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段在线粒体中,D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分,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各层次依次是()
    ①心脏 ②结缔组织 ③叶肉细胞 ④大熊猫 ⑤细胞内的糖类等化合物 ⑥流感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的蒲公英 ⑧一片果园 ⑨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⑩叶绿体
    A. ⑩②①④⑦⑧⑨B. ③②①④⑦⑨⑧
    C. ⑥⑤②①④⑦⑧⑨D. ⑤⑥③②④⑦⑨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①心脏属于器官层次;
    ②结缔组织属于组织层次;
    ③叶肉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④大熊猫属于个体层次;
    ⑤细胞内糖类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属于种群;
    ⑧一片果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⑨一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
    ⑩叶绿体不属于生命系统;
    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
    故选B。
    2.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细胞中几类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Ⅳ代表蛋白质,Ⅵ代表核酸和脂质
    B.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Ⅲ
    C. 由氢和氧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也是一个系统
    D. Ⅶ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N、P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其中Ⅰ是无机化合物,Ⅱ是有机化合物,Ⅲ是水,Ⅳ是蛋白质,Ⅴ是无机盐,Ⅵ可表示脂质,则Ⅶ表示糖类和核酸。
    【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化合物,因此,图中Ⅳ代表蛋白质,Ⅶ可代表糖类和核酸,则Ⅵ代表脂质,A错误;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即图中的Ⅳ,B错误;
    C、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也能将其看作一个系统,C正确;
    D、Ⅶ若表示糖类和核酸,则组成糖类的主要元素是C、H、O,组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P,可见Ⅶ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都以染色体上的DNA作为遗传物质
    B. 蓝细菌与酵母菌细胞的核膜都是双层膜
    C. 蓝细菌与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膜
    D. 蓝细菌通过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染色体,A错误;
    B、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核膜,B错误;
    C、蓝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膜,C正确;
    D、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4. 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可在门把手、空气等处快速繁殖
    B. 可利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培养新冠病毒
    C. 新冠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D. 新冠病毒侵入肺部细胞后,可用细胞中的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核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 .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A错误;
    B、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B错误;
    C、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器,C错误;
    D、新冠病毒侵入肺部细胞后,可利用寄主肺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来合成自身的核酸,D正确。
    故选D。
    5. 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人体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离体的叶绿体能在一定条件下释放氧气
    D. 膝跳反射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
    B、人作为多细胞生物,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离体的叶绿体不是细胞,只是细胞内的一部分,故“离体的叶绿体能在一定条件下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
    D、膝跳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参与,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中含有尿嘧啶和腺嘌呤
    C. 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单糖和二糖都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的自由流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详解】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反之,细胞代谢减弱,细胞的抗逆性增强,因此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A正确;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中都不含尿嘧啶,B错误;
    C、核酸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二糖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水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D错误。
    故选A。
    7. 下列有关细胞分子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种子储藏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
    C. 人体缺Fe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 Ca、Fe、Mn、Zn、I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代谢减弱,种子储藏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以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B正确;
    C、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缺Fe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
    D、Ca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8.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用N15标记的是()
    A.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B. 蔗糖和氨基酸
    C. 葡萄糖和脱氧核糖核酸D. 核糖核苷酸和淀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有些脂质含有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A、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有N元素,都能用15N标记,A正确;
    B、蔗糖的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元素,不能用15N标记,B错误;
    C、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元素,不能用15N标记,C错误;
    D、淀粉为糖类,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元素,不能用15N标记,D错误。
    故选A。
    9. 杭州亚运会比赛期间运动员的食谱中,食物中糖类的含量超过一半。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的元素组成不同
    B. 淀粉、糖原、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多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在人和动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蔗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1、多糖:是由多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
    2、蔗糖:属于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详解】A、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A错误;
