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第1页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第2页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厘米,横5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的古桥
    ①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
    ②云南古桥历史悠久,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
    ③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
    ④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⑤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⑥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这座桥也是云南古桥中历代诗人赋诗最多的一座。可惜,霁虹桥于1986年毁于特大洪水。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⑦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⑧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
    ⑨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节选自王家凯的《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的塔城铁桥是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
    B.五马桥、双龙桥和霁虹桥分别是云南梁式桥、拱式桥、吊式桥三种桥的代表。
    C.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的人字桥曾和赵州桥一起被列入《世界名桥史》。
    D.选文是一篇介绍云南古桥的事物说明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说明。
    2.第⑥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结合语段简要分析其作用。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展开说明云南古桥的整体特征?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
    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写出四点即可)
    (2)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
    (5)请为如图圈出《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城市,并结合选文二三段,概括说明宋朝绘制地图的特点。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蚊子这么烦人,可以把它们统统灭绝吗?
    ①对于人类而言,蚊子是令人讨厌的存在。被叮咬一口,轻则让人痒痛难忍,重则传播疾病。所以,总有人问:能不能把蚊子彻底灭绝?
    ②其实,广义上的“蚊子”并不是一个物种,而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中所有的生物。光中国有记录的此类生物,就包括30科508属5200种以上,即便是令人闻风丧胆、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也有超过450种。
    ③其实和我们的固有认知不同:大多数蚊子都是不吸血的。
    ④在诸多蚊子中,只有蚊科昆虫的雌虫,在繁殖期才会吸食人类血液。而这些吸食血液的蚊子也都可以作为媒介传播疾病。但请大家注意,他们是传播媒介,意味着他们必须先叮咬患病的人,再叮咬别入时才有儿平传猫疾病,因此对丁发有此类病例的国家或地区,这些蚊子并不能传播这些疾病。
    ⑤那其余的蚊子吃什么呢?大家可能都观察过蚊子细长形似针管的“嘴”,也就是口器。此类口器除了能吸食血液外,还能吸食植物树干中的汁液或者花中的花蜜,而大部分蚊子也确实是取食树汁或花蜜的。
    ⑥这么说起来蚊子们要不叮咬人类,要不伤害植物,它们属于“害虫”,是不是应该全部杀死呢?
    ⑦但实际上,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并不仅仅是表面上单方面捕食的关系。自然界有许多吃植物的昆虫都可以专性为它们的捕食对象传粉,就好像人们会种植庄稼一样,这些捕食者也会协助被捕食者繁殖。比如说炖肉用的香料八角,就非常依赖蚊子进行传粉。
    ⑧而且,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传粉,它还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蚊子数量庞大,其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数量更是远超成虫。在自然界中不少鸟、蝙蝠、鱼都以蚊子或孑孓为食,蚊子的数量也决定着生态系统中这些捕食蚊子生物的数量。
    ⑨虽然我们现在确实有一些技术,可以灭绝某个蚊子种群,比如使用对人体无害的特殊细菌或真菌感染白纹伊蚊,或是通过辐射或基因编辑等手段,培养特殊品系的白纹伊蚊,使白纹伊蚊逐渐丧失繁殖能力,可这种投放“转基因蚊”的尝试无一不引发巨大的争议。
    ⑩因为使用这些灭蚊手段很有可能会造成更深远的问题,比如说破坏生态系统,引起其他环境问题,以及蚊子灭绝之后可能导致其他生物随之灭亡等等。
    ⑪看来,是否要灭绝“烦人”的蚊子,还得深思熟虑。
    (选自“百度科普”,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蚊子”并不是一个物种,它们种类繁多,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吸人血。
    B.吸人血的蚊子最讨厌,它们的叮咬不仅让人痛痒难忍,而且还会让人感染上各种疾病。
    C.蚊子的“嘴”细长形似针管,除了能吸食血液外,还能吸食植物树干中的汁液或者花中的花蜜。
    D.使用基因编辑手段培养出特殊品系白纹伊蚊的办法,可以让白纹伊蚊逐渐丧失繁殖能力。
    (2)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也有超过450种。
    (3)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是否应该灭绝“烦人”的蚊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甲骨惊天下
    ①因为刻骨,所以铭心。一片甲骨,一些符号,就让今天的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这就是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
    ②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上千年,并且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殷墟出土的“车”的实物,甲骨文的“车”字,忠实而严谨地展示了“车”的构造,和繁体字当中的“卓”字也有着清晰可见的联系。甲骨文中记载了一个商王狩猎的故事,提到商王正在率领众人追逐一只犀牛的时候,随从的车轴突然因某种原因而折断。这个完整的“车”字,显示一开始车况良好,而这个形似折断的“车”字,就是为了记录后来车轴折断的情况,这种细致入微的造字理念,也给后人的解读降低了难度。
    ③又如甲骨上的文字:“庚戌有各云自东,冒母;灵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一方面记录了天气,另外也展示了中国人遣词造句上的一种传承。
