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情色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是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艺术家会将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独到见解整理成理论著作,使之留传于世,惠及后学。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B.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两则材料都提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5.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呦呦鹿鸣
    吴越
    多吉把我从火车站捞出来的时候,我正站在一道铁栅栏旁找出站口。不知道怎么形容,从来没来过这种小地方,没有检票员也没有安全门,原来踏上月台的那一刻,手里那张火车票就已经达成了全部使命。
    我跟着多吉奔袭了三十多里地到了他的驻地,他推开红砖瓦小院的门,露出空旷的营房。我很惊讶:“这里居然就你一个人吗?”
    “你以为?我们可是人手很紧的!”多吉瞥了我一眼,“现在你来了,正好给我搭个伴儿。”
    我算是明白了,为啥多吉会不遗余力地怂恿了我大半年。一时间有种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我那时是真的觉得,也许这个地方其实也没有我存在的位置。
    多吉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来,我给你点好东西!”他拉着我往院子的后面去,甚至没让我先把行李放下,我们跬过好几条小溪,穿过云杉、红松和白桦的小树林,爬上一个山包。顺着多吉指的方向,我的眼前突然温热地一亮,满眼都是绵延的群山、森林与沟壑,那一瞬间,我心里仿佛有些东西被放下了。
    “你看,这是长白山!”他笑嘻嘻地说,“现在,这都是你的了!”然后他认真地看着我,眼睛里有星辰的光彩。
    “阿朗,你也会喜欢上这里的,我保证。”当天晚上,多吉就出去工作了,他说,他忙着去给母猪接生。他让我老实在家待着,如果嫌闷,就去他之前带我去的山麓,那里有他垦出来的几畦菜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出门了,我匆匆赶往山上,终于在群山之间,找到了那片静谧的田地。
    我花了些力气,把丝瓜架子上的破篾席拆了下来,就着阳光最好的空地一铺,便躺了下来,我只想在阳光下面好好睡一觉。不得不说,长白山的阳光有种别样的魔力,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就着泥土和森林的香气。就在我睡得正香的时候,隐约听到身边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现在不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我在长白山,身边有一只饥肠辘辘的东北虎这很合理吧?这么一想,我的睡意与燥热全无,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于是猛地把身上的席子一掀,张牙舞爪,发出“啊——”的一声怪叫。一只身形小小的、有着板栗色毛皮的小家伙四腿一软,一个劈叉坐到地上,随后又像根弹簧一样蹦起来,飞也似的逃走了,一边卷起飞扬的尘土,一边叫着:“汪!汪!”
    “有一种小鹿,”我把正在家里补觉的多吉拍了起来,他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脸生无可恋地看着我比划,“这么大,这么高,会狗叫!”
    多吉歪着头思考了片刻:“噢,傻狍子啊!不过野生动物是很少会到人类的地盘上活动的,看来你和长白山挺搭,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
    谁要和傻狍子交朋友?肯定是多吉太久没打理菜地,荒芜到被野生动物占领了。
    我虽然满口这样说着,心里还是莫名涌过一丝暖意。有个傻朋友不是坏事,我有过很多顶顶聪明的朋友,可是现在,肯陪着我的还是傻里傻气的多吉。
    我给它取名叫小鸣,因为我发现它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会发出狗叫,大部分时候,它的叫声都是“呦呦”的,呦呦鹿鸣。那时我到长白山也差不多有两个月了,我渐渐习惯了这里,熟悉山林、熟悉田地、熟悉流水和嘎嘎叫的鹅。短短两个月,大城市的生活已经像一个埋藏在远古的梦,变得无比遥远。
    我与小鸣的关系日渐亲密。不过多吉告诉我说,雄狍子的头上会有一对角,这么说,我的小鸣其实是一名“少女”。
    转眼便过年了。长白山下的小镇,不像城里到处挂着彩灯,但皑皑的白雪与树上冒出的芽苞似乎有一种别样的年味,那是告别严冬,迈向春天、迈向生机的气息,是在城市的霓虹灯里体会不到的。
    多吉问我:“你不回家吗?”
