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60912/0-17351848617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北京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60912/0-17351848617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北京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60912/0-17351848617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北京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北京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SiO2B.NaHSO4C.NaHCO3D.BaCl2
2.下列物质混合后,变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l3溶液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B.将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C.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NH3、CO2,有晶体析出
D.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3.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浊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
4.下列关于25℃,1L0.1ml•L﹣1氨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NH3•H2O的电离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Kb增大
B.向氨水里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情况
C.加入少量0.1m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c(OH﹣)减小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一定呈中性
5.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B.在0.1ml•L﹣1的NaCl的溶液中:
C.中性溶液中: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l•L﹣1的溶液中:
6.将下列物质配成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终能得到原溶质固体的是( )
A.FeSO4B.NaHCO3C.FeCl3D.KAl(SO4)2
7.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B.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常温下0.1ml/LHNO2溶液的pH约为2
D.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约为4.5
8.下列叙述的涉及盐类水解的应用错误的是( )
A.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加热有利于碳酸钠直接与油污反应
C.用MgCl2•6H2O制备MgCl2需要在HCl的气流中加热
D.SnCl2+H2O⇌Sn(OH)Cl+HCl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盐酸
9.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3,可将Fe3+转化成Fe(OH)3除去
B.用氨气做完喷泉实验后的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pH下降
C.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再用酸除去
D.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硫酸中
10.解释下列事实所用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酚酞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红:
B.用纯碱溶液吸收足量的SO2:
C.草酸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用烧碱溶液除去铝片上的氧化膜:
11.25℃,将pH=9的Ba(OH)2溶液和pH=12的KOH溶液按4:1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液中的c(H+)为( )
A.
B.
C.
D.
12.室温下,一定浓度氨水的pH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溶液中
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1ml•L﹣1
C.将此溶液加水稀释10倍,所得溶液pH=10
D.将此溶液与等体积的1.0×10﹣3ml•L﹣1盐酸反应,恰好完全中和
13.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O.1ml/L的硫酸铵溶液中:C()>C()>C(H+)
D.0.1ml/L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14.常温下,向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E、H点溶液的pH分别为3和7
B.F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Cl﹣)+c(ClO﹣)
C.G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ClO﹣)>c(Cl﹣)>c(OH﹣)>c(H+)
D.E~H点对应的溶液中,c(Cl﹣)+c(ClO﹣)+c(HClO)+c(Cl2)为定值
15.分银渣是从阳极泥中提取贵金属后的尾渣,含有PbSO4、BaSO4、SnO2及Au、Ag等,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有用产品流程的如下:
已知:PbCl2(s)+2Cl﹣(aq)⇌[PbCl4]2﹣(aq);ⅳ中生成[AuCl4]﹣和[AgCl3]2﹣;PbSO4、PbCO3、BaSO4、BaCO3的Ksp依次为2.8×10﹣8、7.4×10﹣14、1.1×10﹣10、2.6×1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一定发生反应:PbSO4(s)(aq)⇌PbCO3(s)(aq)
