认真的时候会将大人割好的稻子集中堆放,偷懒的时候就会蹿到未割的稻田中寻找鸭蛋。
⑧小伙伴们在繁忙中度过白日,夜晚也不会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多数时候,我们会跟着大一点的哥哥们去割完稻子的稻田里夹黄鳝。
⑨夜晚的田野一片寂静,偶尔能听见几声犬吠和蛙鸣,黄鳝悠悠哉哉地浮在水面上,似有万般惬意。这时考的是眼力,一旦有谁发现黄鳝出没,哥哥们便会瞄准目标,用自制的黄鳝夹快速一夹,黄鳝便被捉住了。细细长长的黄鳝像蛇一样在桶中蠕动,现在想来倒是有几分害怕。但年少时的我们,并不知晓害怕的感觉,心中满是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勇气,只觉得兴奋和刺激。一大群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光阴安静得像一幅画。月光皎洁热烈,落在孩童的衣裙上,仿佛是有人一针一线绣上去的,那样好看,那样动人!
⑩月光浮动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边上。看星月、听蛙鸣,想起故乡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终不变的温暖灯火……
(选自 2023年8月9日《石家庄日报》,有删改)
(1) 选文围绕池塘写了不少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第⑩段适合用怎样的语速、语调来朗读?请简述这样处理的理由。
月光浮动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边上。看星月、听蛙鸣,想起故乡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终不变的温暖灯火……
(3) 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而铺满池塘的月光是无数根被反复拉扯的麻线,每过一年线上便悬挂一颗新的铃铛。(从修辞的角度)
②那时的月光像一朵盛开的白芍药,温柔地落在池塘里,静静地数着流淌的时光。(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有的报刊登载选文时取题为《故乡的池塘》。你觉得这两个标题,哪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5) 你仔细观察过月光吗?请你试着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描写你眼中的月光。(字数在30字左右)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阅读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学而不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2)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合理的一项是 ______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学而不思/则罔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甲文开篇提出了核心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然后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B.甲文善用双重否定句,以强烈而不失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C.乙文中“博学而笃志”,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D.对于“学”,甲、乙两文各有侧重:甲文强调学中“心静”的重要性,乙文强调善于质疑的重要性。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学而不则殆。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下面这幅画作可以作为本诗的配图吗?请结合相关诗句或诗歌创作背景简述理由。
(2) 诗歌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登临碣石山所见之景,请任选一种结合相关诗句简析其效果。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3.你是否曾被某一处的景、人、氛围吸引或感动呢?请以“这里,春天常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③文章不得少于 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摇曳”的“曳”应读“yè”,“làn漫”的“làn”应为“烂”,“粗犷”的“犷”应读“guǎng”,“静mì”的“mì”应为“谧”,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光临:意思是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不得体;敝校,谦辞,指我们学校。用于称对方学校,不得体。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
4.【答案】D
【解析】A.有误,缺少主语,可删去“使”。
B.有误,“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C.有误,搭配不当,“对接”改为“满足”。
D.正确。
故选:D。
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
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
5.【答案】B
【解析】③句“中国画的美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引言,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国画美的多样性,为后面的具体阐述做了铺垫。
接着,②句“但从根本上来说,有两点,美在意境,美在气韵生动”紧承③句,对中国画的美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并指出了两个核心方面:意境和气韵生动。这里的“但”字并不表示转折,而是对前文的一个深化或具体化。
①句“什么是意境呢?简单来说,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对②句中提到的“意境”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使得读者对意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⑤句“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释意境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使得抽象的意境变得具象化。