    我摇摇头,如今哪儿才算我的家呢?我问多吉:“你呢?”
    他理直气壮地瞅了我一眼:“回家?这会儿可是母猪怀崽儿的关键时候,我走了,谁给它们授孕呢?”
    这话讲完我和他都沉默了。
    一会儿,多吉笑了:“你太不了解我了,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当这个猪馆儿吗?”他接着纠正道:“不对!是兽医志愿者!”
    “现在这长白山下的养猪户,十有八九,从前都是猎户!后来政府封了山,他们才都改了行!”
    我暗暗吃了一惊,原来是这样,多亏政策好,我才能够遇到小鸣!
    “可是呢!叫猎户们放下枪容易,叫他们改行难啊!那些猎户,祖祖辈辈都靠打猎为生,你不为他们指条路,悉心引导,他们还是只能向大山索取……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
    我眼里这个发了福的多吉,此刻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你看,在长白山,人、动物、树还有山,所有的命运都是相连的,在长白山啊,生活很不容易呢!”
    我有好多天没看见小鸣了,只是这次我的焦虑少了好多,它是野生动物,它属于大自然,我爱它,所以必须接受它。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控制,去感受、去接纳,我夜里不再失眠了,我想我那时是真的从城市里走出来了。
    四月的一天傍晚,我拔完田里的杂草,正准备回去,一回头,看见小鸣突然站在我身后。我吓了一跳,刚想责备两句,突然发现它的神情很不正常,仔细一瞧,它浑身瑟瑟发抖,有一些透明的液体顺着它的后腿淌到地上。凭我这几个月跟着多吉出诊的经验,我知道坏了!它要生了。
    我安抚着小鸣,让它在这里等我,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往家跑。我们赶到菜地的时候,小鸣已经站不起来了,它趴在刨出来的坑里,呦呦地叫着,多吉摸着它的脑袋:“闺女,等着,你大舅这就来帮你!”
    “呦呦!”小狍子轻轻地叫着,我们就跟跑完了马拉松似的,如释重负地躺倒在初春的菜地里,满脸都是藏不住的笑容。那时天已经黑了,漫天的星斗眨呀眨呀,可好看了。
    “阿朗,生命很有意思,对不对?”多吉朝我侧过脸来,我重重地点点头。多吉又淡淡地说:“所以,请不要再轻易地放弃了。”
    我沉默了,拼命地睁着眼睛望着天上的星星。
    突然,我的手上传来一些温凉的触感,我转过头,发现是小鸣,它已经恢复了精神,正低着头舔我的手腕,那里原本刺眼的那道疤痕,仿佛雪一般融化、消融。一整条银河亮堂了起来。
    那时,我的心,也悄然融化在灿烂的夜空里。
    (摘编自吴越《呦呦鹿鸣》,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我”与小鸣的行为往来为线索,写了“我”在长白山的经历,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感悟。
    B.文本第二段“惊讶”一词,写出了“我”在看到多吉空旷的驻地仅有一人后内心的失落。
    C.多吉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生命充满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是“我”心灵的“领路人”。
    D.文中画线句连用三个“熟悉”,突出了“我”对新环境的悦纳感,与逐渐“遥远”的城市生活形成对比。
    7.关于文中田地独处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落中的“阳光最好的空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所描述,更是营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
    B.“拆了下来”“一铺”“一躺”等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我”初到此地、开始融入新环境的姿态。
    C.此刻的放松与融入,“我”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摆脱了迷茫与失落,开始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D.文本写“我”和小狍子的初次照面,颇具匠心,我受到小狍子惊吓后的反应,也使得小家伙受到惊吓。
    8.小说题目“呦呦鹿鸣”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文章结尾部分展现了一幅星空下的画面图景,这样设计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事当极盛之际,必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著,遂积重而不可退。此其间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
    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臣民原非献谀,然而人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故始而匡拂①者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
    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媚化,匪媚则触。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敬求天下之士,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人。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于是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矣。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
    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
    今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主,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
    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保事考劳②,君子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
    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也。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存不敢自是之心。语曰:“狂夫之言,而圣人择焉。”臣幸生圣世,昌言不讳,伏惟皇上包容而垂察焉,则天下幸甚!
