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专题复习(含答案)
题型02 数字化图表(练习)-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题型02 数字化图表(练习)-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共11页。
如图,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得了一株植物一天24小时内的光合作用(曲线Ⅰ)和呼吸作用(曲线Ⅱ)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观察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曲线Ⅰ、Ⅱ分别在6时和18时各有一个交点,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
(3)在哪个时间段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在哪个时间段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内? 。
(1)识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活动强度。
(2)明点:在交点a、c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b点时气温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3)析线:曲线Ⅰ在中午时段下降,表明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减弱,曲线Ⅱ所表示的呼吸作用24小时均进行,且变化幅度不大,ac段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
(1)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光合(呼吸)作用强度。
(2)曲线Ⅰ和曲线Ⅱ在6时和18时的交点a、c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3)观察曲线可知,呼吸作用在0时—12时逐渐增强,在12时—24时逐渐减弱,光合作用发生在4时—20时。
(2024·广东)下图是小明肺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胸廓缩小B.b~c段,膈肌舒张
C.呼吸加深, b点下移D.呼吸加快, c点右移
(2024·无锡)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2024·凉山州)下图为正常人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
B.BC段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含量
C.CD段下降是因为人体运动消耗部分葡萄糖
D.E点后血糖相对稳定,不需要激素参与调节
(2024·菏泽)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技术人员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牡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同一批牡丹分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氧气传感器等仪器测定O2释放速率,实验在CO2浓度恒定且适宜的同一个密闭环境中完成,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牡丹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填细胞结构)。
(2)测定图甲实验数据时,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该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氧气的量为
mml。若将该批牡丹放在图甲实验条件下,先黑暗处理1小时,再用10 klx的光照强度处理1小时,比较这两个小时前后,密闭环境中氧气的增加量为 mml。
(3)据图乙分析可知,该批牡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
(4)图甲是温度为14 ℃测定的结果,根据甲、乙两图分析可知:①图乙是在光照强度为 klx下测定的结果;②影响牡丹生长的环境因素为 。
类型二 柱状图
地被植物通常具有耐阴性,科研人员对二月兰的耐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与100%见光条件相比,弱光条件下单株花数 。
(2)随着见光程度减弱, 增多。这种变化有利于二月兰吸收光能,进而将光能转化为 ,最终供开花等生命活动利用。由此说明二月兰是一种良好的耐阴花卉植物。
(1)审题干:①实验探究的为二月兰的耐阴性。②横坐标为见光程度。③纵坐标为单株花数/朵、叶绿素含量(mg/g干重)。
(2)审图形:①分析柱状高度所对应的纵坐标含义:不同的见光程度,对应不同的单株花数和叶绿素含量。②变化趋势:随着见光程度降低,单株花数先增多再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多。③特殊值:见光程度为33%时,单株花数最多。
(1)据题图分析可知,与100%见光条件相比,弱光条件下单株花数增多。
(2)随着见光程度减弱,叶绿素含量增多,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024·泰安)入侵生物豚草常与本地植物鬼针草混生在一起。某研究小组模拟不同酸雨环境对豚草和鬼针草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混生的豚草与鬼针草会争夺阳光、水分、有机物和生存空间等,存在竞争关系
B.酸雨pH越小,对鬼针草株高的影响越显著,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C.酸雨pH越小,豚草与鬼针草的株高差距越明显,说明豚草更适应酸性环境
D.豚草进一步扩散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2024·河南)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可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猕猴B.果蝇C.小麦D.向日葵
(2024·吉林)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统计图,分析可知( )
A.光照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B.光照是蚕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C.两种植物种子萌发都需要光照
D.未萌发的种子一定处于休眠期
类型三 定量表
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自制简易烟雾收集装置(如图)收集主动吸烟烟雾和被动吸烟(二手烟)烟雾,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后,以水蚤为实验材料,探究烟雾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
(1)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结合本实验,关于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合理即可)
(1)审题意:①表格内容为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时,不同浓度烟雾回收液对水蚤的影响。②横向数据为处理液的浓度。③纵向条件为主动、被动吸烟情况下水蚤的状态。④表格数据为不同状态下水蚤的数量。
(2)审表格:①分析表格中数据含义是主动(或被动)吸烟时,不同浓度烟雾回收液中不同状态的水蚤数量。②数据变化为随着烟雾回收液浓度增加,正常水蚤数量减少,运动受限和死亡的水蚤数量增加。特殊值为蒸馏水时,水蚤全部正常。
(1)由图表分析得出:无论主动吸烟组还是被动吸烟组,随着烟雾回收液浓度的增加,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会加深。
(2)无论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二手烟,都对健康有影响,青少年不应该吸烟,也尽量劝阻身边人不吸烟。
(2024·河北)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已省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
B.随着施肥深度增加,小麦蒸腾作用减弱
C.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
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
(2024·泰安)某研究小组用大小、生理状况等均相同的健康大鼠进行实验,探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实验方法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能分泌正常水平的胰岛素
B.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避免结果具有偶然性