    ④此外,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段历史确实存在,比如1976年7月在殷墟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考古人员并不知道墓主的身份。但是随墓一起出土的青铜器上,清晰地刻有“妇好”的铭文,与此前发现的甲骨文中“妇好”字样相一致。而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人们了解到,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深得武丁的宠爱和臣民的敬仰,让这位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一位女性统帅和政治家的形象跃然纸上,显示了当时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也帮助我们对祖先生活的社会和人文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⑤那么,具有如此珍贵历史价值的甲骨文,当前的研究取得了的哪些成果呢?
    ⑥从120年前发现第一片甲骨开始,到如今已经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公认的解释,足够人们去读懂大部分甲骨上的文章。
    ⑦与前沿技术相遇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突破甲骨文字释读概须,也推动甲骨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今年10月,免费开放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平台计划收录全部甲骨文著录和文献,目前已录入2万多篇论文,后期将收录246种以上甲骨著录,以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⑧同时,借助于微信表情包等生动的文化传播手段,甲骨文正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走向社会。清华美院的陈楠老师,从1999年起,他就开始了融入现代元素的甲骨文艺术创作,推出了一系列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微信表情包。他希望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古文化,用当下的设计语言和媒介,让祖先的智慧得以传承,而这种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
    ⑨“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发现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在孤寂、琐碎,眼深、晦涩的甲骨文发掘和研究当中坚持下来,用他们的成果,去追溯和解读中华文明的内核与源头。从甲骨文演变至今的汉字,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得汉字更具生命力。新时代,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必将为世界文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选编自央视网,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
    B.甲骨文细致入微的造字理念,给后人的解读降低了难度。
    C.从甲骨文演变至今的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D.本文运用分总的说明结构,内容清晰,主次分明。
    7.阅读②—④段,简要概括“甲骨文”珍贵的历史价值。
    8.当前研究甲骨文取得了哪些成果?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药品环境污染
    ①过去三十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正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州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滴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除体外。人类用药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④另外,不仅仅是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大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此外,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可以有效控制这一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9.选文除了第②段说明了“药品环境污染的现状”,③到⑦段还说明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10.说说选文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大约”不能去掉的原因。
    11.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近几年来,世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请你为保护环境提出三条建议。
    13.选出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从说明文类型上说,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B.选文第①段从科技快速发展提高了医疗水平写起,接着写它带来的弊端,引出下文的说明。
    C.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
    D.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共同参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认识病毒
    ①病毒是生命吗?科学界对此莫衷一是。
    ②病毒太小了,一直到1931年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人类才开始能看到它们。病毒最小的成员仅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仅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构造也比细菌简单得多,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一种记录遗传密码的物质)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③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科学界对此也尚无定论。要知道细菌、真菌这样的细胞生物,其细胞就像一个城池一样生机盎然。在细胞膜这道“围墙”里,蛋白质催动着千万种生化反应,吸收利用能量,合成分解生物分子,维护复制遗传信息,有序度不断增加,就像一个文明城市的运行。病毒也有自己的“围墙”,但与细胞正相反,它们都会有一层完全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的壳,称为衣壳。相对于柔软、流动的细胞膜而言,病毒的衣壳是坚实而固定的。“围墙”里面是一片死寂,没有盎然的能量交换,没有复制。这样一个“死”的生命碎片,如果离开“活”的生命就永远只能保持“死”的状态。
    ④于是,病毒必须要入侵活细胞,利用活细胞的分子机器以及能量和物质,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病毒颗粒来。
    ⑤病毒怎么肆虐的呢?复制自己杀死细胞。
    ⑥病毒的杀伤力比细菌大得多,它入侵到植物或动物细胞内的“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而新病毒的生产过程都会把细胞自身的能量和物质储备耗尽。最终,当这些病毒从细胞释放出去时,也就导致了细胞膜的彻底破裂,随着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扩散,细胞一个接一个失去功能、死亡瓦解,宿主也就生病了。这正是病毒真正杀死生命体的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⑦别以为戴着皇冠就是王者了,其实冠状病毒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我们平时的普通感冒也有10%到15%是由温和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温和的冠状病毒会长期潜伏在我们的呼吸道中,只等我们的免疫力下降时,就出来兴风作浪。但只要我们的免疫力恢复正常,就又会被压制下去。