    (节选自 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注]①匡拂:同“匡弼”,匡正辅佐;纠正补救。②保事考劳:指对官员工作的检查和劳绩的考核。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治乱之A机B转C于君子D小人之进E退F进退之机G握于人H君I一心之敬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与《兼爱》“治乱者何独不然”中的“治”词义不同。
    B.誉,指称颂、赞扬,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要誉乡党朋友也”中的“誉”词义不同。
    C.者,指“……的人”,与《老子》四章中“不失其所者久”中的“者”字词义相同。
    D.事,指事情,与《五石之瓠》“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中的“事”词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君主的仁德,臣民的称颂本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出于本心。但是君主听多了就会喜欢听这样的话,而抵触那些劝谏的人。
    B.当君主看多了天下的贤才后,便会觉得不足为奇并自视甚高,任用人才不看他们的短处,也看不到他们的过错。
    C.当君主听惯了臣子的赞颂,看惯了臣子谄媚讨好的姿态,习惯了自以为是,就会慢慢的亲近小人而远离君子。
    D.作者认为品德是君子独有的,才能则是君子和小人都有的,甚至有时候小人的才能还会更强一些。
    13.把下面的句子和课内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14.历代君主都深知要“亲贤臣,远小人”,但却很难真正做到,请根据文本概括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河满子
    苏轼
    湖州作,寄益守①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②,旋闻江汉澄清③。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④,西山八国初平⑤。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⑥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⑦,应须分外含情。
    【注】①益守:益州(其治所位于今四川成都)太守。②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三月,官府因筑茂州城引起与羌人的大规模武装冲突。③新任成都知府冯当世对羌人实行招抚政策,因而边乱不久即告平息。④宋代宰相及中书所居称“东府”,冯当世曾于东府担任参知政事,在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中最为年轻。⑤《新唐书·韦皋传》载,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蛮部震服”。⑥当垆人:指卓文君,这里兼指其夫司马相如和杰出人物。⑦《汉书·王褒传》载,益州刺史王襄听说王褒(字子渊)是俊才,使他作颂诗,后王褒受到汉宣帝召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主要叙述冯当世年轻有为及其功绩,他平息叛乱,且加强了西南的边防。
    B.这首词用字精妙,“旋”突出平息叛乱之快,“自”传递出对防御力量的信任安心。
    C.“莫负”两句想象冯当世公务之余的游赏生活,赞美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民同乐。
    D.“试问”两句含有杰出人物已逝、此地只留虚名的遗憾,为下文对朋友提出希望作铺垫。
    16.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冯当世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3)苏轼《江城子》中,“,”两句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正午时分,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还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
    “夏”,有长大的意思;“至”,为事物发展到极致,相当于“最”。夏至是盛夏的起点,火热是盛夏的主旋律。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地表从太阳那里获取的热量最多,但为什么( 甲 )?原来夏至时节,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之后一段时间,热量收益虽然逐步减少,但依然大于热量散失,所以天气会继续趋热,直到气温达到峰值。
    夏至过后,三伏不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乙 ),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就要到了。此时的炙热,是煎熬,也是馈赠,正如农谚说:“夏至不热,五谷不结。”夏日,很多人喜欢_A_时对着空调猛吹,殊不知在出汗后遇冷风直吹,人体毛孔会关闭,寒气易郁结体内,造成暑湿感冒。①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②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③这些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④预防“空调病”要定期清洗空调,⑤每年建议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检修空调。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扇子成为古人夏日解暑_B_的物品。古时在夏至日,民间有女子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的习俗,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以消夏避伏。
    夏至已至,盛夏已来。夏至的清晨,朝阳如画,展现出自然的繁荣和昌盛……
