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六-[含详细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48881/0-17349253825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六-[含详细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48881/0-17349253826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六-[含详细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48881/0-17349253826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六-[含详细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六-[含详细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专题过关,对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读文章的方法:
运用“五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加以想象。
边读边想,读思结合。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
圈画批注的方法。
阅读知识点补充:如何解答想象画面类试题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事物。这是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文学科素养,也是小学阶段现代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那么,如何解答想象画面类试题呢?
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然后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或意境,在脑海中想象出相应的画面;
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的画面生动具体地描述出来,描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以原文为基础,抓住隐含信息。
②想象的内容要与原文在感情色彩、语言风格上保持一致。
③语言表达力求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条理清晰、富有逻辑。
在想象画面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哦。
二、专题过关
一、(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登峨眉观日出
“峨眉天下秀”,今天,我来到了以秀丽风光和独特魅力闻名天下的峨眉山观看日出。
为了看到峨眉山四大奇景之一一日出,早晨天还没亮,我便跑出客店,急匆匆地登上万佛顶,向东极目远眺,等待着日出时刻。满天的星星在空中对我眨眼,脚下的云海在翻腾起伏,远处的山峦像海中的岛屿,
在云海之中时隐时现。
不一会儿,东方泛起鱼肚白,由低到高慢慢地扩大。接着,天际出现一丝红霞,宛如仙女的丝带,薄而柔。渐渐地,那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把天空映得通红,把云海映得通红,把人们的脸映得
通红。终于,太阳露出了小脸,并飞快地上升,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等我再睁眼的时候,太阳已整个儿 跳出来了,肉眼已经不能直视它了。
太阳给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金光。山谷.的云海也不安分地翻滚着,渐渐往上升随着太阳的升高,人 群渐渐散去。峨眉山又恢复了平静。
读画“ ”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短文中画“﹏﹏﹏”的句子,主要描写了_ 、 、_ 等景物,这句话描写的是日出
(前 中 后)的景象。
日出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填写下来
东方泛起鱼肚白→ → → →太阳整个升起,普照万物。4.短文与课文《观潮》的相似之处有()(多选)
A.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B.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C.都通过写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
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 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理解字词】“白练”的“练”的意思是()
A.白绢。B.练习,反复学习,多次地操作。C.经验多,精熟。6.【词语运用】填入文中括号的关联词是()
A.虽……但……B.不仅……而且……C.因为……所以…… 7.【品读字词】把画“﹏﹏”的句子中的“泻”换为“流”可以吗?
【梳理顺序】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 ,再写近观 以及瀑布溅起的水花形成的“ ”的奇景,接着写坐在下面,真切地感受到瀑布形态的 与声音的 。我们读了之后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提取信息】读一读短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 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这句话把瀑布 比作 。银雨指瀑布散落下来的水花,金街指金色阳光照耀下的黄果树小 镇。“银雨洒金街”是 产生的神奇景象。
【品析写法】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从中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是 ,而庐山瀑布的特点是
【语言实践】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句精彩的广告语:
三、(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对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一)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选自刘饶民的《月亮》
(二)
①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 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②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 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选自贾平凹的《月迹》,有删改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段中具体指什么。
玉.盘.碎成两三片。
玉盘: 。
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
满圆: 。14.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两段文字都描写了月亮,文段(一)写的是 ,文段(二)写的是 。A.镜中之月B.海中之月
两段文字都描写了月亮,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段(一)侧重描写了 ,文段(二) 侧重描写了
A.圆月在水中的倒影B.圆月在镜中的盈亏变化
文段(二)中的画线句①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款款地”说明月亮(),“悄没声儿地”说明月亮()(填序号)
A.来时的悄无声息B.步履的从容徐缓16.文段(二)中的画线句②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四、(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悄悄地溜.(liū liú)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jiǎn liǎn)了光芒,变得
(温和 粗野)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也许 应该)是悬得太久的缘故,
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碰 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zhǎng zhàng) 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运动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 跳起),再以一个悄.
