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打靶卷05(深圳专用,湘教版2024)(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打靶卷05(深圳专用,湘教版2024)(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①②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苏州东部的金鸡湖风景优美(图1),湖水通过斜塘河注入吴淞江,环湖步道全长14千米,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曹老师在散步时拍摄到“大暑惊晚霞”的美丽景色(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曹老师拍照的位置大致在(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之门在桃花岛的东北B.玲珑岛在桃花岛的东南侧
C.步道的图上距离约为20厘米D.大暑节气在秋分节气之后
【答案】1.A 2.C
【解析】1.读图分析,图2中的东方之门位于湖泊对面,①处与东方之门隔湖泊相望,可以拍到,A正确;②位置位于方之门的东南角,③④位置与东方之门位于同一侧,无法拍到正面,BCD错误。故选A。
2.东方之门在桃花岛的西北方向,A错误;玲珑岛在桃花岛的西北方,B错误;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00米,环湖步道全长14千米,可计算出步道的图上距离约为20厘米,C正确;大暑节气在秋分节气之前,D错误。故选C。
读八颗行星分类表,完成下面小题。
3.从行星分类来看,木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②巨行星③地内行星④地外行星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4.八颗行星的分类中,火星属于( )
A.类地行星B.巨行星C.远日行星D.地内行星
【答案】3.D 4.A
【解析】3.根据八颗行星分类表,可以判断出木星属于巨行星、地外行星,②④正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①错误;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③错误。故选D。
4.根据八颗行星分类表,可以判断出火星属于类地行星,A正确;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B错误;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C错误;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D错误。故选A。
家住长春的小名同学,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做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实验,并记录下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上述实验中,关于正午影子长短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春分最短B.夏至最长C.秋分最短D.冬至最长
6.一年中,正午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
A.月食现象B.气候差异C.海陆变迁D.地球公转
【答案】5.D 6.D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公转是指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围绕着太阳所做的旋转运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影子长短变化等。由图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AC错误;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D正确,B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6. 导致一年中同一物体正午影子长度变化的地理因素是地球公转,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使影子长度不同,D正确;与气候差异、海陆变迁、月食现象无关,ABC排除,故选D。
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①②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大高加索山脉D.白令海峡
8.按照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答案】7.B 8.D
【解析】7.①是亚洲,②是非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选B。
8.按照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排列,北美洲是④,非洲是②,亚洲是①,欧洲是③。故选D。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3.77度,东经121.71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台湾多地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地处环太平洋地带
C.多台风、海啸D.地处A、B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10.图中甲处陆地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 )
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演变为陆地
B.喜马拉雅山脉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由陆地生物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9.B 10.A
【解析】9.地形、台风、海啸不是地震多发的原因,AC错误;台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B正确;台湾地处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D错误。故选B。
10.甲处为喜马拉雅山,海螺、海蚌壳等生物生活在海洋,表明当时所处环境为海洋,因此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A正确;通过生物化石可以推测过去的海陆分布情况,不能预测未来的海陆变化,排除B;海螺、海蚌生活在海洋,不是生活在陆地,排除C、D。故选A。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80亿。左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右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推测( )
A.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B.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非洲北部人口稠密D.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大
12.非洲保持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易造成的问题是( )
①资源短缺②住房紧张③人口老龄化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各大洲中,非洲人口最多
B.北美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越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答案】11.D 12.A 13.D
【解析】11.图示信息反映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可以看到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D正确;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排除A;欧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排除B;非洲北部人口稀疏,排除C;故选D。
12.根据所学知识,非洲当下自然增长率最高,增长速度最快,所以人口过多、增长快会造成资源短缺、住房紧张等问题,①②正确;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增长过慢导致的问题,排除③④;故选A。
13.根据所学知识,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有6个,所以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集中在亚洲,D正确;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A错误;欧洲的增长率最低,B错误;除南极洲外,大洋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C错误;故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在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15.从图示信息分析上题所选地点可能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位于河流交汇处④地形开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上右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湿润多雪B.低温少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答案】14.A 15.D 16.A
【解析】14.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聚落:a聚落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条件优越,A正确。其余bcd三个聚落的自然条件不如a聚落,排除BCD。故选A。
15.由图中信息可知,a聚落最可能成为城市,主要因为a聚落地势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图中不能看出自然资源丰富和宗教因素,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16.读图可知,北欧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可以看出森林资源丰富,说明该地气候湿润;民居屋顶坡度大,说明北欧地区冬季多雪,所以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湿润多雪,A正确,排除BCD。故选A。
小明的爸爸在国外工作,这是爸爸发回来的当地宗教建筑照片。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7.照片最有可能是以下哪种宗教建筑(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8.当地通行的语言,最有可能是( )
A.汉语B.英语C.俄语D.阿拉伯语
【答案】17.C 18.D
【解析】17.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读图可得,该图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由上题可知,该地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最有可能是中东地区,中东以阿拉伯人为主,主要讲阿拉伯语。D正确,排除ABC。故选D。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界平均气温最高、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南极洲B.亚洲、南极洲C.非洲、南美洲D.大洋洲、北美洲
20.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越小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9.A 20.B
【解析】19.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纬度高,大部分位于南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故选A。
20.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①正确;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北半球更平直,②错误;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越大,③错误;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④正确。故选B。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面对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
B.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
C.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
D.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
22.符合④处气候特征的是( )
A.B.