    ⑧但是,为什么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那么厉害?因为“新”呀!人体对于新的病毒往往是防不胜防的,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阻止它识别并入侵细胞,一种是在细胞内阻止它利用细胞的资源去生产新的病毒颗粒。疫苗是人类控制和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接种灭杀活性的病毒,使人体从根本上产生抗体免于病毒感染。
    ⑨不过,就像前面所说,像艾滋病病毒这种多变的病毒,目前疫苗的研制仍然没有成功,往往针对的疫苗才出现,艾滋病病毒早就变异,疫苗也就没了作用。不过,变异也并非无限的,艾滋病病毒再怎么变异,也还是艾滋病病毒,它的一些关节不能发生改变,一旦这些环节发生改变,病毒就无法再侵染细胞或是无法复制了。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环节,就有希望找到抗病毒的药物。
    ⑩对于冠状病毒来说,主蛋白酶就是它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有药物能够抑制主蛋白酶的活性,就有希望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现在,各个团队研制药物都取得了成绩,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更为关键的因素仍旧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免疫系统的强健程度,以及我们是否有着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应对突发疫情的正确态度,把病毒阻挡在身体之外。
    (选自《北京广播电视报》,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毒靠不停地复制自己将宿主细胞自身的能量和物质储备耗尽,从而导致宿主生病。
    B.第⑤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病毒与细菌进行比较,说明了病毒之小、结构之简单、毒性之大。
    C.我们平时的感冒有10%到15%是由温和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冠状病毒并不是“病毒王”。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厉害,是因为病毒“新”,人类对它认识有限,没有有效的抗病药物。
    15.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16.小明的奶奶有糖尿病,在例行体检中,她的肺功能正常,她觉得自己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对社区的各种防控手段不配合。如果你是小明,请你结合选文,写出劝说奶奶引起重视的话语。
    17.
    江山千里 只此青绿
    李雪萌
    ①舞蹈《只此青绿》是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中当之无愧的MVP,这段美丽的国潮舞蹈倾倒了无数观众。关于这部舞蹈诗剧的一句介绍是:“将《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将一幅画作诗歌化、拟人化、舞蹈化。的确是一个精妙创意。这也让《千里江山图》这部传世珍品改变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引来人们的好奇与关注。
    ②《千里江山图》是一部宋代绢本设色写意画,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画作由一幅整绢绘制成,其上无作者款印,有乾隆题诗,及宋蔡京和元李溥光的跋和题各一。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创作此卷,时年只有18岁,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作品,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的确切记载。
    ③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④首先是画卷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
    ⑤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
    ⑥之所以只能说“之一”,是因为论长度还得看清朝。清代宫廷画家张廷彦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长达30米。更为逆天的是王翠和他的学生杨晋等人合绘约12卷《康熙南巡图》,总长近300米。
    ⑦仅凭长度尚不足为奇,《千里江山图》还完美地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难题。画作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总长近12米的画卷上,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一气可成。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手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雕琢。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又都可以是一幅画。
    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技:法的运用,《千里江山图》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它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
    ⑨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宋徽宗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工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
    ⑩青绿颜料由孔雀石、蓝铜、青金石、砗磲等多种珍贵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成本珍贵、工序复杂,除非皇家画院,一般人不可能足量随意使用。
    ⑪在这样的作品中,宋徽宗想要建立一种能够代表皇家宫廷的审美体系和审美意识——“丰亨豫大”,用色彩表现出富丽、华贵之意,以之与当时另一派文人画的审美风格——萧瑟枯寂、雪色寒山相抗衡。
    ⑫《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溥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
    ⑬天才少年希圣在十八岁的最美年华里给出最美的图卷,如同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耀眼的光芒过后就归于沉寂。在艺术的世界里,像这样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然而巅峰后随即沉寂,一生只留下一部作品的人还有很多。
    ⑭有的人来到世间一趟,似乎就是为了做一件事,而这一件就已足矣。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永远短暂,唯有作品永恒。
    (选自《济南日报》,有删改)
    【注释】丰享豫大: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从《只此青绿》写起,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舞蹈《只此青绿》将《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将其诗歌化、拟人化、舞蹈化。
    C.《千里江山图》具有画卷空前的长度和青绿艺术技法的运用两大特点。
    D.王翠和他的学生杨晋等人合绘约12卷《康熙南巡图》,总长300多米。
    (2) 说明文有许多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对第⑤段进行赏析?
