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6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仅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①单系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谁当你的父母,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②只要你接受这原则,社会中很多可能出现的纠纷也就会不发生。
    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分了方向和位置。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我们小时候常唱“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①的过程。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以我们自己为例,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我的籍贯。这是因为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③但是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
    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几个条件并不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卖买。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但是已经住入了一个地方的“外客”却并不容易娶得本地人作妻子。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即使寄居多年,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
    ④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熟人间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但是这种制度不但复杂,而且很受限制。普通的情形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契约订定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需要的是精密的计算,冷静的考虑,而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乏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注】①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
    1.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的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②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
    ③即使寄居很久,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
    ④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血缘社会按亲属关系分配权利义务,个人无法选择血缘决定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属典型的血缘社会。
    B.社会变动越快,血缘更替就越难以为继,血缘的作用也越弱;反过来,社会越是稳定,血缘的作用就越强。
    C.离开老家漂流到外地的人们有的形成了村落,有的则变成“客边”,后者在血缘和地缘的分离上要比前者更明显。
    D.在契约社会中,人们必须靠理性而不是靠感情来完成契约,而这种行为在乡土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3.读《乡土中国》需将书中论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其当下意义。根据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家族企业放弃了家族经营的模式,让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说明在社会结构变化很大的今天,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
    B.今天我们填表时有时还要填写“籍贯”一栏,但血缘性的地缘已不显著;“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地把脱离血缘的地缘放在重要位置。
    C.“亲兄弟,明算账”在今天变得很常见,这不表示亲属关系变冷漠了,而意味着在契约社会里,亲属之间也可以暂时抛开血缘,像陌生人一样拟订契约。
    D.血缘社会中人情交易的制度十分复杂,今天在年轻人聚餐时流行的AA制则简单得多,这与作为打工族的年轻人主要是地缘结合而不是血缘结合有关。
    4.读《乡土中国》需思考各篇章的内在关联。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系《家族》——中国家庭扩大路线只包括父亲这一方面,女婿与出嫁的女儿都算外人;可知①中“亲属”的主要组成与上面的扩大路线是一致的。
    B.联系《礼治秩序》——乡土社会依靠礼来维持秩序,人服礼是主动的;可知②中“这原则”就是一种礼,人们应当主动服从它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C.联系《差序格局》——人人都有一张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以此确定自家人;可知③中“困难”在于,外来者没有血缘而容易被当地人排除在网外。
    D.联系《无讼》——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有人破坏传统的规矩才不得不打官司;可知④中“限制”还因为礼治秩序本来就不赞成冲突与竞争。
    5.比喻论证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抽象的事理。请仿照示例,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并举例说明。
    示例: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
    分析:投影能够反映被投影物体的形状,而地缘也能反映血缘情况,比如,方向位置的尊卑划分能反映血缘的亲疏不同。
    (1)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
    (2)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6.中国社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1.C 2.D 3.A 4.B
    5.(1)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聚拢在一起,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
    (2)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
    6.①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②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③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前两个表示强调,后两个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表述综合了文本第九段和第十段。“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分出现”可见,乡土社会中即便是亲人也可以在特定的地方以理性来完成贸易(契约)。乡土社会缺乏“冷静的考虑”、支配人们的活动的理性,并不代表根本没有。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错。文本第三段谈到:“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根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由此可知,到现在仍然很少有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而且血缘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再说,家族企业中的家庭也只是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选项理解过于绝对。
    故选A。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B.“就是一种礼”错。②句来自文本第2段,“这原则”指代“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重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这与《礼治秩序》的“依靠礼来维持秩序”内涵不同,前者指血缘对社会地位、职业、身份财产等具有决定作用,后者指礼对社会秩序有维持作用。“礼”的定义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人们被迫接受服从的血缘规则,并不符合“礼”的标准。
    故选B。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
    先分析句子中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再举例说明。
    (1)结合“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可知,把人口的繁殖比作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是聚拢的,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
    (2)结合“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可知,把乡土社会的社群分离比作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可知,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
    ②结合“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可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
    ③结合“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可知,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①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②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文本二: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①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③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
    【注】①邪许:读作yé hǔ,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
    7.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乡民与市民都把藕看作“珍品”,前者把藕看作供人品味、应保持洁净的好东西;而后者把藕看作供人抢购、待价而沽的商品。
    B.文本一中穿插了伺候有钱人的帮闲抢去大部分藕,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等细节,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