    B、纤维素、淀粉和糖原,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多糖,B正确;
    C、蔗糖不属于还原糖,无法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鉴定,即不会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蔗糖属于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10. 下图为核苷酸的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中丁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
    B. 构成 DNA 的乙与构成 RNA 中的乙完全不同
    C. 构成 DNA 的丁与构成 RNA 中的丁完全不同
    D. 人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 4 种物质丁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题图分析,图中甲代表磷酸、乙代表五碳糖、丙代表含氮碱基,丁代表核苷酸。
    【详解】A、DNA 中的丁,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也可以说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A正确;
    B、乙为五碳糖,构成 DNA 的乙为脱氧核糖,而构成 RNA 中的乙为核糖,二者完全不同,B正确;
    C、构成 DNA 的丁为脱氧核苷酸,而构成 RNA 中的丁为核糖核苷酸,可见构成 DNA 的丁与构成 RNA 中的丁完全不同,C正确;
    D、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后得到 6 种物质,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D错误。
    故选D。
    11. 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正确应用,下列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不完全归纳法
    B. 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分子标记
    C.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同位素标记法
    D.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模型建构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利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证明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B、用荧光标记法分别标记了人和小鼠的膜蛋白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使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观察被³H标记的氨基酸的位置,C正确;
    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D错误。
    故选D。
    12.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3个肽键
    B. 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
    C. 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 合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图2为图1部分肽链的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表示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详解】A、由图1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共124个氨基酸,所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A正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B正确;
    C、图2的R基团中含有2个羧基(⑥⑧),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124号氨基酸还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合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缩脲试剂检测变性后的蛋白质不会有颜色变化
    B. 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1种
    C. 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分布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大约有21种,它们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2、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互相结合→多肽→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3、变性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断裂,故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详解】A、变性的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21种,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21种氨基酸组成,B错误;
    C、蛋白质既可以分布于细胞内,在细胞外也有蛋白质,如血浆蛋白,C错误;
    D、蛋白质的功能是通过其空间构象的变化来实现的,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B. 相对于骨骼肌细胞,胰腺腺泡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C. 核膜、线粒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口腔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
    D. 大肠杆菌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A错误;
    B、胰腺腺泡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消化酶,消化酶的本质为蛋白质,而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因此相对于骨骼肌细胞,胰腺腺泡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B正确;
    C、口腔黏膜不属于生物膜,C错误;
    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不含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B. 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时转速设置是由低到高
    C. 同位素标记法常用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
    D. 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的电镜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由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模型法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详解】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由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A错误;
    B、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B正确;
    C、同位素标记法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有的不具有放射性,如18O和15N都是稳定的同位素,没有放射性,C错误;
    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但是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故选B。
    16. 已知某条肽链由 90 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 6 个,甲硫氨酸 4 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 15、46、68、89,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 N 原子数目 95 个
    B. 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则形成的短肽中肽键总数目会减少 8 个
    C. 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则形成的短肽中的氨基总数增加 3 个
    D. 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形成的短肽中的氧原子总数减少量无法计算
    【答案】D
    【解析】
    【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A、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肽链中共有氨基6个,因此其中有5个应位于R 基团上,所以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 90 +5= 95个,A正确;
