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萨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 拉萨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 拉萨日照时数春季最高
D. 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2. 拉萨8月日照时数最少的原因是( )
A. 天气状况B. 太阳辐射
C. 昼夜长短D. 植被覆盖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拉萨地区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并不完全呈正相关或负相关,排除AB;日照时数在夏季时最高,排除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拉萨地区5-7月份太阳辐射最丰富,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八月份拉萨地区降水较多,受天气状况影响,日照时数少,A正确;8月份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辐射不会影响日照时数,B错误;8月份北半球昼长,日照时数应该比较多,C错误;植被覆盖对日照时数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拔,天气状况以及昼长时间。一般认为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多晴朗天气,昼长时间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多。
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下图分别为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及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①环节增强B. ②环节增强C. ④环节增强D. ⑦环节减弱
4. 针对此次城市内涝事件,合肥市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环节和②环节B. ④环节和⑨环节
C ③环节和④环节D. ⑧环节和⑨环节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后,地表积水较多,会导致⑦蒸发环节、④地表径流环节增强,C正确,D错误;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①环节和②环节影响较小,AB错。故选C。
【4题详解】
针对市区的内涝问题,合肥应积极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或建设海绵城市(下渗)。④环节是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可以减轻内涝;⑨环节是下渗,增加下渗也能缓解内涝。因此合肥市应改善④环节和⑨环节,故B选项正确。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③环节是降水,这些环节难以受到人为影响,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类影响水循环的最大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
读图“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此时甲地(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②地转偏向力指向偏南③摩擦力指向西南④风向指向东南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6.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小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甲地气压西高东低,等压线呈南北走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东,①错误;北半球风向右偏,指向东南,④正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位于风向的右边,与风向垂直,指向偏南,②正确,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指向西北,③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乙处等压线比甲、丙、丁都稀疏,风速最小,B正确,ACD错。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风的形成与风速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一旦形成,就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是风向左偏,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始终与风向方向相反;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风速大。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7时,台湾省花莲县西南海城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①层B. ②层C. ③层D. ④层
8. 地震发生时,花莲机场候机游客与花莲港游船上游客感受的震动是( )
A. 机场游客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B. 机场游客感到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C. 游船游客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D. 游船游客感到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圈层①是地壳,②是软流层,③是地幔,④是地核。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且震中位于海域,震源深度大于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所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此机场游客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地震波在通过海水时,由于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游船游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不会感觉到水平晃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 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洋浦盐田村位于海南省西北部。这里三面环海,滩涂、湿地广布,是人们赶海的好去处。这里的千年古盐田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当地流传着的一句俗话“洋浦盐田,朝潮夕钱”,意指早上在盐槽上倒入卤水,下午即可收盐换钱。下图示意2024年1月11日洋浦湾水域潮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赶海的最佳时间为( )
A. 10时B. 14时C. 18时D. 22时
10. 洋浦盐田“朝潮夕钱”,是因为( )
A. 海湾封闭,水体交换少
B. 日均温高,日照时间长
C. 径流量大,海水盐度低
D. 砾质海滩,晒盐条件好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赶海一般选择在退潮时进行。根据图示,14时左右潮位较低,且属于潮下降的时段,因此是赶海的最佳时间段,B正确;10时潮位较高,18、22时较晚,不安全,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洋浦盐田村位于海南省西北部,这里三面环海。其制盐过程充分利用了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纬度较低,每年5-6月,日均温高,日照时间长,海水蒸发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晒盐过程,早上倒入卤水,下午即可收盐换钱,B正确。水体交换少可能会影响海水的盐度,但对于短时间内高效晒盐的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径流量大,海水盐度低,不利于晒盐,C错误。砾质海滩有很好的排水和反射阳光的条件,适合晒盐,但不是其能“朝潮夕钱”的关键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深度等有关。
下图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示意图(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结合图中数据,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A. 表面温度高B. 大气密度大C. 自转周期长D. 陨石撞击多
12. 下列关于火星表面昼夜温差特点及原因的表述,正确的( )
A. 昼夜温差大,大气密度大B. 昼夜温差大,大气密度小
