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硅基智能近日宣布开源其最新的AI数字人交互平台,使用者无需组建技术团队,利用平台提供的丰富工具和支持,就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屏幕等显示设备上,轻松创建数字人。
从影视娱乐到品牌营销,从电商直播到金融服务,数字人深入各行各业,并重塑商业生态,数字人应用已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竞相角逐的新赛道。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与数字人相关的企业114.4万家,其中,2024年1~5月,新增注册企业为17.4万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5.9%。
“这么多年了,终于见到了梦中的母亲!”家住重庆沙坪坝区的漆女士,随着年龄增长越发思念早逝的母亲,最近她花费近两万元,制作了一个母亲的数字人,第一次与“母亲”视频对话,她喜极而泣。当前,用科技手段“复活”亲人已经萌发出较强的市场需求。重庆某技术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业务开展一年来,已接到2000多人的询问,帮助900多个家庭通过AI技术实现“团圆”,收费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从去年“双11”到最近的“6·18”,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直播间上线多个数字人主播,这些“主播”不仅“照片级别”复刻了真人表情动作,还24小时直播带货,流利解答消费者疑问,推荐多种省钱团购……据统计,目前在中国从事视频表演等活动的主播账号有近1.4亿个,其中虚拟数字人占了四成,超过5000万个。
艾媒咨询提供的《2023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与商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重要的细分赛道之一,目前被拓展到文旅行业的更多场景中。中传文旅(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人“华诗远”,成为文旅行业有代表性的数字员工、数字导游和数字主播,在提高人们文旅体验的同时,还帮助文旅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人类社会与元宇宙将以“元宇宙+”的模式实现长期共存。在这一过程中,数字人作为一种关键的数字工具,将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实现产业的向外扩展,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摘编自李国《AI数字人:迎来发展“黄金期”》,2024年7月2日《工人日报》)
材料二:
虚拟数字人也被称为“数字人”或“虚拟人”,是指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具有体型外貌、表演能力、交互能力等人类特征的复合体。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通过构建馆员的虚拟形象,以“数字替身”的身份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和资源利用等提供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途径。为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基于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主要特征,从协同图书馆馆员、知识情境和用户三者出发,构建了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部关系(见下图):基于虚实融合、角色多元的特征,馆员和用户间呈现新的信息交互形式,进而推动了服务方式的拓展和创新,如真实馆员和虚拟馆员协同的服务形式、个性化的虚拟智能助手等,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途径;基于开放生态、沉浸感知的特征,鼓励馆员和用户共同参与沉浸式知识资源和学习工具的创作,进而创造出丰富且高度契合用户需求的图书馆资源形态;基于因人定制、持续进化的特征,可以将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充分融合,实现对馆员和用户的精准画像,进而为用户定制适应性服务。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部关系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是现代信息科技的融合体,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图书馆的知识生产和服务模式,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知识生产与服务生态,在替代馆员、知识组织、服务提供、智能咨询、阅读推广、情境陪伴、素养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摘编自张鹏《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内涵特征、信息模型与应用场景研究》)
