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4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每空1分,共10分)默写。
(1)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为图画。登上鹳雀楼 , ”的宽广辽远;来到滁州,与欧阳修一同去感受春夏“ , ”旖旎的风光。
(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正是因为有家国情怀 , ”,表达自己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 ”揭示了戍边将士们虽想念家乡,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的思家忧国复杂心理 , ”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2.(12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
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
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 堂”。林冲猛省道:“这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急待回身,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安敢辄入此处!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必有歹心。”林冲gōng身禀道:“恩相,恰才象两个承局呼唤林冲
【乙】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jìn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1)(3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gōng 身
②jìn 灭
③掇将
(2)(3分)上面两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 请写出甲处的内容 。
(3)(3分)从这两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谨慎细心
B.胆小怯懦
C.疾恶如仇
D.安分守己
(4)(3分)书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如林冲绰号“豹子头”,这个绰号抓住了他身材高大,长得“豹头环眼,请写出他的绰号,并说出绰号所表现出的人物的特征。
3.(13分)育才中学筹备在元旦开展“爱我包河”志愿者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招募在行动】
(1)为了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12月15日校志愿者协会拟定了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是育才中学志愿者协会,我们正在寻找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你!
作为志愿者,你可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环境保护、 、 、文化宣扬等。你的每一次参与,都将为我们的包河带来积极。
我们欢迎你加入我们,[甲]只要你有爱心,有责任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
[乙]加入我们,你将获得,丰富的志愿者活动体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成长,增强社区归属感;优秀的志愿者将有机会获得表彰和奖励。
如果你对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感兴趣,欢迎你联系我们。请12月20日前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我们将热情地为你解答任何疑问。
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和行动,为包河区的美丽明天添砖加瓦!
育才中学志愿者协会
12月15日
①[甲]处画线句的复句类型是 。(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倡议书内容有一处表述不完整,请提出补充意见。(2分)
④请在倡议书空格处填写两项公益活动名称。(2分)
⑤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服务在行动】
(2)(3分)李华是志愿者,因口才出众,被分在骆岗中央公园的导游志愿组,向游客们进行介绍。请你根据图示内容写一段导游词。
二、阅读(55分)
4.(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将军岭
刘建超
①将军离休,按待遇是可以到干休所修养的。
②将军不去干休所,硬是拽着噘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
③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着进了村。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坐在车上就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留在城里安享晚年的
④将军却很兴奋,他说:“老婆子,你想想,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收拾屋子。
⑤村子里的人听说将军回了故乡,都围拢到他的屋里拉呱。将军抽着乡亲卷的“喇叭筒”说:“我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洲。”
⑥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干旱缺水,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完福了,回来净说大话。
⑦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石头多,一锨铲上,震得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
⑧将军画了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挖成一个树坑就画上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
⑨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
⑩将军说:“挖好的十八个树坑,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
⑪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
⑫将军找来打井队,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
⑬节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召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儿女们手上打了血泡
⑭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儿女们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回答。
⑮将军笑了,说:“当兵,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不想却被地主家的孩子抢走扔给了狗。将军打伤了那孩子,就去参加了八路军。连里发给他一把铁锨,班长说,打粮食吃饱饭,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被评为劳动模范
⑯将军说:“当年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能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坚信能让这秃岭变成花果山。”
⑰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插上的红旗越来越多,栽种的果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
⑱将军的老战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
⑲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跟随将军的脚步,回乡创业
⑳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能留给你们的只有这张还没插满红旗的地图。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让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
㉑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坐上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
(有删改)
(1)(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休回乡,将军未改变军人习惯,跑步出操、唱军歌
B.将军说服了夫人、儿女、孙子和乡亲们,发动他们一起努力,把秃岭变成绿洲。
C.“锨头部队”,一语双关,既指将军是用铁锨劳动
D.小说语言质朴,亲切自然;掺入“拉呱”“摆治”等口语化词语
(2)(5分)第④段和第⑫段都写到了将军夫人的泪水,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4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
(4)(5分)小说第⑮段为什么详细写了将军的往事?
(5)(5分)小说标题“将军岭”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17分)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节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材料二:
鲁迅何以受年轻人欢迎?
