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41598/0-1734694014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41598/0-17346940149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41598/0-17346940150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印度洋偶极是在印度洋发生的一种特殊气象现象,由印度洋不同地区海表温差引起。当印度洋西部温度高于东部时,形成正偶极;当赤道印度洋东部水温异常偏高时,形成负偶极。印度洋偶极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等。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印度洋赤道上空的大气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热带印度洋海域东西部存在明显的水温差异,与此无关的是( )
A.索马里寒流B.西南季风C.赤道暖流D.盛行西风
2.出现印度洋负偶极时,图示环流势力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量的变化分别是( )
A.加强、增多B.加强、减少C.减弱、增多D.减弱、减少
3.印度洋负偶极对周边区域最可能的影响是( )
A.肯尼亚蝗灾加重B.索马里南部降水减少
C.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D.印度尼西亚旱灾加剧
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图1为自然土壤与水稻土结构示意图,图2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南方湿热地区的自然红壤相比,经熟化后的水稻土( )
A.pH值降低B.母岩风化强C.结构更简单D.土壤肥力高
5.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
A.表土层紧实,提供农作物扎根立足条件
B.母岩层变薄,阻断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
C.耕作层浅薄,提高土壤有机质
D.犁底层紧实,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
6.红壤和黑土熟化成水稻土的过程有差异,造成其差异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
A.土壤水分B.矿物质C.土壤温度D.土壤酸碱性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8.春分日,天文爱好者到赛什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不应早于北京时间( )
A.18:00B.19:12C.21:00D.22:48
9.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
A.夜间云量更少B.无城镇光污染C.大气透明度更高D.交通较便利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在世界同纬度地区十分罕见。下图为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A区域自然植被类型应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
11.山地矮曲林是在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群落变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不足B.降水稀少C.土层过薄D.风力较大
12.受全球变暖影响,武夷山各植被群落分布范围的变化是( )
A.常绿阔叶林分布范围变小B.针阔混交林海拔分布上限上升
C.针叶林面积增长显著D.山地草甸海拔分布下限下降
土壤蒸散是土壤水分支出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林地和草地土壤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草地土壤水分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分别是( )
A.2月和10月B.5月和7月C.8月和12月D.12月和7月
14.林地和草地的土壤蒸散量7月份差值大,而冬季几乎相等,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变化B.生物节律C.气温高低D.最大风速
15.该区域的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是( )
A.叶片宽大B.层次丰富C.季相变化明显D.喜阳耐寒
二、综合题(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6分)
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6分)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冰川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其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我国西北某山地现代冰川分布面积广。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不同冰川面积等级有显著差异:冰川面积大小与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成负相关性。下图示意该山地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和面积。
从面积等级角度概述该山地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6分)
推测因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冰川消退后的裸地上土壤发育的过程。(6分)
对该山地的小冰川变化趋势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该山地的小冰川会较快消退;观点二:该山地的小冰川有增多的可能。你支持那种观点?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1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2分)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甲和图乙中的死亡谷都是极度干旱地区,寸草不生。图甲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周围断层发育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面积1408平方公里,峡谷两"岸",悬崖绝壁,地势险恶,是北美洲最低、最炽热、最干旱的地区,几乎常年不下雨。图乙中的死亡谷在九百多年前,这里曾有河流,后来因各种原因沙丘移到此处,阻断了河流经过,加之气候变化常年没有降雨,这里的树木和草很快枯死,近900年几乎寸草不生。
说出图甲中死亡谷的地质构造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8分)
(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述图甲中死亡谷地区湖泊演变成干谷的自然过程。(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2_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