C. 昼夜温差小,云雾天气多D. 昼夜温差小,云雾天气少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A错误;火星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B错误;自转周期相差不大,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大气密度更小,对陨石的防御力弱,更易遭陨石袭击,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火星大气密度小,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火星水汽不足,不易出现云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以及太阳目前状态稳定决定了八大行星的宇宙环境均相对安全。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气候极为干旱,冬春季多大风天气,区内雅丹地貌发育典型。下图为罗布泊地区单个雅丹体地貌景观及罗布泊局部区域雅丹体的空间分布图,单个雅丹体背风侧普遍较小且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形成图中雅丹地貌的主要风向是( )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
14. 图中雅丹地貌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
A. 多大风天气B. 植被稀少C. 气候干旱D. 流水冲刷普遍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单个雅丹体,迎风面较陡,背风面较缓,结合图示,雅丹群的单个雅丹体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西南面相对较缓,为背风坡,所以盛行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力的侵蚀作用较强,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被阻滞风沙、固土作用弱,干旱的气候,导致基岩的风化作用强,裂隙增多,较易被风力侵蚀,ABC不符合题意;该地气候干旱,受流水冲刷少,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发射成功,着陆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历经53天,首次获取月背的月壤样品,于6月25日携带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剧烈的主要原因是( )
A. 体积较小B. 月壤疏松C. 没有大气D. 没有植被
16. 下列不属于研究月壤的意义的是( )
A. 了解月球的地质历史B. 了解月球的火山活动
C. 了解月球的撞击事件D. 测定月球的质量体积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月球没有大气层,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白天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导致月球白天升温快,气温较高;晚上缺少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降温快,气温较低,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剧烈,C正确;昼夜温度变化与体积、月壤、植被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月壤是指月球表面的土壤,它是由月球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月壤的研究对于了解月球的地质历史、月球的火山活动、月球的撞击事件有重要意义,无法通过研究月壤测定月球的质量体积,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辽河口南临辽东湾,属于强潮河口,大潮潮差可达4m以上。辽河口附近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滩和岛屿,分布着我国最大的芦苇湿地。下图为辽东湾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辽河口形成强潮河口的主要原因是( )
A. 辽河入海径流量大
B. 辽河口形态呈喇叭口状
C. 辽河口风力强
D. 辽河口天体引潮力大
18. 辽河口附近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向不合理的是( )
A. 建设深水港口,发展海洋航运
B. 建海洋牧场,增加渔业资源
C. 建潮汐发电站,开发海洋能源
D. 建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辽河口形态呈喇叭口状,当潮水上涌时,河口不断变窄,潮水被抬高,潮差大,形成强潮河口,B正确;辽河入海径流量大、辽河口风力强会影响潮水,但不是形成强潮的主要原因,AC错误;不同时间引潮力不一样,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辽河口内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滩和岛屿,水深较浅,不利于建设深水港口,发展海洋航运,A符合题意;当地为淤泥质海岸,可以发展养殖;潮差大,可以建设潮汐发电站,开发海洋能源,辽河口分布着我国最大芦苇湿地,建设自然保护区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的祖先为了表示海水涨落的时刻,把发生在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发生在晚上的海水涨落叫汐,统称为潮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近几年来,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系列火爆国内,电影讲述太阳即将毁灭的背景下,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计划使地球逃离太阳系,最终泊入最近适合居住的星系(距地球4.2光年外的比邻星),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9. “计划”流浪2500年,最终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关于地球泊入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是( )
A. 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B.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C.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防止星际物质撞击
D. 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
20. 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地月系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地球泊入宜居轨道,应满足地球生命条件,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应与比邻星距离适中,从而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A不符合题意;宜居带应接受足够光照,以满足生物需要,比邻星性质稳定会为地球提供温度的光照条件,B不符合题意;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是生命繁衍的必要条件之一,D不符合题意;大气层的存在能够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岩石表面不能防止撞击,C符合题意,故选C。
【20题详解】
地球若顺利泊入比邻星,则脱离了太阳引力,不属于太阳系,A错误;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所以比邻星属于银河系,则地球泊入比邻星还在银河系内,B正确,C错误;月球未同时迁移,所以不属于地月系,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包含: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原始海洋。
“深圳第一花”是在深圳大鹏英管岭发现的一枚本内苏铁类植物的花朵化石(左图)。据推测,该化石形成于距今两亿年左右。右图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化石形成于( )
A. 蓝细菌大爆发期B. 爬行动物繁盛期
C. 联合古陆形成期D. 被子植物繁盛期
22.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该化石和所在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化石中植物( )
A. 生存时的天气变化B.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C. 与海洋生物的关系D.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据推测,该化石形成于距今两亿年左右。结合图示可知,该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繁盛期,B正确;元古宙时,蓝细菌大爆发,属于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被子植物繁盛期是新生代,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目前,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该化石和所在地层的研究,可以推测化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从而了解到化石中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D正确;天气变化比较快,无法推测生存时的天气变化,A错误;该化石中植物生存时期没有人类活动,B错误;该化石是陆地植被,不能了解到与海洋生物的关系,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下图为寒带、温带、热带的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 )