    18.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仿照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以“夏至”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贴切,语意完整连贯,结构大体一致。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格物致知”强调的是实践与思考在获取知识时的重要性,它是一种积极的求知方法和态度。但在信息时代,这种求知态度好像正被“搜之为知之”所替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面对未知时,我们无需再通过自身的思考或者探索去寻觅答案了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D 2.C 3.B 4.①材料一用作例证,证明情绪会影响书法家书写状态的观点;
    ②材料二用作引证,印证书法家看到大自然会触景生情的观点。5.①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错误。偷换概念。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可知,“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错误,原文只是谈“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
    A.书法家的性格对书法的影响。
    B.意在强调书法法则的重要性。
    C.书法家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D.遭遇处境对书法家的影响,间接体现在书法上。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作用的能力。
    材料一中“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作者以“比如”引出举例,说明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的情绪变化,这是“情绪会影响书法家书写状态”的观点的事实论据。
    材料二中“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是引用王羲之的话,来证明前面的观点“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即书法家看到大自然会触景生情。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再结合《祭侄文稿》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可知其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再结合颜真卿“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可知其体现了作品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再结合“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可知其说明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答案】6.A 7.C 8.①是指小鹿(傻狍子)发出的“呦呦”叫声;②是大自然中一种纯净、和谐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③展现了对人性光辉、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9.①结尾部分,满天的星斗、小鸣的舔舐、多吉的鼓励,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②促成了“我”内心转变,让“我”在经历了迷茫后,接纳与感受到生命的美好。③让读者在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奇迹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全文以‘我’与小鸣的行为往来为线索”错。本文以时间为线索。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C.“‘我’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摆脱了迷茫与失落”错。放松与融入并没有让“我”彻底放下包袱、摆脱迷茫与失落,实际上,当时“我”正逐渐融入新环境,包袱与迷茫虽有所减轻,但未完全放下,因为内心的彻底放松与转变是在更多相处和思考后逐渐实现的。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丰富意蕴的能力。
    文中说“它的叫声都是‘呦呦’的,呦呦鹿鸣”,是指小鹿(傻狍子)发出的“呦呦”叫声,这也是大自然中纯净、和谐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
    小鸣已经站不起来了,它趴在刨出来的坑里,呦呦地叫着。“我”和多吉帮小鸣接生后,小狍子“呦呦”地轻轻叫着。所以,标题“呦呦鹿鸣”展现了对人性光辉、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尾部分写多吉对“我”说生命很有意思,不要再轻易地放弃生命,还写了“我”望着满天的天上的星星时,小鸣已经恢复了精神,正低着头舔“我”的手腕,此刻“我的心,也悄然融化在灿烂的夜空里”,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星空下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这幅画里有多吉的鼓励、有满天星斗的美丽夜空,还有小鸣温柔的舔舐。这一切美好的景物和事情能融化、消融“我”心中的疤痕,促成了“我”内心转变,让“我”在经历迷茫后,接纳与感受到了生命如此美好,人应该好好地活着。
    小狍子生产后,“呦呦”地轻轻地叫着,这是对新生命降临的欢欣。“我”和多吉帮助小狍子成为了母亲,帮助新生命安全来到世上,唤起了“我”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也让读者在结尾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答案】10.BFG 11.C 12.B 13.(1)况且自认为聪明的君主,都认为自己的大臣很贤能,谁不认为自己任用的人一定是君子,而绝不是小人呢?