    (3)如果将下面链接材料加入文章中,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
    画卷背面留有宋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少时是画学的学生,召入宫中的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海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关于“希孟”这个名字,直到数百年后,才再次出现在清朝收藏家宋荦的一首诗中:“室和供奉王希孟,天于亲传笔法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少年高血压病
    ①常人眼中,高血压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得的病,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青少年高血压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少年高血压与成人心血管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②与中老年人高血压相比,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往往依从性较差,经常错服、漏服甚至自行停药。主要是因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微,甚至50%都是无症状的,再加上一天到晚忙于学习,而忽视了身体。患有高血压的青少年,因为不知晓、不重视,常会拖到病情恶化的时候才就医,往往会出现肾功能、心功能衰竭,甚至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最终导致残疾或死亡。
    ③青少年高血压发病主要分两类。(A)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疾病引起,约占青少年高血压的75%-80%。其中80%以上为肾实质病变,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另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多数为轻、中度甚至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由于病因不同,青少年高血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各异。(B)轻度高血压一般临床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恶心、眼花不适。血压明显升高时表现出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和乏力等,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惊厥、偏瘫、失语、昏迷等高血压脑病症状。
    ④哪些病因可以导致青少年高血压呢?首先是饮食失调。(C)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是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次是营养过剩、活动量太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洋快餐流行,车接车送,孩子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少年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偏高,血压也随之增高。再次是遗传因素。资料显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此病的风险率高。另外学习、工作压力大也可引起高血压。精神过于紧张,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致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成为引发高血压的原因。
    (选自《中国健康报》,有删改)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青少年高血压病的症状、危害和致病原因。
    B.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使说明具体,特征明确,条理清晰,准确严谨,更有说服力。
    C.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如果不重视自身的病症,就会出现心(肾)功能衰竭、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甚至身体残疾或死亡。
    D.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微,又因忙于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因此患者经常错服、漏服,甚至自行停药。
    19.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任选一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A.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疾病引起,约占青少年高血压的75%-80%。
    B.轻度高血压一般临床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恶心、眼花不适。
    C.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是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20.结合第④段内容,请你说说怎样预防青少年高血压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的快递如何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通常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文书则要装入书袋中密封。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就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而,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运输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除了陆路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和密州都设置了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那时海外的商品有几百种,如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农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被引入中国种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
    (有删改)
    2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2.选文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3.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阅读《雾霾引起“城肺病”》,回答小题。
    ①2013年1月13日的京津地区,俨然上世纪五十年代“雾都”伦敦的翻版,北京多个空气检测点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指数“爆表”,通州地区甚至达到950微克/立方米,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遭遇严峻挑战。
    ②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统计,截止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PM2.5浓度检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达到了“重度污染”,33个城市呼吸困难。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北京、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沧州、廊坊、唐山等地都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其余在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市也发布了黄色或橙色预警。河南新乡和开封甚至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在辽东半岛、湖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也都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③北京环保局将这次污染归为三个因素,其中,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源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近期天气极端不利,重要因素是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
    ④环保部污染防治司指出,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但“十一五”末期较“十五”末期减排二氧化硫超过10%之后,每年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达到2200多万吨,和二氧化硫一样,其他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内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舒适度和健康需求。近十年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度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无济于事。
    ⑤亚洲开发银行等发布的报告在表示,上述所有污染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钢铁、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另一方面,由于包括PM2.5等多种污染,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
    ⑥具体到PM2.5,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认为,大型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以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⑦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更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生活方式。
    24.通读全文,说说“城肺病”指什么?