B.步骤ⅰ、ⅲ后需先过滤再加盐酸
C.步骤ⅱ、ⅳ提取Pb(Ⅱ)、Ba2+时,均有H+和Cl﹣参加反应
D.试剂a可为NaCl,促进Au、Ag的浸出
16.某温度下,PbCO3饱和溶液和PbI2饱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浓度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PbCO3的溶解平衡
B.该温度下Ksp(PbI2):Ksp(PbCO3)=108
C.曲线Ⅱ上的b点可通过改变温度移动至d点
D.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可以将其转化成PbCO3
17.常温下,用0.10ml•L﹣1 NaOH溶液滴10mL 0.10ml•L﹣1 H2A溶液,测得滴定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①中H2A的电离方程式是H2A⇌2H++A2﹣
B.溶液②中c(HA﹣)>c(A2﹣)>c(H2A)
C.溶液③中c(Na+)=c(HA﹣)+c(A2﹣)
D.溶液④中2c(Na+)=c(A2﹣)+c(HA﹣)+c(H2A)
18.常温下,向10mL浓度均为0.1ml•L﹣1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l•L﹣1盐酸,溶液pH随盐酸加入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1体积CO2
A.a点的溶液中,c(OH﹣)>c(Cl﹣)
B.b点(pH=7)的溶液中,
C.c点的溶液pH<7,是因为此时的电离能力大于其水解能力
D.d点的溶液中,c(Na+)=c(Cl﹣)
19.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ⅰ.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ⅱ.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2(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
B.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沉淀生成
C.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生反应:
20.利用碘量法测定某纯净水样中溶解O2的含量,实验如下(加入的试剂已除去O2)。
步骤1水样中O2的固定:用250mL的水瓶盛满水样,加入1.0mL2ml/LMnSO4溶液,再加入含9ml/LNaOH溶液和1.8ml/LKI溶液的混合液2.0mL,部分水样溢出,立即盖好瓶盖,翻转摇匀,生成白色沉淀Mn(OH)2,随即有棕色沉淀MnO(OH)2生成。
步骤2生成I2:当水样中的沉淀沉降到距瓶口三分之一以下时,缓缓加入适量稀H2SO4至液面下,部分溶液溢出,立即盖好瓶盖,翻转摇动,至沉淀完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步骤3测定及计算:用碘量法测出步骤2中生成的I2为bml,进而计算出纯净水样中溶解O2的含量。
已知:O2直接氧化I﹣的反应速率很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用注射器加入试剂时应将细长针头插到液面下一定距离
B.步骤2中,生成I2的反应:
C.步骤2中,部分溶液溢出不影响测定纯净水样中溶解O2的含量
D.步骤3中,经计算,该纯净水样中含有O2的浓度为
二、填空题(共50分)
21.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c(H+)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H2O B.加NaOH固体 C.加入浓硫酸
(2)室温下,电离常数如下:
①HCN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和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NaF CH3COONa(填“<”“>”或“=”)。
③结合电离常数判断,NaCN+HF=HCN+NaF进行的比较完全,其理由是 。
(3)用化学用语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4)用0.1000ml•L﹣1NaOH分别滴定•L﹣1盐酸和•L﹣1醋酸,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上述滴定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填序号)。
A.容量瓶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②滴定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开始读数时俯视度数
b.锥形瓶内用水冲洗后未干燥
c.装入醋酸待测液前,酸式滴定管未用醋酸待测液润洗
③由图中数据判断滴定盐酸的pH变化曲线为图2,判断的理由如下(答2点):
ⅰ.起始未滴加NaOH液时, 。
ⅱ. 。
Ⅲ.阅读资料卡片,回答下列问题
用电位滴定法模拟测定某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操作如下:
已知:该条件下,醋酸和NaOH以物质的量1:1反应时得到的溶液pH为8.7。
ⅰ.准确量取10.00mL醋酸溶液样品,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00.00mL,取其中20.00mL进行滴定实验,用酸度计检测pH变化;
ⅱ.逐滴滴入0.1000ml•L﹣1的NaOH溶液,酸度计显示pH=8.7停止滴定,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NaOH);
ⅲ.平行测定多次(数据见表);
ⅳ.分析处理数据。
表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5)若选择酸碱指示剂指示终点进行滴定,应该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
A.石蕊 B.酚酞 C.甲基橙
(6)根据表中的有效数据,计算消耗的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V(NaOH)= mL。该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是 g/100mL。
22.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近似相等。25℃时,测得0.1ml•L﹣1CH3COOH溶液的pH=3,则0.1ml•L﹣1氨水的pH= 。
(2)Mg(OH)2是锅炉水垢的成分之一,Mg(OH)2浊液中加入浓的NH4Cl溶液,沉淀可以溶解,应用平衡原理解释可能原因: 。
(3)根据下表所列三种溶液在25℃时的相关数据,按要求填空:
③比较溶液(Ⅱ)、(Ⅲ)中的大小关系是(Ⅱ) (Ⅲ)(填“>”、“<”或“=”)
④溶液(Ⅰ)和(Ⅱ)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是 。