曹怡晴
①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但凡有鲁迅出场的片段,弹幕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鲁迅叉腰扶着写有“不干了”的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的经典画面,人们总能在鲁迅作品的大量金句中找到共鸣——
②当你遇见墨守陈规、习惯在旧框框里思考问题的“老顽固”,便不由地想起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当你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我觉我丧”时,鲁迅早已一语道破:“对于人生,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③年轻人喜欢鲁迅,大抵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人际交往中的“面具性”,在每一个试图不被信息潮水淹没的时刻,我们恰好需要一个可以好好说点真心话的真朋友。鲁迅,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④于是乎,在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总播放量达到了1.7亿人次,点赞和收藏量也分别高达960多万和420多万,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历史类超话中名列前茅,鲁迅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令其成为网友验证真假梗的不二利器。种种圈粉之处,所呈现的终究只是一个浅表的“散装”鲁迅。鲁迅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真正原因
⑤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坚船利炮下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但都以失败收场。鲁迅忧心,“ ”;甚至于痛苦,“ ”;他赤忱,“ ”;他清醒,“想在现今的世界上,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
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年轻人,总能找到一股“向上走”的力量。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鲁迅的一生,始终保持着“竦听荒鸡偏阅寂”的警醒、“起看星斗正阑干”的意气,一路鞭打着黑暗的牢笼,唤醒希望与自由。
⑦鲁迅从未走远,我们似乎时常感到他仍生活在现实之中。那一个个用筋骨锻造的文字,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总能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底,也触及我们每个人的“根性”。透过鲁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克服“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与狭隘,能够以更为冷静与清醒的眼光体竂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继续探寻“内外两面,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
材料三: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①。
[注]①轩辕:即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帮落酋长,引申为“中华民族”或“中国”。
(1)(3分)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材料二第⑤段横线中正确的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①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
②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③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
④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2)(3分)材料一和材料二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共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3)(5分)材料二逻辑严密,请梳理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6分)鲁迅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6.(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敬臣,字希古,棣州人。七岁,惊曰:“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信不可及。”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投著作局正字。父亡,继母曰:“而不胜丧,谓孝可乎?”服除①,阖门诵书。
(选自《新唐书•任敬臣传》,有删改)
【注释】①休沐:休息沐浴,指官员例行休假。
(1)(4分)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尝趋百里外
②礼愈至
③又三年卒业
④举孝廉
(2)(2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
(3)(6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
(4)(4分)【甲】【乙】文段中都写到了古人读书的态度,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三、写作(55分)
7.(55分)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请以“原来,路就在脚下”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或体验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为了内容充实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为图画。登上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的宽广辽远;来到滁州,与欧阳修一同去感受春夏“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旖旎的风光。
(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正是因为有家国情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表达自己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揭示了戍边将士们虽想念家乡,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的思家忧国复杂心理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答案】(1)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易错字:幽、繁阴)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易错字:赢、浊、勒、蜡炬)
2.(12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
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
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 堂”。林冲猛省道:“这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急待回身,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安敢辄入此处!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必有歹心。”林冲gōng身禀道:“恩相,恰才象两个承局呼唤林冲
【乙】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jìn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gōng 躬 身
②jìn 浸 灭
③掇将 duō
(2)上面两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 》,作者 施耐庵 请写出甲处的内容 白虎节 。
(3)从这两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
A.谨慎细心
B.胆小怯懦
C.疾恶如仇
D.安分守己
(4)书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如林冲绰号“豹子头”,这个绰号抓住了他身材高大,长得“豹头环眼,请写出他的绰号,并说出绰号所表现出的人物的特征。
【答案】(1)示例:①躬 ②浸 ③duō
(2)示例:水浒传 施耐庵 白虎节
(3)A
(4)示例一:鲁智深之所以被称为“花和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脊背上刺有花绣,二是他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
示例二: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是因为他性格仗义,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及时解囊相助,办事圆滑,对人待事能够恰到好处。
3.(13分)育才中学筹备在元旦开展“爱我包河”志愿者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招募在行动】
(1)为了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12月15日校志愿者协会拟定了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是育才中学志愿者协会,我们正在寻找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你!
作为志愿者,你可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环境保护、 、 、文化宣扬等。你的每一次参与,都将为我们的包河带来积极。
我们欢迎你加入我们,[甲]只要你有爱心,有责任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
[乙]加入我们,你将获得,丰富的志愿者活动体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成长,增强社区归属感;优秀的志愿者将有机会获得表彰和奖励。
如果你对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感兴趣,欢迎你联系我们。请12月20日前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我们将热情地为你解答任何疑问。
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和行动,为包河区的美丽明天添砖加瓦!
