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64253/0-17352529961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净月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64253/0-17352529961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64253/1-1735252998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64253/1-17352529983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64253/1-17352529983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1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净月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1.“夫志,气之帅也。”(按正楷要求书写在田字格内)
用正楷书写,字体工整、规范、是正楷,笔画清晰,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2 分);字体较工整,笔画基本清晰,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存在个别笔画不够规范的情况或正楷不规范。(1分);字体潦草,难以辨认,有错别字,格式不符合要求(0分)。
2.qiè (2)砺(每空1分)(共2分)
3.B(2分)
4.B(2人)
5.(1)锦帽貂裘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有诗句填写正确,无错别字、漏字、添字现象。共7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字迹不清晰无法判定书写正确,本句不得分)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6.(1)气象:景象。(2)景:日光。(2分,每空1分)。
7.从开始做官时,就慷慨激昂有救助天下的志向。
从开始做官时,就慨然有让天下太平康乐的志向。
慨然,不作为扣分点,意思接近即可;康济:安抚救助,安世济民。翻译准确,语序正确,实词翻译意思无误。(2分);翻译基本准确,语序可能有轻微调整,个别实词或虚词翻译不够准确。(1分);完全无法准确翻译句子,意思与原文相差甚远。(0分)
8.故屡亦见用 / 然每用必黜之 / 黜则欣然而去 / 人未始见其有悔色。(共3分,对一处得1分,位置对即为对,多断本题不得分)
9.从文章结构上看,“登斯楼也” 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将视角从单纯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转换到人物的情感世界。;从情感推进的角度看,“登斯楼也” 的重复出现,使作者的情感逐渐深化,从 “感极而悲者矣” 到 “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作者对不同景色的不同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两个 “登斯楼也” 所引领的情感变化,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迁客骚人情感的丰富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完全受到外界环境的左右。(直线为简要分析,加上曲线为详细分析)
从文章结构和情感推进两个角度准确阐述作用,逻辑清晰合理。(两方面都达到直线内容即可,2分);能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但阐述不够准确(两方面均不能达到直线要求),能体现对文章结构和情感的基本理解。或只能从一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分);无法分析作用,没有体现对文章结构和情感的正确理解。(0分)
10.主人公在为官方面的特点有:以圣贤为榜样,心怀壮志(此句要有志向,不能只答读书);以仁为本,刚决有为;关爱孤弱,为民谋福;驭吏严明,公正治理;正直敢言,不畏权势;信念坚定,豁达无悔。(3分)
概括出材料二中主人公三个不同方面的为官特点(3分);概括出三个为官特点,但其中一个特点特点的表述不够精炼。或概括出两个为官特点,且有相应的事例支撑,对特点的理解和表述基本正确。(2分);只能概括出一个为官特点(1分)
11.(1)范仲淹的谥号为 “文正”,这是对他一生道德、才学、功绩等多方面的高度赞誉。(1分);(2)①《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充分展现了范仲淹超越个人得失、心怀天下苍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是其道德高尚的重要体现,与 “文正” 中 “道德博闻”的“文”字所蕴含的品德高尚、心怀大义等意义相契合。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则体现了范仲淹不被外界的物质利益和自身的境遇所左右,始终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范仲淹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政治改革和军事防御,虽历经多次被贬谪,但始终心系朝廷和百姓。③《岳阳楼记》正是他在被贬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之邀而作,文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真实地反映了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始终关心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百姓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与 “文正” 谥号中 “正” 字所包含的恪尽职守、忠诚正直等意义相一致。(以上三点中写出一点1分,结合《岳阳楼记》阐述,得分不超过2分);(3)材料二他做事以仁义为本,刚正不阿。为官让百姓受益。在朝堂之上坚守正义,不惧权贵,这些都体现了他正直、仁爱、忧民等诸多美好品德,这与 “正” 字所代表的公正、正直等品德含义相契合。因此,他的谥号 “文正” 是对他一生的高度评价。
答题有逻辑性、有层次,能总述并结合两则材料准确作答。或无总述,但能结合两则材料,准确理解,有关《岳阳楼记》部分阐述详细,理解准确。(3分);但能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相对准确。或对谥号的理解略有偏差,但能围绕道德、功绩作答。(2分);只能简单答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不能相应分析。(1分);完全无法准确理解谥号,答案与材料无关。(0分)(以上答案不强求必须与“文”“正”一一对应;“文”从写作角度答不扣分,也不作为采分点,如从写作角度答要从立意角度)。
(二)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12.网络视频用户数量逐年增长,使用率高达97.7%,且人均短视频使用时长较长,达151分钟。(2分)
(从两图得出结论,从人数和时长两方面作答)
13.D(2分)