    (2)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14.①君主选拔人才更看重人的才华而不是品德。
    ②小人阿谀奉承,逢迎讨好,与君主的喜欢相投合。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国家安定和混乱的关键,在于君子和小人的进退。君子和小人进退的关键,掌握在君主一个人的谨慎和放纵中。
    “治乱之机”“进退之机”分别作主语,主语后断开表强调,故BG处断开;
    “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和“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句式对称,应在“转”前“退”后“握”前断开,故F和G处断开。
    故选BF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安定/治理。句意: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循环。/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B.正确。称颂、赞扬/声誉。句意:凡不是赞美就认为是忤逆。/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C.“词义相同”错误。表停顿,与“也”连用,构成原因判断句/……的人。句意:而最终小人被提拔、君子被贬斥。/不离失本分的人是长久不衰的。
    D.正确。事情/事业。句意:希望皇上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存着这颗不敢自以为是的心。/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任用人才不看他们的短处,也看不到他们的过错”错误,原文“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应该是“问别人听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见自己的过错”。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智”,自以为聪明;“贤”,意动用法,认为……贤能;“孰”,谁。
    (2)“诚”,使动用法,“使……真诚”;“致”,获得;“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①由“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可知,君主选拔人才更看重人的才华,而不是品德。
    ②由“君子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可知,小人阿谀奉承,逢迎讨好,与君主的喜欢相投合。
    参考译文:
    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循环,就像阴阳的变化运行。事物旺盛到了极点的时候,一定是反面开始隐蔽埋伏的时候。这种迹象藏伏在极其微小之处,人们通常不能够发觉,而等到它很明显的时候,已经积习深重而难以改变。这里面就有三种习气,不能不小心警惕。
    君主仁德清正,臣子就会衷心佩服并颂扬。说一句话就整个朝廷都称颂圣明,颁布一条政令全天下赞美歌颂。臣子和老百姓原本并不是要献媚阿谀,但君主的耳朵却熟悉这些好话了。耳朵被这些赞誉所教化,凡不是赞美就认为是忤逆。所以刚开始是对提反对意见的人不满,接着就讨厌那些内敛不善辞令的人,久而久之,连赞扬得不够精巧的人也觉得不足了。这就是耳朵习惯了所听到的好话,就会喜欢阿谀奉承而讨厌直言不讳。
    皇上越聪明,而臣下就显得越愚蠢,皇上越能干,臣下就越畏缩。人人脱了官帽,叩头跪拜,应声称道。在臣子看来是对皇上尽为臣的礼节,而人君的眼睛却习惯于这种一呼百应的场景。眼睛习惯于群臣的媚态,对不献媚的就会抵触。这就是说人君的眼睛习惯于所见到的(臣僚的媚态),就会喜柔和顺从而讨厌刚正耿直。
    人君访求天下的贤才,见多了也就不认为有什么奇怪的了,于是把自己看得很高而将别人看得很低。问别人听不到自己的缺点,回到自己这儿也看不见自己的过错。于是自己心里所想的,都认为是合情合理不过分的,命令下达,就一定要去执行。这就是人君心里习惯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喜欢顺从而讨厌违抗。
    三种习惯形成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弊端。什么弊端?就是喜小人而恶君子。
    如今要任用君子、斥退小人,这个道理难道只有古时夏商周朝时才知道吗?即使是叔季这样的未世君主,执政时也希望国家长治久安,谁不知道要任用君子呢?况且自认为聪明的君主,都认为自己的大臣很贤能,谁不认为自己任用的人一定是君子,而绝不是小人呢?而最终小人被提拔、君子被贬斥,没有别的原因,是君主用人只看才能而不看品行的缘故。
    品德是君子独有的,才能则是君子和小人都有的,而且在小人那里更强一些。说话应答,君子木讷而小人阿谀献媚,这就与耳朵的习惯投了缘。各处与人打交道,君子显得笨拙呆板、慢条斯理,而小人则逢迎讨好、灵活迅速,这就与眼睛的习惯投了缘。即便是检查工作考核评比,君子以称功劳为耻,小人则迎合主上的喜好,把心思放在如何展示勤勉能干,这就和皇上心里的习惯投了缘。
    如今想要除去这三种习气,永远杜绝这一弊端,不在于外力,只在于内心。国家安定和混乱的关键,在于君子和小人的进退。君子和小人进退的关键,掌握在君主一个人的谨慎和放纵中。慎重谨慎则会招来君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任意妄为则招致小人,是国家混乱的缘由。希望皇上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存着这颗不敢自以为是的心。古人说:“狂徒说的话,圣人从中选择。”我有幸生在这个圣明的时代,能直言不讳,希望皇上能包容并体察我所说的,那么就是天下的幸事了!