材料三: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提高虚拟数字人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促使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增长。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给虚拟数字人在传媒业的应用带来极大的挑战。例如,OpenAI新的应用文生视频模型Sra的出现可能会使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导致深度伪造和虚假信息激增,引发视觉伦理和信息伦理的问题。ChatGPT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能缺乏道德立场,从而导致其回应可能不完全遵循道德准则,这种情况有可能对用户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再如,当智能算法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习惯筛选并推送信息时,可能会产生“信息茧房”效应,使得用户接触到的信息变得单一和固化。
(摘编自谢新洲等《机遇与挑战:虚拟数字人在传媒业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利用AI数字人交互平台提供的工具和支持,无需组建技术团队,就可在智能手机等显示设备上轻松创建数字人。
B. 近年来,我国数字人产业蓬勃发展,数字人应用已深入各行各业,重塑商业生态,并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
C. 数字人技术可以“复活”亲人,让客户与已故亲人视频对话,弥补失去亲人的遗憾,这一技术已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
D. 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人类社会开启“元宇宙+”的模式。
2. 根据材料二,图中填写的内容从①到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用户 ②图书馆馆员 ③开放生态、沉浸感知 ④参与创作 ⑤精准画像 ⑥拓展创新服务方式
B. ①图书馆馆员 ②用户 ③开放生态、沉浸感知 ④精准画像 ⑤参与创作 ⑥拓展创新服务方式
C. ①用户 ②图书馆馆员 ③拓展创新服务方式 ④参与创作 ⑤精准画像 ⑥开放生态、沉浸感知
D. ①图书馆馆员 ②用户 ③拓展创新服务方式 ④精准画像 ⑤参与创作 ⑥开放生态、沉浸感知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虚拟数字人被拓展到文旅行业,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旅体验,而且能帮助文旅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
B. 虚拟数字人带动的市场规模巨大,且发展速度惊人,未来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C. 虚拟数字人通过构建馆员的虚拟形象,在多方面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足以替代图书馆馆员。
D. 虚拟数字人智能化水平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影响,而技术的更新迭代和中立性可能引发某些道德伦理问题。
4.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用事实说话”的。
5. 从辩证的角度看,虚拟数字人对我们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陵
中岛敦(日)
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前,恰好是一年前,汉朝中郎将苏武被匈奴拘留在胡地。
单于以死威胁他投降,苏武宁死不降。单于派近臣卫律去,热心地向苏武劝降,结果卫律遭苏武怒骂一通,羞惭满面,再也撒手不管了。之后苏武被囚禁在地窖,餐毛饮雪,之后流放到北海要公羊产乳方许回归。
总之,李陵郁郁不乐地终于下了决心余生不得不埋葬在胡地之时,苏武已经独自一人北海放羊很久了。
苏武是李陵二十年的老友了,一度两人同为侍中,同食同宿。李陵万没想到自己竟也投降了匈奴,自那以后,李陵已没有了和苏武再会的念头。苏武被迁送到遥远的北方,两人用不着见面,毋宁说反倒让李陵心底舒了口气。尤其自己在一家老小被灭族后已断了重回汉廷的念头,那就更不想当面碰上这位持节牧羊的汉使了。
狐鹿姑单于继位数年后,记起了这位汉使,于是找来李陵,让他去查明苏武的生死下落,如果还活着的话,再试一次劝其降伏。李陵无可推托,领命北行。
溯姑且水北行,自汇流处再往西北,穿过森林地带,沿着随处裸陈着积雪的河岸跋涉数日后,隔着森林和荒原,终于能远远望到北海湛蓝的湖水了①。向导把李陵一行引向一间破旧的小木屋。住在小木屋中的人被人声惊动,持弓箭拱身出屋。李陵好不容易才从这个头上披着兽皮,胡须满腮,象熊一样野人的面容里,唤回旧友移中厩监苏子卿的记忆,而对方认出这个胡服打扮的高官就是过去的骑都尉李少卿,花了更多的时间,因为,苏武根本就不知道李陵早已成为匈奴的高官。
久别相逢的感动,一瞬间压倒了李陵内心一直害怕与苏武见面的那点隐私的想法。两人初见都不知说什么好。
自己是如何穿上这身匈奴官服的经过,说来确实难以启齿。李陵只平实地说了事情的经过,一点都没有夹进为自己的辩解。苏武也平平淡淡地说了他这些年来的生活,他的处境看来很凄惨,渐渐沦落到要从冰冻的土地中挖野菜充饥的地步了。
李陵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人抱什么人生目标而生存呢?到现在盼望着有朝一日荣归汉廷吗?听苏武的口风,时至今日他对此已完全不抱希望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要一日日苦忍这样凄惨的岁月?若肯降服单于,定获重用,这自不待言。但李陵也知道,苏武若会这样做就不是苏武了。
李陵真正奇怪的是:为何苏武不早早自求一死了断?李陵无法自我了断这种毫无希望的残生,是因为不知不觉中已在胡地里扎下了根,被种种情仇责任名分所束缚,再说就算自求一死,也已经混不上什么好名声了。但苏武不同,他在这里并没有任何拖累。从对汉室的忠诚来说,永无终止地持着汉朝节旄在旷野里忍饥挨饿,与烧掉节旄实时自刎相比,两者之间想来也没有多大差别。