14.针对短视频对青少年专注力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保证总上网时长的情况下,将公开课、短篇演讲、访谈、纪录片等健康内容加入每日观看中,逐渐增加健康内容的占比。
(2)保证每次阅读整篇文章或观看完整视频,进行专注力训练。
(3)激发学习动机、重视培养学习兴趣、保证精力充沛,提升专注效果。(3分)
答出三点不同角度的合理化建议即可,不要求必须全部来源于材料,可根据材料理解后延伸。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
15.(1)寻找风倒木的插曲(我总被周遭事物吸引);(2)看兔子留下的足迹(只写看兔子奔跑不得分);(3)父亲也要我们帮他烤土豆(不能只写烤土豆,要从父亲角度)
共3分,每点1分。导图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准确概括关键信息,要注意(1)(2)之间的关系。
16.示例一:运用环境描写,描绘出雪地上火焰跳跃的画面,“洁白” 与 “橘黄色”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温暖、美丽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了大兴安岭冬天独特的美。
示例二:此句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营造出优美而温暖的意境。“洁白” 与 “橘黄色” 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火焰在雪地中的醒目与独特。“跳跃着” 赋予火焰以动态感,仿佛一个活泼欢快的精灵在静谧的雪地上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动静结合、色彩相映的描写,展现出深山里雪地生火这一画面的格外之美,既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妙,又烘托出在寒冷环境中那团火焰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
从描写手法(环境描写)、表达效果(色彩对比营造氛围、视觉冲击)等多个方面准确赏析句子,语言通顺、合理。(2分);只能从一个方面进行赏析。或写出两个方面,语言基本通顺,但阐述不够准确(1分)
17.父亲形象特点:(2分)
热爱劳动:带领家人上山拉柴火。
爱护自然:只砍伐风倒木,不伐鲜树。
乐观风趣: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
关爱子女:鼓励孩子劳动,为孩子笼火,一起吃土豆。
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生活努力。
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父亲形象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是文章的核心人物,贯穿全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行为和品质,展现了大兴安岭的生活风貌和家庭的温暖;对 “我”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 “我” 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劳动的快乐,以及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父亲带领家人拉柴火、找风倒木等情节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
从不同方面准确概括出父亲多个形象特点(两方面即可,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并详细阐述其在文中的作用(从两方面作答),逻辑清晰。(4分);能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形象特点,但对作用的阐述不够详细准确,逻辑较清晰。(3分);概括出部分形象特点,作用阐述有一定偏差。或只概括了形象特点。(2分);只能概括出一个形象特点或只写出一个作用。(1分)
18.B(2分)
19.第一层级:思维单一,逻辑性不强,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示例:温柔:火炉为家人取暖;激情:火炉每天不停地燃烧。
第二层级:能结合文本思考,有一定认知,但思维还不够全面,逻辑性不强。
示例:“温柔”的表现:火炉像守护神一样每天释放温暖,陪伴 “我” 度过漫长的冬天;在寒冷的山里,火炉为“我”和弟弟带来温暖,让我们可以烤土豆;“激情”的表现:火炉在漫长的冬季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劳动的快乐,以及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激励着“我”成长。
第三层级:能结合文本思考,把握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行抽象拓展,思维全面深人。
示例:“温柔”的表现:“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火炉的“歌声”以其温柔的力量,在寒冷的冬日夜晚给作者带来了情感上的慰藉,这种声音如同一种温柔的安抚。
火炉燃烧的声音营造出的氛围是温柔的。在漫长的冬季,火炉的存在就像一个温柔的守护者,让整个家庭被温暖和安宁的氛围所笼罩。作者将火炉比作“冬夜的守护神”,它释放的温暖以及发出的 “歌声”,如同温柔的手,轻轻地呵护着家人,让人在寒冷的夜晚感受到宁静和安心。
“激情”的表现:火炉的“歌声”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热情。“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这种不知疲倦的歌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在寒冷的环境中持续散发能量,为家庭带来温暖,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
火炉的“歌声”激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带有激情的色彩。它让作者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火炉燃烧的声音如同一种激励,促使作者去思考生活的本质,这种思考是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让作者在成年后依然对火炉的“歌声”难以忘怀,因为它点燃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热情。(该示例温柔与激情各写出一方面即可,需要关注语言表述的逻辑性与理解是否深入,能结合作者的写作意思理解。)
评分标准:按层赋分。达到第一层级得1分,第二层级得2分,第三层级得3-4分。
(四)名著阅读
20.示例:选择《多情的土地》。理由:《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多情的土地》旋律厚重深情,其深沉的历史感与诗歌中对土地的深情相契合,能够更好地烘托出诗歌的情感氛围,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答案合理,并能准确阐述理由,说明其旋律的厚重深情与诗歌情感相契合,体现对诗歌和音乐的理解和匹配能力。(2分);答案正确,但理由阐述不够充分详细,对诗歌意境和音乐风格的理解有一定的准确性,但不够深入。(1分);答案错误且无法说出与诗歌和音乐相关的合理理由,对二者的理解基本为零。(0分)