    25.第⑤段加点词语“大部分”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26.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7.为防止美丽家乡被雾霾笼罩,请你提出两种具体做法。
    参考答案
    1.A
    2.(1)作比较,将霁虹桥和四川泸定桥建成时间进行对比,准确说明霁虹桥是更古老的铁索吊桥,历史更悠久。
    (2)列数字,使用了“113米”等一系列数据,准确地说明霁虹桥的规模宏大,点明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
    3.从云南古桥的历史、类型、价值三方面具体展开说明。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③段“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可知,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金龙桥,而非“塔城铁桥”。
    故选A。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⑥段“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将霁虹桥和四川泸定桥建成时间进行对比,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霁虹桥是更古老的铁索吊桥,历史更悠久。
    根据第⑥段“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中的“113米”“3.7米”“18根”“16根”“2根”等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霁虹桥的规模宏大,结合“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可知,进而说明了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
    3.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概括。
    根据③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可知,说明角度是云南古桥历史;
    根据④段“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可知,说明角度是云南古桥类型;
    根据⑧段“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可知,说明角度是云南古桥价值;
    据此分析,结合②段“云南古桥历史悠久,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总括句,可知,本文是从云南古桥的历史、类型、价值三方面具体展开说明。
    4.(1)历史悠久;绘制技法独特;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2)“土生土长”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通俗易懂。
    (3)举例子、列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
    (4)B
    (5)东京(开封)。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
    【详解】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类题要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思路有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开头引出说明对象——地图,然后引申到从艺术的维度谈中国古代地图;然后从五个方面展开介绍:②段“历史十分悠久”;③段“绘制技法独特”;④段“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⑤段“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⑥段“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最后一段介绍了现代地图的发展演变,抛弃了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所以此题结合文章第②—⑥段的段首语来提炼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的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中的“土生土长”原义是在当地出生,在当地长大。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语言生动形象,使道理通俗易懂。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①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②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③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④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某些特征;⑤下定义,对事物的特征和事理具体、科学地解释说明,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⑥作比较,通过与另外事物相比,突出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
    本文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列举了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的特点;“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和宽,说明了这样大场景的长卷中国画就是地图,从而突出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句,再与选项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正确。
    B.有误,从文章第⑤段“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可知,“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理解有误;
    故选B。
    (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内容概括。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据此在图中圈出“东京(开封)”即可。
    结合②段中“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③段中“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可概括为: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
    5.(1)B
    (2)不能。“超过”是多于、大于的意思,说明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有450种以上,如果去掉就成了只有450种,与实际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①蚊子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传粉;②蚊子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维持生态平衡。
    【详解】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结合第④段“在诸多蚊子中,只有蚊科昆虫的雌虫,在繁殖期才会吸食人类血液。而这些吸食血液的蚊子也都可以作为媒介传播疾病。但请大家注意,他们是传播媒介,意味着他们必须先叮咬患病的人,再叮咬别入时才有儿平传猫疾病,因此对丁发有此类病例的国家或地区,这些蚊子并不能传播这些疾病”可知,并不是所有的蚊子会使人染上各种疾病,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然后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超过”一词是多于、大于的意思,说明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超过450种。接着再分析删去后的表达效果发生改变,如果去掉就成了只有450种,与实际不符。最后强调词语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⑧段“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传粉,它还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蚊子的数量也决定着生态系统中这些捕食蚊子生物的数量”、第⑩段“因为使用这些灭蚊手段很有可能会造成更深远的问题,比如说破坏生态系统,引起其他环境问题,以及蚊子灭绝之后可能导致其他生物随之灭亡等”等内容概括可得:蚊子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传粉,蚊子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维持生态平衡。
    6.D