育才中学志愿者协会
12月15日
①[甲]处画线句的复句类型是 条件复句 。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倡议书内容有一处表述不完整,请提出补充意见。
④请在倡议书空格处填写两项公益活动名称。
⑤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服务在行动】
(2)李华是志愿者,因口才出众,被分在骆岗中央公园的导游志愿组,向游客们进行介绍。请你根据图示内容写一段导游词。
【答案】(1)①条件复句
②“增强社区归属感”后面的分号改为句号。
③补充联系电话的号码。
④示例:社区服务 教育支持
⑤示例:在句末加上“影响”。
(2)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李华。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位于合肥包河区的骆岗中央公园。这个公园的前身是合肥骆岗机场,总规划面积达到了15.3平方公里,绿地面积为7.83平方公里,拥有38个展园和5个安徽城市园。我们首先来到了公园的入口,这里有一幅巨大的“总平面图”,清晰地展示了公园的整体布局。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内有一条蜿蜒的小径,它将带领我们穿越各个展园,欣赏到各种美丽的景色。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安徽城市园。这里有五个城市园,每个城市园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我期待大家在今天的旅程中能收获满满的快乐和知识。感谢大家选择我们的旅行团,祝大家旅途愉快!
二、阅读(55分)
4.(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将军岭
刘建超
①将军离休,按待遇是可以到干休所修养的。
②将军不去干休所,硬是拽着噘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
③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着进了村。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坐在车上就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留在城里安享晚年的
④将军却很兴奋,他说:“老婆子,你想想,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收拾屋子。
⑤村子里的人听说将军回了故乡,都围拢到他的屋里拉呱。将军抽着乡亲卷的“喇叭筒”说:“我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洲。”
⑥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干旱缺水,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完福了,回来净说大话。
⑦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石头多,一锨铲上,震得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
⑧将军画了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挖成一个树坑就画上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
⑨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
⑩将军说:“挖好的十八个树坑,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
⑪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
⑫将军找来打井队,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
⑬节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召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儿女们手上打了血泡
⑭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儿女们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回答。
⑮将军笑了,说:“当兵,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不想却被地主家的孩子抢走扔给了狗。将军打伤了那孩子,就去参加了八路军。连里发给他一把铁锨,班长说,打粮食吃饱饭,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被评为劳动模范
⑯将军说:“当年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能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坚信能让这秃岭变成花果山。”
⑰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插上的红旗越来越多,栽种的果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
⑱将军的老战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
⑲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跟随将军的脚步,回乡创业
⑳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能留给你们的只有这张还没插满红旗的地图。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让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
㉑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坐上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离休回乡,将军未改变军人习惯,跑步出操、唱军歌
B.将军说服了夫人、儿女、孙子和乡亲们,发动他们一起努力,把秃岭变成绿洲。
C.“锨头部队”,一语双关,既指将军是用铁锨劳动
D.小说语言质朴,亲切自然;掺入“拉呱”“摆治”等口语化词语
(2)第④段和第⑫段都写到了将军夫人的泪水,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
(4)小说第⑮段为什么详细写了将军的往事?
(5)小说标题“将军岭”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
(2)第④段中将军夫人的泪水是因为看到秃岭村的贫困落后景象,与她原本期望的城市养老生活相差甚远而伤心落泪,体现出将军夫人对回乡生活的失望。第⑫段将军夫人落泪是因为看到将军的努力有了成果,机井凿成,土地得到浇灌,有欣慰感动之情,两处描写形成对比,侧面烘托出将军改造秃岭的决心和努力,也体现出将军夫人对将军行为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的转变过程。
(3)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战友们回忆往昔峥嵘岁月、高唱军歌时的豪迈激情和欢快氛围,体现出他们对过去奋斗岁月的怀念与自豪,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4)详细写将军的往事,一是交代了将军参加八路军的原因,是因为在家乡饱受饥饿折磨;二是表明将军有着吃苦耐劳、通过劳动改变现状的经历和信念,为下文将军回乡改造秃岭村的行为做了铺垫,使将军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让读者更能理解将军的行为动机和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
(5)“将军岭”首先是指将军离休后回到故乡秃岭村进行改造,最终使秃岭变成了花果山,这里成为了以将军的努力和奉献为标志的地方;其次,“将军岭”象征着将军坚守初心、不畏艰难、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家人,成为了这种精神传承的象征;最后,“将军岭”也是对将军这一类老一辈革命家的铭记与歌颂,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如同这“将军岭”一样,永远屹立不倒,让后人敬仰。
5.(17分)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节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材料二:
鲁迅何以受年轻人欢迎?