李陵回想起苏武年轻时的固执——那种近乎滑稽的强充好汉态度。单于以豪华为诱饵试图钓上极度困窘中的苏武,也许在苏武看来,被诱饵轻易钓上固然不堪,便是不堪苦难而自杀,也是对单于的一种失败吧。然而,李陵并不觉得苏武这种和命运斗气似的态度有什么滑稽可笑之处。面对无法想象的困苦、贫乏、酷寒、孤独,能够淡然地一笑置之活下去,如果说这是斗气,那这种斗气绝对不能不说是惨绝人寰的斗气。过去多少被视为幼稚的苏武那种强充好汉的性格,已成长为一种伟大的风骨气节,李陵为之惊叹了。
何况,此人并不指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传回汉廷,既没有指望有朝一日还能被迎归汉廷,甚至也根本不指望会有人把自己在这样不毛之地艰苦奋战的情形说出去。自己的事迹完全不为世人所知,那也没有关系,就是这样。李陵过去一度计划伺机袭取老单于的首级,然而,他又担心就算割下了单于的首级,万一之后自己不能带着首级成功逃出匈奴的追捕,那也是白搭,汉家朝廷也不会知道自己立下这样的大功,患得患失中,最终也没找到实施计划的机会。面对根本不在乎世人是否知道自己所为的苏武,李陵不竟冷汗涔涔在背。
最初的激动过去两三天后,渐渐有块东西梗塞在李陵的胸臆间,难以消散。李陵意识到,面对苏武在森林荒野水洼的沉默中熬炼而成的严峻气节,不能不感到迄今用来为自己辩白的那些私人苦恼是如此不值一提。而且,不知怎的,一天天越来越开始感到,苏武对待自己的态度中,有一种类似富裕者对待贫瘠者的成分——一种出于优越感而对对方施以宽容、怜悯的态度②,这种态度令披裹着豪奢貂裘大衣的匈奴右校王李陵最为心怯。
驻留十日后,李陵和旧友告别,悄然南归。李陵最终也没有按单于的嘱咐尝试开口劝降。
苏武在北海待了十九年后,在偶然的机会下才得以归汉。临行前,李陵置酒为苏武送别。告别之际,李陵想说的话很多,但说到底,无非也就是降胡时自己的心本来是怎么想的,所想做的事还没做,自己现在已归国无路了,如此而已。到今天再说这些太蠢了。结果,他只是在酒宴到酒酣脸热时,忍不住起身且舞且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灭兮名已颓。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苏武与李陵诀别后,回到了汉地。此时距离出使已经过了十九年。李陵留在了匈奴,至死未归。上述这些,已经是昭帝时的事了。至于无意间操纵二人命运的武帝,早已去世多年了。
(韩冰、孙志勇译,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苏武被匈奴拘留在胡地多年后,李陵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决定余生留在胡地。
B. 家人被灭族,李陵只能断了重回汉廷念头,更不愿与誓死不降的好友苏武相见。
C. 李陵被迫投降后,也曾计划伺机袭取单于首级,却又因自己的患得患失贻误时机。
D. 在给苏武送行时,李陵倾诉自己的苦衷,并在酒酣之时忍不住且歌且舞,自伤身世。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线①处对苏武居住环境描写,用“积雪”“湛蓝湖水”来象征苏武坚贞的风骨气节。
B. 文中画线②处,通过“富裕者对待贫瘠者的态度”类比,表现苏武对李陵这一投降者的怜悯。
C. 文章结尾,作者以旁白口吻交代了故事结局,笔调克制,貌似平淡却让读者感受历史沧桑之感。
D. 文章叙事视角多变,在李陵和苏武两人之间不断切换,从而表现两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加点处“平实”“平平淡淡”的表达效果。
9. 在课文《苏武传》中,李陵从多个角度想方设法劝降苏武,但在本文中李陵却始终没有开口劝降,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已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以⋯⋯为准则,意动用法,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鄙”的用法不相同。
B. 妻子,现代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与本文中“妻子”意思不相同。
C.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中的“于”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的“于”意思不相同。
D. “草创未就”的“就”和《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就”字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当皇帝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时,司马迁被滞留在周南,无法参加,非常愤懑。
B. 材料一中,司马迁的父亲认为相较于孝养双亲,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才是最大的孝道。
C. 材料二中,司马迁举古代圣贤受辱而崛起的事例,表明自己隐忍苟活、忍辱负重的原因。
D. 材料二中,司马迁对任安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同时表明了完成《史记》的坚定信念。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1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司马迁坚持创作《史记》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游西湖①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②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①湖:指颍州西湖。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苏辙为避祸,退隐颍州即颍昌府,在今河南许昌。②闾阎(lǘ yán):街坊的门,这里指街坊。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因避祸闭门十年不出,一朝重游湖上,恍如梦境,有种不真实之感。
B. 颔联诗人出游途中忽见“鱼鸟”,顿感内心惊惶,可见其居家避祸的小心翼翼。