A. 寒带、热带、温带B. 寒带、温带、热带
C. 热带、温带、寒带D. 温带、寒带、热带
24. 据图可以判断( )
A. 1000米以下①曲线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B. 1000米以上②曲线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最大
C. 1000米以下三曲线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都较小
D. 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最大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曲线表层温度为3℃左右,②曲线表层温度为17℃左右,③曲线表层温度为23℃左右,则①为寒带、②为温带、③为热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寒带(①曲线)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且是降低的趋势,没有增加,A错误;温带(②曲线)10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热带(③曲线)10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最大,B错误;据图可知,1000米以下三曲线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都比较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箐口天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较多流水侵蚀痕迹。天坑坑底与二王洞、三王洞相连,形成独特的天坑——洞穴系统。调查发现,当地岩层的上部多覆盖有透水性较差的页岩。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 冰川广布B. 千沟万壑C. 奇峰林立D. 土壤肥沃
26. 图中天坑发育的基本条件是( )
A. 降水稀少B. 气候寒冷C. 上覆岩石坚固D. 石灰岩深厚
27. 甲、乙、丙三处地貌接受侵蚀的先后次序是( )
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甲丙D. 丙乙甲
【答案】25. C 26. D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崎岖,奇峰林立,C正确;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高纬地带,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强烈,说明其海拔并不高,气候并不寒冷,A错误;千沟万壑形容的是黄土高原地貌特征,B错误;喀斯特地貌由石灰岩溶蚀而成,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发育条件是气候湿热,降水量大;地下水丰富;上覆页岩易被外力作用侵蚀;石灰岩层厚,有发育溶洞的空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7题详解】
甲乙丙均为喀斯特地貌,接受侵蚀的时间越长,地表形态变化越大;甲处地表形态变化最大,乙处其次,丙处地表形态变化最小,故甲、乙、丙三处地貌接受侵蚀的先后次序是甲乙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地下暗河、溶洞等。
世界文化遗产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该区域具有独特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规律,形成了良性生态系统。下左图为元阳梯田区位图,下右图为元阳梯田景观剖面示意图,①----⑤代表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地河流最终注入海洋,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 )
A. 陆地内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海陆间循环D. 地表水循环
29. 右图中森林削弱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②B. ③C. ④D. ⑤
30. 该水循环对当地的意义包括( )
①使当地水体处于动态平衡②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③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④改变河流入海口地貌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
【答案】28. C 29. B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该地河流最终注入海洋,沟通了陆地和海洋,参与的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C正确;仅发生在陆地或者海洋上空的为陆地内循环或者海洋内循环,AC错误;地表水循环是指地球表面水分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和大气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不属于水循环类型,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的存在使得地表径流(③)减少,下渗(④)、地下径流(⑤)增加,B正确、CD错误;森林存在使得蒸腾增加,空气湿润,降水(②)可能增加,A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水循环可以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并且能够不断塑造地貌,该地区的地貌有喀斯特地貌,就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②③正确;水循环会使全球水资源处于动态平衡,对当地小尺度范围内可能不是平衡的,①错误;该地区的河流没有入海口,④错误;故选D。
【点睛】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降水、蒸发、径流。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1. 日中“踆乌”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A. 耀斑B. 黑子C. 日珥D. 太阳风
32. 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发生在( )
A. 内部圈层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
33. 日中“踆乌”增多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产生的是( )
①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②引发钱塘江大潮
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④地球上发生磁暴
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答案】31. B 32. B 33. A
【解析】
【31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日中有踆乌”可知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黑子是太阳光球层比较暗的部分,看起来是黑色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由第1题可知,该太阳活动现象是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外部圈层光球层中,A错误,B正确。色球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C、D错误。故选B。
【33题详解】
当“日中“踆乌”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地球上发生磁暴,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①④正确,③错误;钱塘江大潮是由于太阳、月球对于海水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1)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2)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3)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增多①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品质优良,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誉。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于山坡上,充分利用山谷风原理保障云雾充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茶农充分利用云雾,是因为云雾能使( )
A ①增大B. ②减小
C. ③增大D. ④增大
35. 山坡上空气上升运动显著的时段是( )