    7.①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上千年,并且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②甲骨文的文字,展示了中国人遣词造句上的一种传承;③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段历史确实存在。④帮助我们对祖先生活的社会和人文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①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公认的解释;②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突破甲骨文字释读瓶颈,推动甲骨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③借助于微信表情包等生动的文化传播手段,甲骨文正从研究中走向社会。
    【解析】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能力。
    D.依据①段“因为刻骨,所以铭心。一片甲骨,一些符号,就让今天的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这就是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可知,本段文字交代了说明对象,总领全文。依据②——⑧段可知,这是分别从甲骨文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及当前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说明。依据⑨段内容可知,这段文字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所以,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说明的。
    故选D。
    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②段“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上千年,并且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可以概括为: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上千年,并且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
    依据③段“又如甲骨上的文字:“庚戌有各云自东,冒母;灵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一方面记录了天气,另外也展示了中国人遣词造句上的一种传承”可以概括为:甲骨文的文字,展示了中国人遣词造句上的一种传承;
    依据④段“此外,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段历史确实存在”可以概括为: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段历史确实存在。
    依据④段“比如1976年7月在殷墟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考古人员并不知道墓主的身份。但是随墓一起出土的青铜器上,清晰地刻有“妇好”的铭文……显示了当时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也帮助我们对祖先生活的社会和人文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帮助我们对祖先生活的社会和人文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⑥段“从120年前发现第一片甲骨开始,到如今已经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公认的解释,足够人们去读懂大部分甲骨上的文章”可以概括为: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公认的解释;
    依据⑦段“与前沿技术相遇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突破甲骨文字释读概须,也推动甲骨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可以概括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突破甲骨文字释读瓶颈,推动甲骨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
    依据⑧段“同时,借助于微信表情包等生动的文化传播手段,甲骨文正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走向社会”可以概括为:借助于微信表情包等生动的文化传播手段,甲骨文正从研究中走向社会。
    9.药品环境污染的原因(途径)、危害、治理方法。
    10.“大约”表估计,起限制作用,说明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大概1000万人过早死亡,去掉就变成正好1000万人,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残留药品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2.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13.C
    【解析】
    9.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一般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并归纳段落大意,即可知道文章从哪些方面分析了哪些内容。
    第③段“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再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第④段“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介绍药品环境污染的途径;
    第⑤段“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第⑥段“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介绍药品环境污染的危害;
    最后第⑦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也可以有效控制药品环境污染渠道”介绍了药品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由此可整理出答案:本文围绕“药品环境污染”,介绍了药品的环境污染的现状、途径、危害和解决方法。
    10.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作答此题,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其次,解释词(句)的意思;接着,阐释删去后变为何意+删去后不符合实际/太绝对;最后写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结合第⑤段“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大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可知,句中的“大约”表示推测估计,意在说明如果不采取措施,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人过早死亡,如删去“大约”表述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因此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文章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列举了印度秃鹫数量下降的例子,并运用“95%”给出具体的数据,运用了举例子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这一中心内容,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易于理解。
    12.本题考查拟写建议。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
    示例: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植树种草。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C.有误,“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于文无据;
    故选C。
    14.B
    15.文章介绍了生命特性、致病原因 、抗病毒的方法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等内容。 16.示例:奶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无药可治,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来抵抗;您年纪大了,机体功能退化,病毒最喜欢攻击您这种抗病毒能力不强的身体;另外,您的糖尿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您的身体对病毒没有丝毫的抵抗力;我还想您能长命百岁陪伴我,所以您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好不好?