曹怡晴
①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但凡有鲁迅出场的片段,弹幕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鲁迅叉腰扶着写有“不干了”的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的经典画面,人们总能在鲁迅作品的大量金句中找到共鸣——
②当你遇见墨守陈规、习惯在旧框框里思考问题的“老顽固”,便不由地想起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当你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我觉我丧”时,鲁迅早已一语道破:“对于人生,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③年轻人喜欢鲁迅,大抵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人际交往中的“面具性”,在每一个试图不被信息潮水淹没的时刻,我们恰好需要一个可以好好说点真心话的真朋友。鲁迅,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④于是乎,在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总播放量达到了1.7亿人次,点赞和收藏量也分别高达960多万和420多万,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历史类超话中名列前茅,鲁迅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令其成为网友验证真假梗的不二利器。种种圈粉之处,所呈现的终究只是一个浅表的“散装”鲁迅。鲁迅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真正原因
⑤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坚船利炮下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但都以失败收场。鲁迅忧心,“ ”;甚至于痛苦,“ ”;他赤忱,“ ”;他清醒,“想在现今的世界上,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
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年轻人,总能找到一股“向上走”的力量。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鲁迅的一生,始终保持着“竦听荒鸡偏阅寂”的警醒、“起看星斗正阑干”的意气,一路鞭打着黑暗的牢笼,唤醒希望与自由。
⑦鲁迅从未走远,我们似乎时常感到他仍生活在现实之中。那一个个用筋骨锻造的文字,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总能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底,也触及我们每个人的“根性”。透过鲁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克服“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与狭隘,能够以更为冷静与清醒的眼光体竂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继续探寻“内外两面,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
材料三: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①。
[注]①轩辕:即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帮落酋长,引申为“中华民族”或“中国”。
(1)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材料二第⑤段横线中正确的顺序是 B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①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
②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③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
④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2)材料一和材料二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共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3)材料二逻辑严密,请梳理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鲁迅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共同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材料一的表达效果:将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比作“中国的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前进、不屈不挠的关键所在,有力地论证了这些人对中国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材料二第⑦段的表达效果:把鲁迅的文字比作“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形象地说明了鲁迅的文字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微弱,但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希望,能够深刻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的意识,有力地论证了鲁迅文字的深刻意义和价值以及对民族、对个人的重要影响。
(3)首先,列举了三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即遇见墨守陈规的“老顽固”、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面对现实压力感到“丧”时,人们总能从鲁迅的作品中找到相应的金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进行反驳,从而引出鲁迅作品中的金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共鸣性这一观点。通过具体的事例,使论证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第③段的论证思路首先提出年轻人喜欢鲁迅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这一观点。接着,指出在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面具性”被放大,人们需要一个能说真心话的真朋友,而鲁迅正是这样的最佳选择。通过对时代特点和人们心理需求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鲁迅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使论证更加深入,逻辑更加严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在当代社会中受年轻人喜爱的深层次因素。
(4)鲁迅是“中国的脊梁”。从爱国精神来看:材料三中鲁迅在《自题小像》中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表明他愿意为了中华民族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这种爱国精神是“中国的脊梁”的重要内涵之一。从思想启蒙来看:材料二提到鲁迅以“精神界之战士”的战斗姿态,用他的文字鞭打着黑暗的牢笼,唤醒希望与自由。他的作品如《呐喊》《彷徨》等,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启发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觉醒,为民族的精神觉醒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正是“中国的脊梁”所肩负的思想启蒙的使命。从精神传承来看:鲁迅的文字和精神能够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给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带来“向上走”的力量,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克服各种粗糙与狭隘的思想。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的脊梁”在精神传承方面的引领作用。
6.(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敬臣,字希古,棣州人。七岁,惊曰:“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信不可及。”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投著作局正字。父亡,继母曰:“而不胜丧,谓孝可乎?”服除①,阖门诵书。
(选自《新唐书•任敬臣传》,有删改)
【注释】①休沐:休息沐浴,指官员例行休假。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尝趋百里外 快步走。
②礼愈至 周到。
③又三年卒业 完成。
④举孝廉 被推举,被选拔。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
(4)【甲】【乙】文段中都写到了古人读书的态度,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①快步走。
②周到。
③完成。
④被推举,被选拔。
(2)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
(3)①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有所收获。②孔子称赞颜回的贤能,(我)认为(颜回)比不上(他)。
(4)【甲】文他抄书时不畏严寒,勤奋刻苦;他向老师求教时的虚心恭敬。【乙】文任敬臣的读书态度是志向坚定、刻苦努力,他认为自己学识不够便拒绝举荐,继续刻苦学习直到学业完成。
三、写作(55分)
7.(55分)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请以“原来,路就在脚下”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或体验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为了内容充实
位置:合肥包河区
前身:合肥骆岗机场
总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
绿地面积:7.83平方公里
展园:38个
安徽城市园:5个
位置:合肥包河区
前身:合肥骆岗机场
总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
绿地面积:7.83平方公里
展园:38个
安徽城市园:5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4,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默写,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琥珀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安徽省合肥琥珀教育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