    B、由于含有4个甲硫氨酸,在中间的有4个,所以中间水解掉一个甲硫氨酸就少2个肽键,所以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链中,肽键数目会减少2×4=8个,B正确;
    C、若去掉该多肽中的4个甲硫氨酸,会形成4条短肽和4个甲硫氨酸,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这些短肽9个氨基,原来的多肽6个氨基,氨基增加4-1=3个,C正确;
    D、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需要破坏8个肽键,即需要8个水分子参与,故会增加8个氧原子,又因为4个甲硫氨酸中,每个甲硫氨酸有一个羧基-COOH,带走了4×2=8个氧原子,故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O原子数目与原来的多肽相比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D。
    1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或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泡:含有大量光合色素
    B. 中心体:普遍存在动植物细胞中
    C. 细胞壁:一定含有纤维素和果胶
    D.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2、液泡中含有水、无机盐、色素、氨基酸、糖类等物质,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详解】A、植物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但波泡中的色素不是光合色素,A错误;
    B、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B错误;
    C、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几丁质,C错误;
    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D正确;
    故选D。
    18. 细胞核的功能与其结构分不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 ②与某种RNA和核糖体形成有关
    C. ③具选择透过性,且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
    D. ④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生物大分子可以自由进出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详解】A、①是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正确;
    B、②是核仁,其功能是与某种RNA和核糖体形成有关,B正确;
    C、③是核膜,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C正确;
    D、④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但其对生物大分子具有选择性,不能自由进出,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细胞核②细胞膜③线粒体④核糖体⑤叶绿体⑥内质网⑦细胞壁⑧中心体⑨细胞骨架
    A. 含有核酸的结构有①③④⑤
    B. 仅由蛋白质构成的结构有⑧⑨
    C. ⑤和⑦可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找到
    D. 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器的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⑥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⑦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详解】A、线粒体和液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除外,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核,故含有核酸的结构有①③④⑤,A正确;
    B、具有生物膜的结构成分都具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包括①②③⑤⑥,无膜结构的细胞器④核糖体和⑧中心体,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包括RNA和蛋白质,中心体的成分是蛋白质,⑦细胞壁中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⑨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因此仅由蛋白质构成的结构有⑧⑨,B正确;
    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故⑤和⑦可共存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C正确;
    D、⑥是内质网,在真核细胞中都存在;⑧是中心体,在高等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存在,因此⑥和⑧也共存于低等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20. 以下现象不能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释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B. 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能经细胞膜自由扩散
    C. 生物膜中不同位置的脂质和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D. 红细胞的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需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能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释,A不符合题意;
    B、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能经细胞膜自由扩散,依赖于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流动性,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膜中不同位置的脂质和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这表明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不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符合题意;
    D、红细胞的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
    B. 动植物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C. 乙醇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数量与内外浓度差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提取的膜成分单一,因此常用作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2、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胆固醇也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因此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3、细胞膜的功能:①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功能,③信息传递功能。
    【详解】A、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但是这种选择透过性是相对的,某些情况下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能进入细胞,A错误;
    B、作为细胞边界,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B正确;
    C、乙醇进入红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C错误;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也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B。
    22. 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两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甲与图乙中的基质成分不完全相同
    B.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 95%来自图甲
    C. 图乙表示叶绿体,借助类囊体薄膜增加膜面积
    D. 图甲表示线粒体,其内膜折叠成基粒,可增加膜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两者均为双层膜结构。
    【详解】A、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图甲和图乙基质中均含有DNA、RNA和酶,但酶的种类不同,故图甲与图乙中的基质成分不完全相同,A正确;
    B、甲为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 95%来自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B正确;
    C、乙为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了叶绿体的膜面积,C正确;
    D、甲为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线粒体的膜面积,D错误。
    故选D。
    23. 下列哪组物质可以不需要载体协助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A. 甘油、乙醇、CO2
    B. 葡萄糖、K+、氨基酸
    C. 甘油、脂肪酸、苯、葡萄糖
