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答案.docx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答案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时间:2024年12月20日8:30—11:00
    ★祝考试顺利★
    考试范围:
    高中全部高考内容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0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启发掘。创新的考古发掘研究模式,给三星堆研究带来了巨大收获。
    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四个巨大的考古方舱最引人注目。它们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其中开展野外考古。发掘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土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如果保护不及时,会造成毁灭性伤害,如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如今,这种由多学科专家设计建造的密闭的考古发掘舱,可以严格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避免外界尘土、细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扰,为出土文物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保护。
    野外工作结束后,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重点工作。三星堆的文物出土时脆度较高,采用传统的实物拼对的方式修复容易造成伤害。文保团队采用了三维模型数字拼接的方式: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I技术提取碎片的几何特征信息,计算彼此的匹配度;分析受力数据,验证不同拼接组合的可能性……无需触碰实物,研究人员可以在数字空间进行模拟拼对和复原,充分验证各种可行性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修复过程中对文物的伤害。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形成年代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初步判断三星堆的几个祭祀坑形成于商代晚期,形成时间大致相当。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深入揭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之谜。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了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众多考古学难题,正在各方研究团队的努力下,一一被攻克。
    (取材于李凯旋、童芳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根据文物和考古工作特色,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在展陈上落实了很多有创意的设计。如“世纪逐梦”展区的“方舱考古”展项,就采用最新的裸眼3D技术将考古方舱“还原”到展厅里,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场景,切实感受考古工作联结古今的巨大魅力。
    三星堆文物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三星堆文明的神秘色彩,为媒体讲述三星堆故事和宣传三星堆文化提供了诸多创意灵感。由四川日报全媒体发起的,数十家媒体和博物馆官方微博参与的“全国文物大battle”活动,邀请全国各博物馆进行一场文物考古大比拼,让三星堆与全国的考古遗址展开联动,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图片,展示了三星堆代表文物的全貌和细节,并配以贴近时代的阐释话语:“三星堆考古挖出‘愤怒的小鸟’同款猪?”“‘青铜大立人’手中举着‘自拍杆’?”……诸多媒体从现代流行文化的视角,将文物形象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符号,让馆藏文物成为激活观众想象的载体,让古老的文物和文化在当代人心中生根发芽。
    (取材于操慧、郑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23年12月15日,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开幕。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项目“琳琅满目的祭祀遗存——古蜀荣光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入选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
    三星堆出土的以金杖、金面具、金面罩为代表的金器,在东方农耕文明史中极为独特。三星堆出土的数量惊人的象牙、集中埋藏的海贝,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十分罕见。三星堆出土的为数众多的青铜器,如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神坛、青铜大立人和各种神灵动物等,也独具风格,展现了古蜀国文明的独特风味。这些具有强烈祭祀背景的青铜器物,组合成了祭祀礼仪背景,仿佛能带领人们走进古蜀国神秘的祭祀仪式。三星堆考古以实物遗存勾勒出了意涵深厚的古蜀文明风貌。
    三星堆还有一类青铜器,则可视为中原商文化青铜器向长江上游的扩展。如尊、罍、盘等青铜容器,器型和中原殷商时期的同类器型基本相似,其肩部出现的牛、虎、龙形装饰,与湖南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相似。学者曾经提出一个文化传播路线设想:“以中原为中心的商文化先向南推进,经淮至江,越过洞庭湖,同时溯江穿入蜀地。这很可能是商文化通往成都平原的一条主要途径。”考古研究还发现,三星堆文化广泛吸收了来自黄河流域夏商文明的青铜铸造技术、礼器制度、纹样审美和用玉传统。同时,三星堆文化中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锥形器,来自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灰白陶器、筑墙技术和稻作技术等,都反映出古蜀文明与这些地区古代文明的深刻联系。三星堆考古以实物遗存解释了中华文明探源的诸多重要问题。
    (取材于霍巍、雷雨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土文物的拼对复原在考古学中属于野外工作范畴。
    B.AI技术的运用,解决了文物出土时脆度较高的问题。
    C.三星堆出土的丝织品的某些织造工艺已被研究解密。
    D.2020年之前,科研团队无法完成象牙文物保护工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遗址重启发掘之前,其祭祀坑的形成年代是没有明确结论的。
    B.数字技术被应用到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整理、保护、修复与展陈设计中。
    C.三星堆文明的神秘色彩,是讲好三星堆故事的创意灵感的来源之一。
    D.媒体将现代文化事物转化为鲜活的符号,创造了三星堆宣传新方式。
    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出土的多种金器、数量惊人的象牙在相关考古史中都极具独特性。
    B.学者提出的文化传播路线,证明了中原商文化青铜器曾向长江上游扩展。
    C.夏商文明对古蜀文明的影响,在三星堆出土器物的某些纹样上有所体现。
    D.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玉器、墙体遗址中能看到长江流域相关文化的印记。