    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对“味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食物引发的味觉,后者侧重于声音引发的心理感受。
    D.两则文本表现“藕”“莼菜”“秋虫声”等日常事物,但没有停留在寄情于物的层面,而是进一步以小见大,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哲思。
    8.下列对文本一与文本二中的加点词的品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的“忽然”强调想起故乡的偶然性,既呼应后面说的“向来不恋故乡”,又突出“我”是被藕牵系才怀念起故乡的。
    B.文本一的“才算”用得精准,既表示肯定、差强人意,因为毕竟吃到了;又表示不够满足,因为瓶装的比不上船载来的。
    C.文本二的“枕儿”“窗沿”“墙角”点明方位的变化,表现作者由内而外寻找秋虫声的急切之心,最终徒劳无功的失落之感。
    D.文本二的“不容留”和“不屑留”语意有递进,分别强调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以及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
    9.两则文本中有三个画线句子,和修改后的表达相比,原句好在哪里?请任选其中两个句子分析。
    ①原句: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修改:红衣衫的小姑娘和白头发的老公公都买上一些。
    ②原句: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修改:要上馆子才能吃到这东西。
    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修改:它们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
    10.两则文本都善于使用对比的写法。请根据文意完成以下表格。
    11.文本一的开头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故乡的乡人,并没有围绕着“藕与莼菜”展开,是不是跑题了?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B 8.D
    9.①原句的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拣一节”“买两支”的细节也比修改后的句子更有画面感。
    ②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表达了难以吃到莼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
    ③原句八个单字的连用,相比修改后的句子,节奏短促,富有音乐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
    10.①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
    ②满耳虫声,富有诗意/毫无声息,淡漠无味
    ③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11.不跑题。①作者在吃藕时想起种藕的乡人,由物及人;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②乡人健康,憨厚,淳朴,而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二者内涵相通,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纯朴的品质。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错误,意在说明“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另外,也没有说“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
    故选B。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D.结合“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可知,“不容留”和“不屑留”分别强调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以及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选项说反了。
    故选D。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的“拣一节”“买两支”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改句叙述平淡,缺少情趣。“拣一节”“买两支”运用细节描写,更有画面感,改句“都买上一些”太笼统。
    ②结合“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可知,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非……就难以……”语气更强烈,突出表现了难以吃到纯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运用“要……才能……”的句式,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
    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八个单字连用,中间用顿号停顿,节奏短促,一气呵成,语言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改句“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中间用“或”连接,不能表现乡村秋虫之声的绵密、灵动,语言没有活力。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结合“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概括出,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结合“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概括出,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
    ②结合“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概括出,满耳虫声,富有诗意。/结合“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概括出,毫无声息,淡漠无味。
    ③结合“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概括出,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不跑题。
    ①结合“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可知,作者在吃藕时想起故乡,想起种藕的乡人,符合人的情感逻辑;先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因此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
    ②结合“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可知,乡人健康,憨厚,淳朴,“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乡人与藕和莼菜内涵相通,内在品质都是纯朴的,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结合“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可知,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讳 辩
    唐·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②,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③。”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①二名不偏讳:人名中两个字只须讳一字,可单言另一字。偏,同“遍”。②言“征”不称“在”:因母亲名征在,孔子用了“征”字就不连用“在”字。③不讳嫌名:不避讳与名字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不敢言A谕及机B以为C触犯D士君子E言语行事F宜何所G法守也
    13.“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表示多种语义关系。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4.文中的加点词语也在《师说》中出现,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之举者为非”与“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字含义不同。
    B.“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与“闻道有先后”——“闻”字含义不同。
    C.“亦见其惑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字含义相同。
    D.“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与“其贤不及孔子”——“贤”字含义相同。
    15.下列各句,问句的类型明显不同于例句的一项是( )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C.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D.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16.下列对本文与《师说》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用归谬法,先假定对方观点正确,进而推出“子不得为人”的荒唐结论。
    B.本文与《师说》善用对比论证,比较古代圣贤与今世之人的不同做法以增强说服力。
    C.本文与《师说》都针对社会的不良风气发表自己观点,驳立结合,具有现实批判性。
    D.本文兼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引用律法典籍以及古今事例论证“讳亲之名”大错特错。
    17.翻译。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2)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答案】12.BDF 13.A 14.D 15.C 16.D
    17.(1)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分辨清楚,您与李贺将蒙受罪名。”我回答:“是这样。”(2)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解析】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
    “言”的对象是“谕及机”,“机”后B处断开;
    “以为触犯”后省略宾语“皇上”,“士君子”为后句主语,其前D处断开;
    “士君子言语行事”为主谓句,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
    故应在BDF三处断开。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连词,表转折,却。句意: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
    A.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B.连词,表修饰,不译。句意: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C.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D.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汶水、徂徕山如画一样美丽,停留在半山腰的云雾好像一条飘带那样轻盈。