    D. 胆固醇、水、氨基酸、Na+
    【答案】A
    【解析】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①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②不需要载体;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①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②需要载体参与;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
    (1)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
    (2)需要载体;
    (3)需要消耗能量 。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详解】A、甘油、乙醇、CO2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正确;
    B、葡萄糖、K+、 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协助,B错误;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C错误;
    D、氨基酸、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A。
    24. 如图A、B为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B. 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
    C. 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D. 装置B经过一段时间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图A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图B中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详解】A、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双向的,但S2 →S1的明显多于S1→S2的,漏斗内液面上升,A错误;
    B、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液面上升而存在高度差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B正确;
    C、由于装置B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且S3的浓度大于S2,所以右侧液面会上升,但由于S3溶液中的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导致S2的浓度增大,因此右侧液面又会下降,C正确;
    D、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确。
    故选A。
    25. 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下列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 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
    C. 小麦叶肉细胞D. 鸡的红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②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详解】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小麦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D、鸡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C。
    2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有机物运出细胞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
    C. 大肠杆菌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进行,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转运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因为腌制液浓度远高于细胞液,从而使得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细胞膜的蛋白质载体已经没有运输和识别功能,所以腌制液就进入细胞内,使果脯变甜了,A错误;
    B、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有机物运出细胞一般通过胞吐的方式,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B错误;
    C、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即大肠杆菌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为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转运蛋白运输,D错误。
    故选C。
    27.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B. 水分子进入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
    C.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D. 质壁分离实验能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载体蛋白只容许与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对于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A正确;
    B、水分子进入细胞,是以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的,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一样的,载体蛋白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而离子通道结构不发生变化,C错误;
    D、质壁分离实验可以证明水分子进入细胞,但不能证明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D错误。
    故选A。
    28. 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胞吞可向细胞内输入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
    B. 胞吐过程中形成的囊泡的定向移动需要能量
    C. 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为胞吞
    D. 变形虫摄取水中的有机物颗粒需借助于胞吞来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不能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故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一般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
    B、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囊泡的定向运输过程也需要细胞产生的能量,B正确;
    C、胞吞指的是细胞通过吞噬作用等将某种外来物质吸收到细胞内,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并.不涉及从细胞外摄取,因此不属于胞吞,C错误;
    D、有机物颗粒为大分子,不能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变形虫摄取水中的有机物颗粒通过胞吞实现,D正确。
    故选C。
    29. 海水鱼的鳃需要将体内多余的盐排出到海水中,下列因素中对这一过程影响最小的是( )
    A. 水温B. 海水盐度C. 含氧量D. 载体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海水鱼的鳃需要将体内多余的盐排出到海水中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水温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A不符合题意;
    B、主动运输能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海水盐度对主动运输影响最小,B符合题意;
    C、含氧量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供应,故能影响主动运输速率,C不符合题意;
    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则载体的数量会影响主动运输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 研究表明,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执行复杂的调控和信息传递功能,在执行前,往往需要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外来的分子,这称为蛋白质的修饰。“乙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一个乙酰基分子,这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酰化修饰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 乙酰化修饰了的蛋白质不能够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 乙酰化修饰的蛋白质分子仍然具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D. 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功能不同,原因可能是两者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种类、数量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因此蛋白质中含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详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场所,“乙酰 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一个乙酰基分子,因此乙酰化修饰过程不核糖体上,A错误;