    【答案】15.C 16.①用典。如“西山八国初平”一句,借用韦皋使蛮部震服的典故,表明冯当世能够安抚羌人,平息边乱,赞扬他的功绩。②对比。“东府三人最少”一句,将冯当世与和他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比较,突出了他的年轻有为。③侧面描写。“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两句,通过词人听说岷峨一带形势变化的迅速,侧面烘托出冯当世平息边乱、治理地方的高效和卓著功绩。④比喻。词人将冯当世比作坚固的“长城”,形象地突出了冯当世在守卫西南边境、保障一方安宁方面的强大能力和重要作用。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赞美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民同乐”错误,“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两句主要表达了对冯当世在公务之余能够享受生活的期望,并未直接体现他深入民间、与民同乐的行为。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用典。“西山八国初平”,借用韦皋使蛮部震服的典故,说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表明冯当世能够安抚羌人,平息边乱,赞扬他的功绩。
    ②对比。“东府三人最少”,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三人当中你是最年轻的。将冯当世与和他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比较,突出了他的年轻有为。
    ③侧面描写。“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词人听说岷峨一带形势变化迅速,“见说”、“旋闻”,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而这正是冯当世的功劳。以当地前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出冯当世平息边乱、治理地方的高效和卓著功绩。
    ④比喻。“西南自有长城”,幸亏在西南有你这样如铁壁铜墙的长城。词人将冯当世比作坚固的“长城”,形象地突出了冯当世驻守、捍卫西南边境的强大能力和重要作用。
    17.【答案】 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归、焉、滟、凄。
    【答案】
    18.①化用成语“立竿见影”,贴切生动地描摹出夏至日北半球正午时分出现的“无影”现象,强化了读者对夏至的印象。
    ②谚语“夏至不热,五谷不结”,表达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强调了夏至的天气特征对农民耕作、谷物生长的重要影响。
    19.A.大汗淋漓(汗流浃背、汗流满面、汗如雨下)
    B.必不可少(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20.②句,改为: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症状;
    ⑤句,改为:建议每年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检修空调。
    21.甲: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呢
    乙:气温将继续升高
    22.示例:夏至的正午,骄阳似火,燃烧出生命的热情与活力;夏至的黄昏,夕阳如血,映照出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详解】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鉴赏句子的表达效果,应从修辞运用、句式特点、语序、语体风格、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原文“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还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中,“立竿无影”是一种自然景象,当太阳垂直照射地面时,直立在地上的物体没有阴影显现。‌这种现象在夏至这天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呈绝对(接近)直射状时出现。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化用成语“立竿见影”,贴切生动地描摹出夏至日北半球正午时分出现的“无影”现象,化难为易,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强化了读者对夏至的印象。
    ②谚语“夏至不热,五谷不结”的意思是,如果夏至节气气温不高,光照不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条件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甚至无法结实,强调了夏至的天气特征对农民耕作、谷物生长的重要影响,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观察和总结;两个四字短语,结构整齐,表达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前文提到夏至过后,到三伏天来临,这一段时间气温炙热;后文提到使用空调,语境强调吹空调的原因是太热流汗,故可填“大汗淋漓”(“汗流浃背”“汗流满面”“汗如雨下”)。大汗淋漓: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汗流浃背:原义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B处,语境强调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扇子在夏天解暑的重要性,故可填“必不可少”(“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至关重要:特别重大的影响或后果,在关键时刻是不可或缺的。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成分残缺,“出现”一词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症状”,可改为: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症状;
    ⑤句,语序不当,“每年”是谓语“请”的状语,起到修饰作用,要紧靠它修饰的谓语,故“每年”应移到“请”之前,可改为:建议每年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检修空调。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做这类题要注意把握中心意思,找出关键性词语,根据上下文的有效信息,填写内容,做到语句通顺,语意连贯。
    甲处,前文提到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地表从太阳那里获取的热量最多,按理说气温应该最高,可是原文一个“但”字语意应强调气温不是最高;后文又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可知语境强调的质疑为什么夏至气温不是最高,故可填“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呢 ”。
    乙处,前文提到“夏至时节,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之后一段时间,热量收益虽然逐步减少,但依然大于热量散失,所以天气会继续趋热,直到气温达到峰值,天气会继续趋热直到气温达到峰值”可知,夏至过后,到三伏天来临这段时间,气温持续上升,故可填“气温将继续升高”。
    2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时先确定使用的结构,再根据题干的要求使用“明喻”,造出内容上符合“夏至”特点的句子。
    先确定句子的结构为“夏至的……,……似……,……出……”,特别要注意最后一句是动宾结构,宾语的结构又是“……和……”的并列关系。
    由“清晨”我们可想到“正午”;由“朝阳如画”可想到正午太阳极热的特点,把夏至正午的太阳比作“火”;再突出火特点,写为“燃烧出生命的热情与活力”;
    由“清晨”我们也可想到“黄昏”;由“朝阳如画”可想到傍晚太阳美丽的颜色,把夏至傍晚的太阳比作“血”;再突出血特点,写为“映照出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23.【答案】例文:
    莫让“搜知”替“格知”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搜之为知之”似乎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常见方式。然而,当“格物致知”这一传统的积极求知态度逐渐被替代,我们不得不深思:这真的是我们求知的正途吗?