C.乙、丙两组实验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
D.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
(2024·湖南)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纯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研究者引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研究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注:“▲”表示基准值,“+”表示相对基准值的增量。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在稻谷秋收后播种,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将其翻耕用作绿肥(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能增加土壤含
无机盐的量。
(2)据表可知,与乙组相比,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说明紫云英还田能够 (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其中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3)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写出两条理由: 。
(4)为了更好地储存稻谷,请从减少有机物消耗的角度,给出两个建议: 。
【详解答案】
类型一
针对训练
1.B 解析:A.曲线a~b段肺容量升高,表示吸气过程,胸廓扩大,A错误。B.曲线b~c段肺容量下降,表示呼气,膈肌舒张,B正确。C.呼吸加深,肺容量增大,b点上移,C错误。D.呼吸加快,c点左移,D错误。故选B。
2.B 解析:在食物链“植物→野兔→狼”中,若野兔的天敌大量死亡,野兔的数量会增多,植物(野兔的食物)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多而减少,以野兔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多而增多,一段时间后,野兔的数量随着植物的减少或以野兔为食的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较长时间内野兔的种群数量会保持动态平衡。故选B。
3.D 解析:A.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A点摄入大量葡萄糖,被人体消化道吸收后,短时间内血糖浓度会升高,AB段上升,A不符合题意。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BC段下降,B不符合题意。C.C点后开始运动,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因此运动时血糖浓度下降,CD段下降,C不符合题意。D.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激素调节,E点后血糖相对稳定,需要激素参与调节,D符合题意。故选D。
4.(1)叶绿体 (2)2 6 (3)18
(4)①8 ②光照强度和温度
类型二
针对训练
1.A 解析:A.混生的豚草与鬼针草会争夺阳光、水分和生存空间等,两者存在竞争关系,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混生的豚草与鬼针草不会争夺有机物,A错误。B.实验结果显示,酸雨pH越小,鬼针草的株高越低,说明酸雨的pH影响鬼针草的生长,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B正确。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酸雨pH越小,鬼针草的株高越低,而豚草的株高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豚草与鬼针草的株高差距随酸雨pH的减小而增大,说明豚草更适应酸性环境,C正确。D.豚草是入侵生物,在当地没有天敌,豚草的扩散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破坏生态平衡,D正确。故选A。
2.A 解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作为分子生物学证据来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结合题图可知,猕猴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最小,因此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A 解析:由柱状图可知,见光时苋菜种子发芽率很低,可知光照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而见光和不见光时蚕豆种子的发芽率相似,说明光照不是蚕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正确,B、C错误。未萌发的种子可能处于休眠期,也可能是种子的胚不完整,D错误。故选A。
类型三
针对训练
1.B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由此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施肥深度,A正确。B.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强,随着施肥深度增加,气孔导度增大,小麦蒸腾作用增强,B错误。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施肥深度增加,气孔导度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也增大,说明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C正确。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D正确。故选B。
2.B 解析:A.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和吸收,因此,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素水平正常,A正确。B.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B错误。C.乙、丙两组的变量是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灌喂蒸馏水,丙组大鼠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结果丙组大鼠血糖降低更明显,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C正确。D.丙组与甲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D正确。故选B。
3.(1)被子 氮
(2)减轻 是否施用80%的全量化肥
(3)丁组土壤总孔隙度最大,促进稻谷根的呼吸作用;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4)低温保存稻谷;低氧环境保存稻谷
组别
状态
蒸馏
水
烟雾回收浓度
25%
50%
75%
100%
主动
吸烟
烟雾
处理
正常
10
8
6
4
2
运动受限
0
2
3
3
4
死亡
0
0
1
3
4
被动
吸烟
烟雾
处理
正常
10
9
8
7
6
运动受限
0
1
2
2
2
死亡
0
0
0
1
2
生理指标
实验处理
浅施
(15 cm)
中施
(30 cm)
深施
(45 cm)
叶绿素含量
1.8
2.1
2.5
气孔导度
0.12
0.15
0.18
光合作用速率
18.5
22.3
26.7
大鼠组别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持续4周)
血糖检测值(mml/L)
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
甲组10只
不做处理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3.85
3.94
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9.46
19.00
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8.62
10.12
项目
甲组(不施化肥)
乙组(单施全量化肥)
丙组(紫云英还田)
丁组(紫云英还田并施80%全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
+9.52%
+18.25%
+15.87%
土壤总孔隙度
未测量
▲
+9.33%
+15.34%
稻谷产量
▲
+16.01%
+9.68%
+18.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题型05 跨学科实践(练习)-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题型04 项目式探究(练习)-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题型01 识图分析题(练习)-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