⑥句“气韵生动指的是有节奏的蓬勃生命”对②句中提到的另一个方面“气韵生动”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为读者理解气韵生动提供了依据。
④句“比如汉代画像石上所描刻的舞蹈和杂技等,就总给人热烈飞动、虎虎有生气的感觉”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气韵生动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使得气韵生动的概念变得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
故为:③②①⑤⑥④。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6.【答案】巴山夜雨涨秋池,落花时节又逢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便引诗情到碧霄,僵卧孤村不自哀
【解析】答案:
①巴山夜雨涨秋池(注意“涨”的书写)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乡书何处达
⑥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⑦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⑧僵卧孤村不自哀(注意“卧”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根据《琐记》原文“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可知,写了衍太太教唆孩子们大冬天吃冰;
根据“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可知,衍太太鼓动“我”偷母亲的东西换钱,散布“我”偷家里东西的流言。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用深情的语言,通过叙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等事,表达了我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阿长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很是怀念喜爱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照顾小时候的“我”,并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成了我的宝书,令我记忆犹新;
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不健康的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作者对其是厌恶的。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只要写出人物的多重性格即可。
示例:《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启蒙老师,寿敬吾老先生,人品方正,知识渊博,教学生认真负责,对鲁迅很好,但是思乡也难免迂腐,鲁迅向他询问“怪哉”是怎么一回事,他却说不知道,打压学生的求知欲。
《西游记》中的唐僧,他取经意志最坚定,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从不后退,但是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中,他肉眼凡胎,人妖不分,偏听偏信,好几次冤枉孙悟空,甚至驱赶他离开取经队伍,很是昏庸。
答案:
(1)①怂恿我们冬天吃冰;②撺掇“我”偷首饰、污蔑“我”。
(2)示例:①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②父亲临死前,一直怂恿“我”大声喊父亲,增加了父亲临终的痛苦。“我”对这个自私自利、喜欢使坏的人充满憎恶和鄙视。
(3)示例:我推荐《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衍太太具有两面性,她既有暗中使坏、挑弄是非、迷信等缺点,但也有其善良的一面,比如给孩子们处理伤口;猪八戒贪恋女色、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等,但他也有善良憨厚、知错能改等优点。这样塑造人物可以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更可信。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朝花夕拾》文集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答案】【小题1】答案:
(1)示例:《小荷》。理由:出自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小荷”比喻同学们才华初露,激励同学们踊跃投稿。
(2)示例:小雅,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他人分享自己心爱的东西,快乐、幸福也会翻倍的。何况放在班级图书角,你也并没有失去她呀,只不过她也许会有更多的朋友。你说呢?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题目要求,为班级拟写班刊名称。在拟写时,要突出文雅、富有文学气质的特点,同时能够点出班级的个性元素。在解释刊名寓意时,能够联系书籍的作用,凸显班刊带来的益处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班刊名:滴水藏海
寓意:滴水藏海,微小的水滴中也蕴含着万物之道和宇宙的玄机,就像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书籍看到更加宽广的世界,了解更多富有哲思的事件,充实我们自己。
(2)本题考查劝说词。劝说时,注意劝说对象,劝说目的,劝说时语言要委婉,注意用词与礼貌。
示例:小雅,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我们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心爱的书,我们也会收获来自别人的认可与快乐。我们把它放在班级读书角,你可以时时看见它,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阅读你的书,与你分享你的快乐。你认为呢?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9.【答案】【小题1】噪声太大
【小题2】陷入险境
【小题3】笛声救险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根据题干信息“决议出逃”地位到文章第⑥段,由“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可以概括事情的起因:噪声太大;
第二空:根据文章内容第⑨段“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第⑩段“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可以概括:陷入险境;