C. 颈联诗人感慨时过境迁,同伴离散,无人共饮,个中的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D. 全诗以“闭门”“梦回”起笔,以“闭门”“梦来”结束,结构完整,构思精巧。
16. 同为“归去”,本诗尾联中的“归去”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相比,情感有何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解释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之所以会“____________”,是因为态度浮躁不专一。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箭靶,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
(3)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曲在一个高潮之后暂时沉入寂静,同时又孕育着下一个高潮的到来。
(4)角度不同,结论相异。同样是荆轲刺秦,司马迁肯定了荆轲的英勇无畏,而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不同见解。
(5)中国古典诗文常用上下句“对举”手法,即以一南一北、一兴一亡等两个相反的极端形成一种“张力”,如高中古诗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近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首个文生视频生成模型“Sra”。该模型通过接收文本指令,即可生成60秒的短视频,这些视频精度、仿真度极高,足以“以假乱真”,且兼具艺术性表达,让人们 ① 。
人们之所以惊叹“Sra”的出现,在于业界内外对其生成视频“好看”程度的评价远远高于其他文生视频模型。“好看”这样的评价,所涵盖的意义远不止于视频视效本身。人们给予“好看”的评价,意味着人们在肯定这款文生视频模型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的能力。
一年前,同样是这家研究中心发布的AI语言模型ChatGPT,让文本撰写和创作、检查代码程序等都变得 ② 。之后,AI聊天、AI绘画、AI音乐……随着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让众人直言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的“AI革命”正式来临。正因如此,人们惊喜于科技创新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更惊叹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演进之快。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 ③ ,推动信息化技能从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全面进入到智能化时代。很快我们将不再讨论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到生活中。
18. 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选项中的“到”与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到”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俗话说得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B. 做人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要做到。
C. 如果有不到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D. 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去年冬天,一座中国东北城市因冰雪旅游的爆火而吸引世界目光,这就是“出圈”的哈尔滨。
客流不息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 ① :他们中有年近花甲的资深教授,有从事科研教学的青年教师,有学历史、考古、旅游管理的学生。这是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宣讲团,目标是“把哈尔滨讲给中国听,把中国讲给世界听”。
② 。在中国这个高纬高寒地区,先民们从江面凿冰捕鱼,自制冰灯照明,开展冰嬉运动。自上世纪初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俄罗斯、意大利等40余个国家的侨民曾生活在哈尔滨,许多中国人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冰上芭蕾,欣赏到冰上杂技。1963年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冰灯游园会,1985年首届哈尔滨冰雪节启幕……如今,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动已成为哈尔滨的一张靓丽名片。
宣讲者高龙彬说:“ ③ ,也是中华文化传入西方的驿站,多元的哈尔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
21. 简要赏析文中“出圈”一词的妙处。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心里为他人预留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可能代表着尊重、理解,也可能存在着偏见、误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摄像式外视角,第一人称体验视角,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