    B、乙酰化修饰了的蛋白质肽键并没有断裂,仍然能够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可知,乙酰基分子最可能连接在氨基酸的R基上,因此乙酰化修饰的蛋白质分子骨架不变,依然是“-N-C-C-N-C-C-…”的重复结构,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功能不同,应该是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结构不同导致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都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
    故选C。
    31. 结构正常的核仁与核糖体对启动早期胚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某研究团队利用牛的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羊的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异种核移植,发现异种核移植胚胎存在明显的发育阻滞现象,且核仁表现出异常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牛和羊的同种核移植可作为上述实验的对照
    C. 去核卵母细胞将决定异种核移植胚胎的主要性状表现
    D. 发育阻滞的胚胎中某些蛋白质合成量可能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利用核移植技术可以体现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某研究团队利用牛的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 以羊的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异种核移植,发现异种核移植胚胎在其基因组激活时期存在明显的发育阻滞现象,说明异种核移植不利于体现动物细胞核全能性。
    【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
    B、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牛和羊的同种核移植可作为上述实验的对照,B正确;
    C、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故牛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决定异种核移植胚胎的主要性状表现,C错误;
    D、发育阻滞的胚胎中核仁异常,影响核糖体的形成,导致某些蛋白质表达量可能减少,D正确。
    故选C。
    32. 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和丙,因此甲是主要能源物质
    B. 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可能是甲、乙、丙中的一种
    C. 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
    D. 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最有可能是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甲和乙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且甲中C和H的比例明显高于乙,因此甲是脂肪,乙是糖类;丙中含有C、H、O、N,还有少量P、S,应为蛋白质。
    【详解】A、同质量的物质甲(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糖类)和丙(蛋白质),甲(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而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A错误;
    B、动物X、植物Y遗传物质都是DNA,含有的元素有C、H、O、N、P,而甲和乙没有N、P,丙含量S,因此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B错误;
    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动物X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较高,动物X很可能有肌无力的症状,C错误;
    D、生物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即可能是丙,D正确。
    故选D。
    33. 研究表明,引起阿尔兹海默症的β-AP(β淀粉样蛋白)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PP形成β-AP的过程中只需要β-分泌酶的作用
    B. 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 β-AP寡聚合物是由多个β-AP分子脱水缩合形成
    D. 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说明所有蛋白质都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APP形成β-AP的过程,该过程是在病理状态下进行的,需要β-分泌酶和r-分泌酶的催化,形成的β-AP分子所含氨基酸数目=695-596- (695-635) =39,而β-AP分子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
    【详解】A、由图可知,APP形成β-AP的过程中需要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A错误;
    B、由图可知,β-AP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695-596-(695-635) =39,则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8个,B错误;
    C、根据题图可知,β-AP寡聚合物是由多个β-AP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C正确;
    D、β-AP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可见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但并不能说明每种蛋白质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C。
    34. 细胞膜塑形蛋白促进囊泡形成的机制揭示,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B.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使其成为细胞的“消化车间”
    C. 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有关
    D. 细胞膜塑形蛋白、核酸、糖原等大分子的单体在种类及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 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
    【详解】A、由题意可知,“分子垃圾袋”是细胞膜形成的囊泡,故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回收利用工厂“能降解废物,应该是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使其成为细胞的“消化车间”,B正确;
    C、细胞膜塑形蛋白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C正确;
    D、组成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只有一种,因此其排列顺序是单一的,D错误。
    故选D。
    35.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表明,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B. 3h后一段时间,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C. 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D. 若把甲组的KNO3溶液改为等浓度的蔗糖溶液,12h后的实验结果与甲组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分析: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甲组幼苗先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自动复原;而乙组幼苗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是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大量失水,导致死亡。
    【详解】A、甲乙两组是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由曲线可知,一段时间后甲组幼苗的鲜重超过处理前,而乙组幼苗鲜重一直减少,可能已经死亡,因此实验表明,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A正确;
    B、3h时,两组幼苗重量均低于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渗透失水,B正确;
    C、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错误;
    D、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只能发生质壁分离,而不会自动复原,因此若把甲组的KNO3溶液改为等浓度的蔗糖溶液,12h后的实验结果与甲组不同,D正确。
    故选C。