第三空:根据文章第⑪段“这时,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可以概括:笛声救险。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赏析。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结合文章内容,在文章中,能够形成对比的有,一是刚开始城市出现了很多噪音,让耳朵们受不了都集体出逃了;后来盲姑娘用自己悠扬的笛声感动了耳朵们,耳朵们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噪音和悠扬的笛声形成对比,突出了耳朵对于噪音的厌恶、对大自然中悦耳声音的喜爱,反映了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引发大家的重视,也凸显了城市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的主题。
二是耳朵出逃之后,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的表现以及大部分市民的表与盲姑娘的表现形成对比,狮皮龙市长自私地采用暴力解决的办法,将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而盲姑娘因为思念去世的爷爷,所以吹起了笛子,感动了耳朵们,让耳朵们飞回了城市,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这一对比突出了城市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身为城市的一员,我们应从自身做起,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保护好我们的城市。
(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尾第⑮段“最近,我又问婷婷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市民们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与前文所写的内容“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相呼应,结构严谨;“拉市市民们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设置了悬念,给读者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本文中作者通过奇妙的想象反映了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这里深化了主题,呼吁城市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所以这段没有偏题。
(4)本题考查观点表达。主要考查对安徒生名言“最奇妙的童话是从最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文本《耳朵出逃》以及个人生活经验来阐述这一观点。这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名言的含义,还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
示例:我认同安徒生的观点。最奇妙的童话确实源于最真实的生活。以《耳朵出逃》为例,城市的噪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而人们对此的无奈和渴望改变的心情也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情感被巧妙地转化为耳朵出逃的奇幻故事,既引人深思,又富有想象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经过童话的加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因此,童话虽充满想象,但其根基却牢牢扎在现实生活之中。
答案:
(1)①噪声太大 ②陷入险境 ③笛声救险
(2)示例:耳朵们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集体出逃和被盲姑娘悠扬悦耳的笛声所吸引返回城市的情节对比。突出了耳朵对于噪音的厌恶、对大自然中悦耳声音的喜爱,反映了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需引发人们的重视,也凸显了城市环境需要人们共同来维护的主题。
(3)示例:没有偏题。①与前文所写的内容相呼应,结构严谨;②设置了悬念,给读者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③深化了主题,呼吁人们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积极有效地治理环境,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我认同这个观点。文中耳朵因为噪音太大出逃,的确,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噪声太大的情况:每天晚上的广场舞分贝过大且持续时间很长,中午小区有住户不念及他人午休装修房子等,这也体现了文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
这是一则童话:因为城市里充满噪音,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集体出逃;后来人们觉悟了,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城市里的噪音降到了最低,人们重新过上了和谐的生活。但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噪音污染没有了,视觉污染又来了。这则童话隐晦的表现了环境污染的话题。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③段“乡下养鱼向来是不喂饲料的,找鱼食的活儿就落到了我和弟弟妹妹身上”,第⑤段“临近过年,表哥表姐们便会在我家聚集,因为要开始捕鱼了”,第⑧段“多数时候,我们会跟着大一点的哥哥们去割完稻子的稻田里夹黄鳝”可概括出:喂鱼,捕鱼,夹黄鳝;
根据第⑦段“收割稻穗的时候,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小孩子也会去田里帮忙,认真的时候会将大人割好的稻子集中堆放,偷懒的时候就会蹿到未割的稻田中寻找鸭蛋”可概括出:割稻,放鱼,找鸭蛋。
(2)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结合第⑩段“月光浮动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边上。看星月、听蛙鸣,想起故乡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终不变的温暖灯火……”可知,这句话描写月光下作者在池塘边欣赏到的美景,以及淡淡的思乡情思。朗读时,语调轻柔平和一点,语速舒缓一点。重读“心心念念”“始终不变”“温暖”,因为此处月光浮动、静谧柔美,作者的思乡之情绵延深沉,这样处理更有助于体现这种意境,表达作者情感。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任选一句从修辞或者用词的角度品析其效果。