(qiā qiǎ)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写在横线上。
硕大无朋:
悄然无声:
短文主要描写了落日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 ()。(填序号)
收敛光芒B.悄然无声地入水C.慢慢下沉D.顽皮地蹦跳
在短文中找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把它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一写自己为什么喜欢。
句子抄写:
喜欢的原因:
读了上面的短文,我不由得回想起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中的诗句:,_ _。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听雨(节选)
西湖的雨 ,梳洗着西湖的美,孕育着西湖的神韵。
今年三月下旬的一天,到西湖,在湖畔刘庄沿着园林里的回廊漫步,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影、 无形,悄悄地落到树上、草上、花上。伸手回廊外,只感到微微湿意。身在个中境界,回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的味道,颇感贴切、传神。不过这只有“沾衣欲湿杏花雨”,不知“吹面不寒杨柳风”已吹到关山何处。正开着的杏花,雪白雪白的,在绿树丛中显得分外娇美。细雨在花骨朵上凝聚出一颗颗小水珠,晶莹闪亮。树叶上的水珠颤(chàn)颤巍(wēi)巍,不时滚落下来。远山近水、亭台楼阁,一片静谧(mì),享受着毛毛细雨的爱抚。西湖水面无波,岸边垂柳婀(ē)娜(nuó),少了几分明丽,多了几分含蓄。毛毛细雨缓缓地下着,像是个多情的含羞少女,藏在树后、花下,悄悄地点染着湖山。这是一种轻柔的美,滋润人、涵养人,人的五脏六腑和四肢仿佛也和花草树木一起,植根湿润的泥土,承受大自然的挚爱,呼吸着草木的幽香,心灵和毛毛细雨相融合,化入空灵的绿色世界。
夜晚下起小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流进凉爽的轻风,飘洒进点点雨珠。望西湖,成串的灯光倒映水中,不甚分明,但闻雨声沙沙。小雨紧一阵缓一阵,雨声重一阵轻一阵。窗下的树枝在小雨中微微颤动。 小雨变得淅淅沥沥时,听得见房檐上、树上的水珠落在水泥地上和西湖边上的“吧嗒吧嗒”的声音。丝丝缕缕的小雨,把西湖的夜景也模糊了,苏堤只露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黑影,湖对面岸边的灯光疏疏落落,眨着眼睛。水天在小雨中显得悠远、神秘。
小雨的美和西湖夜景的美交融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朦胧美。这小雨的沙沙声、淅沥声,把人带到朦胧世界,雨也朦胧,景也朦胧,人也朦胧。在朦胧的小雨声中,进入朦胧的梦乡,领略“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
西湖的大雨别是一番景象。有一次来西湖是六月,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有诗有画季节。平时小雨不断,难得晴天,晚间蛙声聒(ɡuō)耳,也是一种情趣。一天早晨过后,小雨越下越 紧,忽然间大雨哗哗声由远而近,瞬间天如倾盆,雨如瓢泼。好像一幅水墨画的西湖,被冲洗得只留下淡淡的轮廓,湖上、湖旁的雨脚激起一团团白色水雾,向上升腾,四处弥漫。大雨张起千百张雨幕,垂天而下,忽东忽西地飘动。只一会儿工夫,西湖不见了,芭蕉不见了,各色草木全不见了,只有大雨在泼洒、在跳跃,天地间烟雨茫茫,茫茫烟雨。这美是很奇特的,这是迷茫的美?它使人跃跃欲试,多想投身这迷茫的烟雨之中,去探寻个究竟。这是虚无缥缈的美?世界在瞬间消失了,只有大雨搅得周天发出巨大的哗哗声。西湖安在?青山安在?游船画舫知向谁边?
待雨过天晴,被大雨洗涤一新的西湖,重又出现在蓝莹莹的碧空下,变得风姿绰(chuò)约,宛若刚出浴的美人,碧玉般洁净,兰花般可爱,亭亭玉立,脉脉含情。人的一切烦恼和杂念也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灵魂在明丽柔媚的美中,又和万物一起回到这亮丽的世界中来。
【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下面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跃跃欲试”形容内心急切地想到西湖探寻个究竟。
“风姿绰约”形容西湖如出浴的美人,气质优雅,体态柔美。C.“颤颤巍巍”形容人走路不稳当的样子。
【整体感知】结合短文内容,第 1 自然段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千变万化B.千姿百态C.千奇百怪
【提取信息】认真读短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分别写了西湖的毛毛细雨、小雨和大雨这三种雨,分别展示了轻柔美、朦胧美和明丽美。 B.作者分别听到了小雨的“沙沙”声、“淅沥”声和“吧嗒吧嗒”声以及大雨的“哗哗”声。
在作者的笔下,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影、无形,悄悄地落到树上、草上、花上,有“沾衣欲湿杏花雨”的味道。
雨过天晴,人们的一切烦恼和杂念也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想象画面】根据图片内容,把相应的句子填入图片下的括号中。(填序号)
①待雨过天晴,被大雨洗涤一新的西湖,重又出现在蓝莹莹的碧空下,变得风姿绰约,宛若刚出浴的美人, 碧玉般洁净,兰花般可爱,亭亭玉立,脉脉含情。
②小雨变得淅淅沥沥时,听得见房檐上、树上的水珠落在水泥地上和西湖边上的“吧嗒吧嗒”的声音。
③好像一幅水墨画的西湖,被冲洗得只留下淡淡的轮廓,湖上、湖旁的雨脚激起一团团白色水雾,向上升 腾,四处弥漫。
()()()
【句子探究】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任选一处用“ ”画下来,再说说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这句话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文段
描写角度
采用的修辞手法
第 2 自然段
瀑布声音
比喻、夸张
第 3 自然段
第 4 自然段
第 5 自然段
第 9 页 共 9 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一-[含详细解析],共30页。
这是一份[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五-[含详细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专题过关,课外阅读,阅读,对比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阅读理解]-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四-[含详细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按照答题步骤进行答题,阅读理解,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课外阅读,阅读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