    36. 冰点降低法是测定溶液渗透压的精确物理化学方法。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为0℃,冰点降低值与溶液摩尔浓度成比例关系。FM-4型国产冰点渗透压计的测算公式为:OS=△t/1.857(0S为1kg水中所溶解溶质颗粒数目,可反映溶液渗透压大小;△t为冰点降低值)。经过对若干不同待测植物材料的专业处理,分别测得其细胞液冰点降低值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确测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有利于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定量使用
    B. 将各组植物材料分别放入冰点降低值为0.88℃的蔗糖溶液中,3、4组的植物细胞吸水
    C. 将各组植物材料分别放入冰点降低值为0.88℃的蔗糖溶液中,稳定后各组细胞液渗透压均相同
    D. 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主要与液泡有关,其中溶解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色素等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冰点降低法是测定溶液渗透压的精确物理化学方法。分析题干可知,3、4组冰点降低值为0.96和1.23,根据冰点渗透压计的测算公式为:OS=△t/1.857,渗透压大于冰点降低值为0.88℃的蔗糖溶液,细胞吸水。
    【详解】A、精确测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有利于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定量使用,避免造成烧苗现象,A正确。
    B、仅3、4组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大于该蔗糖溶液,细胞吸水,B正确。
    C、3、4组植物细胞放入该蔗糖溶液中吸水,由于细胞壁的支持作用,细胞内外渗透压可不相等,C错误。
    D、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主要与液泡有关,其中溶解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色素等物质,D正确。
    故选C。
    37. 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生理状态的洋葱表皮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记录如下表:
    注:“-”表示没有质壁分离;“+”表示质壁分离的程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蔗糖浓度可能小于细胞液浓度
    B. 据表推测细胞液浓度范围在0.4-0.5g/ml之间
    C. 步骤2-⑤中,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D. 步骤2-②的吸水速度小于步骤2-③的吸水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0.2g/mL的蔗糖溶液可以轻度引起质壁分离现象,而0.1g/mL不能引起质壁分离,说明实验的细胞液浓度范围在0.1~0.2g/mL之间;0.5g/mL的蔗糖溶液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也不能复原,细胞已脱水死亡。
    【详解】A、①中无质壁分离现象,说明蔗糖浓度≤细胞液浓度,A正确;
    B、①中无质壁分离现象,②中刚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则推测细胞液浓度范围在0.1~0.2g/mL之间,B错误;
    C、根据分析,步骤2的⑤中,0.5g/mL的蔗糖溶液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已脱水死亡,滴加清水也不能复原,C正确;
    D、③中细胞质壁分离(失水)程度大于②,因此失水后③中细胞液浓度大于②,故步骤2-③的吸水速度>步骤2-②的吸水速度,D正确。
    故选B。
    38. 科研人员在探究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蔗糖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时,发现了蔗糖可通过如图所示方式转运进入筛管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蔗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筛管细胞
    B. 蔗糖的运输速率只与 H+内外浓度差有关
    C. 若 SU 载体功能缺陷,则在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会积累更多的蔗糖
    D. 研究该机制,对于了解光合产物的运输及分配规律,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意义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H+运出细胞膜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H+泵、消耗ATP,为主动运输,H+运进细胞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SU载体)为协助扩散,蔗糖借助H+泵形成的跨膜H+浓度差,通过SU载体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蔗糖借助H+泵形成的跨膜H+浓度差,通过SU载体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细胞,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蔗糖的运输速率除与内外H+浓度差有关以外,还和细胞膜上SU载体的数量有关,B错误;
    C、若SU载体功能缺陷,则蔗糖不能运入筛管细胞,在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会积累更多的蔗糖,C正确;
    D、研究该机制,明确蔗糖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可采取促进蔗糖进入筛管的措施,减少蔗糖在叶肉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正确。
    故选B。
    39. 下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e起源于高尔基体,b来自内质网
    B. d可能是衰老的线粒体,不能正常为生命活动供能
    C.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 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f是溶酶体与包裹线粒体的小泡融合,g表示溶酶体中的酶发挥水解作用。
    【详解】A、图中a是高尔基体,b是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着线粒体的小泡。e起源于内质网,b来自高尔基体,A错误;
    B、d是即将被分解的衰老或损伤的线粒体,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b和e融合的过程是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40.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呼吸道黏膜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生物膜上附着有大量的酶,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中心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详解】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呼吸道黏膜由细胞构成,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B错误;
    C、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C错误;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41. 香蕉成熟过程中,果实逐渐变甜。图1为香蕉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Ⅴ是某类有机物分子。图2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3。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所代表的元素在Y、P中都肯定含有的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图1中的Ⅱ携带遗传信息,其中含有核苷酸_____种。
    (3)Ⅴ代表的物质中,若在人体内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该物质名称是_______。
    (4)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b试管呈______色,与b相比,d的颜色更______(填“深”或“浅”),图2中的Ⅰ可用图1中的______代表(填符号)。
    【答案】(1)氮(N)
    (2)4(3)胆固醇
    (4) ①. 砖红 ②. 深 ③. Ⅰ
    【解析】
    【分析】图1:能源物质Ⅰ是多糖,所以X是葡萄糖;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所以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Ⅲ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Ⅳ承担生命活动,Ⅳ是蛋白质,P是氨基酸;V能储存能量,V是脂肪;A是N、P,B是N、S。
    图2:I是多糖,Ⅱ是还原糖。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可知Y是脱氧核苷酸含有的元素是C、H、O、N、P,P是蛋白质含有 的元素是C、H、O、N、S,所以A、B所代表的元素在Y、P中都肯定含有的是氮。
    【小问2详解】
    图1中的Ⅱ是DNA,DNA携带遗传信息,其中含4种脱氧核苷酸。
    【小问3详解】
    胆固醇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所以Ⅴ代表的是胆固醇。
    【小问4详解】