①“铺满池塘的月光是无数根被反复拉扯的麻线,每过一年线上便悬挂一颗新的铃铛”把月光比作麻线,把思乡情结比作铃铛,使用了比喻的修辞。“铺满”一词,写出了月光的浩渺无垠;“反复拉扯”写出了思乡的频率之高、之深;月光已经成了家乡的代名词,成了思乡的载体。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至深。
②“那时的月光像一朵盛开的白芍药,温柔地落在池塘里,静静地数着流淌的时光”将月光比作盛开的白芍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表现出月光的皎洁柔和;“静静地数着流淌的时光”,“数着时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月光以人的情思,突出月光的静美温婉。
(4)本题考查理解标题。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
示例:我觉得《故乡的池塘》好。因为选文第①段先总说对故乡的思念,然后以两个池塘为载体,回忆了故乡童年的趣事,最后一段作结照应开头,再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故乡的池塘”为题,高度概括了选文的内容,也暗示了主旨,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阅读兴趣。
(5)本题考查主观表达。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描写眼中的月光,语句连贯自然即可。
示例:月光如一层薄纱洒向大地,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神秘。
答案:
(1)示例:喂鱼,捕鱼,夹黄鳝;割稻,放鱼,找鸭蛋
(2)重读“又”,突出“我”多次坐在池塘边上,表现“我”对故乡的恋恋不忘;重读“心心念念”“始终不变”“温暖”,突出“我”对故乡、对故乡人的思念以及故乡给予“我”的无尽温暖。
(3)①把月光比作麻线,把思乡情结比作铃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已经成了家乡的代名词,成了思乡的载体,突出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②“数着”赋予月光以人的情态,突出月光的柔美、娴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4)示例一:我觉得《故乡的池塘》好。因为选文以两个池塘为载体,回忆了故乡童年的趣事,借此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故乡的池塘”为题,是对选文内容最精炼的概括,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阅读兴趣。
示例二:我觉得《明月小银塘》好。因为选文以月色串联全文,开篇以月色领起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在月色中深情回忆故乡人和事,行文中多次渲染池塘月色。以“明月小银塘”为题,更能揭示月夜池塘的表象特征,而且没有说破文章主旨,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5)示例一:月光照亮了山川大地,在这温柔的月光下,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烟消云散,只留下宁静和安详。
示例二:朗月高挂,月光像清澈的水,如轻柔的白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文章以“明月小银塘”为题,先总说对故乡的思念,然后以两个池塘为载体,回忆了故乡童年喂鱼,捕鱼,夹黄鳝;割稻,放鱼,找鸭蛋的趣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1.【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名词,行为操守/动词,走;
B.不同:名词,意志/名词,神情;
C.不同: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
D.相同:表承接的连词,就。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A.有误,应断句为:非宁静/无以/致远。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乙文强调的是善于思考的重要性,并非强调善于质疑的重要性。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句意: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重点词语:罔,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而无所得。句意: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答案:
(1)D
(2)A
(3)D
(4)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用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屋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2.【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图文结合理解诗歌内容。
《观沧海》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曹操经过碣石山时写,图中骏马在旁,曹操气宇轩昂,登高远望,展现了凯旋而归的英雄气魄,与诗歌的背景相符;图中水面波涛翻滚,山崖陡峭与诗中“洪波涌起”“山岛竦峙”等诗句相符;画面中水面一望无际,水天相接,与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描绘的开阔意境相符,因此本图可以作为诗歌的插画。
(2)本题考查诗歌描写手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静态的山崖、树木、秋草等景物,又描写了动态的河水浩大、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想象之景,与“山岛”“洪波”等实际的景物构成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秋天草木茂盛的景象,诗人将自己得胜而归的喜悦之情倾注在萧瑟的秋景之中,所见之景无不繁荣欣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更是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河水汹涌澎湃的阔大场面,也与诗人此时满腔的雄心壮志相契合,因此构成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
答案:
(1)可以。画面中波涛翻涌、一望无际的景象与诗句“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相吻合;画作中主人公勒马远眺的神情、气度与作者曹操当时写作此诗的背景颇为吻合;画作中开阔的意境与诗歌也很相符。
(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诗,描写出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如“山岛”“秋风”“洪波”等为实景,“日月”“星汉”为想象之景,创造出了一种开阔的意境。
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全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而是把情完全包含在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实景还是虚景,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小题2】
【解析】这是一首古体诗。“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3.【答案】这里,春天常在 在每一个春天里,总会有许多的五彩缤纷,而我,却是近来才发现它。
那也是一个春日,天气很是晴朗,已经到了仲春了,自然是百花齐放,美丽非常。而我却是天天在家,写完了作业,就预习、复习,在学习的同时还不停地怨天怨地怨学习,似乎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那是周五的晚上,我写了会儿作业,便一头倒在了沙发上,对着身边的妈妈抱怨道:“周末,作业也不说留少点,让人好好放松放松,偏偏留这么多。”妈妈听了,突然一怔,我觉得奇怪,往常妈妈听了后,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的,今天是怎么了?只听得妈妈轻柔地说道:“明天早晨,一起去公园走走吧。”我答应了。想着,明天就会知晓答案了吧。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我妈叫了起来。匆匆忙忙收拾好了东西,便一起去了公园。
此时正值春天,但景色一点也入不了我的眼,我只是满腹疑惑地随着妈妈走。但是,也没什么特别的呀!来到小木桥时,我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妈妈,把我带来这儿做什么?”妈妈只是转过头来,淡淡地问了一句:“你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很美吗?”景色?我恍然大悟,看向周围的一切,那里树木林立,花草众多,繁花似锦,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杏花,淡黄色迎春花……都以展开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多彩的世界在我面前展开。原来我的世界里只是灰色,但是从那日起,我的世界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妈妈柔和的话语至今萦绕在我耳畔:“记着,可以让你放松的春天,一直在你身边。”妈妈的话让我时常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生活枯燥,就去求见了上帝,上帝只是给他一只蜗牛,让他去牵着蜗牛散步。不耐烦的他终于发现了路边的花朵正是上帝的用意,感慨道:“原来,春天一直在我身边啊!”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得已,但在空闲时不妨静下心来看看窗外,你就会发现:这里,春天常在。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这里,春天常在”中有几个关键词:“这里”“春天”“常在”,“春”,既可以指春天的景象,也可以指抽象的如春天般的生活、心境、情感等,因而对于“春”的理解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温暖、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美丽等。“春常在”就意味着“这里”是温暖的、明亮的、热烈的;从对写作主体的影响,“这里”是能促进写作主体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其次注意对“常在”的理解和表现。“常在”是本次作文的难点。理解“常在”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持续的,至少是经常出现的状态。表现“春常在”的方式很多,同学们既可以通过多次具体的描写来呈现,也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还可以通过认识上的变化、理解上的深入来表现,甚至可以通过直接的议论、抒情来点化。只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必须充分表现“常在”的内涵,“常在”不是一种偶然。如果写的是生活中的一次偶然经历,却偏说“春常在”,就显得牵强。既然“春常在”那就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故立意也要是正能量的。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散文或者记叙文,适合本文的素材有很多,如果是自然界的春,那就是美景给人的深刻印象,给人的思考和启迪,可以学习《紫藤萝瀑布》,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让文章立意更加深刻;也可以是人文的春,某人、某物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他(它)如春天一直陪伴着我,由物及人,引发人生的感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因为一本书给童年的鲁迅播种下爱读书的种子,这就是打开人生的春天。但不管写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定要有所升华,讲讲“春天常在”的意义。若能再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文章则会更精彩,注意写作过程中,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给文章增添色彩。
从结构和逻辑上看,作文开篇点明了主题——春天常在,但作者之前并未察觉。接着,通过描述一个周五晚上的抱怨和母亲的提议,为后文的转折作了铺垫。在公园的散步中,作者由最初的满腹疑惑到最后的恍然大悟,情节紧凑,逻辑清晰。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① ______
决议出逃
② ______
③ ______
和好回归
A.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
B.意与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C.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D.择其善者而从之
相委而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