C.D.
【答案】21.D 22.C
【解析】21.由图可知,根据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判断出①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即热带草原气候;③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④位于南美洲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2.由上题可知,④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A错误;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错误;C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正确;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C。
在国际化战略的引领下,某汽车公司正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多国的普及,目前其乘用车足迹已遍及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7月,该汽车公司还宣布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此前在泰国建设的首座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于3月奠基。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汽车公司的乘用车足迹已遍及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B.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各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均衡趋势D.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减弱
24.该汽车公司在巴西、泰国建厂,这属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中的( )
A.工程承包B.劳务合作C.发展援助D.国际投资
25.中国和巴西、泰国的经济合作属于( )
A.“南南合作”B.“南南对话”C.“南北合作”D.“南北对话”
【答案】23.A 24.D 25.A
【解析】23.该汽车公司的乘用车足迹已遍及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没有体现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各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均衡趋势,国与国之间经济要加强互助合作而不是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或样式,如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合作、发展援助和国际投资等。该汽车公司出资在巴西、泰国建厂,这属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中的国际投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和巴西、泰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合作属于“南南合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26.图1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
(2)说出当地球运行至图2中乙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名称,并描述这一天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3)说出当地球运行至图2中丙位置时南极和北极出现的地理现象。
(4)读图1,请说出这一天的日期及北半球正值的节气。
【答案】26.(1)自转周期为1天(或24小时);公转周期为1年。
(2)赤道(0°纬度);全球昼夜平分。
(3)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
(4)12月22日 冬至
【解析】26.本大题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小题,涉及地球公转、自转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或24小时;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2)读图2,根据地球公转位置和方向判断可知,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地球运行至图2中乙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3)读图2可知,地球运行至图2中丙位置时为冬至,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出现极昼。
(4)读图1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该日为12月22日,为北半球的冬至。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资料一:近日,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运动生态学》上正式发表,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每年4月,北京雨燕抵达北京筑巢繁殖,7月底到8月初再返回越冬地。下面为雨燕迁徙路线示意图(图1)和A地气候资料及传统民居图(图2)。
资料二:六大板块示意图(图3)。
思考:
(1)雨燕迁徙的过程中都经过哪些大洲?
(2)在迁徙的过程中,雨燕发现③处的降水明显少于④处,简要分析其原因(先说出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再分析)。
(3)结合资料,说出A地的气候特点并分析该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千万年来的迁徙,雨燕惊讶的发现红海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请你帮忙预测红海的未来并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27.(1)亚洲、非洲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③处距海远,降水少(④处距海近,降水多)。
(3)全年炎热干燥,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未来将变成新的大洋,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地区),不断扩张。
【解析】27.本大题以雨燕迁徙路线图和沿途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及板块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世界海陆分布,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板块运动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北京雨燕从北京开始迁徙,向西北方向飞行,进入西北地区,然后途经中亚、西亚、再向西南飞行,最后于10月底11月初抵达非洲南部越冬地,雨燕迁徙的过程中都经过亚洲和非洲。
(2)由图可知,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④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离海较近,降水多。
(3)由图可知,A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民居为墙厚、窗小、平顶,窗户小是因为西亚地区光照射强,小窗户有效防止大量强光照射,防风沙的侵袭,厚墙是用来隔热的,这样可以起到防晒又凉快的效果。
(4)由图可知,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张裂拉伸,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专家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大陆东南海面上的岛国,也是世界第四大岛屿,总面积59万平方千米,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无与伦比。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与甲、乙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据图文材料,分别说出马达加斯加岛所属的半球和所处的温度带。
(2)分别说出甲地、乙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3)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答案】28.(1)马达加斯加岛属东半球、南半球,所处的温度带为热带。
(2)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3)甲城市的年降水量大于乙城市。原因:甲城市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乙城市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
【解析】28.本题以马达加斯岛为材料,涉及半球和五带的划分,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类型、特征、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考查学生综合读图能力及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由图可以看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处20°W 以东、160°E以西之间的东半球,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由图可知,甲地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属于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3)由图可知,甲是终年多雨型,乙降水分布干湿两季,季节分配不均,甲城市的年降水量大于乙城市;这是由于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全年降水丰富;而乙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分类
八颗行星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打靶卷01(广东专用,人教版2024)(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夏至日,登封的昼夜长短是,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打靶卷01(广东专用,人教版2024)(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夏至日,登封的昼夜长短是,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冲刺卷02(湘教版2024)-【期末冲刺·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纬度相同的两地是,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海陆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