    4.下面是一段科普短视频中的解说词。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嗨,大家好!我是三星堆的青铜器“铜铜”。①原本,我埋在深深的土里,一直害怕外面的环境可能会让我“毁容”。②但我被挖掘出来后竟然没事,原来是一个叫“考古方舱”的大家伙保护了我。快来三星堆找我吧!③你可以来到位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考古方舱,走进考古现场,亲自把我从土里带出来。现在天天能看见大家,我很开心。我还看到很多媒体关于我的有趣报道。④比如,我本来与三星堆神秘的祭祀仪式有关,媒体却说我举着“自拍杆”。我的故事可多了,以后我会慢慢讲给你听。
    A.① B.②
    C.③ D.④
    5.你作为学校考古研学小组成员,计划撰写“从三星堆考古看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色”研究报告。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够提取出哪些观点以开展研究?请简要概括。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遥远的回响
    吕新
    一代晋商,集体转身,依次退场,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与命运消失于历史的风雨之中。
    幕落下,时间的绛紫或深红或墨绿的帷幕落下,鼓,消音,锣,蒙尘,虽然脸朝上,却是另一种埋葬的方式,脸用蛛丝的手捂着,蛛丝儿结满雕梁,丝弦松开,不再紧绷。
    台下的人纷纷走散,因为台上的人不断地消失,且不知所终。
    台上的人之所以消失,是因为台下的社会在急剧地动荡,风吹落叶,泥沙翻滚。
    属于他们的表演或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与传说并未结束,不仅没有结束,相反却比他们从前在世的时候更广为人知,因为从前他们也并未张扬过,更因为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也无非就是天地之间最寻常之一人,一年年沉默做事,客居在外,到年底时偶尔短暂地回来,也不过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叫门开门的动静之小,可能连左邻右舍也很难觉察。而今天,他们更广为人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留下的一处又一处的院落的群落,在晋省中部这片宏观上被称为盆地,微观上实为平原的土地上,那些青灰的砖瓦的院落,院落组成的群落,使无数后来者为之慨叹,震惊,驻足,流连。如果没有专门的外力打击或者蓄意的破坏,仅凭自然的流逝,砖瓦以及木器铁器的寿命要远远高于人的寿命,有时即使偏远田地边的一个简易的瓜棚、茅庵,也会熬走一个又一个的钢筋铁骨雄心勃勃之人,更遑论这样精雕细琢的寄寓了几代人梦想的建筑群落,它们当然会在主人身后数百年间依然栉风沐雨,安然矗立。
    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涌进这些灰色的曾空寂了很多年的院落里,看他们从前住过的房子,睡过的炕榻,看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来往书信。绣楼紧闭,阶梯蒙尘,即使不蒙尘,即使光可鉴人,下面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也不再会有当年的小姐沿着楼梯下来了。即使一个木制的算盘,也比它的主人更能活,几代人风声鹤唳,魂飘九霄,但它们依然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和姿势,它们倒是不认生,只要是一只手在拨弄它们,推动它们,它们就会动,就会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些数字给你,似乎也不太在意是当年的主人的手还是某个完全陌生的后来者的手。它们不是看见生人就哭的小孩,它们白头皑皑,饱经沧桑,它们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眼里千帆过尽,珠子不再乌黑,不再圆润,只是自然和岁月的作用,①这并非它们的本意,就像人的眼睛,没有人愿意自己老眼昏花,眼波浑浊,终年干涸。
    八月骄阳,烈日下一名来自南方的面容与体型均极为富态的男子举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掉半瓶,之后把水递给他的母亲,母亲咕咚了两口后,又传给她的孙子,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三个人全部咕咚完以后,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当然没问题,各位股东们的住处都看了,哪能不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千里迢迢地来了,就是为了把该看的都仔细地看一遍,不要漏了任何地方,②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母亲早已健步前趋,排闼直入,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但是他的小孩却不愿意进去,说里面有霉味。
    童言无忌,小孩没有瞎说,里面确有霉味,成年人实际也闻到了,只是不说,因为眼见到的景象更甚于对于空气的计较或忽略。其实又何止霉味一种,像这世上所有的百年以上的老宅一样,无论身处南北,③它们都包含了太多太复杂的时间之骸与人生况味。
    迄今为止,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一种品行,原本发轫于人心人性,后来却被频频呼唤和寻找,它是什么时候从生活中惊飞远走,竟成为一种理想甚至幻想。今天的一群人站在一个老戏台下像是在谈论一个神话或一种传说一样谈论着这样的一种品行,谈论时面色严峻,痛心疾首又心向往之,但甫一出门,即又被其他景象牵引,在匆匆拥向下一个地方的过程中,脑子里也在飞快地运转着,构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几件事:一会儿去哪吃饭,今夕宿于何处。
    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他所说的登天,当然是指一个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独自出现在天上,与乘坐飞机或其他各种飞行器无关。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④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其中的层次陡然多重多义起来,不再单一畅晓。
    此时此刻,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话,就是用来亮底和绝交的。
    诚实守信真的是一种理想或者幻想么?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然而对于这些灰色院落当年的主人们来说,却又并不是,因为那不过是他们最自然的日常行为,就像早晨起来走到院子里,随便咳嗽了一声一样。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讲述晋商的转身与退场,他们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淡没,引出后文空寂院落留存,也与标题相呼应。
    B.三、四两段并行推进,道出“台下人走散”与“台上人消失”的原因,呈现出一种社会发展与时光推移的时空交错感。
    C.晋商故事传说“更广为人知”,院落迎来“各个方向的人”,说明后人已然认识到晋商的价值,追慕并铭记他们。
    D.今人在谈论晋商所拥有的品行时表现出来的形神不一,体现了人们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与选择。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本意”意为:物若有感亦不愿枯朽,但时间永驶向前,岁月磋磨无法违抗。
    B.句子②中不要留下“遗憾”,是参观者的心态展现,远道而来参观,力求不遗漏景点。
    C.句子③使上下文的承接更加紧密,同时引人思考,增添了晋商院落所包孕的深沉内涵。
    D.句子④揭示了时代变迁下的复杂人性,暗含在晋商院落中人们未能传承晋商精神之意。
    8.本文标题“遥远的回响”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丰富意蕴。
    答:

    9.(拟写短视频拍摄构想·链接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光影翰墨”栏目组要围绕此文拍摄一期短视频。经讨论,第一组展现的主题为“遗忘·冲突·呼唤”,第二组展现的主题为“老宅”。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根据主题写出你的短视频拍摄构想。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桓公曰:“鲍叔之为人何如?”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公又问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犹能以国宁乎?”管仲对曰:“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勿已者,隰朋可乎!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言终,喟然而叹曰:“天之生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管仲又言曰:“城郭有狗唯唯,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今夫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是所愿也:得于君者是将欲过其千乘也。君必去之。”桓公曰:“诺。”管子遂卒。卒十月,隰朋亦卒。桓公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五味不至,于是乎复反易牙。宫中乱,复反竖刁。利言卑辞不在侧,复反卫公子开方。桓公内不量力,外不量交,而力伐四邻。公薨,六子皆求立易牙与卫公子内与竖刁因共杀群吏立公子无亏,故公死六十七日不敛,九月不葬。
    (节选自《管子·戒第二十六》)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六子皆求立A易牙B与卫公子C内D与竖刁E因共F杀群吏G立公子H无亏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讳,指因有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与成语“直言不讳”中的“讳”字意思相同。
    B. 消息,指消长、增减,即一消一长,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喻荣枯盛衰。
    C. 焉,表疑问,怎么的意思,与《愚公移山》中“且焉置土石”的“焉”意思相同。
    D. 敛,指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与《促织》中“成不敢敛户口”的“敛”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桓公去慰问久病卧床的管仲,向管仲询问国家政事可以托付给谁,管仲分析了鲍叔的为人,认为他不适合托以国家重任。
    B. 管仲死后,齐桓公免去了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三个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又将他们召回,导致齐国内不量国力,外不计国交。
    C. 管仲借一天到晚准备咬人的狗比喻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三个人,警示齐桓公一定要铲除他们,齐桓公当时答应了他的请求。
    D. 苏洵认为,国家安定强盛与否都会有原因,从某一方面看,齐国大治是因为有鲍叔牙,而齐国发生祸乱是因为管仲。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生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
    (2)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14. 苏洵认为齐国发生祸乱的原因是什么?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游子月夜忧愁失眠,为什么如此忧愁,忧愁的是什么,在这四句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
    B.第四句中,“揽衣”“起”“徘徊”这一连串动作描写,表明诗中的主人公忧愁之深切。
    C.“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写游子的内心独白,点出游子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忧愁无眠的原因。
    D.诗中的主人公因愁思太浓,在室内“揽衣起徘徊”也无法排遣,因此只好走到室外,室外皎洁的月光消除了其忧愁。
    16、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述说自己本是一介平民,并用“ , ”两句表明自己只想保全自身而无意于功名。
    (2)《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与秦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 ”,则六国能抵御强秦;“ ”,则秦可传递万世。
    (3)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古诗文中猿的形象常常与愁、悲有关,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写实能力的获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此能力,人类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观念上占有一切对象了。不过观念上占有毕竟不等于实际上占有,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a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①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
    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静态的绘画形象相对其生活原型而言,固然是“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却能造就更高的“真实”。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却也转瞬即逝;生猛鲜活,却也终将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生命②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正所谓“昙花一现”。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朵花、一匹马,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b就不会再“死”了。
    18. 在行文中,使用引号,有时会有独特的效果意味。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
    19. 请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段里有①②两处加点的“如”字,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
    (节选自卞毓方《张家界》)
    21. 本文段的语言独具特色,请你以一组排比句概括出其中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2. 请对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成语)各用一个近义词(成语)来替换。
    答: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抑制欲望),则心自清。——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小窗幽记》
    (2)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
    (3)理性独自掌权,是一种局限的力量;热情不加束缚,则是自我焚烧的火焰。——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以上名言警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理性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相关试卷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附解析),共20页。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附答案),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