A. 清晨B. 傍晚
C. 正午D. 午夜
【答案】34. D 35. C
【解析】
【34题详解】
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④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③减弱,云量大,大气吸收热量增多,大气逆辐射②增强,ABC错误,故选D。
【35题详解】
正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潮湿的空气沿着山坡上升,温度随着海拔的提升而降低,使空气冷却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生上涌的云雾,C正确,清晨、傍晚和午夜温度较低,对流不显著,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空间站“天宫号”的轨道高度为400~450km,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2024年4月30日,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如图示意神舟十七号返回的主要阶段。
(1)指出神舟十七号返回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
(2)说出神舟十七号在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3)简述神舟十七号从距地面50km到地面时大气密度、气压、气温的变化,并指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1)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对流层大气主要特点: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有复杂的天气变化。
(3)大气密度增大、气压增加、气温的变化是先降后增。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解析】
【分析】大题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过程轨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神舟十七号自距地400千米高空返回地面,先后经历了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三个大气层。
【小问2详解】
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包括运动特征、温度变化特征等。运动特征:对流层中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能产生丰富的云霜雾雪风雨雷电等天气,有复杂的天气变化;温度变化: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小问3详解】
从距地面50km到地面时,只要是越接近地面大气密度就会越来越增大;大气压强也是越接近地面越大;气温的变化则是先降后增,因为自上而下经历了平流层和对流层,平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7. 暑假期间,雅中某高一学生到甘肃省敦煌市旅游。下图为当地“鸣沙山、月牙泉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发现旅游期间当地昼夜温差普遍比雅安______(选填“大”或“小”)。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2)指出月牙泉参与的是哪一种水循环,这种水循环类型与雅安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
(3)图中景观属于______地貌,该同学想在鸣沙山体验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滑沙活动,他应该选择在沙丘的______(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开展,因为这里坡度较______(选填“陡”或“缓”)。
【答案】(1) ①. 大 ②. 暑假期间当地气候干燥,多晴天,天空中云量较少;白天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或夏季,雅安多雨,天空中云量较大;白天削弱作用强,气温偏低;夜晚保温作用强,气温偏高;所以暑假期间昼夜温差偏小。)
(2)陆地内循环;特征:①参与的水量较小,②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就在当地陆地与陆地上空,③缺少来自海洋的水汽。
(3) ①. 风沙 ②. 背风坡 ③. 陡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省敦煌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沙丘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甘肃省敦煌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晴天温差较大。主要是晴天云层较薄,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较弱,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使白天气温较高;晴朗的夜晚云层较薄,使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逆辐射弱则保温作用弱,通过大气逆辐射传回地面的热量较少,使夜晚温度较低,故晴朗的天气温差较大。
【小问2详解】
月牙泉位于内陆大漠戈壁中,不能注入海洋,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为陆地内循环。雅安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与之相比,陆地内循环参与的水量较小、发生的空间范围就在当地陆地与陆地上空、缺少来自海洋的水汽。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景观属于风沙地貌。 沙丘形状如新月,两个斜坡不对称,一坡坡度较缓,坡面呈凸形,为迎风坡,另一坡坡度较陡,坡面微凹,为背风坡。滑沙项目,滑速快,旅游体验感更好,因此滑沙线路宜选择在沙丘坡凹坡,凹坡为背风坡,坡度较大,利于滑行。
38.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下图为渤海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图。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A、B、C曲线代表的表层海水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曲线B代表的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根据图中曲线的相关性,分析其主导影响因素。
(3)根据材料二简述渤海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1)A:温度;B:密度;C:盐度。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深度(压力)。主导因素是温度,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
(3)南部、北部海水盐度低;由近岸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增大。
原因:陆上淡水河流输入。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水性质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海水性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则海水温度越高,相反则海水温度越低,故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A是海水温度;B随纬度升高而升高,代表海水密度,C在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南北两极递减,代表海水盐度。
【小问2详解】
曲线B变化规律大致是由赤道向两极增大,故应代表海水的密度;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压力,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海水密度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海水温度越低,则密度越大,故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具有负相关的特点。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渤海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渤海南部、北部海水盐度低,多在29‰-30‰,中部较高,在31‰-32‰之间;海水盐度由近岸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增大。原因是近岸地区有黄河、辽河等河流注入渤海湾,使盐度降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零诊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零诊”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零诊”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雅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