    【解析】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第⑤段“病毒怎么肆虐的呢?复制自己杀死细胞”,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点明病毒肆虐的原理;
    故选B。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
    根据第③段“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这样一个‘死’的生命碎片,如果离开‘活’的生命就永远只能保持‘死’的状态”,第④段“于是,病毒必须要入侵活细胞,利用活细胞的分子机器以及能量和物质,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病毒颗粒来”可知,介绍了病毒生命特性(特点);
    根据第⑤段“病毒怎么肆虐的呢?复制自己杀死细胞”,第⑥段“病毒的杀伤力比细菌大得多,它入侵到植物或动物细胞内的‘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而新病毒的生产过程都会把细胞自身的能量和物质储备耗尽。最终,当这些病毒从细胞释放出去时,也就导致了细胞膜的彻底破裂,随着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扩散,细胞一个接一个失去功能、死亡瓦解,宿主也就生病了”可知,文章介绍了病毒致病原因(原理);
    根据第⑧段“人体对于新的病毒往往是防不胜防的,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阻止它识别并入侵细胞,一种是在细胞内阻止它利用细胞的资源去生产新的病毒颗粒。疫苗是人类控制和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接种灭杀活性的病毒,使人体从根本上产生抗体免于病毒感染”,第⑩段“对于冠状病毒来说,主蛋白酶就是它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有药物能够抑制主蛋白酶的活性,就有希望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现在,各个团队研制药物都取得了成绩,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等语句可知,介绍了抗病毒的方法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从题目看,小明的奶奶一是年龄比较大,二是有糖尿病,三是认为自己肺功能正常,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第⑦段“温和的冠状病毒会长期潜伏在我们的呼吸道中,只等我们的免疫力下降时,就出来兴风作浪。但只要我们的免疫力恢复正常,就又会被压制下去”,第⑧段“人体对于新的病毒往往是防不胜防的,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阻止它识别并入侵细胞,一种是在细胞内阻止它利用细胞的资源去生产新的病毒颗粒。疫苗是人类控制和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接种灭杀活性的病毒,使人体从根本上产生抗体免于病毒感染”可以拟写主要的劝导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提高免疫力才能战胜病毒,我们的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出来兴风作浪,您患有糖尿病,免疫力会下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配合社区的各种防控手段。
    17.(1)D
    (2)示例一: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或《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的长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示例二:本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千里江山图》与其他“两图”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或《千里江山图》比其他“两图”要长得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3)第②段。引用宋蔡京题跋的内容,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作者是王希孟,使文章更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由第⑥段“更为逆天的是王翠和他的学生杨晋等人合绘约12卷《康熙南巡图》,总长近300米”可知,选项“总长300多米”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由第⑤段“长近5.3米”“约为6.9米”“达到了11.9米”可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的观点。同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可知,将《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两幅图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千里江山图》的长度,也再次印证“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的观点,增强说明的效果。
    (3)本题考查说明内容补充及语言表达能力。
    链接材料引用宋蔡京题跋的内容,其中“希孟年十八岁”“上知其性可教,遂海谕之,亲授其法”刚好与第②段“相传作者希孟在宋徽宗诏命和亲自指导下”“时年只有18岁”内容相照应,可以作为印证材料,以此准确说明《千里江山图》作者是王希孟,使得文章内容具有说服力。故放在第②段。
    18.C
    19.示例一:A.“主要”起强调作用,说明疾病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75%-80%”数字具体,实事求是,用“约”限制,更加准确严谨。
    示例二:B.“一般”“仅”都表限制,其中“一般”说明通常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仅”说明只有此类症状,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示例三:C.“长期”是从时间上限定,“之一”是从范围上限定,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任选一句分析,表述清楚即可)
    20.均衡饮食;运动锻炼;如果父母患高血压,子女要尽早体检,早识别,早治疗;调节心理,自我减压,提高睡眠质量。
    【解析】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C.有误,表述太绝对,结合第②段“患有高血压的青少年,因为不知晓、不重视,常会拖到病情恶化的时候才就医,往往会出现肾功能、心功能衰竭,甚至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最终导致残疾或死亡。”可知原文有“往往”二字;
    故选C。
    19.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理解。
    A. “主要”这个词是限定性的词语,表示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疾病引起,但也有其他原因。这个词的使用让读者更加明确地了解到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增强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可知“主要”起强调作用,说明疾病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75%-80%”这个数字是一个精确的统计数据,用于说明青少年高血压中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这个数据的使用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继发性高血压在青少年高血压中的比例,增强了说明文的可信度。可知“75%-80%”数字具体,实事求是;
    “约”表示的是一个大致的数值,而不是确切的数据。这里用来描述青少年高血压中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说明这个比例是一个大致的估计,而不是精确的数据。使用“约”这个词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这个数值的准确性,可知用“约”限制,更加准确严谨。
    B.“一般”表示的是一种普遍的情况或者趋势,而不是绝对的。在这里,使用“一般”来描述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症状,表明轻度高血压患者通常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不适感,而不是所有患者都一定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这样的表述方式更加客观、准确,避免了过度概括或绝对化。“仅”字则强调了轻度高血压的症状是轻微的,仅仅是让人感到有些不适,并没有更严重的临床表现。这个词语的使用,让读者对轻度高血压的症状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避免了夸大或误解。可知“一般”“仅”都表限制,其中“一般”说明通常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仅”说明只有此类症状,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C.“长期”表示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或者时间段,“长期”是从时间上限定,强调了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对儿童高血压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结果。“之一”是从范围上限定,表示的是一种列举的含义,说明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而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这样的表述方式避免了绝对化和片面性。可知“长期”是从时间上限定,“之一”是从范围上限定,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任选一句分析,表述清楚即可)