    故选A。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错误;不是。句意: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B.正确。听说;懂得,领会。句意: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领会道理有早有晚。
    C.正确。都是“糊涂”的意思。句意: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D.错误。好;贤能。句意: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故选D。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反问句,句意: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A.反问句,句意: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
    B.反问句,句意: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
    C.选择问句,句意: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D.反问句,句意: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D.“引用律法典籍”有误,文中并没有引用律法。文中的“律”并非指律法,文中“律”指《礼记》。
    故选D。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如果;“明白”,分辨清楚;“且”,将要;“得罪”,蒙受罪名。
    (2)“众人”,一般人;“下”,低于;“而”,表转折,却;“是故”,因此。
    【参考译文】
    讳 辩
    唐·韩愈
    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蘆’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
    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曾参的父亲名皙,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①本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②周公与管蔡:管叔鲜、蔡叔度曾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杀死管叔鲜,囚禁蔡叔度。③华颠: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与《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包含风景无尽而人生短暂之意,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
    B.周公与管、蔡虽然是仇人,到了惠州后也恨不得搭建三间茅屋来做邻居。此处用夸张与调侃的口吻,表现当地的民风淳朴。
    C.“薇蕨”是两种野草,其嫩叶是贫苦者日常所食,“厨无烟”则指家里缺少粮食,揭不开锅,这些细节写出东坡生活十分清苦。
    D.本诗有意使用陶渊明诗的韵脚原字,追求与陶诗相似的诗风,彰显东坡的才华;在内容写法上又翻出新意,体现东坡的个性。
    19.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与本诗的“聊乐我所然”都表达诗人的愉悦之情,但是二者的原因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案】18.A
    19.①陶渊明的愉悦,是因为他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②苏东坡的愉悦,是因为内心的超然(他对环境的适应/豪迈乐观的性格),虽然一再被贬而生活困顿,他却依然能从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以及相处之融洽中找到快乐。
    【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错误。《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而本诗中的“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则是表达对惠州风景的喜爱之情。
    故选A。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归园田居(其一)》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返自然”照应开头“爱丘山”,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主要表达方式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融入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最后四句写诗人的哲理性感悟和超然的态度,只要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主要采用的是议论说理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随遇而安,恬然自得的豁达乐观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从梦中醒来后怅然若失的心情。
    (4)古诗中,作者常常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加强语意,抒发情感。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3)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4)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三、写作(60分)
    请从下列任务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完成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二中,描写了城市的各种声音——“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这些人造的声音虽然不同于秋虫鸣唱之类的天籁,却并非如叶圣陶所说的那般无味。那就让我们聆听自己喜欢的一座城市,感受其中别样的风味吧。
    请你以“聆听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材料提到文本中的描写性材料,描写了城市的各种声音,如“儿啼人闹”“弦歌杂作”“轮震石响”等人造的声音,并非无味,而是具有别样的风味。可看出主要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概括性描写。然后,材料以“让我们聆听自己喜欢的一座城市,感受其中别样的风味”作小结。
    由此看来,声音其实代表的就是生活,需要细细品味其中韵味。考生可以联想到其中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的声音高亢、明艳、欢快,有的声音细弱、低沉忧伤;有些声音我们会主动听取,有些声音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制造着声音,又被声音感染,因为其中浸润着丰富的情意。
    题目要求以“聆听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可以选择几种关注的声音来表现城市的某个方面,如地域特色、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烟火风情等表现城市的生活气息,反映人们的精神风貌。如小区里清早鸟儿在树上的鸣叫,老人结伴买菜路上聊天的声音,公交到站、离站的提醒声,街道边小贩推销的叫卖声等,体现出每种声音都相伴着一种人生,从中我们品尝着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可运用细节描写,有人、有事、有环境的描摹,可以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适当抒情或议论。
    立意:
    (1)在城中品味生活的声音。(写城市声音的今昔变化,反映新时代新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2)倾听故乡的声音。(写故乡城市的声音日日响起在我的心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安慰声鼓励声呐喊声铭记在心。(写自己在城市中听到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声音,体现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4)春夏秋冬的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又走向远方。(写在外求学的自己对城市四季声音的回忆,表达思念之情。)
    22.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二中,叶圣陶说:“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这句话很容易引起共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材料关联现代文阅读,考生需要回归现代文阅读Ⅱ,联系上下文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所给句子的内涵。
    在作者看来,“淡漠无味”是“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再结合文章里“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等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作者不甘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愿望。
    在伤春悲秋、积郁不平时,心才更加鲜活;朦胧混沌的醒,不及炽烈快意的梦;苦到心头,却是有滋有味;太过超脱,生活的美妙便再难感知。材料由此告诉我们不要做麻木的人,要保持对生活的感知,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喜怒哀乐,都应积极地体验面对,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热爱生活,体会生活百味,品味人生百态,方不辜负来人间一趟。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热爱生活,做热烈灿烂之人。然后由古溯今,论述淡漠无味的弊端以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意义。论证时,可以引用罗曼·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名言,或者列举苏轼将被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例,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该如何热爱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考生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我们应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既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又能积极面对挫折等。
    立意:
    (1)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
    (2)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3)品味人生百态,拥抱美好生活。对比:乡村/城里
    情感

    好看,味美,家家可吃/难看,难吃,十分稀缺
    对上海生活的不满意,对可爱故乡的怀念。
    莼菜

    秋虫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pdf、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