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51071/0-1734955560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51071/0-17349555609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51071/0-17349555610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 )
A.纬度差异
B.四季差异
C.物影变化
D.昼夜更替
2.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线的起始线,又被称为本初子午线。完成下面小题。
3.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与本初子午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80°经线
C.90°W经线
D.160°E经线
4.一名同学面朝南站在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上,则该同学( )
A.左侧是东半球,右侧是西半球
B.左侧是西半球,右侧是东半球
C.左侧是西经度,右侧是东经度
D.左侧是东经度,右侧是西经度
回顾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不考虑地形、海陆,两人从南极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6.图中最接近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如图1所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8.图中2中,太阳直射点从②→③运动过程中(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大约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10.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最合理( )
①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②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③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卫星
C.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12.通过对太空的探索,我们了解到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邻居是( )
A.地球和金星
B.地球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地球和水星
13.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仰望星空,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等着同学们求索追随。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地理事物中,在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
1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地球卫星影像
18.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年3月20日为春分日,图1为当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时,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京长安街景观,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日出景观,推测北京长安街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0.当日,眉山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当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昼夜长短变化是( )
A.极昼,昼变短
B.昼短夜长,昼变长
C.昼夜等长,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长
二、综合读图题
21.某初一地理小组决定做一个关于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小实验: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__________(填“铅笔头”或“铅笔尾”)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__________(填“长”或“短”)。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填“桅杆”或“船身”),后看到__________(填“桅杆”或“船身”)。
(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除以上现象和书本上的实例之外,请你举出一个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夜交替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拨动地球仪,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转动。
(2)地球的自转中心是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进入白昼的是________地。
(4)北京和东京先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_,因此东京比北京的时间________(早或晚);说明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________的差异。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纬度差异、四季差异、物影变化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 C
解析: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更替,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故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C正确;与月球运动、地球公转及其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无关,ABD错误。故选C。
3.答案: B
解析: 经线是一个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80°经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 D
解析: 0°经线、180度经线都是东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经线是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如果一个人面朝南站在格林尼治天文台上,则左侧为东经度,右侧为西经度,左右两侧都是东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 B
解析: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时从南极出发,沿40°E和20°W向北出发最北到达北极,在北极相遇,越过北极点,已经是朝南,不能在南极再相会,AD错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B正确;从南极向赤道,两人距离越来越远,从赤道到北极,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6.答案: B
解析: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判定,A点经纬度为(20°N,0°)、B点经纬度为(40°N,116°E)、C点经纬度为(40°N,20°W)、D点经纬度为(60°N,60°E)。故图中能表示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B。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1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23.5°N,结合图2可判断为②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 A
解析: 从图2的②位置(北回归线)到③位置(赤道),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的,A正确,B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错误;②位置是夏至日,6月21日前后,③位置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D错误。故选A。
9.答案: A
解析: 通过中国航天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A正确;中国航天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只是局部,无法推测地球的大小,B错误;地球上并不存在地轴,所以通过中国航天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无法推测地轴倾斜的角度,C错误;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中国航天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中没有太阳,无法推测出地球的公转,D错误。故选A。
10.答案: B
解析: 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通过半径、周长和面积,可推知地球的大小,②③④正确;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与地球的大小无关,①错误。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A错误;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错误;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C错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D正确。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八大行星中火星邻居是地球和木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 B
解析: 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①错误;太空提供了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物理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这些条件为科学实验提供了独特的平台,使得在地球上难以进行或成本高昂的实验得以在太空中实现,②正确;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还能为未来的太空居住和施行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③正确;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为全球太空治理和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④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④对应的B正确,①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仪中地轴方向始终是倾斜的,A错误;地轴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为北极(N),B错误;地轴方向始终是倾斜的,C错误;地轴方向始终是倾斜的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D正确。综上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方向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应逆时针拨动地球仪,B错误;地球自转面对赤道应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错误;从南极上空看,应顺时针拨动地球仪,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17.答案: A
解析:
18.答案: B
解析:
19.答案: B
解析: 读材料可知,当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此时摄影爱好者站在北京的长安街拍摄到了图片,顺道路延伸方向为日出的东方,因此长安街的走向为东西走向,B正确。综上,ACD错误,故选B。
20.答案: C
解析: 当日为2024年3月20日,地球公转至甲(春分日附近),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梅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是昼夜等长。春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开始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 (1)铅笔头;短
(2)不会
(3)桅杆;船身
(4)一个球体
解析: (1)由图可知,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因为视线被篮球形状的阻挡,铅笔头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2)由图可知,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因为视线没有被阻挡,所以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地球形状的阻挡,从大海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2.答案: (1)自西向东;逆
(2)地轴;一天(约24小时)
(3)④
(4)东京;早;时间
解析: (1)拨动地球仪,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2)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拨动地球仪,该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①②③地正处于白昼,④位于晨线上,即将迎来白昼。
(5)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时刻早于西边。东京位于北京的东边,故北京和东京先迎来日出的是东京,因此东京比北京的时间早;说明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时间的差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青神县2024-2025学年共同体七年级半期检测地理试卷pdf、青神县2024-2025学年共同体七年级半期检测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