    示例一:“主要”这个词是限定性的词语,表示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疾病引起,“75%-80%”这个数字是一个精确的统计数据,增强了说明文的可信度,“约”表示的是一个大致的数值,让读者了解到这个数值的准确性。
    示例二:“一般”表示的是一种普遍的情况或者趋势,而不是绝对的。“仅”字则强调了轻度高血压的症状是轻微的,仅仅是让人感到有些不适,并没有更严重的临床表现。让读者对轻度高血压的症状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避免了夸大或误解。
    示例三:“长期”表示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或者时间段,“长期”是从时间上限定,“之一”是从范围上限定,表示的是一种列举的含义,这样的表述方式避免了绝对化和片面性。
    20.本题考查拟写建议。
    结合第④段“首先是饮食失调。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是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针对饮食失调,提出建议:均衡饮食;
    结合第④段“其次是营养过剩、活动量太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洋快餐流行,车接车送,孩子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少年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偏高,血压也随之增高”,针对营养过剩、活动量太少,提出建议:运动锻炼;
    结合第④段“再次是遗传因素。资料显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此病的风险率高”,针对遗传因素,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此病的风险率高,提出建议:如果父母患高血压,子女要尽早体检,早识别,早治疗;
    结合第④段“另外学习、工作压力大也可引起高血压。精神过于紧张,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致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成为引发高血压的原因”,针对学习、工作压力大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可提建议:调节心理,自我减压,提高睡眠质量。
    21.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古代的快递,指出文章的说明内容,介绍与古代快递有关的内容;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通常”是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表范围,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一般情况下要用囊封,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3.D
    【解析】
    21.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
    本文的题目“古代的快递如何”点明了说明对象:古代快递;点明了说明内容:古代快递技术是什么样的;从表现形式上看,运用日常化的口语和问句形式,简洁明了,既激发了读者的思考,也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2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根据⑥段“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可知,“通常”意思是平常、一般情况下,“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此句中的“通常”,表明唐代的公文邮件一般情况下使用囊来密封,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不是用囊封的。“通常”限制了使用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依据第⑥段“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可知,选项中的“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应该是“汉代”。所以此选项有误。
    故选D。
    24.城肺病是指因为环境重度污染导致空气中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超标所引起的城市空气污染。
    25.不能删去,“大部分”指绝大部分,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的的二氧化硫都来源于此,与实际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大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哪些因素有关。
    27.示例:爱草护绿,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第①段“北京多个空气检测点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指数‘爆表’”、②段“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统计,截止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PM2.5浓度检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达到了‘重度污染’,33个城市呼吸困难”等内容概括可知,城肺病是指因为环境重度污染导致空气中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超标所引起的城市空气污染。
    25.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首先明确:不能删去。“大部分”表示范围,起限制作用。文中是指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钢铁、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的二氧化硫都来源于此,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⑥段“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以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可知,本段从四个方面分别说明大型城市PM2.5严重超标的因素,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说明了大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哪些因素有关,便于读者理解。
    27.本题考查拟写建议。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示例:植树种草,爱护树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骑行,绿色低碳生活。

    相关试卷

    专题14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共28页。

    八上语文期末真题汇编专题22 说明文阅读(原卷+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 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八上语文期末真题汇编专题22 说明文阅读(原卷+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 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2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x、专题22说明文阅读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专项训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与专项训练(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5说明文阅读复习原卷版docx、专题05说明文阅读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