    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因为b试管检测的是成熟后x天的还原糖,d试管检测的是成熟后y天的还原糖,故d试管还原糖含量多,所以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深。据分析可知,图2中Ⅰ是多糖,Ⅱ是还原糖,所以图2中的Ⅰ可用图1中的Ⅰ多糖代表(填符号)。
    【点睛】本题以“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内的有机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及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 下图1中的A、B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②表示相应的结构,图2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a、b、c、d表示相应的细胞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的A、B中均未用序号标注,但细胞质中存在的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分裂、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的结构是____。
    (2)图1中B应该为____(填“低等”或“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若该细胞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A中⑤是由两个____和周围的物质组成,⑤的功能是与____有关。
    (3)图2中a、b、c、d四种细胞器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填序号)。
    (4)研究发现黄曲霉素能引起细胞中⑥从⑨上脱落下来,进而可能会导致下列____(用字母表示)物质的合成和加工受损严重。
    A. 胰岛素B. 呼吸酶
    C. 性激素D. 血红蛋白
    【答案】(1)细胞骨架
    (2) ①. 高等 ②. ⑪⑫##⑫⑪ ③. (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④. 细胞的有丝分裂
    (3)⑥⑨③②(4)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表示动物细胞,其中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染色质,⑤表示中心体,⑥表示核糖体,⑦表示核膜,⑧表示核仁,⑨表示内质网;图1中B表示植物细胞,其中⑩表示表示细胞壁,⑪表示叶绿体,⑫表示液泡;图2中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
    【小问1详解】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 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在图1的A、B中均未用序号标注,但细胞质中存在的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分裂、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的结构是细胞骨架。
    【小问2详解】
    图1中B没有中心体、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应该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成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则该图中不应该存⑪叶绿体和⑫大液泡。图1的A细胞中的⑤表示中心体,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和周围的物质组成,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小问3详解】
    图2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a、b、c、d表示相应的细胞器,则物质Q为氨基酸,a对应⑥核糖体,b对应⑨内质网,c对应③高尔基体,d对应②线粒体。
    【小问4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⑥表示核糖体,⑨表示内质网,⑥从⑨上脱落下来会导致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受阻,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呼吸酶和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性激素属于脂质,故黄曲霉素能引起细胞中⑥从⑨上脱落下来,进而可能会导致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受损严重。
    故选A。
    43.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下图1中①—⑤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据图1分析,葡萄糖、甘油、Na+三种物质,最可能被①方式运输的是_____。②、③方式中的转运蛋白的类型分别是___。
    (2)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若想抑制图1中物质丙的运输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上述中的___法。图1所示的①—④四种运输方式中,符合图2曲线所示方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至少答两个)。
    (3)图1中戊表示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囊泡,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囊泡膜上的靶向信号分子可以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通过囊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特定的细胞。请分析: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的功能。
    【答案】(1) ①. 甘油 ②. 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2) ①. 载体蛋白抑制法 ②. 载体蛋白的数量,能量
    (3) ①. 水溶性 ②.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⑤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图2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①为自由扩散,甘油最可能被①方式运输。②、③方式中的转运蛋白的类型分别是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小问2详解】
    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即会影响④主动运输和⑤胞吞或胞吐过程。低温处理法会影响膜的流动性和能量供应,若想抑制图1中物质丙的运输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载体蛋白抑制法,因为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
    【小问3详解】
    由于磷脂分子的头具有亲水性,因此图中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 A交流的功能,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4.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图中[ ]____和[ ]___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____外界溶液浓度。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上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五种溶液浓度大到小排列:____
    ②在戊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选填“减小、增加或相等”)。
    【答案】(1) ①. 原生质层 ②. ② 细胞膜 ③. ④ 液泡膜
    (2) ①. 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②.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丙戊>丙;因此,五种溶液浓度大到小排列乙、丁、甲、戊、丙。
    元素
    C
    H
    O
    N
    P
    Ca
    S
    X
    55.99
    7.76
    14.62
    9.33
    3.11
    4.67
    0.78
    Y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73~77
    11~12.5
    9~12

    52~58
    7~8
    40~45

    50~55
    6.5~7.3
    19~24
    15~24
    极少
    极少
    植物材料组别
    1
    2
    3
    4
    5
    6
    冰点降低值(℃)
    0.58
    0.83
    0.96
    1.23
    0.78
    0.76
    分组





    步骤1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浸润的蔗糖溶液如下
    0.1g/mL
    0.2g/mL
    0.3g/mL
    0.4g/mL
    0.5g/mL
    质壁分离现象
    -
    ++
    +++
    ++++
    ++++
    步骤2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充分清洗3次
    质壁分离现象
    -
    -
    +
    ++
    ++++

    相关试卷

    重庆市黔江区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区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