21.示例:选择小语:误入白虎堂时林冲的情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愤怒和无奈状态。他被高俅等人设计陷害。他感到震惊和委屈,自己无端遭受这样的厄运,但性格中的谨慎和对体制的敬畏使他的情感还没有完全爆发。此时他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性格上依旧比较隐忍。
野猪林被救时他的情感进一步波动,对高俅等人的仇恨加深,同时对鲁智深的救命之恩充满感激。此时,他开始意识到官场的黑暗不仅仅是高俅一人的问题,连底层的差役都被利用来谋害自己。他对朝廷公正的信念开始动摇,但性格上仍然比较被动,还没有主动反抗的念头。
林冲在柴进庄上棒打洪教头,这时候他的自信心有所恢复,内心的愤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他的思想进一步变化,开始展现出一些反抗的意识。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味地隐忍。
风雪山神庙,林冲愤怒彻底爆发,多年的压抑和冤屈在这一刻化为熊熊怒火,他手刃仇人,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充满了复仇后的畅快和对官场黑暗的彻底绝望。
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彻底放弃了对朝廷的幻想,走上了反抗之路。性格从之前的隐忍、犹豫变得果断、决绝,真正成为了一个反抗者。
林冲在雪夜上梁山时,情绪依然比较强烈,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和对未来的迷茫,踏上了梁山之路,心中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不舍。他的思想更加坚定了反抗的决心性格上更加沉稳。
林冲在梁山聚义时,他找到了归属感,和众多兄弟一起聚义,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也有了对未来反抗朝廷压迫的信心。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融入了梁山的集体意识,把反抗朝廷作为自己的使命,性格更加成熟稳重,在梁山的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梁山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南征北战过程中,林冲的情感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对战争的疲惫,另一方面是对梁山事业的坚持。他的思想境界进一步升华,从个人的恩怨上升到为了正义、为了梁山兄弟的未来而奋斗。性格更加坚韧不拔,成为了一个有坚定信念的领导者形象。
示例:选择小文:误入白虎堂,此时的林冲,情感上更多的是惊惶失措,对朝廷的敬畏以及自身性格中的隐忍,使他在这一刻选择了默默承受。他的性格表现为极度的隐忍,期望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解决危机,这种思想性格在这一事件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变。
野猪林被救,经历生死危机的林冲,情感变得复杂而强烈。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强大,而朝廷的公正似乎遥不可及。林冲的思想开始出现动摇,不再像之前那般盲目信任。然而,他的性格中仍然保留着较多的被动性,并未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
棒打洪教头,他起初选择隐忍,但洪教头的咄咄逼人使他的愤怒逐渐积累。当他最终出手时,情感上既有对洪教头无礼行为的愤怒,也有对自己武艺的自信展示。他通过棒打洪教头,宣泄了一部分心中的压抑情绪,让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林冲的思想进一步发生变化。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味地容忍他人的欺凌,而是开始主动维护自己的尊严。这表明他的反抗意识逐渐增强,他的反抗仍然局限于个人尊严的维护,尚未上升到对整个朝廷体制的反抗高度。
风雪山神庙,多年来遭受的冤屈、被压抑的愤怒瞬间如火山喷发般爆发出来。他的情感强度达到了顶点,心中充满了对高俅等人的刻骨仇恨。这种愤怒和绝望使他彻底抛开了对朝廷的最后一丝幻想,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林冲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了一个坚决反抗朝廷黑暗势力的复仇者。他的性格变得决绝、刚毅,踏上了反抗之路。
雪夜上梁山的林冲,心中充满了悲愤和迷茫。然而,他心中的坚定信念并没有消失,这种悲愤与坚定交织的情感,使他的情感强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他也意识到,梁山虽然是一个反抗朝廷的地方,但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不再像风雪山神庙时那样冲动。
在梁山聚义的过程中,林冲逐渐找到了归属感。情绪上的愤懑有所缓解,但反抗的意志依然坚定,林冲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复仇,而是将自己的命运与梁山的兴衰紧密相连。他的性格更加成熟稳重,成为了梁山的核心人物之一。
南征北战的林冲,情感变得复杂而深沉。林冲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兄弟们的伤亡,心情沉重。他既有战斗的豪情,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情绪较为复杂,愤懑和无奈的情绪交织,一方面,他对长期的战争感到疲惫不堪,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对和平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他心中的信念依然坚定,为了梁山兄弟的荣誉和未来,他坚持战斗到底。这种疲惫与坚韧交织的情感,使他的情感强度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韧性。
林冲的思想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最后的沉淀。他在战争中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也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梁山的反抗事业虽然最终以招安告终,但他们所追求的正义和公平并没有真正实现。他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但内心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对自己的命运和梁山的未来感到迷茫,思想性格在反抗与无奈间徘徊。
选择一方(如小语或小文),并能准确、详细地阐述这样标记的原因,结合《水浒传》中林冲的情节以及人物性格变化进行合理分析。(4分)能选择一方并阐述原因,但不够详细准确,对林冲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变化有一定的理解,但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偏差。(2-3分)能选择一方,能就其中一个阶段进行分析,分析较合理(1分);无法阐述原因,对《水浒传》中林冲的相关内容基本不了解。(0分)(分析时不必每个阶段面面俱到,区别主要在于雪夜上梁山之后,能结合相关情节阐述标记原因即可。)
22.