    无可否认,“搜之为知之”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只需轻点鼠标、滑动屏幕,便能迅速得到答案。但这种快捷的方式让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亲身实践和深入思考来理解事物、获取知识。在面对未知时,保持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热情,用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揭开未知的面纱,是一件既充满挑战又极具成就感的事情。正如伽利略,他以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实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终于获取了对自然界的规律更深刻的认识;李时珍遍历山川,不断探索,终于获取了关于各类药材特性和功效的准确认知。当我们亲身去“格物”时,我们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信息,更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这种方式能够让我们与知识建立起深刻的联系,使我们不仅仅知道“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和“怎么样”。
    在信息时代,这一传统求知智慧更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当我们过度依赖外部信息源时,往往会失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格物致知”不仅能让我们获取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瓦特对蒸汽机的不断探索,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局限,为工业革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正如茅以升对桥梁工程的不懈探索,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开创了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新局面。这些辉煌成就,无一不彰显着“格物致知”在激发创造力、有效解决问题方面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秉持“格物致知”的智慧,勇于探索未知,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开拓自己的认知边界。
    当然,我们并非要完全摒弃“搜之为知之”的方式。在信息时代,合理利用搜索引擎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只是,我们不能让它成为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
    真正的知识,不是简单的搜索和复制,而是在实践中积累,在思考中升华。只有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思考、实践,探寻未知,我们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才能真正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是一道充满思辨性的作文题目,其材料的思辨内涵聚焦于“格物致知”与“搜之为知之”。“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取知识。这一求知方法能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有利于获取真知。而信息时代,“搜之为知之”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为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便利,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但往往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所以,面对未知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 “搜之为知之”。要辩证取舍,基于人类已有知识构成的数据库,搜索引擎是有效果的,超出了人类已有知识构成的数据库,未知的知识,则需要人们通过实践和思考去探索。并且,我们还要将 “格物致知” 与信息时代的便利相结合,既要善于利用搜索工具获取信息,又要通过实践和思考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深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写作时,要在理清“格物致知”与“搜之为知之”的辩证关系的前提下,侧重回答“当面对未知时,我们无需再通过自身的思考或者探索去寻觅答案了呢?”这个问题。比如,文章开头可以先通过两种求知方式提出疑问,分别阐述“搜之为知之”的便利与弊端、“格物致知”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既肯定“搜之为知之”的便利性,又指出其导致被动接受信息、缺乏深入理解等弊端,同时阐述“格物致知”的重要意义,体现出客观理性的思辨态度,体现对不同求知方式的合理平衡与整合的思考。行文中,可以列举伽利略、李时珍、瓦特、茅以升等人物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使得行文富有深度、饱含思想、更具说服力。
    立意:
    1.自主探索答案,不求嗟来之“知”。
    2.深度思考,让知识插上腾飞的翅膀。
    3.搜之未必能尽知,深挖才能得甘泉。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盟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盟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