(4)某钴矿石的主要成分包括CO、MnO、Fe2O3和SiO2。由该矿石制CCl2•6H2O固体的方法如图(部分分离操作省略):
资料:Mn2+生成Mn(OH)2,开始沉淀时pH=8.2,完全沉淀时pH=10.2
①上述矿石溶解过程中,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②CO溶于浓硫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溶液1中阳离子包括H+、Mn2+和 。
③已知pH=2.8时溶液中Fe3+完全沉淀。沉淀2是 。
④溶液2中含有C2+和Mn2+。
ⅰ.已知:25℃时,当c(C2+)<1×10﹣5ml•L﹣1时可认为C2+完全沉淀。若向溶液2中加入碱溶液,常温下,当pH= 时C2+完全沉淀。由此可知,通过调节pH无法将Mn2+和C2+完全分离。
ⅱ.溶液2中加入氨水和H2O2溶液的目的是 。
23.钨精矿分解渣可回收制备氧化铁和碳酸锰。在70~80℃时,钨精矿分解渣用盐酸浸取,浸出液中主要金属离子为Fe3+、Mn2+、Ca2+,还含有少量Al3+、Cu2+等。浸出液进一步制备氧化铁和碳酸锰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l•L﹣1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ⅱ、
(1)浸出液加入硫酸铵后,采取的分离操作是 。
(2)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 。
(3)已知,煅烧后的Fe2O3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粗氧化铁中除Fe2O3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
(4)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H4)2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5)滤液3中含有Mn2+和Ca2+,加入Na2CO3主要沉淀出MnCO3的原因可能是 。
(6)碳酸锰含量测定。
步骤1:准确称取0.1000g碳酸锰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高磷混酸(主要含HClO4和H3PO4)加热至220℃~240℃,无小气泡冒出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2:用0.04m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为amL。
已知:ⅰ、能与Mn3+络合形成稳定的。
ⅱ、HClO4的沸点为203℃。
①写出HClO4将Mn2+氧化为,同时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 。
②碳酸锰样品中锰的质量分数为 。
24.钡盐沉淀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含、[Ni(CN)4]2﹣、等)并回收铬元素的工艺路线如图:
已知:Ⅰ.六价铬[Cr(Ⅵ)]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2H+
Ⅱ.室温下相关物质的Ksp如下:
(1)向废水中加入破氰剂NaClO,可以提高镍元素的去除率。①NaClO能氧化CN﹣,生成无毒无味气体,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CN﹣+□ +□ =□□ +□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NaClO可提高镍元素的去除率的原因: 。
(2)用石灰乳将含铬废水预调至不同pH,经破氰后取等量的溶液1,向其中加入等量的BaCl2•2H2O,搅拌、反应60min,得到Cr(Ⅵ)去除率随预调pH变化如图。与预调pH=6相比,pH=7时Cr(Ⅵ)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两条)。
(3)沉淀2与足量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溶液2需处理至Ba2+含量达标后方可排放。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废水中Ba2+含量。
步骤1:取aL含Ba2+废水,浓缩至100mL后,加入过量的Na2CrO4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指示剂,用0.1ml•L﹣1HCl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转化为Cr2,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
步骤2:取100mL蒸馏水,加入与步骤1中等量的Na2CrO4标准溶液,加入指示剂,用0.1ml•L﹣1HCl标准溶液滴定,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cmL。
①步骤1中加入的Na2CrO4标准溶液必须过量,目的是 。
②若废水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则废水中Ba2+的含量为 mg•L﹣1(写出表达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2/26 10:27:23;用户:试用;邮箱:sygzkm@xyh.cm;学号:60770330酸
HF
CH3COOH
HCN
电离常数Ka
6.3×10﹣4
1.75×10﹣5
6.2×10﹣10
编号
1
2
3
4
V(NaOH)/mL
23.99
25.00
24.01
24.00
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
pH
用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表示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Ⅰ)CH3COOH
0.1ml•L﹣1
3
略
(Ⅱ)NH4Cl
0.1ml•L﹣1
6
①
(Ⅲ)NH4HSO4
0.1ml•L﹣1
1
②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时
1.5
3.3
4.4
7.8
完全沉淀时
2.8
4.6
6.4
8.8
物质
CaSO4
CaCO3
MnCO3
CuS
MnS
Ksp
7.1×10﹣5
2.8×10﹣9
2.3×10﹣13
1.3×10﹣36
2.5×10﹣13
化合物
CaSO4
BaSO4
BaCrO4
Ksp
4.9×10﹣5
1.1×10﹣10
1.2×10﹣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北京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部分共6题,共5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北京十二中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北京二中高三(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