适用于江湖兄弟之间以及在反抗不公的社会环境中,有一定的群体局限性。包含兄弟义气、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大义;其行为有时可能会超越法律和社会规范的限制,为了维护兄弟情义或实现所谓的 “替天行道”,做出一些在正常社会秩序下不被允许的事情,如宋江私放晁盖等。
(2分。围绕两个方面:1.江湖兄弟之间;2.超越了法律限制。)
三、综合实践
23.(1)B(2分)
23.(2)
林老师,您好!学校团委10月9日上午9点在学校体育馆四楼报告枯厅要组织一场演讲比赛,我们想邀请您作为评委,您看您有时间吗?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礼貌,包含邀请的对象(林老师)、邀请的原因(学校团委组织演讲比赛)、比赛信息(时间、地点),询问是否有时间等关键信息。言语符合口语特点。(3分);语言表达较清晰、流畅,包含关键信息,但可能存在一些表述不够简洁或礼貌的情况。(2分);语言表达基本清晰,包含部分关键信息,但存在表述不流畅或礼貌不足的问题,可能遗漏一些重要信息。(1分);语言表达混乱,关键信息缺失严重,无法体现邀请的意图,且缺乏礼貌。(0分)
23.(3)
示例:
正方观点的论点:
远大理想为青春指引方向,让青春有目标和动力。
拥有远大理想能激发潜能,促使青年不断学习和进步。
反方观点的论点:
做好眼前小事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感,为未来奠定基础。
眼前小事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础,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
为所选观点(正方或反方)提供两个合理、清晰、有说服力的论点,符合题目要求和逻辑(2 分);为所选观点提供两个论点,但其中一个论点不够合理清晰,或对论点的阐述不够准确(1分);所提供论点不能支撑观点为不得分。
23.(4)
新闻标题:
示例一:我校团委成功举办 “青春・理想・奋斗” 主题活动
示例二:青春飞扬,理想领航 —— 我校 “青春・理想・奋斗” 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示例三:青春志燃情逐梦,奋斗路砥砺前行
示例四:青春似火燃梦想,奋斗如歌谱华章 —— 我校 “青春・理想・奋斗” 主题活动纪实
导语:
示例一:近日,我校团委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 “青春・理想・奋斗” 主题活动,活动涵盖了演讲、辩论赛等多个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理想的追求。
示例二:近日,我校重举办了 “青春・理想・奋斗” 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激情四溢,青春的志向如火炬点燃追梦的热情。同学们积极投身其中,以昂扬的姿态踏上奋斗之路,砥砺前行,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蓬勃力量与担当精神。
示例三:近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 “青春・理想・奋斗” 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师生们积极参与,共同展现了青春的蓬勃活力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为校园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标题要能概括内容、有吸引力(1分);导语要能根据内容,语言凝练。(2分)导语概括性不强,或过渡渲染扣1分。
四、写作
(1)一等:50——46分。文体特征明显,主旨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二等:45——42分。文体特征明显,主旨明确,思路较清晰,内容较充实,表达较流畅。
(3)三等:41——38分。文体特征欠明显,主旨较明确,思路基本清晰,内容基本充实,表达基本流畅。
(4)四等:38分以下。文体特征不明显,主旨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充实,表达不够流畅。
(5)偏题:不高于35分。
(6)跑题:不高于30分。
(7)成段抄袭语料,不高于20分;文章大量抄袭语料,不高于10分。
(8)字数不足:0~200字之间,不高于10分。
201~400字之间,不高于20分。
401~500字之间,不高于30分。
501~600字之间,不高于35分。
(9)只写题目不给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参考
注:发展等级评为,13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基础等级分
内容
22分
一等(22-18)
二等(17-13)
三等(12-8)
四等(7-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
感情虚假
表达
22分
一等(22-18)
二等(17-13)
三等(12-8)
四等(7-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发展等级6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⑧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⑩文句有表现力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 鲜,构思新巧
⑫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⑬有个性色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学科质量调研试卷docx、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学科质量调研参考答案docx、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学科质量调研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